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精准防治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2023-03-14中国医药科学
文/图《中国医药科学》 潘 锋
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广东省抗癌协会、《癌症通讯》(Cancer Commun)等联合主办的“第10届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日前在广州以“线上+线下”形式举行。大会主席、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在欢迎致辞中说,广州国际肿瘤学会议从2004年开始举办,十年来始终秉承了“关注学科发展前沿,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这一主题,聚焦行业热点,深耕前沿领域,影响力不断扩大。通过壁报展示、手术演示、演讲比赛、优秀论文评奖等多种形式,立足学科青年,直击临床疑难,发力创新转化,为从事肿瘤学研究和防治相关工作的学者提供了展示、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教授在题为“中国癌症流行趋势及防控工作进展”的主题报告中指出,目前我国癌症负担日益加重,并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癌谱并存,存在城乡差异较大、地区分布不均衡的情况。虽然中国癌症患者的5年相对生存率已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仍低于发达国家,总体上癌症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中国癌症防控体系的初步建立,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我国癌症负担日益加重
赫捷院士说,近年来,国内外有多家期刊对全球癌症流行进行了相应报道,其中最为权威的是Globocan2020。该报告估计,2020年全球有新发癌症1930万例,其中乳腺癌超过肺癌成为最常见的癌症,达到226万例;癌症死亡996万例,其中肺癌仍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估计约有180万例。 国家癌症中心于2022年发布的最新一期全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06.4万例,发病率达186.46/10万,男女比例基本平衡,城市略高于农村;死亡病例241万例,城市高于农村,但在具体疾病谱上有一定的差距;无论性别如何,肺癌都是死亡人数最多的肿瘤。
赫捷院士介绍,Globocan2020估计,2020年中国癌症发病约457万例,占全球癌症发病人数的23.68%,中国是全球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标化发病率为204.8/10万,与世界平均水平201.0/10万相差较小。但在癌症死亡方面,中国癌症死亡占据了全球癌症死亡的30.15%,与世界平均死亡率100.7/10万相比,中国标化死亡率高达129.4/10万。面对我国癌症发病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但死亡率却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赫捷院士认为,这说明我国癌症发病谱和世界平均发病谱有较大的不同,特别是与发达国家的发病谱有较大的不同。
通 过 对1973—1975年、1990—1992年、2004—2005年、2014—2015年4个时间段我国癌症死亡数据的梳理,赫捷院士介绍了中国癌症变化趋势,50年来我国癌症谱发生了巨大变化,具体表现在:一、在全因死亡中,癌症死亡所占比例不断增加。二、在癌症死亡率上,粗死亡率不断上升,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在1990—1992年达到最高值后逐步下降。三、死亡癌谱构成也有突出变化,1973—1975年我国癌症死亡主要是胃癌、食管癌、肝癌、子宫颈癌和肺癌。随着时间的推移,肺癌、结直肠癌快速上升,而消化道癌症如肝癌和胃癌等则高居不下。目前,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是我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四、在总体发病和死亡趋势方面,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具有显著差别,发达国家男性发病人数最多的是前列腺癌,女性是乳腺癌,而我国主要是肺癌、胃癌、肝癌等难治性肿瘤。
赫捷院士介绍了中国癌症患者生存现况。2003—2015年中国肿瘤生存情况数据显示,在21世纪初,我国癌症的五年生存率为30.9%。经过10年的努力,目前这一指标已提高至40.5%,上升了将近10%。其中,男性五年生存率从26.6%提升至33.9%;女性五年生存率36.6%提升至47.8%,这与我国持续开展三级预防,加强早诊早治,坚持规范化治疗和综合治疗密切相关。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癌症生存情况仍不尽乐观,这与发现时多为晚期相关。
中国癌症防控体系初步建立
赫捷院士在报告中从七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中国癌症防控工作取得成效。
一、国家及省级癌症中心逐步建立,目前已在24个省建立癌症中心,癌症防控网络初步形成。
二、肿瘤登记及监测随访网络基本建成。目前已在全国设置肿瘤监测点2085个,连续13年发布肿瘤登记年报,指导25个省级肿瘤登记年报发布,肿瘤登记与监测随访网络基本建成。
三、肿瘤工作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进展迅速。发布了肿瘤登记数据及标准,登记工作系列标准获得立项;推动落实了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国家卫生健康委信息统计中心多源数据互联互通,完成了国家肿瘤登记信息平台建设。目前有机构有10 674家,用户近5万人,发放肿瘤登记年卡超过1200万。
四、广泛开展主要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工作。开展了农村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城市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筛查及早诊早治、淮河流域癌症筛查及早诊早治等工作。
五、建立了肿瘤规范化诊疗及质控体系。
六、初步建立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网络。以14家省级肿瘤医院或癌症中心为核心,90余家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社区医院、早诊早治示范基地为网络成员的国家肿瘤临床医学研究网络已初步建立,覆盖全国26个省区市。
七、基础资源和数据中心建设初见成效。
赫捷院士最后强调,总体上我国癌症防控形势依旧严峻,中国癌症防控体系的初步建立,为健康中国战略实施奠定了良好基础。
聚焦肿瘤精准防治
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省肿瘤医院于金明教授在题为“精准肿瘤学新实践”的报告中,从全球肿瘤疾病负担数据出发,总结了我国肿瘤治疗疗效偏低的主要原因,提出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化为以健康为中心的治疗理念。于金明院士认为,肿瘤发病机制犹如树根网络一样错综复杂,精准医学就是去探索这棵“树”的细节部分,精准医学必将颠覆肿瘤传统治疗手段,使肿瘤变为慢性病成为可能。肿瘤诊疗已从病理分型到基因分型再到免疫分型结合的时代,研究者们要把握时代方向,在精准肿瘤学中做到将主观研究客观化、客观研究标准化、群体研究个体化、个体研究精准化和复杂生命数字化。
于金明院士表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医学领域飞速发展,作为一名好医生,唯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才能适应岗位需求,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于金明院士作学术报告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王红阳教授说,肿瘤“早防精治”是全球重大健康需求,肿瘤研究亟待破局创新,针对肿瘤异质性、动态性、可塑性等特征提升认知水平。王红阳院士以肝胆肿瘤为例提出解决发现晚、分型难、疗效差三大肿瘤诊疗的挑战与瓶颈问题的方案,认为推动开展肿瘤精准诊疗的临床转化研究需要从大数据收集和挖掘患者的精准分型入手,从疾病进展机制、新靶点确认肿瘤耐药机制,基于个体化靶标和通路的临床试验入手来提出临床研究和科学问题,而新型检测—早诊—分型—靶向技术与临床应用转化是肿瘤精准防控的关键。王红阳院士认为,恶性肿瘤是国家健康推进的瓶颈问题,无论是肿瘤的早期诊断还是有效治疗仍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作为肿瘤医学科技工作者与疾病作战、与癌症作战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宋尔卫教授在题为“从乳腺癌的理论和实践看肿瘤治疗的四次革命”的报告中,首先回顾了中外古文明中对肿瘤的描述,通过对肿瘤治疗历史及对其的思考,引入乳腺肿瘤研究与癌症治疗的四次革命。人们对于乳腺疾病的认识从局部疾病变为全身疾病,而后对于乳腺癌异质性的认识催生了肿瘤的精准治疗,而最后一次革命中提出的“肿瘤生态学说”系统观念,将乳腺癌定义为一种生态性疾病,促进了针对炎症、纤维、脉管、神经、内分泌系统生态环境的肿瘤治疗新策略。乳腺癌治疗的革命也代表了泛癌种治疗的研究发展历程,从单纯外科手术到外科手术加全身治疗,到应对不同患者的治疗差异性风险所进行的精准个体化诊疗,再到运用“肿瘤生态学说”的系统观念控制肿瘤,体现着无数学者对于肿瘤研究的热忱和决心。宋尔卫表示相信,未来精准靶向治疗和个体化诊疗的快速发展将对实体肿瘤治疗领域创新发展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志愿教授在题为“基于头颈鳞癌临床前模型与药物基因组开展生物标志物指导老药新用的研究”的报告中,从头颈鳞癌系列研究出发,探讨了基于临床前模型与药物基因组开展生物标志物指导的老药新用的研究现状。头颈鳞癌发病部位复杂,肿瘤异质性明显,主要以抑癌基因改变为主要遗传特征,当前可供干预的药物靶标极少。头颈鳞癌基因组学研究现状的局限在于,当前研究多利用传统细胞系,缺乏代表性,且筛选药物数量有限,筛选模式单一,缺乏多组学药物基因组学分析,需要进一步解析肿瘤遗传变异与药物疗效间的关系,从大数据层面挖掘肿瘤治疗策略,从而助力头颈鳞癌精准治疗。张志愿院士团队通过首次建立56株头颈鳞癌PDC细胞,整合临床数据—基因组—转录组—药效数据,构建了头颈鳞癌药物基因组学图谱,可通过筛选有效候选药物及其生物标志物、筛选“老药新用”化合物库,助力临床标准治疗,为不同患者群体找到有效候选药物。
为食管癌早筛早诊早治提供重要基础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东昕教授在题为“食管癌研究”的主题报告中介绍说,基因组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导致了食管癌发生发展,TP53双等位功能缺失是癌变的早期事件,是导致基因组不稳定的主要原因。DNA甲基化也出现在癌前病变阶段,是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食管癌变不同阶段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食管癌变细胞有显著的基因表达异质性,其肿瘤微环境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和成纤维细胞激活状态,免疫抑制状态似乎是癌变后期事件,而成纤维细胞激活则在癌前病变阶段就已发生。研究结果将为食管癌的早筛、早诊及早治提供重要基础。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杨欢、范金虎、乔友林等报告了“基于联合危险因素评分模型的食管癌发病风险预测研究”,该研究基于河南林县普通人群营养干预试验队列数据,旨在探索联合危险因素与食管癌发病风险之间的关系,并建立食管癌发病的评分预测模型。研究人员于1986 年 4 月在林县普通人群营养干预试验队列招募了29 584名40~69 岁健康成年人,收集了受试者基线人口学信息和食管癌危险因素信息,并前瞻性随访到 2016 年 3 月,以收集受试者食管癌发病状态及发病时间。使用“point system”方法计算上消化道肿瘤的联合危险因素评分,该评分基于七种食管癌危险因素计算,包括基线年龄、是否低体重、吸烟、一级亲属食管癌家族史、新鲜水果、腌制蔬菜摄入情况以及是否有吞咽困难症状。
樊代明院士作学术报告
评分将结果从 0 到 58 分不等,评分越高意味着所具有的危险因素越多,健康状态越差。结果显示,在 30 年的随访过程中,共 3113 例受试者被诊断为食管癌新发病例。多因素 COX 回归分析显示,与联合危险因素评分<19分的受试者相比,19~27分组和>27分组发生食管癌的HR值分别为2.23和 3.32 。联合危险因素评分每增加 1 分,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分别增加 5%。ROC曲线显示该评分系统预测食管癌发病的效能因随访时间而异,其 预 测 5、10、30 年 食 管 癌 发病 AUC 值分别为 70%、64%和59%,预测效能随随访时间的增加而变小。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抗癌协会理事长、空军军医大学樊代明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说,人类医学不断进步,但快速进步所带来的医学技术单一饱和的困境是前所未有的,稳定中寻求创新才能突破重重困境,带来新发展。在肿瘤防治中,在单一治疗方式不足和治疗过度之间找到平衡点是未来需要努力的方向。肿瘤属于全身性疾病,强调综合治疗,肿瘤又具有异质性,不同肿瘤之间存在着微妙的统一联系,这就是整合医学的研究思路,整合诊治的率先推广是奠定未来中国医学研究走向世界前列的基石。(封面图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