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技期刊作者服务体系的构建及思考
2023-03-14梁明佩潘明志
梁明佩 潘明志
摘要:作者是科技期刊出版最重要的资源,优秀稿源是科技期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优秀的作者队伍能写出高质量的稿件。医学科技期刊要收到高质量的投稿,必须将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出版全过程,围绕作者构建相应的服务体系,培养核心作者的投稿习惯和忠诚度。文章在对医学科技期刊审稿管理和作者服务体系建设的举措进行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当前智媒时代背景下,科技期刊作者服务体系建设及其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几个问题,提出应重视提高审稿专家的审稿积极性与严谨性、维护与发展核心作者群、提高编辑素养、发挥学术论坛的作用的建议,旨在为医学科技期刊作者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参考,进而促进医学科技期刊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医学科技期刊;审稿专家;作者;服务体系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3)02-0074-03
课题项目:本论文为2016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医学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研究”成果,项目编号:Z2016416;2019年度百色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右江医学》杂志争创科技核心期刊探索与实践”成果,项目编号:百科字〔2019〕21号
一、引言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更多的先进技术与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较好的应用,知识的更新速度明显加快,为进一步提高审稿质量,更好地为作者服务,医学科技期刊應该结合实际,构建起服务体系,进一步提高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水平与效能。《右江医学》杂志编辑部近年来围绕“一个投稿网站”“一个电子邮箱” “一个办公电话”“一个微信公众号”“一个微信群(审稿专家群)”“两个QQ群(投稿作者群、审稿专家群)”等开展杂志出版相关活动,编辑部人员围绕在线投稿审稿系统、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微信群、QQ群等媒介与作者沟通已成为常态,并逐渐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二、医学科技期刊审稿管理和作者服务体系构建的举措
(一)构建严格的审稿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
审稿质量关乎作者来稿的公平性与公正性,为进一步做好审稿管理,《右江医学》编辑部结合实际,制定了多项审稿管理制度,并进一步优化组织与流程,如《右江医学》编辑部岗位职责、《右江医学》编辑部审稿规定、《右江医学》审稿专家库管理办法、《右江医学》青年审稿专家库管理办法等的制定与实施,对《右江医学》杂志管理工作的规范化起到了促进作用。
通过设置审稿专家编审委员会的方式,规范审稿组织管理[1]。在实际工作中,《右江医学》编辑部积极与投稿网站技术支持商沟通协商,进一步优化作者在线投稿、审稿专家在线审稿、编辑在线办公等工作流程,以带来良好的作者投稿体验、专家审稿体验。作者界面支持不同稿件再投、查看稿件的当前状态、在线返修稿件、返修痕迹自动保存和撤销稿件。
专家审稿功能简单易懂,送审专家的稿件,送审时自动生成审稿链接,专家可通过自己的邮箱自动登录,无需记住用户名和密码,也可通过平台登录进入审稿界面。
因此,医学科技期刊要通过进一步完善作者投稿、审稿专家审稿、编辑审稿制度,严格遵循和根据受众需要优化出版工作制度和流程,做好投稿稿件的登记、初审、同行专家审稿、编辑加工、校对等,加强作者-编辑-审稿专家的交流,通过科学的协调与指导,使作者能够更好地理解稿件退修意见和建议,做好稿件的完善和修改,提升审稿与编辑质量,从而提高医学科技期刊的学术质量与水平。
(二)构建审稿专家服务体系
审稿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对稿件能否刊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能够进一步提高稿件质量及其科学性与严谨性,对学术水平的提升有重要意义。审稿专家的专业水平、审稿态度及审稿方式等,直接影响着稿件的质量,也影响着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出版水平,所以组建优秀的审稿专家队伍对期刊未来的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2]。
医学是一门分科比较细致的学科,拥有较多门类,作者投稿的论文涉及的亚学科数量多、领域广,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结合办刊宗旨、期刊栏目设置要求等,严格把关同行审稿专家的入选资格,建立编委(审稿)专家库、青年编委(审稿)专家库,并持续更新完善。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部与各大医学类高校建立合作关系,选聘一部分专业性强并在医学领域有一定影响和建树的专家作为审稿专家,对期刊的高质量审稿及期刊建设意见的提出具有积极作用。在智媒时代,各项新媒体技术和手段的合理应用,可以有效畅通审稿专家联系渠道,明确期刊的审稿制度、审稿责任和义务,规范开展审稿相关工作。
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合理应用微信、QQ等社交软件,能快速与审稿专家建立联系,落实好各项审稿任务,也便于了解审稿专家的审稿情况(近期是否有时间审稿,不能审稿的原因等),避免无效送审,提高精准送审率,提高审稿效率[3]。
(三)构建作者服务体系
作者是学术期刊发展的重要资源,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注重同作者建立良好的联系,更好地为作者提供服务。年轻作者会因为科研经验的逐步积累而成长为期刊的审稿专家,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应以发展的眼光与作者交流,在动态发展过程中建立起联系作者和管理服务作者的体系。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路,《右江医学》投稿平台系统设置“作者自行推荐审稿专家”可选项,因为作者对自己撰写的论文专业最为熟悉,由作者自行推荐同行审稿专家,能拉近编辑部与作者的距离,赢得作者好感。
作者投稿成功后,投稿系统会自动建档,分稿编辑(编务)根据编辑部所有在职编辑的专业特长进行分稿操作,分配初审编辑。例如,擅长初审医学综述的编辑专门分配综述相关来稿(述评、综述、meta分析等),擅长审理外科专业论文的编辑专门分配外科相关论著、短篇报道等来稿,擅长审理统计学论文的编辑专门分配有复杂统计学内容的来稿。
在初审环节就注重专业性,有利于后续进入同行评议环节的稿件能分给最合适的审稿专家,这是对作者负责的体现,也是尊重作者的体现。
编辑初审“退稿不退人”,对不符合录用要求的来稿,编辑务必根据论文内容提出修改建议,帮助作者妥投期刊。
编辑与作者的服务体系体现在论文发表前后的任何一个环节,编辑应结合作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展开有针对性、个性化的服务,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对其写作情况表示关心,明确其修改情况,引导其进一步优化文章设计和完善格式[4]。
针对作者写作和修改时存在的各种问题,编辑应深入研究审稿专家意见和建议,从作者角度研判修改難度,必要的时候可“二次加工”审稿专家意见,使之通俗易懂。
编辑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对新媒体社交软件的使用,快速、便捷地与作者沟通,回应作者关切。
作者与审稿专家学术观点相差较大的时候,编辑更应做好中间人角色,积极请教审稿专家,更好地把握审稿专家的要求,以便给予作者准确中肯的回复,在保证“百家争鸣”的同时,确保作者能够做好稿件修改。在稿件修改过程中,让作者拥有正面的投稿体验,对维护与发展核心作者群具有积极作用。
三、科技期刊服务体系构建及其实践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一)重视提高审稿专家的审稿积极性与严谨性
1.应进一步落实保密制度
医学科技期刊通过设置编审委员会,制定和实施“双盲审稿制度”,在作者进行电话与邮件咨询时,编辑部工作人员不能泄露审稿人信息,保障审核结果公平、公正[5]。
2.制定和实施定期提醒制度
外审专家队伍多为医学领域的专家与知名学者,其科研任务非常重,科技期刊编辑需要科学地利用电子邮箱、微信公众号、微信群及QQ群等工具,定期、适时提醒专家进行审稿,避免专家由于事务繁忙而出现审稿拖沓、周期延长等情况[6]。此外,为及时避免审稿疲倦等问题的出现,编辑应合理地分配审稿任务,不宜将任务过多地压在少数职务专家身上,避免专家应接不暇并辞审。
3.注意与专家交流互动
日常应注意和专家展开互动,加强和审稿专家的交流,协助其解决审稿时存在的各种问题,加强人文关怀,了解专家实际需求。要及时肯定审稿专家的劳动,准确发放审稿费用。可制定和践行优秀专家评审制度,对优秀的审稿专家,给予其一定的嘉奖,这不仅是认可审稿专家的体现,更是重视其劳动成果的体现[7]。
(二)维护与发展核心作者群
1.遵循出版专业制度,耐心细致地与作者交流
除了稿件的基本内容,如收稿范围、论文版式、论文字数、审稿周期、出版周期等,编辑与作者沟通的核心还在于论文的修改,而其沟通的关联流程更多在退修环节上,有些稿件需要多次修改才能达到较高的学术水准,在多次修改的过程中,编辑要展现自身的耐心和细致。
在论文逐步修改完善的过程中,作者能体会到其论文写作能力的逐步成熟。
此外,出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总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出版物里的错误,究其原因,不外乎作者或出版方的责任。不论是谁的责任,改错是当务之急。编辑要主动与作者沟通,通力合作,尽快更正,在下一期发布“更正声明”,同时将修正后的电子版发送给作者,把出版物里的错误这一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控制在最低水平。
针对退稿的文章,编辑要换位思考,兼顾作者感受,理解其想法,争取做到“退稿不退人”,挖掘潜在的作者群[8]。
2.大力鼓励和引导作者展开科研创新
医学科技期刊是医学学科专业信息的聚集地,编辑通过汇总近期来稿,能够及时掌握医学专业领域的科研热点与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和其他的作者、专家展开交流,能够明确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发展。同时,这有助于减少重复研究,对作者科研水平及论文整体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9]。
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部定期和不定期发布专题组稿、年末选题方向等等,也是引导年轻作者把握学术研究前沿的有效途径。
3.积极引导优秀作者加入期刊审稿队伍
“众人拾柴火焰高”,期刊的发展离不开作者的积极投稿,在期刊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优秀作者逐渐晋升为专家学者,编辑应主动联系,争取吸引其加入期刊审稿队伍,不断充实编委(审稿)专家库、青年编委(审稿)专家库,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三)提高编辑素养,切实提升编辑服务水平
根据《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精神,要培育世界一流期刊,优秀编辑不可或缺。编辑应不断提升自己,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在编辑出版工作中,持续查漏补缺,不仅要加强对医学专业业务的学习,丰富医学专业知识,更应该增强语言沟通能力,更好地化解交流错位的问题,达成共识,协助作者正确理解审稿专家的意见,为论文润色,提高编校质量,从而进一步优化作者的投稿体验,维护编辑部和编审专家、作者之间的良好关系。
(四)发挥学术论坛的作用
医学科技期刊有着较为丰富的专业作者和专家资源,同时和医学院校存在密切联系,所以其具备举办学术论坛的基础。举办学术论坛对专家学者及相关医学类院校来说,均是一项增值服务,有利于其更好地开展学术交流,激发创新思维。对主办方医学科技期刊而言,举办学术论坛能够提高其影响力,在开展相关活动的过程中,服务更多的对象,更好地吸引新作者,稳定老作者。
四、结语
医学科技期刊作者服务体系的构建,对提高审稿专家的审稿质量及优化作者投稿体验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发挥优秀期刊的作用,提高其影响力和出版水平,实现多方共赢。
参考文献:
[1] 王小玲.多学科交叉英文科技期刊国际化和影响力提升的实践[J].新闻研究导刊,2022,13(12):199-201.
[2] 刘忠丽,冯卫,杨晓容,等.农业科技期刊核心作者测评及队伍建设:以《农技服务》为例[J].科技传播,2021,13(15):53-56.
[3] 卢佳华,邓媛.国外科技期刊作者服务体系核心特色及启示[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6):77-81.
[4] 汪全伟,董定超,黄东杰,等.地方农业科技期刊服务基层作者投稿的思考[J].科技传播,2020,12(21):25-27.
[5] 严秀丽.增强科技期刊编辑为作者服务的意识的途径[J].传播与版权,2019(8):66-67.
[6] 张敏.为他人做嫁衣:也谈科技期刊编辑的作者服务[J].编辑学报,2017,29(3):304-306.
[7] 董月.媒体融合背景下我国医学科技期刊出版研究[D].济南:济南大学,2022.
[8] 孙玉花,刘文华,张琴.医学期刊审稿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探讨[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3):28-30.
[9] 冯甜,姚雪.论医学期刊的知识服务拓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2):12-13,41.
作者简介 梁明佩,副编审,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及期刊编辑出版。 潘明志,副编审,编辑部主任,系本文通讯作者,研究方向:新闻传播学及期刊编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