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性贡献

2023-03-13李佑新王霞

新湘评论·上半月 2023年24期
关键词:人民军队党和人民中华民族

李佑新 王霞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是新时代的最强音。毛泽东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缔造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领导力量的基础。

历史和现实表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近代以来的中国陷入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在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后,曾出现过约三百个政党或政治团体,但大多烟消云散,为历史所淘汰。只有中国共产党,为历史和人民所选择,自成立之日起就肩负起拯民于水火、救国于倒悬的伟大历史重任,中华民族由此获得蓬勃生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发展壮大,中共早期领袖和老一辈革命家都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其中贡献最大的无疑是毛泽东。

毛泽东高度重视党对军队和革命的领导问题,以及由此而来的党的建设问题。他强调必须要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才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为此,他把“建设一个全国范围的、广大群众性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的布尔什维克化的中国共产党”作为一项“伟大的工程”,提出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用马克思主义纠正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制定了正确的干部路线和一整套干部政策;科学概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提出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运用整风运动这一马克思主义的自我教育形式,提出“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和“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毛泽东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原则和方针,创造性地解决了在工人阶级力量薄弱、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人数众多的情况下,如何建设一个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课题。“正是根据毛泽东同志的建党学说,才建立了这样一个好的党”,使党成为民族解放事业的中流砥柱。

毛泽东对伟大建党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不只是全程参与了党的创建活动,培育了伟大建党精神,而且在后来漫长的革命实践中,在他的培育和倡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等一系列革命精神。这些精神不仅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一座座精神丰碑,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独特的精神风范。毛泽东在探索中国式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还致力于探索解决如何保持党和政权永不变质的问题。早在1945年,毛泽东就给出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一个答案。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预感到党成为全国性执政党所面临的严峻考验,适时地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著名论断和“进京赶考”的重大命题,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及时遏制了不良作风的滋长蔓延,使党经受住了执政的考验。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着眼解决大党独有难题,使党更加团结和统一,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征程上的坚强领导核心。

毛泽东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武装力量的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为支撑。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最终担负起了救亡图存、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作为人民军队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为实现这一历史使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早在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就提醒全党“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秋收起义之后,毛泽东带领部队上井冈山,经过三湾改编和古田会议等,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把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打造成为一支无产阶级性质的、具有严格纪律、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的新型人民军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我们党沿着毛泽东开辟的建军道路不断前进,实行了毛泽东提出的一整套人民军队建军治军原则,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没有这样一支人民的军队,就不可能有人民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要把中国人民解放军建设成为一支现代化的人民军队。在这一总方针的指导下,人民军队实现了由单一军种向合成军种的历史性跨越。在发展常规武器的同时,毛泽东富有远见地提出了发展尖端武器的设想,取得了“两弹一星”的重大成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关于人民军队建设的思想,在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下,加快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越走越宽广,人民军队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后盾。

毛泽东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

反对帝国主义与反对封建主义,获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前提。毛泽东毕生最突出最伟大的贡献,就是领导我们党和人民找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任务,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性的历史前提和社会条件。

近代中国一盘散沙,四分五裂。摆脱亡国灭种的民族危机,重整山河破碎的乱世局面,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探索民族复兴之路必须解决的历史任务。毛泽东在总结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经验时指出,要求得国家的富强“首先就应该求得国家的独立,其次是民主。没有这两个东西,中国是不能统一和不能富强的”。经过近30年的浴血奋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使得“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來了”。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彻底结束了旧中国一盘散沙的局面,彻底废除了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的历史前提。

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制度基础。

毛泽东认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他强调,资本主义私有制妨碍统筹兼顾,是无政府性质的,而社会主义制度能做到全国统筹兼顾,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力量大得很”,要让大家认识到社会主义新制度的优势所在。因此,他认为在各种条件都具备之后,就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革命,“从容地和妥善地走进社会主义的新时期”。新中国成立后,在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毛泽东审时度势,带领党和人民开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进程。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一起,构成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从1953年到1956年,毛泽东领导党和人民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起以公有制为主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消灭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本制度基础。

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进行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要以坚实的物质基础为支撑。毛泽东强调指出:“中国民族和人民要彻底解放,必须实现国家工业化。”为此,毛泽东在领导党和人民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开启了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看到我国工业制造非常落后,深感焦虑。为此,他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要调动一切直接的和间接的力量,为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强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为了实现国家的工业化目标,毛泽东带领党和人民实行以“五年计划”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效制度,开展了大規模的工业化建设。在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伟大实践中,毛泽东提出妥善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各种关系,包括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毛泽东在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艰辛探索过程中,既有辉煌也有曲折,但无疑其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是主要的,带领人民建成了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提高了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物质基础。

(作者分别系湘潭大学毛泽东思想研究中心主任;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猜你喜欢

人民军队党和人民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砥砺前行光明路 人民军队忠于党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人民军队忠于党
把党和人民举在头顶
铆足干劲,向党和人民交满意答卷
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让雷锋精神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