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175例∗

2023-03-14孙映雪刘伟然董书桂

西部中医药 2023年2期
关键词:轮状病毒肠炎穴位

孙映雪,刘伟然,董书桂,孙 波,王 巍

唐山市妇幼保健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小儿因为胃肠系统免疫功能发育不完善,易经口摄入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导致腹泻。引起儿童腹泻的主要病原体是A群轮状病毒。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轮状病毒感染每年导致超过50万例小儿死亡,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轮状病毒肠炎临床表现为大量水样便,目前尚无特效性治疗措施,临床以纠正腹泻、脱水,调节酸碱平衡,抗病毒等对症治疗为主[2]。研究显示,中医药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具有调理脾胃、清热、固肠止泻等作用[3-4]。推拿具有无创、无痛苦、无胃肠刺激等优点[5-6]。穴位贴敷根据经络学说,选用适当药物覆盖于腧穴,可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调整脏腑阴阳和治疗疾病的目的[6]。本研究选择辨证属风寒泻、湿热泻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推拿联合自制药物穴位贴敷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在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的轮状病毒肠炎患儿3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观察组中男99例,女76例;平均年龄(17.53±8.26)个月;病程0.5~4天;平均病程(1.27±0.56)天;临床症状:发热103例,呕吐70例,腹胀腹痛85例;辨证分型:风寒泻68例,湿热泻107例;脱水程度:轻度85例,中度90例。对照组中男93例,女82例;平均年龄(17.92±9.03)个月;病程0.5~4.5天;平均病程(1.03±0.38)天;临床症状:发热96例,呕吐63例,腹胀腹痛82例;辨证分型:风寒泻73例,湿热泻102例;脱水程度:轻度77例,中度98例。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纳入:1)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7-8]者;2)年龄6个月至4岁者;3)治疗前未服用止泻药物者;4)病程≤3天者;5)大便镜检无红细胞,细胞培养示无致病菌生长者;6)患儿监护人对研究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7)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3 排除标准排除:1)合并细菌性肠炎、伤寒等肠道传染疾病者;2)重度脱水、重度酸中毒、重度电解质紊乱者;3)合并心、肝、肾、血液等系统严重功能障碍者;4)先天性畸形、严重心力衰竭者;5)皮肤疾病者;6)精神疾病或严重认知功能障碍者;7)过敏体质者;8)依从性差不能完成临床观察者。

1.4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补液,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强化营养等对症治疗,同时餐后30 min口服或嚼服金双歧(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内蒙古双奇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9980004),<1岁患儿每次0.5 g,每日3次,≥1岁患儿每次1 g,每日3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1)推拿。风寒泄处方:补脾经,推三关,补大肠,揉外劳,摩脐,拿肚角,揉一窝风,推上七节骨,揉龟尾,按揉足三里;湿热泻处方:清脾经,清胃经,清大肠,清小肠,退六腑,揉天枢,推下七节骨。每次20 min,每日1次。2)穴位贴敷。将吴茱萸、肉桂、补骨脂、生姜、干姜、丁香、蒺藜各等分由蜂蜜调成敷剂,贴敷于神阙,每次贴敷4~6 h。两组均于治疗5天后比较疗效。

1.5 观察指标

1.5.1 临床指标观察两组患儿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体温恢复时间。

1.5.2 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统计两组患儿大便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

1.5.3 TNF-α、IL-6及IL-8水平于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患儿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 素6(interleukin-6,IL-6)、白 细 胞 介 素8(interleukin-8,IL-8)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

1.5.4 临床疗效参照文献[9]制定疗效评价标准。选取大便次数、粪便性质、腹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发热、烦躁哭闹、口渴喜饮、小便短黄、肠鸣、恶寒、鼻流清涕、咳嗽、脘腹胀满、嗳气酸馊等症状进行位级量化评分,每项症状按正常、轻、中、重赋分0~3分。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除,证候积分减少≥95%;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证候积分减少≥70%但<95%;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证侯积分减少≥30%但<70%;无效:指未达到有效标准。

1.6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学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观察组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体温恢复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d

表1 两组临床指标比较(±s) d

2.2 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轮状病毒转阴率观察组为93.14%(163/175),对照组为85.14%(149/1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炎性因子水平IL-6、TNF-α、IL-8水平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与降低程度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比较(±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表示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175 175 IL-6(ng/L)治疗前150.18±23.49 148.24±21.56治疗后 83.62±11.28*#102.46±13.63*TNF-α(pg/mL)治疗前4.15±0.69 4.09±0.68 IL-8(ng/L)治疗前163.42±32.03 159.23±38.56治疗后 71.38±16.37*#95.32±20.40*治疗后1.92±0.41*#2.63±0.52*

2.4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比值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8+T细胞治疗后两组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比较(±s)

注:*表示与治疗前相比较,P<0.05;#表示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较,P<0.05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175 175 CD4+(%)治疗前31.86±2.67 32.03±3.24治疗后1.54±0.21*#1.32±0.15*治疗后40.25±4.18*#36.59±3.58* CD8+(%)治疗前30.66±2.68 30.32±2.85治疗后25.16±2.19*#27.03±2.43* CD4+/CD8+治疗前1.04±0.11 1.05±0.13

2.5 临床疗效观察组痊愈132例,显效33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7.14%(170/175);对照组痊愈103例,显效32例,有效21例,无效19例,总有效率89.14%(156/1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轮状病毒外环境生存能力强,致病力强,传染性强,可经过粪-口、呼吸道和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它侵入患儿肠道可使肠壁隐窝底部呈分泌状态的立方上皮细胞上移,代替具有吸收功能的绒毛上皮细胞,使肠壁出现分泌增加、吸收减少,导致食物中糖分和肠液积聚,渗透压升高,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10]。6个月至2岁患儿是轮状病毒感染的主要人群,反复腹泻、呕吐及发热等症状严重影响患儿健康,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导致患儿脱水死亡[11]。研究显示,因为婴幼儿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不成熟,轮状病毒进入血液循环并侵犯肠道[12]。目前临床治疗轮状病毒感染尚无特效方法,以对症治疗为主,联合中医治疗可提高疗效。

中医认为轮状病毒肠炎属于“泄泻”范畴,认为小儿具有“稚阴稚阳”的生理特点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病理特点,重症者预后亦比成人差[13]。中医认为,小儿脏腑娇嫩,藩篱不密,外感风寒,直中脾胃,脾阳受困,运化失职,水谷不化,合污而下,则为风寒泻;如素体湿热内盛,或夏季暑湿当令,湿热困脾,中阳失展,运化失常,水湿并走肠间,肠失传导,则发为湿热泻[14]。中医认为凡脏腑、骨肉、经络及皮毛,莫不由气血滋养,而经络是气血循环的路径,经络之气,又能促进气血的运行,通过推穴道、走经络(点、线、面),从而调和使营卫,气血相贯,增加抗病能力,使疾病痊愈[15]。本研究对风寒泄患儿通过推三关、揉外劳温阳散寒;补脾经、摩脐、按揉足三里健脾化湿、温中散寒;补大肠、推上七节骨、揉龟尾固肠止泻;揉一窝风、拿肚角温中行气、止腹痛肠鸣。诸法合用,共奏温中散寒、化湿止泻之效。对湿热泻患儿给予清脾经、清胃经清中焦湿热、调中理气;清大肠、推下七节骨、揉天枢以清利肠腑热积滞;退六腑、清小肠以清热利尿、除湿。诸法合用,共达清热解毒、健脾利湿之效。

穴位贴敷与针灸疗法一样,同样以经络学说为依据。经络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运行气血,是一切疾病的反应部位。药物贴敷于皮肤穴位之上,药气透于经脉,摄于体内而达病所,故贴敷用药,实本于针灸经络穴位治病之理,法虽异而其理同,同时因为药物刺激穴位,可收药效、穴效的双重效应[16]。神阙穴属任脉,位于肚脐中央,首见于《外台秘要》,又称为脐中、脐孔、气舍等,是奇经八脉之任脉循行经过的部位,与督脉之命门相对应。正常情况下任、督经气相通,阴阳相济,可维持五脏六腑的正常生理功能,若人体气血、阴阳发生病理改变,则可通过贴敷神阙穴健脾、和中、理肠、行气、利水,调整任、督二脉功能,获得“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之效果。鉴于脾喜燥而恶湿,湿易伤脾,“湿多成五泄”,以吴茱萸温中理气燥湿,肉桂温通经脉,补骨脂补脾健胃,生姜开胃和中,干姜温中散寒,蒺藜利湿平肝,使湿浊去而肝气平,肝不乘脾则脾气愈健,全方以补脾利湿为主,适用于各种泄泻。

TNF-α是由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通过免疫调节作用促进炎症时的免疫反应,主要表现为TNF-α促使单核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大量的IL-6,进入血液循环,增强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使肠黏膜水肿和血管通透性增加[17]。IL-8是免疫相关趋化因子,通过趋化轮状病毒特异性细胞溶解和杀伤轮状病毒感染的绒毛上皮细胞,与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肠黏膜损害相关[18]。临床研究显示,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急性期血清表现为TNF-α、IL-6、IL-8等水平升高,随着病情缓解,上述因子水平逐渐恢复正常,这些结果提示降低TNF-α、IL-6、IL-8等细胞因子水平对改善患儿的转归有利。T细胞参与机体细胞免疫反应并在免疫应答中起主导作用,小儿被轮状病毒感染后表现为CD4+T细胞水平降低和CD8+T细胞水平升高,细胞免疫功能受到限制,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更容易受到感染,引发心肌、呼吸系统甚至中枢神经系统等胃肠外损害[1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D4+T细胞、CD4+/CD8+T细胞比值高于对照组,CD8+T细胞、TNF-α、IL-6、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的增效作用可能与其降低免疫炎症反应和增强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综上所述,推拿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轮状病毒肠炎可缩短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临床有效率和轮状病毒抗原转阴率,降低免疫炎症反应、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是其重要作用机制。

猜你喜欢

轮状病毒肠炎穴位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猪轮状病毒病及其防控措施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揭开“诺如病毒”和“轮状病毒”的面纱
藏医治疗慢性肠炎
藏药六味肠炎灵治疗肠炎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