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浦东古腊梅园景观提升设计初探

2023-03-14柏花

花卉 2023年4期
关键词:游园腊梅古树

柏花

(上海市浦东新区规划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 200120)

0 引言

物以稀为贵,作为经济快速发展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浦东花木街道的一棵百年古腊梅显得尤为珍贵。保护这颗古腊梅树,就是要给它提供一个适合的生长环境。古树成长环境的改变,会致使树木接下来的生长受到影响,甚至衰退,严重的导致死亡。营造维持一个好的空间环境,不仅需要空间上景观元素和景观小品的结合,更需要主景和人能产生共鸣,达成共识。让来到这里的人,既能念怀自然的流转,又能触动保护的欲望,从而打造最和谐的古树园景观空间[1]。

1 项目概述

浦东古腊梅园位于浦东新区花木街道,樱花路与海桐路东北角的街角花园绿地内,周边交通有多条主干道环绕,交通便利。轨道交通2 号线,有世纪公园站和龙阳路站。古树的周边用地情况主要以居民的居住用地和学校的教育科研用地为主。本次建设面积约3673m2。园内有一株编号为1535 号的二级保护古腊梅,高7m;胸围71cm;冠径为东西13m,南北14.4m。现状场地为街角花园绿地,场地内现存较多香樟树,长势荫郁浓密,遮阴蔽日,影响绿地内植物采光,现状植物品种多为耐荫品种。保护区范围内,古腊梅树位置地势低,整体场地外高内低,高差约0.5m,核心区为最低点位。雨天容易积水,致使长势不佳,整体空间环境对于古腊梅十分不利,我们的设计提升改造也将由此开始。

2 古腊梅园景观设计布局

本案的总体设计理念以古树保护与景观塑造提升为基本手段,打造古树园古树保护、景观游憩、公众互动于一体的古树游园。项目的主要设计内容包括:场地植物绿化、工程土方量、游园小径的设计、必要休憩场所的安排、配合的相关小品设施。整体上计划设计更为开放通透的场地;在改造提升中尽可能的保留原有场地的特点和功能,进一步提升功能多样性来满足各个年龄段的需求。由于场地地势容易积水,所以首先对场地进行了微地形的设计,将地形坡度控制在10°左右,优化绿地排水,保证土壤入渗率达到最大值。再将现状乔木部分迁移,移除长势差的、树形差的乔木,尽可能的打开内部空间增加采光[2-3]。

经过全方位的场地梳理,全新规划好的古腊梅园被划分为4 个区域来衍生展开具体的景观设计:古树核心区——感受寒客精神;赏梅休憩区——静坐观梅;游园互动区——分享腊梅科普;印象入口区——爱好者荟萃一堂。

3 古腊梅园具体景观设计

3.1 古园核心区的景观设计

根据古树保护规范,为古腊梅建立保护区,打开内部空间,为古腊梅生长提供优越环境。设计造型简洁现代的花坛,花坛大小按照古树保护区域要求,把原本10m 的古树保护区域向两侧各加宽2m,先形成直径14m 的花坛区域(与树冠投影一致),然后往外分别形成一个3m、5m、8m 的控制保护范围,从而以古树为核心,展开一系列周边环境设计。花坛材质采用有着岁月痕迹效果的锈板作古树花坛饰面,花坛饰面上镶刻的关于腊梅的主题古诗文,采用镂空加底板的设计形式,形成古腊梅与公众之间的合理互动空间。打造古树保护特色区域。将这棵百年古腊梅的详细介绍设计成统一系列的锈板材质铭牌贴在花坛上,供公众参观了解认识这棵古树。花坛外圈用鹅卵石做了隐形排水沟,排水管接入市政官网,防止古树的周边积水。核心区域的整体设计用复古怀旧的景观材质烘托古树百年的历史意义,让人在游园的同时读懂这棵“绿色古董”要传递的历史情感。核心区如图1 所示。

图1 核心区

3.2 印象入口区景观设计

印象入口分布在场地的西侧、南侧,作为入口空间往往是连接城市与古园之间的过渡空间,具有双重属性,即参与构成街道空间,又是古园与城市衔接的重要特色景观空间。在入口处设置与人同高的锈板景墙,在不让人产生距离感的同时又多了几分亲切感,景墙在造型上设计成门的样式,加上复古的锈板犹如可以穿越的时光之门。镶刻LOGO 与主题诗文,从材质上让人感受时光流逝带来的年代感,从内容上让人品味百年历史所流传下来的文化传承。配合同样具有特色年代感效果的景观元素石笼LOGO 墙,粗狂的钢网笼配上自然地砾石,让人感觉似乎被拉回了昔日祖辈的年代。运用小品的结合将场地围合出一个圆形小广场,进入广场犹如站在穿越的时光表盘仪上,使得整体空间产生穿越的诗意效果,引导人们踏上时光隧道进入古腊梅园探访古往今来[4]。印象入口区如图2 所示。

图2 印象入口区

3.3 赏梅休憩区景观设计

赏梅休憩区主要分布在整个场地的中部,区域的主题偏向浪漫风格,曲线型的廊架,爬藤,木坐面,想象微风徐徐,阳光不燥,配合周围彩化植物的搭配,将浪漫的色彩推上一个台阶。廊架选用原色防腐木的材质可以更好的融入这自然素朴的古园环境,且外观上看起来也厚实粗狂有力量,配合春夏可以开花的爬藤植物,如爬藤月季,在炎炎夏日也是乘凉休憩赏花的好去处。沿路还摆放了休憩条形坐凳,方便游人观赏时能随时停留稍作休憩。让人在古园休憩区域的特色景观环境中沦陷,廊下小憩或闭目养神感受空气中的腊梅芳香,或环顾四周欣赏这美轮美奂的腊梅古园,体验大都市难得的沉浸式放松。让繁杂喧嚣城市中的人们,寻一处大隐于市的秘境,用来栖息、犒赏,忙碌一天的自己。赏梅休憩区如图3 所示。

图3 赏梅休憩区

3.4 游园互动区景观设计

古园的互动区,所谓互动是让景观与游人产生对话,让游人与游人进行讨论,让景、物、人彼此联系产生交互作用。古园的互动区的主景是腊梅,它们以不同样式的片植、对植、列植、丛植等,根据场地结构的需要变换不同样式,通过不同类型腊梅的组合,制造不同的空间环境,结合植物科普牌的介绍,让更多种类的腊梅被公众所了解所认识,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游园散步的同时,不经意间就能获取更多植物知识和历史文化的科普,也给游园的游人们提供了更多相互交流的话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手机信息的普及,在今后也可以对古腊梅进行更多相关内容的延伸,运用当下流行的二维码扫描,进入公众号,参与了解更多古树名木的保护方法以及各种相关公益活动,提高公众参与维护的积极性[5]。互动区如图4 所示。

图4 互动区

4 铺装和景观小品的设计

在本项目的铺装配色中,大面积采用浅灰色,提亮空间,防止压抑感。加入深灰色丰富空间层次,打造轻奢空间感,让整体地面环境在简约中不失稳重,大气中不失格调。考虑到人流量的密集度,以及日常老人小孩居多,分散式广场采用防滑耐用的透水砖,根据景观空间的设计流向和人的舒适度,铺装采用向心铺。利用荔枝面花岗岩收边,将整个地块划分出不同区域,最终由一条清晰的黑色沥青步道将所有的小广场串联起来,形成古腊梅园完整的一个人流动线。

在景观小品元素中,针对古腊梅,科普区的多种腊梅类别分别设计了古树名牌和科普牌。材质选用锈板面料,这种材质有很强的形体塑造能力和视觉冲击力。能增加百年古园空间环境的年代感,容易让人将其与时间和记忆联系起来。园区中还设置了多处石笼景墙,粗狂的钢网笼配上自然地砾石,杂乱的堆砌出一种规则的观感。既有毛石景墙在材质上天生的质感,又有现代景墙的规则属性,材质的冲突和类别的交替,让充满年代感的古园又显得生动有趣。在照明设计中,首先将照明设计分为3 种即景观庭园灯、泛光灯及草坪灯。庭院灯沿园路设置,以间距15~20m 的距离为宜。泛光灯主要运用于组团景观,烘托局部空间景观效果。草坪灯放置于廊架及游客活动区域周边,作为空间补充照明。整合全方位的景观小品元素,力求精益求精的设计态度,使古腊梅园的不但在白天韵味十足,在夜间也依然丰富多彩,同时也为星空下的都市画上璀璨的一笔。

5 景观植物的选择与搭配

本次改造在植物选择上整体选用暖色系材料,营造游园氛围,注重植物搭配,考虑四季观赏性。在核心区针对古腊梅周围环境设计之前首先考虑对百年古腊梅的现状保护,对古树周围的树冠垂直投影外5 米范围内铺上古树专用树皮,保证透气及避免其他植物争夺养分。

入口空间往往是城市与公园之间的过渡空间,在入口区的特色锈板景墙前种植造型腊梅,让腊梅原本的寒客精神,在造型的修饰下更具沧桑年代感形成视觉焦点,达到震撼的景观效果。入口地被节点的点缀通过细叶芒,彩叶草,花叶玉簪,火焰南天竹,金边阔叶麦冬等围合小组团来为整体空间环境增添色彩,小组团根据不同植物特性,从颜色上对比色,相近色的重叠搭配,竖向上的浓密稀疏的空间层次感梳理,营造吸睛的景观效果,引起路人的注意,前来一探究竟。

在赏梅休憩区的景观廊架部分种植了爬藤月季,迎合浪漫氛围。廊架周围也片植种了很多中层主题乔木如素心腊梅,小花腊梅等,让游人在休息的同时对常见的腊梅类型更加加深印象。廊架的背景空间还是保留场地原有的长势良好的大乔木,形成天然的绿色背景墙。同时还加种了银杏、桂花。想象人在廊下坐,风从耳边吹过,轻轻掉下的树叶,连呼吸的空气都是带香的,让身临其境的游人对古园的印象拍案叫绝。沿路还摆放了休憩条石坐凳,方便游人观赏时停留休憩,坐凳周围也搭配特色彩叶地被小组团,在植物设计上也不放过任何可以营造主题环境的小细节,营造清净优雅的古腊梅游园氛围。

在互动区种植多种腊梅:小花腊梅、素心腊梅、磐口腊梅、美国腊梅、金钟腊梅等,形成腊梅科普区域,主要包括腊梅林、腊梅阵两大主题景观,配合以片植、对植、列植、丛植等多种样式达到特色景观效果,配合腊梅科普牌,突出腊梅主题,打造诗意清静、世外梅园主题游园。让游人更多的了解腊梅类别。除了腊梅主题,互动区还混种了桂花、红枫,让游客在腊梅观叶赏枝的季节里,也能闻到桂花飘香的喜悦,以及“枫叶红于二月花”的惊喜[6]。

在整体的绿化变量方面,本项目用地总面积为3673m2。其中,改造前的绿化面积为3572m2,占用地总面积的97.3%;改造后的绿化面积为2985m2,占用地总面积的81.3%。

6 结语

本项目古腊梅园的景观空间设计,将百年古腊梅与周边景观空间完美融合。通过景观小品元素和植物色彩品种搭配形成景观与景观的融合,促进景观与人的互动,激发人与景的情感。让人们在游园的同时认识古树,了解古树,并更多的能够关心古树爱护古树。每一棵古树都见证了无数个前辈们日日夜夜的艰苦奋斗,记载了大大小小的风光伟绩。它们或古朴、或苍劲、或奇特,树姿形态各异。不仅是自然景观,也是人文景观,能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无限想象,它们是这座城市最珍贵的自然史书,是我们可以留给后代最宝贵的财产。

猜你喜欢

游园腊梅古树
游园小问
游园——畅妈手作
家乡的古树
古树炼成记
游园
一枝腊梅伴冬
腊梅
腊梅
为什么腊梅在冬天绽放
古树绿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