APP下载

本色,让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焕彩

2023-03-14尹建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3年2期
关键词:桑娜梅兰芳文本

尹建英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无论是字词教学、写作教学还是口语交际教学,都要以阅读为基础。在以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功利性较强,教师为了达成教学目标而开展阅读教学,学生为了完成课后题、提高成绩而阅读,教学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彰显阅读教学的“本色”,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社会、体验人生,通过阅读启发智慧、提升思维,充分发挥阅读的价值。

一、扩展阅读资料,激发学生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要想彰显阅读“本色”,让学生真正从阅读文本中学到知识,获得思想和情感的提升,就要为学生准备充足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对阅读文本拥有全面的感知,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思考。在以往的阅读教学中,学生接触的阅读资料仅限于课本,阅读形式单一,阅读内容匮乏,难以提高学习兴趣。为解决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收集更多的教学素材,为学生拓展阅读资料,让学生突破课本教材的束缚,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例如学习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梅兰芳蓄须》。课本中介绍了梅兰芳坚决不为日本侵略者演出的故事,从蓄胡须到逃亡香港,从卖房子到注射伤寒预防针,他用尽各种方法,坚决不为日本侵略者演戏,他是一个艺术家,更是一位民族英雄。然而,由于篇幅较短,学生很难了解梅兰芳当时的处境,无法对梅兰芳蓄须的事迹产生深刻共鸣。为此,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为学生收集课外阅读资料,让学生了解梅兰芳的学艺经历,掌握1937年上海沦陷后的真实情况,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网络下载梅兰芳的真实影像资料、纪录片等,丰富阅读形式。通过丰富的资料,学生可以基于阅读文本窥探真实的历史,感受那段峥嵘的岁月,体会梅兰芳的艰难境遇,从而认识到这份爱国情感的可贵。

二、营造生活情境,丰富学生感受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文本中,无论是自然中的雄奇景象,还是人与人之间的感人事迹,抑或是现代科技的腾飞,都与现实生活相关,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语文教师需要为学生展现生活化的情境,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感受,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例如在学习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父爱之舟》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塑造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体会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关爱,感受父爱的深沉。课文描绘了一个靠养蚕为生的家庭,通过夜宿小渔船、住便宜房间被虫子咬、庙会中吃凉粽子等事件,刻画了一个节俭、勤劳的“父亲”形象。在文章中,“父亲”用小渔船送“我”上学,背着“我”上学,一直支持着“我”,让“我”最终考取了大学。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几个事件,鼓励学生回忆自己的父亲,让学生从生活的视角出发,感受父爱的深沉。在学习“庙会喝豆腐脑”时,教师可以提问:“父亲为什么一定要带作者喝一碗豆腐脑?那他又为什么自己不喝?”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深刻体会父亲的所感所想,他觉得孩子在庙会上吃一个凉粽子很委屈,看着人来人往的热闹景象,最终决定给孩子买一碗豆腐脑,他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舍不得吃的。此时此刻,教师可以为学生呈现生活中的照片,例如肯德基餐厅里看着孩子吃饭的家长,用三轮车带着行李送孩子上学的家长,他们和文章中的父亲如出一辙。通过联系生活,学生可以和作者产生共鸣,看到底层人民的艰难困苦,感受父爱的深沉。

三、采取任务驱动,增强学生实践

多样化的任务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实践,使学生逐渐摆脱对教师的依赖,通过阅读获得成就感。在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只需要听老师讲,不需要完成课堂实践,在课前也无须进行准备,这种阅读教学是单方面的知识输入,学生的参与较少,记忆效果不佳。为此,教师可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任务式教学法,通过任务引导学生,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田忌赛马》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究田忌赛马反败为胜的核心因素,为学生提出引导问题:“田忌和齐威王赛马,一共赛了几场?分别是怎么赛的,两场比赛的结果怎样?”为帮助学生梳理赛马的过程,教师可以呈现出两场比赛的表格,要求学生填表,增强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让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除了设计预习任务、填表任务以外,教师还可以组织各小组学生深入分析人物形象和人物的性格特点,将文章中表示情绪、情感、心理活动的词语找出来,通过这些词语分析人物。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角色演绎、资料调查、讲故事、填写表格等不同类型的实践任务,用任务辅助学生阅读,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四、引发表达交流,促进学生吸收

阅读是学生吸收知识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为全面掌握学生的阅读效果,了解学生在课堂中的不足,教师需要组织学生开展表达和交流,让学生对知识进行加工、创造,最终内化为自己的能力,获得全方位提高。在表达和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但能夠提出自己的质疑,还能倾听他人的观点,深刻掌握文章主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让学生从“听众”转变为“主角”,减少对学生的束缚,让学生的思想获得腾飞。

例如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的《穷人》塑造了一对善良、辛勤的夫妻,他们生活在社会的底层,物质上非常贫乏,但精神上却十分富有。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阅读,然后在课堂中提出相关的讨论话题,让学生深入研读文章的细节,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在文章中,桑娜的邻居西蒙去世,只留下了孤苦无依的两个小孩,桑娜把这两个孩子抱回家中,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在这里,教师可以提问:“从法律的角度来说,她对邻居的孩子有照顾义务吗?在这种情况下,她必须收养这两个孩子吗?为什么她觉得非这样不可?把孩子抱回家之后,桑娜又会面临怎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借助教师的提问,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认为,桑娜自己家已经很困难,再收养两个孩子必然会更加贫困,所以她可以选择不收养。还有些学生认为,桑娜至少有丈夫,他们如果不收养,这两个孩子就会死去,桑娜的善良不允许她见死不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可以掌握桑娜的心理活动,认识到桑娜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她宁可自己去过更苦的日子,也不能看着西蒙的孩子受苦。通过表达和交流,学生不但能够深入理解作文思想,还能体会社会底层民众艰难的生活,获得更高的共情能力。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彰显阅读的“本色”,让学生深入感受阅读文本中的内容,体验文本中传递出的思想和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拓展阅读资源,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阅读教学方式,引出讨论话题,鼓励学生进行表达和交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针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而言,学生不但要掌握阅读方法,理解文章内容,还要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剖析,领悟文章的思想内涵,锻炼阅读思维。

作者简介: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芦阳镇学区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桑娜梅兰芳文本
梅兰芳评传
穷人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穷人的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