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助力“非遗”文化在高校创新传播的路径探究

2023-03-14周攀旭张雅淇谢娱婷童韦婕张欣

新闻研究导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非遗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

周攀旭 张雅淇 谢娱婷 童韦婕 张欣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党和国家不断出台相关政策,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强调“非遗”保护需要适应媒体深度融合趋势,加大 “非遗”传播普及力度和普及教育,将 “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 非遗”进校园。文章通过分析高等院校在文化传承、观念教育、文化美育三方面的作用,阐述了高等院校实施“ 非遗”文化传承教育的必要性,并就如何融合新媒体环境进行创新传播提出了四条优化策略:一是开展“ 非遗”的数字化传承,二是将区域 “非遗”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三是运用趣味方式推动“ 非遗”进校园,四是利用大型赛事的传播力,通过新媒体传播方式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的创新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新媒体; “非遗”进校园; “非遗”文化;创新传承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125-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2022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训练项目“基于亚运背景助力‘非遗文化在高校创新传承——以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为例”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212792031

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记忆,是我国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传承和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传播形式单一、传播范围受限等一系列问题。近年来,为加强 “非遗”传承保护工作,党和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2022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强化 “非遗”融入生产生活,创新开展主题传播活动,推进 “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网络[1]。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健全 “非遗”文化话语体系,推动 “非遗”文化在高校进行创新活化传承无疑是十分重要的,高等院校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能够助推 “非遗”文化的传播。

现今,将 “非遗”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实践大多数集中在中小学,在高等院校缺乏实践传播。本文将新媒体时代的数字化创新传播手段作为传承亮点,阐述高校开展 “非遗”教育的必要性,提出“非遗”进校园的传播策略,对于高校开展文化美育,以及 “非遗”的活态化创新传承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高等院校开展 “非遗”传承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校要进行文化传承

目前,非物質文化遗产传承人老龄化现象严重,缺乏新生传承力量,如果不尽快培养传承人,会有越来越多的 “非遗”技艺失传。在这样的情况下,高等院校要发挥文化传承作用,积极打造“非遗”传承人才队伍,依托高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 “非遗”传承保护实践,培养传统手艺人。

良好的教育对文化传承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也是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将传统 “非遗”文化与高校育人体系相结合,能实现 “非遗”文化的活态传承,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提到,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贯穿国民教育始终,并且鼓励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2]。因此,作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平台,高等院校可以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稳步推动 “非遗”保护与传承工作。

(二)高校要促进观念教育

高校普遍缺乏推进“非遗”进校园的意识,大学生所熟知的 “非遗”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相对于中小学来说,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高、学习能力更强,在高校推行“‘非遗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学者杨利慧将“‘非遗教育”的概念界定为:通过正规和非正规的教育方式来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从而促进其传承的观念和实践[3]。高校在学科教育上起到了关键作用,在观念教育的普及传播方面具备明显的优势。从文化意义层面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观念教育和“文化自觉”的形成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费孝通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的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势[4]。高校对 “非遗”观念教育的普及传播,有利于传递 “非遗”内在文化价值,启迪学生对文化自觉的意识,调动高校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参与到 “非遗”的传承事业中去。

(三)高校要加强文化美育

我国拥有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少“非遗”在形态样式、艺术风格上独具风采,如 “非遗”木版年画、唐卡等。然而,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依赖口传心授的传承和传播方式,导致 “非遗”传承面临困境。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相关区域 “非遗”能够依靠高校对于美育文化的重视重新焕发生机。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学校美育培根铸魂的基础,弘扬中华美育精神[5]。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丰富的教育价值,其与高校的教学工作深度融合,不仅可以利用 “非遗”之美强化高校的美学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水平,而且还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非遗”保护意识。把 “非遗”融入高校美育,结合地方高校办学特色,有助于优化高校美育效果,弘扬地域文化,使 “非遗”不再“被遗忘”。

二、 “非遗”进校园的传播优化策略

(一)开展 “非遗”的数字化传承

新媒体时代数字技术为 “非遗”的保护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语境和媒介,数字化技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非遗”的传播、展示方式,还提供了采集、记录“非遗”的新方法,以数字化互动传播手段助力“非遗”进校园,能让 “非遗”焕发生机与活力,吸引更多大学生了解 “非遗”。为此,抓住新媒体发展契机,借助数字化传播手段,使 “非遗”传承打破时空限制,借助视觉、听觉甚至触觉等拓展自身的呈现形式。高校结合数字化技术开展“非遗”进校园的途径有以下几个。

1.学校可以利用各大社交平台开展 “非遗”的保护和宣传工作

通过微信公众号、校园论坛、微博等平台,结合互联网和数字化技术进行传播,挖掘 “非遗”人物故事、历史渊源、价值观念等内涵,增强学生对 “非遗”的了解。例如,在校园微信公众号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围棋,以拟人化的方式介绍围棋的起源,利用互动性弹窗和不同的故事情节走向,打破老套的平台内容介绍的桎梏。

2.构建“虚拟+现实”的 “非遗”展示场景

通过VR、AR等技术开展多样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传播。像源于京津地区街头演出的曲艺——相声,若能借助VR技术进行展示,相关技艺的立体感和生动感将进一步凸显。还可以将虚拟体感互动技术与 “非遗”结合,通过体感技术来体验抖空竹,让学生在与装置互动的过程中思考文化传承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热情。

(二)将区域 “非遗”元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扎根地方文脉的文化基因,蕴含丰富的地域文化与民族记忆,将地域 “非遗”文化元素融入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之中,是高校核心内涵的外显。传承区域 “非遗”,地方高校具备更大的优势和需求,区域 “非遗”体系的搭建,对宣传地方高校教育特色以及人才培养发挥着巨大的推动作用,能够支持地方高校的发展。地方高校作为一个区域性的教育机构,能够采取相关措施保护和传承地域“非遗”,要将其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积极探索多元教学模式

各高校可以在校园网首页增添文化建设板块,开展线上教学,杭州市的高校可以介绍雕版印刷技艺,宁波市的高校可以介绍宁波的莲花文书,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宣传当地的特色 “非遗”。在线下,高校可以开设地方 “非遗”的相关课程,如有关 “非遗”普及教育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将“非遗”与学生所学专业紧密联系起来,比如与汉语言专业关联度较高的民间文学。

2.将 “非遗”文化融入学生生活

高校可以组建一些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团,传承区域性的单项传统技艺,如绍興市的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特色 “非遗”,设立黄酒社、莲花落社、越剧社等,将地方 “非遗”文化巧妙融入学生的校园生活之中。除此之外,还可以积极策划与 “非遗”相关的校园文化专题展览,根据地方实际情况设置“非遗”体验日、 组织“非遗”表演秀等活动,通过传播各地独具魅力的 “非遗”知识,打造地方高校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运用趣味性方式推动 “非遗”进校园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22年8月发布的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6],中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高校在实施“非遗”进校园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实现创新传播,提升 “非遗”传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充分利用“非遗”自身的特点,通过“互联网+‘ 非遗”的形式为 “非遗”制造流量。高校的 “非遗”传承教育不能只依靠传统的教学方式和传播手段,具有趣味性的宣传活动能吸引更多大学生参与到 “非遗” 保护的队伍中来。有以下几种趣味性传播措施。

1.沉浸式体验 “非遗”文化

亲身了解 “非遗”项目的具体制作过程往往能带来刺激性的感官体验,从主动了解转向近距离接触,更容易让学生被 “非遗”的内涵所打动。因此,高校可以多组织开展“非遗”体验活动,如举办“‘非遗宣扇DIY”活动,学习和体验传统宣扇折扇的加工和装裱流程,了解宣扇折扇的制作过程,并在扇面上题字或绘画。在体验过程中,学生更容易爱上 “非遗”,被 “非遗”文化浸润。

2.充分利用短视频进行传播

短视频迎合了当代年轻人的媒介使用习惯,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非遗”与大学生的联系,通过制造“非遗”话题,鼓励大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 “非遗”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如通过“‘非遗Vlog”的形式,拍摄景德镇手工制瓷过程,将制作瓷器的每一幕都拍摄下来,并精心剪辑,讲述传统 “非遗”技艺的故事。这种方式不仅能活跃校园文化氛围,还能大幅度提升 “非遗”的知名度。

(四)利用大型赛事的传播力

在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今天, “非遗”不仅要主动发力,更要学会借力。借助大型赛事的影响力和宣传力,能让 “非遗”文化的宣传工作取得较为显著的成效。比如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举办,比赛的颁奖花束引起广泛关注,其采用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海派绒线编结技艺。此外,“冰墩墩”和“雪容融”的“出圈”也加速了相关 “非遗”作品的推出,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高校借助大型赛事的影响力宣传“非遗”进校园的具体措施有以下几个。

1.通过大型赛事,将大学生的视野聚焦到相关领域

大型赛事自身拥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可以凝聚大学生。像奥运会和世界杯等大型赛事,对于大学生就有极大的吸引力。例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使用了印章的艺术表现形式,2022年的国家运动员队服采用了祥云纹饰作装饰,这些都在大学生中引起了广泛讨论。

2.利用传统体育项目,推广相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成从赛事到文化的全面“破圈”

像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因疫情延至2023年9月23日至10月8日举办)预定赛程中的足球、围棋、摔跤等项目,追根溯源,都是我国本土的传统体育项目。这些传统体育项目正好契合赛事热点,完全能够借力“破圈”,展示 “非遗”风采,促进学校教育的多样化发展。如今正值杭州亚运会的宣传和推广时期,各高校完全可以将传统体育项目与亚运会结合,打造“‘非遗+亚运”,将传统 “非遗”文化现代化的一面延伸融入高校文明。

三、结语

高校作为良好的文化载体,在学科教育、科研技术、人文素养等方面存在优势,能够助力 “非遗”活态传承。积极探索“非遗”进校园的路径,对当下 “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不仅是 “非遗”保护事业的需要,也是高校教学发展的需要。 “非遗”文化的传承教育能使大学生体会到我国独有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完善观念教育和审美教育,形成文化自觉。

如今新媒体快速发展,对促进 “非遗”文化在高校创新传播具有重要意义,“非遗”进校园各项活动的创新开展,也将“非遗”的传承教育融入高校的文化氛围之中。本文通过分析 “非遗”传承现状,研究 “非遗”进高校需要满足的各项必要性条件,列出其在高校传播的优化策略,希望能为 “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启发。要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拓宽“非遗”进校园的传播渠道,需要我们紧抓新媒体发展契机,促进“非遗”融入高校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 新华社.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cn/zhengce/2022-08/16/ content_5705612.htm,2022-12-21.

[2] 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EB/OL].中国政府网,http://www.gov. cn/gongbao/content/2021/content_5633447.htm,2022-12-21.

[3] 杨利慧.从“民俗教育”到“非遗教育”:中国非遗教育的本土实践之路[J].民俗研究,2021(4):47-58.

[4] 费孝通.文化自觉的思想来源与现实意义[J].文史哲,2003(3):15-16.

[5] 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moe.gov.cn/srcsite/ A17/moe_794/moe_624/201904/t20190411_377523.html,2022-12-21.

[6] 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n4/2022/0914/c88-10226.html,2022-12-21.

作者简介 周攀旭,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学。 张雅淇,研究方向:编辑出版学。 谢娱婷,研究方向:新闻学。 童韦婕,研究方向:新闻学。 张欣,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实务。

猜你喜欢

非遗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
舞龙舞狮进校园
乌兰牧骑进校园
优秀剧目进校园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对联文化进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