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病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

2023-03-14江慧敏许力武琳琳王晗晗李萨萨

安徽医药 2023年3期
关键词:血液病计数次数

江慧敏, 许力, 武琳琳, 王晗晗, 李萨萨

目前化疗是治疗恶性血液病的有效方式之一, 可缓解病人临床症状, 改善其远期预后[1-2]。但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病时也常出现不良反应, 如血小板减少症, 导致病人出现不同程度出血的同时也会影响化疗的效果, 不利于病人预后的改善。通常采用血小板输注方式治疗血液病病人化疗后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症, 这有助于病人维持和恢复机体的止血、凝血等功能。但部分病人在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后会出现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现象, 因此有必要寻找影响血液病病人化疗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危险因素, 以便于开展相应的干预措施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3-5]。基于此本次研究开展回顾性分析, 寻找影响血液病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危险因素, 旨在为此类血液病病人治疗血小板减少症时提供指导,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2014年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化疗后并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恶性血液病病人临床资料, 共计189例, 结合纳入、排除标准, 经筛选后将70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纳入本研究。依据血小板输注效果分为有效组(n=40)与无效组(n=30)。纳入标准:(1)恶性血液病病人;(2)均在我科接受化疗治疗, 且化疗期间出现血小板减少症;(3)18~80岁;(4)临床资料信息完善;(5)病人或其近亲属对本研究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其他恶性肿瘤;(2)接受化疗或血液输注过程中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3)近3个月内曾接受重大外科手术治疗;(4)存在活动性出血或血栓史。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血小板输注指征因血小板生成障碍导致的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计数<20×109/L且有自发性出血;因化疗、放疗等导致的骨髓抑制, 血小板计数<20×109/L;稀释性血小板减少, 因输注血液制品等原因导致血小板稀释, 血小板计数<50×109/L, 且有出血。

1.3 血小板来源及输注输注血小板均由合肥市中心血站制备提供, 质量符合临床用血小板产品标准, 均于血小板制备完成后于24 h内使用, 单个血小板治疗容量(200 mL)约含血小板个数2.5×1011, 血小板输注时选择ABO及Rh同型输注, 于30~45 min完成1个治疗容量输注。

1.4 血小板输注疗效评估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后, 采用校正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orrected count increment, CCI)对疗效进行评估。

CCI=[输注后血小板计数(×109/L)-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9/L)]×体表面积(m2)÷输入血小板总数(×1011/L),

体表面积=0.006 1×身高(cm)÷0.012 8×体质量(kg)-0.152 9。

血小板输注20~24 h, CCI≥4.5×109/L为有效, CCI<4.5×109/L为无效[6]。

1.5 基础资料信息收集包括性别、年龄、疾病类型、体质量指数(BMI)、血型、是否使用抗生素(如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等)、是否使用升血小板药物(升血小板胶囊、利可君片等)、是否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化疗次数、化疗药物种类、血小板输注次数、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输血前白细胞计数、输血前总胆红素, 对比两组基础资料信息后, 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两组基础资料的差异部分, 明确影响血液病病人化疗后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危险因素。

1.6 统计学方法选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行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 组间比较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取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自变量筛选方法为条件似然比向前逐步法(Forward:Conditional), 标准为α入=0.05,α出=0.10。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影响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单因素分析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类型、BMI、血型、是否使用升血小板药物、是否合并糖尿病、是否合并高血压、输血前白细胞计数、输血前总胆红素等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效组使用抗生素率、未使用rhTPO率、化疗次数、联合药物化疗率、血小板输注次数显著高于有效组(P<0.05)。见表1。

表1 影响血液病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单因素分析

2.2 影响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两组有差异信息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行量化赋值, 其中化疗次数、血小板输注次数取病人中位值为界定值进行赋值, 分别为6次及5次(见表2)。证实使用抗生素、未使用rhTPO、化疗次数>6次、化疗药物种类>2类、血小板输注次数≥5次是影响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危险因素, 均有P<0.05(见表3)。

表2 影响血液病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量化赋值

表3 影响血液病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血小板减少症是恶性血液病病人化疗时常见的一种不良反应, 可导致病人身体重要脏器出血, 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而血小板输注则是治疗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的主要方式, 对挽救病人生命, 确保化疗的顺利实施至关重要, 但血小板输注治疗时也存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现象[7-10]。目前鲜有学者对恶性血液病病人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进行探讨, 故本次研究分析化疗后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病人的临床资料, 寻找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危险因素。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无效组使用抗生素、未使用rhTPO、化疗次数、联合化疗应用率、血小板输注次数显著高于有效组, 同时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上述因素为影响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危险因素。笔者分析具体原因如下:①目前临床上关于抗生素使用情况与血小板输注无效关系的研究较少, 对于两者间是否关联尚不清晰, 但李双玉、董磊[11]在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原因分析中提到某些抗生素类药物可通过免疫介导破坏血小板, 从而影响输注效果, 本次研究结论与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对于抗生素使用情况与血小板输注无效间的关系在后续研究中仍须继续深入探讨。②多次输注血小板会可导致病人体内出现血小板特异性抗原抗体与人类白细胞抗原抗体, 后续再次输注血小板时上述抗原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则会引起输注的血小板被破坏, 从而影响血小板输注疗效[12-13]。同时在既往的研究中有学者指出多次输注血小板的病人中大多数会形成同种免疫抗体, 血小板输注无效的发生率达30%~70%[14]。③多次联合化疗病人体内存在较多的化疗药物堆积, 可形成巨核细胞与骨髓的抑制, 使得血小板生成不足, 新输注血小板被破坏, 导致血小板输注无效, 同时骨髓抑制病人也需要多次输注血小板维持体内血小板数量, 这也将增加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风险[15-16]。④rhTPO能够参与到巨噬细胞增殖、分化过程中, 可作用于骨髓造血干细胞, 特异性升高血小板[17-18]。关晓珍等[19]研究指出rhTPO能够减少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风险, 降低血小板减少症的严重程度, 同时可促进血小板恢复, 因此未使用rhTPO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血小板输注无效的风险[20]。

综上所述, 影响血液病化疗病人血小板输注疗效的因素较多, 如抗生素使用情况、血小板输注次数、化疗药物种类、rhTPO使用情况及化疗次数, 临床医师应当予以关注。

猜你喜欢

血液病计数次数
机场航站楼年雷击次数计算
古人计数
2020年,我国汽车召回次数同比减少10.8%,召回数量同比增长3.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血液病患者的应对策略
GM值在高危真菌感染风险的血液病患者诊断驱动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97例恶性血液病合并侵袭性真菌病临床分析
一类无界算子的二次数值域和谱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这样“计数”不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