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高职课程建设研究

2023-03-13王伟徐广舒

公关世界 2023年23期
关键词:过程性评价引言

王伟 徐广舒

摘要: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需求已成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根本所在,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乎着高职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而课程建设是保证教育教学的重要抓手。教育信息化时代,课程建设应在剖析当前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分析不同生源的学情,有针对性的进行线上线下课程设计,挖掘教学资源的深度、难度、广度,进行多维度、多方法的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师生合作共同完成课程建设工作,既能实现学生职业技能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实现教学相长。

关键词:线上线下混合;延展课堂;技能本位;过程性评价

引言

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不断发展,面对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职业能力需求,教育教学已然成为每一所学校发展的根基所在,能否培养出具有自主学习、善于思考能力,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即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学生,是每一所高职院校所面临的一项巨大挑战。而课程建设是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本文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为目的,从现状剖析、课程设计、资源建设、课程评价方面研究工程造价专业的《建筑工程经济》课程建设,推动课程改革。

一、现状剖析

(一)课程内容较多而课时较少

《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是一门综合性课程,该课程不仅涉及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而且在课程内容中概念公式多、内容抽象、繁杂难懂、对数学知识要求高[1],对于文、理兼收的工程造价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所分配的课程学时也非常有限。教学只能是蜻蜓点水,很难深入,学生获取不了实际工作岗位技能。

(二)课程讲授方式缺乏吸引力

目前,《建筑工程经济》課程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多是围绕先讲授基本概念,推导相应的公式,然后再辅助以简单的习题帮助学生理解,但是大多习题针对性不强,不能和实际工程接轨,所以不容易理解,导致学生兴趣不高[2]。

(三)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足

大部分高职学生没有主动学习的求知愿望,学习动力不足,大多数是被动学习,学习过程中不能集中注意力,课堂参与度低,缺乏自主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没有清晰的学习计划和职业规划[3]。

(四)教学内容重理论轻实践

目前,高职院校选用的建筑工程经济教材,都是以知识体系构建的教学内容,偏重理论知识少实践训练,也有一些教师由于自身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很好的完成教学实践任务,教学与岗位工作实际需要脱节,与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不相适应,学生入职难以直接承担岗位工作任务[4]。

二、课程设计

本课程以学生技能达成为目标,对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生的惰性,让学生忙起来、做起来。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丰富课堂教学。

(一)课程定位

《建筑工程经济》课程是高职高专工程造价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开设在二年级第一学期。本课程前导课程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后续课程有《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项目决策分析与评价》。本课程针对造价工程师等岗位开设,其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建筑工程经济的基本理论;掌握资金时间价值的计算与应用方法;掌握技术方案经济评价指标的内涵和计算方法,并能进行技术方案的比选;理解技术方案不确定性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并能进行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熟悉财务基础数据的估算及资金筹措,熟悉价值工程分析方法。从而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开展技术经济分析、解决有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

当前是教育信息化的时代,为了适应理论课时逐渐减少,而课程资源不断增加、培养任务不断加重的教育教学环境,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一部分教学内容放到在线平台供学生自主学习,线上线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使学生获取丰富的学习内容,随时学习,随时提问,随时解答。

(三)理实一体化教学手段

建筑工程经济课程具有工程类课程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每个模块紧密围绕“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主线,组织教学过程。就目前的教学状况而言,目前我国《建筑工程经济》的教师普遍由公共土木工程类专业的教师兼任。这些教师掌握的都是建设工程的相关知识,而不是关于专业的经济类教师,因此教师在课余时间应针对建筑工程方面的经济知识进行大量的学习,并在教学设计中把经济相关的内容融入到建筑工程中,如此方能提升教学效能,同时教师还应将生活中的实践内容融合在其中,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并进行分析,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并激发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在学生掌握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则可根据建筑工程的实践知识进行教学引导,以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能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结合方式,进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学习效能,使其在就业中具有较强的知识分析能力。

案例分析和技能训练使学生更能专注于基于项目的学习,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共同研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并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升专业技能、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案例教学就是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入到教学中,再由师生共同研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案例选取工作的重要性,此时教师应选取具有实际应用意义的教学案例,使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掌握经济理论。比如,在讲授“价值工程”方面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分析“价值工程学”的意义。“价值工程”是在多年以前,国外的工程师创造出来的建筑工程经济方面的概念,在当时世界资源匮乏,于是,由此产生了“价值工程”的概念。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课程的内涵,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教学方式的运用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其学习兴趣,使其在学习中能对案例中的知识进行探究,以此促使其更好利用相关知识,以提升学生自身的实际学习效能和知识运用效能,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强化其专业能力和学科素养。

实训教学方式是案例教学的一种,此环节为强化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计算方法演练的有效方式,而在《建筑工程经济》教学中融合实训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点的学习效能。在选取实训内容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方式进行教学设计。在选择研究对象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较为感兴趣的方式,以此集中相关资源,以促使学生学习兴趣的不断提升,进而强化学生工程项目分析的学习效能,提高实际教学效果。此外,为更好地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在进行实践训练前,教师要对实训的内容进行适当的安排,并将实训的内容提前告知学生,再让他们在网上搜索有关的资料;在实训完成后,教师还应对实训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规划,并对实训结果进行全面的评估,以此提升学生学习效能,使其更好的注重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强化学生专业素养。

(四)课前课中课后延展课堂

将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前和课后,实现“课前自学、课中导学、课后研学”的全过程一体化课堂教学。课前,学生在课程平台预习基础性知识,完成课前测试,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课中,聚焦高阶能力,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总结重难点,学生在分析讨论过程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升。课后,教师结合实际生活或工程项目发布任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解决问题,提高课程学习的挑战度。

(五)课程内容突出技能本位

课程内容注意实践教学与理论知识教学的比例安排,摆脱理论分析长而深的模式,对于理论知识遵循“适度、够用”的原则,融入充分的实训内容,在理论与实践兼顾的基础上做到把实践放在首位。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模拟,“教-学-做”融为一体,实现“教师牵着手、学生跟着做”→“教师搭把手、学生学着做”→“教师放开手、学生独立做”的循序渐进式学生技能的递进和飞跃。

三、课程资源建设

(一)课程团队建设

教师是课程建设的核心,教师回归本分、潜心教书育人必然是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组织教师下企业培训学習,甚至参与公司对外服务业务,主要包括工程项目招投标、工程项目审计等。教师把在工程实践中获得的案例、经验进行总结整理,及时传达给教室里的学生,缩短了课堂和岗位的距离。教师自身的技能和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课程团队建设使教师既有深厚的学术底蕴,又有育德意识;不仅能把专业课的知识点讲解清晰、生动,而且要有培养学生“接班人”的思想觉悟。

(二)教材建设

校企共建活页式教材,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实践应用为主线,与相应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接轨,适应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的需要。教材内容不再采用以往教材惯用的知识体系,而是以职业能力为主、基础理论知识为辅,强调学习与实践之间的匹配性,坚持实践能力大于知识理论的理念。

行业企业实际工程案例不能直接拿来放进教材,而是需要课程团队整理分析,将其转化成可操作的技能和典型案例融入课程模块中。

(三)线上线下教学资源建设

本课程教学资源建设坚持“以行业需求为核心”“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实践为载体”[5]的理念,从深度、难度、广度三个层面挖掘教学资源。

从学情出发,挖掘教学资源深度。高职生源结构多样,学生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针对不同生源,教学内容深浅程度就会不同,因此教学资源也应该有不同的深浅程度。

从职业资格考试出发,挖掘教学资源难度。《建筑工程经济》是全国造价工程师、建造师等职业资格考试的重要考试科目内容。课程教学资源需进行整合,融入职业资格考试知识点,训练题中融入职业考试真题,提高学生工程实际应用能力和未来职业生涯应试能力。

从实际生活案例出发,探索教学资源广度。为了增加学生对《建筑工程经济》课程的兴趣度,同时能够更好的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教学资源应联系实际生活,从生活中找案例。例如,在讲单利复利的计算时,可以引入银行定期存款是否转存的案例;在讲进口设备购置费中FOB、CIF、CFR的风险价格分割点时,可以引入疫情期间巴拿马运河堵塞,导致货物滞留的责任分担案例。同时,不定期向学生推送财经郎眼、经济半小时等主题视频栏目,以联系生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四)校企合作共建教学资源

与校企合作单位共建共享与《建筑工程经济》课程配套的、适合学生网络学习的信息化、项目化的教学资源库,包括教学视频、课件、在线作业、在线测试、在线答疑、拓展视频及案例、试题库等项目。系统覆盖课程教学各个方面,并与行业最新发展的同步对接,及时反映行业前沿动态。同时,在教学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上能够逐步实现多课程共享共用,形成立体化的、连续性的教学资源。

(五)课程思政有效融合

综合人才培养定位和课程的培养目标,打造一个彰显课程思政精神为内在支撑的课程教学模式。多方挖掘课程思政元素,从行业规范中讲法治、从行业事件中讲廉政、从模范事迹中讲匠心,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四、课程评价

针对不同教学项目, 通过多维度、多方法的即时评价和延时评价,更加关注过程性评价。通过多元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综合考量任务达成、课堂互动、在线测试、团队协作、资源学习等情况。学生自评、互评,企业导师点评、专业教师总结评价,学生得到积极的正面评价,不仅增强了自信,还学会了规划自己的学习,调节学习策略,反思和评价学习效果,从而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习惯。如课程评价参考指标可以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在课前评价环节评价学生预习情况,课中评价学生思考能力、课堂专注度、分析能力、笔记内容逻辑清晰完善度等,课后环节评价学生的创新能力、完成作业的态度、解决问题的能力。终结性评价考验知识的综合理解、应用能力。

结语

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是关乎高职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高职院校着眼于学生可持续能力发掘与提高的课程建设是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的教学改革工程,能够实现教学相长,具有实际的应用意义。

本文系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课题编号:2021JSJG588)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珂,马闯,张肖静等.新工科背景下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工程经济学课程教学研究[J].河南化工,2021,38(01):64-66.

[2]兰爽.“工程经济学”课程思政探讨[J].砖瓦,2021(3):189-190.

[3]岳殿霞.“双高计划”背景下高职院校线上线下混合“金课”建设影响因素分析[J].知识经济,2021(24):154-155.

[4]高琴.基于岗位工作流程改革高职课程体系的探索―― 以工程造价专业工程经济类课程改革为例[J].职教论坛,2017(23):66-69.

[5]李慧,雷春.应用型本科“金课”建设:逻辑、特征与路径[J].教育教学论坛,2021(6):53-56.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责任编辑:宋宇静)

猜你喜欢

过程性评价引言
利用大数据进行学习评估与诊断
中职“二维动画制作”课程教学探讨
药用植物野外实践体系构建研究
《Oracle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探究 
基于过程性评价的Office高级实训课程教学模式探讨与实践
高校 《大学语文》 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
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探索
解读《欧也妮·葛朗台》中金钱禁锢下的人生
基于思维导图的线性代数复习策略
提高小学低段课堂写字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