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数字化路径

2023-03-13孙传明李艳红

创意中国 2023年4期
关键词:保护传承非遗乡村振兴

孙传明 李艳红

关键词:乡村振兴;非遗;保护传承;数字化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背景下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乡村文化建设是开展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建立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各民族的文化精华,是提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因此,保护非遗对于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基因,保留乡土文化记忆,激发民族智慧具有重要的价值。广袤的乡村是众多非遗的发源地,也保留着非遗传承发展的土壤。因此,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成效直接影响到乡村文化建设的成果。然而,在各种技术以及主流文化的影响下,乡村非遗仍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危机。切实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加快乡村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已迫在眉睫。同时,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与发展,运用数字技术开展非遗保护已成为趋势,对于促进乡村文化振兴,实现非遗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与非遗保护是互为依托、相互促进的关系。首先,两者主要针对的地理空间都是农村。非遗主要来源于民间,并服务于民众生活。其保护和传承的区域仍是以广大的乡村为主,农民是其主要传承群体,乡土空间是其重要的文化空间,这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地域空间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其次,两者所面向的对象都是基层民众。乡村振兴和非遗保护传承都需要基层民众的支持,并且只有把基层民众作为主体,有效地发挥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理念才能实现最终的目标。再次,两者最终的目标互相促进。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文化振兴。非遗保护传承的工作目标是通过传承人培养、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数字化记录等多种手段,传承和弘扬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实现乡村的文化振兴。

(一)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传承互为依托

乡村振兴可以有力推进非遗的保护传承。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乡村的空间环境发生变化,从而对文化生态的平衡造成影响。因此,虽然我国已经从政府、社会、产业等多个层面开展非遗的保护利用与传承工作,但是从非遗保护工作的落实来看,其有效的发展都必须紧紧依托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只有乡村振兴战略得到有效推进,非遗的保护传承才能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

(二)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传承相互促进

非遗保护传承是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内容。非遗是乡村文化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根基,是乡村振兴战略中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资源。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可以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培育良好的乡风,实现非遗产业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乡村振兴。同时,非遗的形式和内容独具特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通过对非遗进行适度市场化开发,在保留其文化价值的基础上挖掘其经济价值,并面向社会开展市场运作,使其能满足人们日益更新的消费需求。同时,利用非遗特色鲜明和大众喜爱的优势,与民俗旅游产业和新媒体等平台结合,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也可以实现经济开发与文化保护的良性循环互动。从该角度看,非遗是乡村文化发展和产业振兴的重要资源。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保护传承存在的问题

在乡村振兴建设的过程中,随着城镇化、信息化的不断发展,部分乡村非遗未得到足够的关注,优秀的非遗资源难以融入乡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实践中,尚未转化成具有资源和资本价值的生产力资源,因此乡村振兴建设中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问题仍较为突出。

(一)部分乡村文化空间日益萎缩

在乡村振兴进程中,部分城乡建设存在简单的城镇化倾向,使传承民间传统文化的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在不断地迭变,致使承载着众多游子乡愁的农村地域特色缺失,很多传统文化存在的土壤已发生较大变化。非遗包括了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以及相应的文化空间,很多传统手工技艺、传统美术等项目以及活动空间仍以物质为表现载体。因此,对非遗的保护也应该包含了对有关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的保护,但很多传统文化的制作工具、活动空间、文化场所都在时代的进程中不断萎缩。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发源于乡村的非遗也逐渐脱离传统的生态环境。但非遗的珍贵与特殊恰恰体现在它的地域特色上,而更换了文化空间的非遗很可能沦为表演性非遗,这种将城镇特征植入传统农村生活的方式,更改了非遗的地理空间、消除了非遗的存续载体,对非遗的保护传承而言较为不利。

(二)村落传统文化价值观式微

传统村落社区的原住民作为当地非遗的创造者、传承者,会更加主动自觉地保护非遗和认同地方文化。但是随着旅游开发、产业发展等多种业态融入传统村落的地理空间,很多传统村落同样也面临困境。部分村落的原住民不断减少,取而代之的是各地经商人群的不断涌入,过度商业化造成非遗的原真性衰减。此外,新生代的村民对当地非遗的理解大多仅停留在物质形态,其文化内核和价值未被完全接受。同时,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全球经济的一体化造成文化趋同,引导整个社会的价值走向。有些非遗逐渐被追求都市文化的个体打上落后的标记而被忽视。因此,一些基层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有待提高,包括外来人口,甚至本地村民们对当地的传统文化已不再铭记于心,一些特色文化从逐步淡忘到趋于消失。文化价值观的改变对于部分村落的非遗保护和传承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響。

(三)非遗代际传承断裂

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影响下,作为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主体的乡村人才资源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流失,面对更高的薪酬,更好的生活环境,很多年轻群体选择走出去。此外,与工业化生产相比,非遗传承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需要持续的坚守才能有所成就,且部分非遗所获得的经济效益并不显著,如一些传统技艺、民间文学等对传承人技艺和记忆能力要求较高,让很多年轻人望而却步。这就导致了很多非遗后继无人,对以“口传身授”为主要传承模式的地方非遗带来较大的冲击。离开了非遗生存的地域,也就隔离了千百年来祖先创作的环境系统,改变了师徒相承的生产关系,甚至改变了非遗背后蕴含的情感寄托和内涵。这种代际传承断裂造成的影响深远且难以逾越。此外,乡村传承人的老龄化也带来了非遗项目的脆弱化与高危化,许多乡村非遗因为后继乏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

三、乡村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路径

我国农耕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保护乡村非遗是提升乡村精神文明、弘扬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年来,随着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我国非常重视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各项政策法规的出台、具体项目的推进与落实,均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非遗数字化保护的进程③。因此,针对乡村非遗保护传承面临的困境,数字化手段对于保护非遗资源、提升非遗传播与传承的便捷度具有重要的意义,因而本部分从特色非遗数字资源库、基层民众的数字化技术素养、新媒体与乡村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等视角,多层面、多角度地探究乡村非遗在数字化时代所面临的机遇与对策,构建乡村振兴背景下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路径。

(一)加大乡村特色非遗数据库建设

广大乡村地区由于远离城市经济中心,各种资源丰富且文化保存仍有一定的优势,独具特色的非遗更为这些地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天然的文化禀赋。但是我国乡村地区非遗种类繁多、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所以传统的非遗搜集、整理、保存需要开展大量的工作,同时其文化空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必然会发生改变。数字技术可以对传统工艺、民间歌舞、民间故事等资源使用视频、音频和多维动画等多媒体形式,通过多種形态呈现出来,在数字空间再现其原生态的文化环境和传统的工艺流程。

因此,乡村非遗的数字化工作,首先就是对非遗数据的采集记录,这一步是整个工作当中最为基础的步骤。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之中,非遗的数字化资源采集、处理与存储的工作,可以对非遗整体性保护奠定基础。因此,应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挖掘并采集记录有特色的非遗资源,保护传统文化的“原生态”内容,将会是乡村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发展方向。围绕这一趋势,地方非遗保护机构可以凸显乡村的特色,建立一套有着完善运行体系的地方非遗数据库,以应对乡村文化空间改变的现状。同时,基于目前已经制定的非遗数字化保护标准,建设具有本地区特色的非遗数据库,也可实现全国各地域的数据信息互通与交流。

(二)增强基层民众的数字化素养

非遗传承所依靠的主体是人,其文化内涵只有通过人之间的传播才能实现发展。提升基层民众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其中一个重要的方式就是提升其主动利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数字技术进行本地非遗保护和传播的能力。当前,非遗在实现数字化保护以及传承的过程中,所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就在于很多农村地区的传承人年龄普遍偏大,因而传承人队伍观念较为陈旧保守,不容易接受新鲜的事物,这些传承人对不了解的数字化技术产生陌生的距离感。部分愿意接纳数字化技术的民众也因为自身客观条件的原因,如年龄和设备问题,造成学习能力的限制,因而对非遗的数字化保护呈现有心无力的状态,导致文化保护和传播的参与度远远不足。

因此,乡村的基层民众不能仅仅作为当地文化的掌握者,被动地等待技术人员的安排,应当在具备了保护意识之后,积极地增强自身的技术素养以及技术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关的数字化工具实现相关非遗活动的记录以及保护。例如通过智能手机等终端,对于本村落的民间手工艺进行更完整、更自然地拍摄,并且在后续的处理过程中,因为自身了解本地非遗并参与了视频的制作,因而可以和技术人员有着更多沟通的渠道,最终使得非遗数字资料的收集处理更加合理。新媒体的兴起,也是给乡村非遗传承人和文化爱好者提供了便捷的传播手段,通过相关自媒体平台的开通,实现非遗技艺的直播,可以让更多人关注到本地非遗,增强非遗的生命力。因而要实现基层民众在非遗保护工作过程中的真正参与,需要强化其数字化技术的意识以及素养。另外更加重要的是使其掌握更多的数字化技能,积极鼓励当地村民采用数字化记录的方式参与非遗的保护工作,自愿担当非遗的传播与传承者,向外界展示具有地域多样性特色的乡村非遗。

(三)实现新媒体与乡村非遗产业的融合发展

非遗本身就具备着一定的经济属性,众多的非遗资源在历史上也作为市场上的商品发挥其经济价值。乡村振兴建设中应该合理地对传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将当地的特色非遗与乡村产业振兴相结合,以文化资源带动产业发展,提升非遗传承人的收益,可以同步解决好非遗代际传承断裂的问题。以移动互联网、手机终端、自媒体等为代表的一系列新型的数字化媒体的出现,对于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产生很大的影响。这一系列的影响来源于新媒体所具备的即时性、去中心化、个性化、互动性以及低成本等传播特征,为非遗提供了交互、多样、便捷的传播渠道。面对着非遗保护工作所面临的困境,其中之一就在于传统媒体对非遗传播的范围有限,而且表现手段单一。要实现新时代乡村非遗的市场化难题,新媒体技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为了更好实现非遗的生产性保护,善用新媒体强大的传播能力以及表现手段,将会是乡村非遗走上市场,促进年轻群体主动传承的一个重要路径。

新媒体对非遗资源的创新包括:利用非遗资源实现新的创意设计、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兴文化产品、基于新媒体的传播探索新的非遗商品营销方法、通过产业的融合实现非遗衍生品的盈利模式等,这些方式的运用能在非遗资源的利用上,实现从资源核心层次的开发到后续外围产品的销售,构成了一整条完善的非遗产业价值链。因此,基于当前主流的新媒体传播渠道,各非遗保护部门要让新媒体平台进一步“活”起来,实现乡村非遗的文创开发,打造全新的文化产品形态。此外,通过采用数字化、网络化以及智能化等手段,探索创新乡村非遗的多样化展示应用,开发具有科技含量的数字化展品,增加沉浸式的体验度,吸引更多的用户前来关注乡村非遗,增强用户口碑。因此,推进文化资源与互联网融合是打造非遗产业化发展的一种途径,同时也是宣传和保护非遗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可以让传统文化资源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具时代的生命力。

(作者孙传明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副教授;李艳红系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保护传承非遗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基于三维扫描技术的唐陵雕塑数字化保护研究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平果嘹歌的文化生态壁龛探究
《我的房你的房他的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