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播音学视角下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人物贴近性把握

2023-03-14许莎莎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期

摘要:动画电影是影视作品中的重要类型,动画电影人物的配音一直被认为是声音表演的艺术,动画角色配音创作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部动画电影的成败。近年来,一批优秀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进入大众视野,对于这一类型的动画配音作品中“人物贴近性”的把握,不仅要对人物表演进行研究,更要结合语言学、传播学、心理学、美学等学科理论对受众的语言审美、收视心理和文化背景等因素展开研究。自学科诞生之初,中国播音学的理论研究一直置身于多学科背景之下,深受传播学、语言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影响,文章即从声音造型、语势特征、台词文本分析等维度切入,运用文本分析、多模态话语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外合作动画电影《动物特工局》中的主要角色配音的贴近性要素进行剖析,阐述播音学视角下动画人物配音的贴近性把握,为全球化语境下中外合作动画配音创作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创作思路。

关键词:播音学;中外合作电影;动画配音创作;人物贴近性;影视配音

中图分类号:J95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239-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0年度宁波财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MOOC的播音专业《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一)》SPOC建设与教学创新”成果,项目编号:20jyyb31

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为代表的戏剧研究者所开拓的表演学理论,为我国影视配音创作提供了影响深远的理论、实践依据,一代又一代的配音从业者从表演学中吸取经验、技巧。然而,影视配音创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创作要素,早已超越了戏剧表演所研究的范畴。影视配音行业发展至今,影视配音艺术的外延逐渐涵盖了电视、电影、新媒体等视频作品类型,播音专业教育者、从业者、研究者的加入,进一步壮大了影视配音艺术的理论研究队伍。

影视配音艺术中的“贴合技巧”,一般是指贴合人物、贴合动作、贴合情境、贴合呼吸等,是衡量配音创作是否合格的标准。一般而言,动画电影人物配音的“贴近性”,即指所配音的人物形象和声音表演的契合程度。

对中外合作动画电影配音创作的贴近性把握,因全球化传播环境,会受到多国文化、历史、政治等各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因而相较一般动画电影配音创作更为艰难。本文认为,对这一类型的配音创作研究,既要从表演学理论进行人物分析,也应从声音造型、台词词汇选用、语势特征等播音学理论视角进行考量。根据当前的学科划分标准,表演学和播音学均属戏剧影视艺术学,但二者的理论系统仍然存在一定的差异,在理论教学中,加强对二者理论的对比,对于播音专业教育教学改革大有裨益。

要演好一个角色,就要了解角色的年龄、身份、性格,分析角色的行动目的、心理动机等,从而在特定故事场景中赋予角色一定的态度和行动[1]。表演学侧重戏剧冲突、人物心理研究;理论构建于语言学、美学等学科的播音学则偏重文本分析和声音塑造。中西方配音从业者都需要在生活中总结各类人物的声音造型规律并内化为个人的经验、技巧,为塑造角色积累材料,这是张颂《播音创作基础》中提及的“广义备稿”概念[2]。王明军、阎亮的《影视配音艺术》也认为,创作者应“以万变应万变”,反对在创作上“为了变化而变化”[3]。人物的声音表演依赖于语言材料的加工创作,除了进行声音造型,从语言角度进行台词词汇的文本分析、语势特征研究,对跨文化传播的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也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一、配音角色的声音造型

人物的声音形象设计,要结合角色的性别、性格、年龄、身份,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电影的角色人物更“奇”。参演《辛普森一家》的美国配音演员南希·卡特赖特(Nancy Campbell Cartwright)在描述动画角色的配音时,称动画角色配音为silly voice(憨态可掬的声音),因为带有强烈趣味性的动画世界是想象出来的,因而角色声音通常是夸张、幽默的。

西方配音演员会进行音域(voice range)训练,中国播音学中也有“声音弹性”的概念。

播音学视角下,动画电影配音往往对于声音弹性的要求更高,播音发声理论有助于精准塑造角色,声音造型可从口腔控制、氣息控制、共鸣控制和喉部控制四个方面入手。

(一)口腔控制

口腔控制是播音发声相关训练中针对唇、齿、舌、腭的协调配合对咬字方式、口腔空间进行调整。传统播音发声理论教学主要对标播音员的培养,教学中一般是进行“提、打、挺、松”的口腔打开要领训练[4],并强调“唇贴齿”“口角微圆”等唇部肌肉控制状态,以保证语音的响亮清晰以及出镜画面的端庄大方。

动画电影配音演员无须考虑出镜形象,要从人物性格塑造入手进行声音表演,这一过程就是“声音造型”。口型、咬字位置更为多样,不只是涉及扩大口腔内部空间这一种单一的控制方式。口型倾向于向两侧拉伸从而压缩口腔内部空间的称为“横向”,上下牙开度拉大从而扩大口腔空间的称为“竖向”。此外,咬字位置也可以集中于口腔的“前部”或“后部”。要达到口腔控制的要求,可以进行基础元音a的训练,明确a的位置有前、央、后的不同,进而形成“横、竖、前、后”等不同的口腔控制状态,以适应动画电影中角色不同的性格、性别、外形等,积累创作素材。例如,在《动物特工局》中,象比猫的声音更宽厚,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外形的对应关系,体型大一般对应音强大,体型小对应音强小。配音演员可在个人声音特质的基础上,对咬字采用偏后或适中的处理方式,以改变声音形象。

(二)气息控制

播音学视角下,声音造型还包含通过气息的强弱等变化来刻画人物。气息是发声的动力源。强控制和弱控制,是播音发声理论中两种较为重要的呼吸控制训练。强而有力的膈肌弹发配合腹肌控制,在胸腔内形成较强的气息压力而产生的声音扎实有力,对声带的冲击较强,适用于演播富有力量的作品,此为强控制;弱控制则是在强控制的基础上进行的更精准的腹直肌核心肌肉的控制,膈肌弹发强度减弱,气息压力较小,发声悠长持久。例如,《动物特工局》中的米娜是一个妩媚、骄傲的女明星,配音演员用柔和而悠长的呼吸方式,突出了人物性格。

(三)共鸣控制

人耳接收的任何一种声音都是声源经共鸣器官的扩大和美化之后的效果,共鸣控制是配音演员声音造型中十分关键的能力。尽管胸腔、头腔、口腔、鼻腔和咽腔共鸣并不能完全独立于其他共鸣而单独存在,但可以强化或减弱某个具体的特征,以起到塑造角色的作用。增强对不同共鸣腔体的运用能力,即加强对声音弹性或音域的训练,能够提升声音造型能力。声音的本质是无法改变的,但如果配音演员擅长运用共鸣控制,声音就可以伴随高、中、低声区的变化而演绎出多个角色。例如,逃犯豹子的声音低沉而略带沙哑,突出运用了胸腔共鸣。配音演员的口腔力度和开度则较为适中,软腭上升,减弱鼻腔共鸣所带来的明亮感,腹部需要放松,使气息下沉,突出胸腔共鸣。

(四)喉部控制

语音发声中的喉部控制包括声带闭合和喉头稳定两个训练部分。

与播音发声理论中的喉部控制追求声带接近闭合的放松状态、喉头的稳定有所不同,动画配音为了突出喜剧色彩,有时会以声带紧闭而形成摩擦的喉音,这一发声状态在中外动画配音作品中时常可以见到。例如,《动物特工局》中的鳄鱼,配音演员在处理这一角色的声音时,声带闭拢较紧,契合这一角色的外形特点、性格。是否可以加入这种带有摩擦感的喉音,通常是区分动画电影配音和真人电影配音的标志。

此外,不论是播音发声,还是影视剧配音,都讲究声音的通透、明亮,如果用假声说话,会让听众感到不适。真声和假声都是喉部控制中声带闭合的不同状态,前者是声带闭合适中状态下发出的,假声则是在声带闭合时留有缝隙,就是俗称的“捏嗓子”。

综上,可以从口腔控制、共鸣控制、气息控制、喉部控制四个维度对主要角色声音造型技巧进行分析,详见下表。

电影中主要人物角色基本采用了自然平实的发声状态,只对个性鲜明的阿丘和米娜适当进行了夸张处理。对剧中其他非主要人物的声音造型方式进行分析后发现,大多进行了艺术化夸张处理,即对角色进行口腔控制、气息控制、共鸣控制和喉部控制等声音造型后,角色声音明显地区别于配音演员的声音本质。

二、角色台词的语势特征

语势是语气的具体声音形式,可分为上山势、下山势、波峰势、波谷势和半起势[5]357-358,也有根据句尾的态势笼统分为“上行”和“下行”语势的说法。

语势这一概念的提出具有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语义传达层面:在稿件的播读中,播音员的语势变化主要是与重音出现的位置相关。例如,当重音在句子两头,会形成波谷势。重音在播音学中被认为是体现目的和态度的关键。停连、重音、语气、节奏都属于播音的外部技巧[5]329-386,而且这四大技巧之间是彼此关联、密不可分的。这是播音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容易引起概念混淆。语势概念的提出,一定程度上可以用于检验重音把握是否准确。

第二,情感传达层面:语势是语气外在的具体表现形式,无论是在稿件播音还是人物配音中,都存在丰富的语气变化。语气是人物情感表达的工具,上行语势常用于表现昂扬向上的态度、积极兴奋的情感,反之,下行语势常用于表现沉重、低落等情感。

第三,语言风格塑造层面:从重音位置方面评判语势把握准确与否,横向对比一句话中字词的音高和音长,能够找出一句话中最突出的音节。但如果跳出语句的概念,与其他语句进行对比,就出现语势变化“幅度”的概念。吴方言的变化幅度小,汉语普通话的变化幅度适中,英语的变化幅度较大。从而在听觉上给听者留下了一种笼统的印象,因为语势的变化直接塑造了配音中语言创作的风格。

《中美配音艺术比较研究》提及,美国配音演员的台词训练,为了在听觉上能够将重音词汇即体现目的和态度的关键词加以突出,用台词表达的“钩子”(hook)[6],鉤住观众。这和中国播音学的“语势”功能类似。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引进了丰富多样的外国影视作品。随着外语电影不断进入我国,早期配音创作者很快意识到,要确定一种译制片人物特有的语言特点,从而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异国人物。

以英语电影的转译配音为例,需要结合英语这一语言的特点。英语是一种语调语言,祈使句、一般疑问句、选择疑问句、陈述句均有特定的语调变化。“语调”与播音学中的“语势”都以句子为单位描述声音,前者是约定俗成,后者属艺术语言创作需要。汉语普通话的声调以音节为单位,汉语音节清音较多,颗粒感明显,字和字之间不连读,英语的连读则是语言流畅与否的重要标志。

即使是在中西方不同语言背景下,演员的语势变化跟人物的性格特点也有颇多契合之处,对《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和《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的演绎,因其性格皆是耿直憨厚,中西方演员在配音、表演时都不约而同地将语势变化幅度减小,用憨厚低沉的声音突出人物性格。反之,在塑造阴险狡诈的角色时,通常用具有大幅度变化的阴阳怪气的语气来突出人物性格。在传统的播音发声训练中,播音员的语言要有朴实、端庄、大方的美感,不会用大幅度的语势落差来表现情感和态度。

无论是译制片还是中外合作动画电影,因面临多语种、跨文化传播等现实挑战,对不同语言之间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形成一定的创作风格是必要的。早期译制片配音员在参考以上两种语言的语音特点后,贴合人物、口型形成译文,在译文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化创作,逐渐形成了有别于英语或其他外语,也有别于汉语日常口语的“译制片腔”,这一风格影响着一代又一代配音演员。在《动物特工局》中,米娜和熊医生等角色的台词就有明显的译制片腔特点。

熊医生:我要再次提醒您,但凡手术都是有副作用的,缩短触角,虽然能达到视觉上的美观,但是您再也不能给姐妹们发信号了。

米娜:你不用再劝我了,这件事我已经想好了,我要变得更完美。

熊医生:好吧,那么手术就定在明天上午9点,您看怎么样?

米娜:那就,太完美了。

熊医生:说真的,能为米娜小姐做手术是我的荣幸。

分析句子结构之后不难发现,这段台词有别于汉语日常口语的习惯。比如“这真是太好了,我真的是太喜欢了”,在汉语日常口语中通常会省略“这”等字眼,并不是每个句子的主、谓、宾结构都要求完整。配音演员在对重音的语势变化处理上,也较日常口语更为夸张。在这句话中,“太”和“喜欢”都是较明显的重音处理,配音演员在这里通过明显的音长、音强变化,使这个人物有别于现实世界中的人物,更契合动画电影趣味的叙事风格,同时也带有一丝异域风情,接近英语中表示强调的“really reall”和“lo—ve”这样的口语表达。

中外合作动画电影很多,故事题材和人物不同,配音风格也不尽相同。在电影《动物特工局》中,即使配音演员力图创造出一种完全有别于译制片的配音风格,但台词本身已经限制了配音演员的创作,因此很难实现。多种配音风格的混杂,也许是配音团队精心设计的结果,不过,这也使故事中的人物角色更加真实。

三、角色台词文本分析

《动物特工局》是中法联合制作的一部中外合作动画电影,于2020年初在中国和法国上映,与其他具有极强中国文化特质的动画电影如《白蛇:缘起》《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同,其故事的时间和地域特征较为模糊,电影表现了友谊和爱情,传递了保护环境和物种多样性理念。

《动物特工局》中熊猫、龙等角色的出现,茶馆、面馆等场景的设置,是中国文化的典型符号,但它们并不是电影叙事中的核心。一只猫(张大威)和一只老鼠(阿丘)是核心人物,科技感十足的医院、核电站、特工局则是核心场景——故事发展的主要地点。显然,故事发生在一个“地球村”中,电影中构建的社会颇具有乌托邦的意味,所有动物和平相处,没有弱肉强食,他们唯一需要对抗的是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物种消亡的难题。

与其用译制片或者国产片界定《动物特工局》这部电影的配音风格,不如说是译制片、警匪片、喜剧片三种配音风格的混合。之所以会呈现这种混合的听觉效果,除了配音团队的选择,更在于配音创作中台词词汇的选用。

电影中的主要人物为警察、特工,他们吃比萨、喝咖啡、穿白色T恤,他们的生活和人类一样。分析中文版配音台词后会发现,其具有外文译文的结构特点,比如:“我警告你,最好不要拖我的后腿”,“是,我早就已经看出来了”,“快抄家伙,走走走”,“猴子,今天的任务很简单,线人会交给你一个手提箱,你确认里面的东西然后就撤,我和头儿在暗中支援你”。

在电影中,除了主要人物有拟人化的名字,如张大威、阿丘、依依、米娜等,其他角色基本都是用动物名称或者“动物+职业”的方式来指代。“头儿”这一称呼也颇具香港警匪片的意味,米娜则是外文名字的音译。

此外配音创作中运用了一定的方言元素。熊猫说四川话,河马说东北话,猪老板则说一口地道的北京话。例如,“瞅啥呀,没見过美女呀”(东北话),“诶呦,二位爷,一看就是有品位的场面人富二代啊,您二位打算淘点什么呢”(北京话)。

此外,电影中还有高级特工设备、万能电脑,这种对仪器和设备过于笼统模糊的指代,削弱了对阿丘特工身份的塑造。

方言元素的加入增添了喜剧色彩,遗憾的是,语言幽默通常不如动作幽默那样容易理解,生活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受众对方言的接受程度有所不同。

四、结语

对《动物特工局》不同角色的发声、语势、台词词汇进行分析之后,不难发现配音创作的得失,接下来对这一类型电影创作规律进行总结。

首先,对台词文本的分析和研究应结合不同的语言特点进行,不可照搬外文台词的语序结构,在译文的敲定环节要反复斟酌,以求合理塑造人物形象。

其次,多角色给人物塑造带来了难度,但主要角色确定了全片的配音风格,配音导演和参演演员应形成合力,处理好整体和局部、主要和次要的关系。有必要对人物群像的语言特点进行定调、定性。语势特征的变化对于配音风格的形成至关重要。

最后,动画配音的主要受众群体为儿童和青少年,应当突出动画世界的童真、夸张和趣味性,在声音造型上要加强角色的趣味性。例如,可适当运用摩擦声带的方法。在角色的声音造型方面,对于配音演员声音形态的描述不应局限于声音的高低变化,播音发声学中涵盖口腔控制、喉部控制、共鸣控制、气息控制等多个维度,可供参考的标准多,更适用于汉语语言发声习惯。

当前我国高校播音专业开设的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等相关艺术语言课程,主要是围绕播音员的培养而设计,传统的播音发声、播音创作的教学理论和训练难以满足《影视配音艺术》等高阶应用型课程的需要。播音教学不等同于播音员的培养,“播音”的概念早就涵盖了有声读物、配音、朗诵等多种形式的艺术语言创作,用播音学指导配音创作,对于在创作语境中厘清播音学中的重要概念,更好地指导专业人士和普通大众进行艺术语言创作是必要而紧迫的。

参考文献:

[1] 伊万娜·查伯克.演员的力量:查伯克十二步骤表演法[M].北京:文化发展出版社,2017:1-15.

[2]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 3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34-36.

[3] 王明军,阎亮.影视配音艺术[M]. 2版.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12-14.

[4] 吴弘益.实用播音教程:第1册[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309-310.

[5] 张颂.中国播音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329-386.

[6] 罗景昕.中美配音艺术比较研究[M].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143-144.

作者简介 许莎莎,讲师,研究方向:口语传播、艺术语言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