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研修“五题并施”,构建教师发展新常态
2023-03-14李源
[摘 要]校本研修是学校规划、组织、实施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进而促进学校发展的专业活动。基于我校实情与所面临的发展困局,同步实施了专题、问题、主题、话题、课题五个方面的校本培训与教研活动,通过扎实的实践行动、丰富的培训内容,强化了备课组、教研组的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设计、教学技能和教科研水平。
[关键词]校本研修;专题;问题;主题;话题;课题
教师专业能力与教学水平是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基础与保障,学校高位运行与发展靠的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最为有效的途径是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与改进、对教育教学问题的不断解决。教师的专业基础靠的是职前的专业学习,而职后学习更为重要的是基于工作、学校与实践的校本研修,这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校本研修整合了培训和教研两个方面,同时包含了学习、研究、进修等含义。[1]它主要通过解决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为主要载体,以自身的主动参与学习为实践路径,从而不断改进自身的意识与行为,最终实现自身的专业发展。[2]校本研修的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个性化实施,有利于学校形成自主学习、同伴互助、抱团成长的职业生态。
溧阳市实验初级中学位居溧阳市老城区中心位置,前身是江苏省溧阳中学校区,溧阳中学整体搬迁后移居此处,学校从建立到发展至今已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品牌学校。随着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学校经历了从全市统考择优招生到划片后的部分择校招生再到如今的完全划片招生,招生优势已不复存在。而兄弟学校却向好发展,家长的素质与家庭教育越来越有优势,作为老城区学校要不断面对新挑战。为破解我校教育发展困局,维系高位发展态势,实验初中人不得不思考: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如何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从理念到行动,校本研修是学校发展的重要路径。而要提高教师的生命質量与教学技能唯有校本研修。
一、专题引领:为教师的教育人生添彩
通过一系列专题研修活动夯实教师的理论水平、教学技能与专业素养。学校一直注重教学基本功和阅读两项专题活动的开展,这两项活动是能为教师的教育人生奠基与添彩的行动,重在夯实教师的基本素养,其策略是“厚实基础,提升能力,服务教学”。
教学基本功是教师服务学生的看家本领。学校一直注重教师教学技能的训练与提升,立足学科教学开展基本功的展示与竞赛。开放课堂,推门听课。教师随时接受备课组教师与行政领导的听课,每位教师每学期开设一节公开课。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教研形式,今年我校三类教师开展了“课堂展示月”活动,即新进教师汇报课、骨干教师展示课、优秀教师示范课,通过这样的活动修炼了教师的教学技能,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
这些活动都为教师提供了展示个人教学魅力的舞台,也加强了学科教师之间的交流,提高了备课组的凝聚力。阅读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转变理念、改变教育教学方式的最佳途径;读书就是与专家对话,是接受专家专题培训的一种方式。学校结合实际开展了读书竞赛与交流活动,每年与新华书店合作派专人赴南京图书展销会参加购书活动,购书200余册,同时为教师发放公共阅读书籍2~3册;读书活动与基地培训相结合,每位教师根据阅读情况做好摘录,并写800字左右的读后感上交教研处纳入继续教育培训课时;每年在开学初都推荐好的文章供教师阅读,以转变教师教育教学意识与行为,掌握基本原理与方法,并引发可持续的思考,以不断改进教学实践,让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呈梯度性发展。
二、问题驱动:教研组的常态化研修方式
教研组是以学科组为单位,教师们每天在一起生活、学习、交流,是最具归属感的场所,是教师团结在一起共同成长的地方。学校的日常教研工作也常常是以教研组为团体开展与推进,教师们日常的所思、所想、疑惑、歧异等也常常在教研组内研讨与解决。许多问题会成为他们工作的常态,因为他们会遇到相同的问题,在这样的团体内也更容易解决。这些问题的研讨自然而随意,虽是无组织,也非行政推动,却是校本研修的重要内容,是驱动教研组常态化研修的一个又一个载体与契机。
校本研修最为有效的活动是教研组研修,它以教师日常工作中遇到的教学问题为主要内容,其活动策略是“问题驱动,自我反思,互助成长”,它强调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敞开心扉,坦诚交流,相互切磋,分享经验,最终实现共同成长。今年开学初学校都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双减”政策下如何提质增效?第二,如何开展好延时服务?这些问题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首先教研组开展组内交流,大家踊跃发言,出谋划策,最终将个人思考汇集成集体智慧,学校根据各个教研组问题解决的策略形成统一战线,并付诸实施,解决了学校的难题。这种形式是基于问题驱动下的研究方式,只有在常态化研修方式下才能快速地转化为有效的行动。
教研组的日常研修要有意识地围绕问题开展研讨。这就需要教研组长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当教研组出现问题时能及时引导教研组积极参与讨论,并能引向正确的方向;也要求教师要多阅读、多思考,在研讨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实现自我反思与同伴互助的双向结合,提升教研组日常研修的品质与质量。
三、主题推动:备课组凝练思想的有力抓手
(一)集体备课
备课是教师的必修课。作为一种有效的实践训练方式,学校实行集体备课制度,其思路是组织教师围绕一个单元或一节课,通过任务分工,先根据自己的理解开展自备(个体创造),而后开展交流与讨论,在主备与副备的集备后形成初稿,教师根据初稿改进教学设计,开展教学实施,最后开展反思与回顾[3](如图1)。为保障集体备课的有效实施,我校专门成立了学术专业委员会组织、参与备课组活动,为备课组准备了固定的集备室,安排了固定的集体备课时间,保障了集体备课的正常开展。这种行政参与的方式已形成常态,杜绝了简单分工、各自为战的表面形式,真正将教师对教材的解读与思考转化成集体智慧,变成高度集中与富有创造性的集体劳动,将同伴互助建立在备课组个体的独立创造之上。
通过集体备课的共商结果教师围绕研讨主题上好常态课。对研究主题的选择是基于教学问题与教学进度从备课组教师中产生,这种集体会商产生的主题汇集了教师的研修热情与智慧,使校本研修更具方向性与号召力。
(二)校本课程开发
利用集体备课等同伴互助方式开发校本课程,许多教师都承担着学校社团活动教学与训练,社团活动的校本课程如何体现校本化,更加适合学生发展,这就需要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组成校本课程开发团队,互相配合、协同作战。
(三)师徒结对
以备课组为基础的促进教师发展的另一种形式为师徒结对,无论是学科方面还是班主任方面,同一备课组有共同的目标任务,有更多的接触交流时间,是一种“专家”教师对“新手”教师的引领和帮助。师徒之间的教研主题明确,发展目标清晰,师傅在课堂教学、班级管理、答疑解惑方面能帮助徒弟,非常有利于徒弟的快速成长。
四、话题分享:全体教师的思想盛宴
教师作为教育者应该是有思想的人。话题分享应该成为教师思想的集散地,通过话题分享让教师能感受不同教师的思想、领悟优秀教师的思想、生发自己独特的思想。话题分享的策略是“骨干引领,思想触碰,完善自我”。
围绕“话题”开展的校本研修,以系列集中培训与相对分散相结合,组织全体教师聆听专家报告,引领教师转变意识、改进行为、掌握方法、形成实操路径。
我校每年定期利用暑期走进高校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内容包括课程与教学、班主任、心理健康、教科研等专题,教师不仅开阔了视野,也能与专家面对面交流教育教学实践问题。
学校层面的话题研修活动,可以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邀请具有一定研究专长并形成了专业特色的教师来分享话题,无论是闲思还是漫谈都能给其他教师以启发,如暑期开学的全体教职工大会开展行政管理、班主任、学科骨干教师话题分享,朝初三分管行政和各学科教师分享“总结提炼,传经送宝”的成功经验,新初三年级分管行政与学科教师分享“励志拼搏,再创佳绩”的行动规划。
学校也利用全体教师大会、备课组长会议、每周的年级组班主任例会,以一个话题为引领,让教师表达心声,交流思想。
教师分享的话题涉及面越广,生发的思想触角就越能够伸探到远方。话题分享式校本研修的目的就是要唤醒教师的师德尊严與精神自由,让教师不由自主地进入充满创造的专业自由境界。
五、课题统领:校本教研高位发展的阶梯
处理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仅凭经验不行,仅凭个人不够。它需要研究,需要高位的课题统领。这里所说的“课题”包括经典课例和教科研课题。[4]这是常态化校本研修中所追求的精致化、高位化运行策略,即“提升品质,追求精致,成就经典”。教师的教育教学成果之一是打磨经典课例,就是教师团队围绕一节课不断雕琢改进、完善提高,其目的指向问题研讨、智慧生长。这种经过精心打磨后再展现大家面前的课会成为这种课型的经典课、代表课,可作为一种课例来开展研究或教学活动。
教科研课题的研究能引领学校走向高位运行的道路。主题研修以课题研究内容作为教科研载体,以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为主要目的,经过整理归纳、实验论证,将具有典型意义和普遍意义的问题,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研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寻求促动师生共同成长的教育教学规律。学校一直重视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的形式统领每个教研活动,把课题研究内容与教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形成教师之间合作交流、共研共享、共同成长的教研活动机制和模式。校本的微型课题研究一般是日常急需解决的小问题,往往切口小而实,就是将日常课堂教学与研究紧密结合,对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显著作用。今年学校开展了“教育科研周”活动,在课堂教学、课题开题论证、专题讲座方面邀请专家到现场指导,提高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
通过实行推门听课制、每人每学期一节校内公开课、课堂展示月、参赛教师团队磨课等专题活动,教师教学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在参加市级赛课的竞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人数不断增加,代表溧阳参加常州市级比赛的人数也显著增加,近三年溧阳市获奖达60人次以上,常州市获奖15人次以上。阅读已经成为大多数教师的工作方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引导教师走上“读书、教书、写作”“学习、实践、反思”的专业化成长之路,形成爱学习、会学习的教师群体。通过阅读教师的学习能力提高了,精神获得成长,在转变学生方面方式更加适切,方法更加多样,效果更加明显。
独行快,众行远。通过团队的问题解决,方法更加多样、快捷、有效,许多让人困惑的问题在集思广益面前都很快获得突破,每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处理问题的方式都会给出合理的行动方案。围绕主题开展活动,让备课组建设更有抓手,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基础上开展同伴互助,形成的集体智慧更加有效,大多数备课组都曾获得过溧阳市“优秀备课组”称号,这也进一步强化了备课组的团队力量,学校在考核上根据教师所属团队取得的竞赛成绩设置一定的奖励资金,是对学科团队的充分肯定。在今年的溧阳市第十一批“四类”优秀教师评选中,32人获得相应称号。
在长期的集体备课实践中我校形成了案例式集体备课的备课模式,它以“挖掘内涵、展现智慧,教学相长”为目标,重在加强课堂研究中的集体智慧成果,使教学研究日常化,让备课组的集体智慧发挥最大作用。在备课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七步两备”的集体备课经验。“七步”即任务分工—个人自备—一人主备—集体研讨—个性化修改(二备)—个性化施教—课后反思提升。“两备”即独立备课和集体备课相得益彰。这种备课组主题备课的形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兄弟学校的关注,纷纷来我校交流与观摩,得到了高度的认可。
基于社团开发的校本课程更加科学有效,也更适应于学生的课程教学,我校目前开设社团20个,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校本课程20个,形成了系列化和长期性。在今年的各种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奖达100人次以上,常州市级以上获奖30人次以上,实现了课程实践育人的功能。
话题分享给教师提供了交流的平台,也将自己形成的经验上升为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同时这种交流也排解教师心中的疑惑,甚至是一种情绪的宣泄,通过交流学校也能第一时间了解教师的想法,并能及时得到改进与完善。以课题为统领,我校形成了校级——区县级——市级——省级的课题网络,近三年我校课题区县级为15项,市级3项,省级4项,全校90%以上的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有力地带动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在推动教师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教师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课题带动下,教师主动参与论文撰写,积极参加各学科的论文评选与投稿,学校每年发表论文30篇以上,各学科论文获奖40篇以上,教师的教科研意识与能力明显提升。
参考文献:
[1]吴积军.校本研修与教师专业成长[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2]杨雪峰.总序:推进校本研修,构建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常态[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5.
[3]李源.开展校本教研的途径与方法[J].教书育人(校长参考),2019(8).
[4]张范辉.校本研修走向务实有效的五个视角[J].中小学管理,2018(4).
[5]李源.依托校本培训 助推学校发展[J].江苏教育(教师发展),2018(46).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