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九届版博会成功举办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精彩亮相

2023-03-13

创意中国 2023年4期
关键词:版权保护

编者按

11月23日—25日,由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以下简称“版博会”)在四川省成都市举办。

作为我国版权领域唯一的国际性、国家级版权专业博览会,版博会已成为集中展示展览版权作品、活跃版权交易贸易、促进版权价值转化、推动中外版权交流的重要平台。本届版博会以“版权新时代赋能新发展”为主题,举行包括2023国际版权论坛、“版权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展”“2022中国版权金奖”颁奖仪式在内的多场活动,并配套举办1 1场主题论坛。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版权中心)精彩亮相第九届版博会并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版权文化学术研讨会,广受业界好评。本期封面故事聚焦“版权文化传承与弘扬”主题,在反映第九届版博会概貌的同时,通过集中展现版权中心展厅全景、回顾版博会期间版权中心举办或指导的各项重要活动等,彰显版权中心推动构建中国版权文化学术话语体系的担当和作为。与此同时,我们特别邀请到参加首届中国版权文化学术研讨会的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就其主题發言“版权文化的现实意义”梳理成文呈现读者;同时邀请第五届新时代版权强国青年征文获奖者李祯从版权历史文化的视角撰写《从(方舆胜览)所载告示看宋代版权保护》一文。本刊编辑部撷选的这几篇稿件,围绕不同角度探讨版权文化及其意义,既有资深教授的宏观叙事,也有青年学子的创新成果,实现了大视角和小切口的有机结合,充分体现我国版权文化研究的赓续与传承,彰显本刊作为国家综合类文化期刊与业界一道推动版权文化研究的愿景。

由国家版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主办、四川省版权局和成都市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九届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暨2023国际版权论坛于11月23日在四川成都举行,主题为“版权新时代赋能新发展”。本届版博会重点展示音乐、动漫游戏、影视、网络文学、出版等领域优秀版权作品,集中展示我国版权业新成就、新产品、新模式、新技术,展位数量、展馆面积、展会规模等均创历史新高。

开幕当天,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与中国国家版权局联合举行“2022中国版权金奖”颁奖仪式。国家版权局还举办了“全国版权示范城市”授牌仪式,温州市被授牌为“全国版权示范城市”;2023年民间文艺版权保护与促进试点工作同步启动。

版博会现场,国家版权局主办的“版权助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主题展”亮相,全面展现了我国版权工作在新时代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取得的丰硕成果。

本届版博会为期3天,同期举办了国家版权创新示范合作论坛等11场主题论坛,国家数字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论坛暨第三届可信数字版权生态大会等配套活动,覆盖版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这些活动对话行业发展前沿,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对推动版权与文化产业、文化事业深度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以下简称“版权中心”)展厅也在本届版博会上亮相。中央宣传部副部长张建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西尔维一福尔班、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等领导嘉宾亲临版权中心展厅视察指导。

版权中心作为国家版权保护和服务机构,服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大局和版权工作大局,面向版权业界,坚持以学术引领、技术支撑和服务赋能为导向。同时承担各类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职责,开展版权鉴定、监测维权、版权文化研究、版权资产评估管理、版权领域标准制定宣贯和版权业务培训等专项服务。版权中心展厅对相关成果做了充分展示。

位于展厅核心位置的多媒体大屏,虚拟数字人全新亮相,首次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构建虚拟展览展示空间,多维度呈现版权在数字场景中的全新应用。

与版权登记有关的展板集中展现了近年来全国版权登记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我国版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造动能空前迸发,全国作品版权登记、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数量快速攀升,版权中心承担着各类作品和计算机软件版权登记职责,不断提高版权登记工作效能,为我国版权保护和服务工作贡献专业力量。

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版权保护经历了从思想萌芽到制度完善的演进过程。与版权历史文化有关的展板从大历史观的视角梳理了我国版权的起源和发展脉络,通过丰富的史料带领观众探寻中国版权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使大众深刻感受到版权中心近年来在版权历史文化研究方面的奋力作为。

新时代新征程,版权中心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版权保护和服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数字化和数字经济发展,布局新兴数字领域版权标准和规则设立,创新版权纠纷专业调解机制。版权中心坚定文化自信、弘扬版权历史文化、深化版权学术研究,积极应用新技术,大力开展高层次专业化版权人才培养,推进版权强国建设,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版权力量。接下来,我们将以图文的形式为读者全景呈现版权中心展厅在本届版博会上的宣传展示内容。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版权保护环境不断优化,创新创造动能空前迸发,软件版权登记数量快速提升,关键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有力支撑了创新型国家建设。

10年来,软件研发以创新应用为牵引,关键技术创新能力凸显。登记的国产软件在信息安全、医疗、地理信息、教育等领域场景中实现了深入应用和快速迭代,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软件达到了10万件/年的研发规模。

违规软件申请审核拦截

充分发挥软件版权登记在妥善应对科技发展带来的规则冲突、社会风险、伦理挑战中的作用,为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自2021年下半年,处理违规违法软件共339件,其中涉及:“教育双减”、“互联网借贷”等多种类型。

2012-2022年软件版权登记数量对比

10年来,软件版权登记数量由不足14万件,增长为180万余件,跃升了12倍。2018年以来已连续5年保持在100万件以上数量规模,累计登记总量超1000万件。

10年来,广东、北京、江苏、上海、浙江等软件强省(自治区、直辖市)不断释放创新活力,走在发展前列,登记数量全国占比超过50%,并不断涌现出深圳、杭州、成都、南京等32个登记万件城市。

版权是文化的内核 版权是创意的化身

作品版权登记是证明权属、保障交易、定分止争的重要手段,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品版权登记包括:文字作品:口述作品:音乐、戏剧、曲艺、舞蹈、杂技艺术作品;美术、建筑作品:摄影作品;视听作品:工程设计图、产品设计图、地图、示意图等图形作品和模型作品:符合作品特征的其他智力成果。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以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作品登记制度,我国版权登记服务工作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和更大发展空间。

2022年完成作品版权登记491594件,美术作品是登记的主力军,共计419076件,以LOGO标识、卡通形象、图形作品为主。视听作品版权登记28988件,以短视频、动漫动画、动态表情包为主。

2022年共有89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外权利人在版权中心完成作品版权登记,地域范围广阔。

日本、美国和新加坡登记量较大。排在海外登记量前十的还有:韩国、英国、澳大利亚、丹麦、加拿大、法国和意大利。登记量较大的美术作品、视听作品、摄影作品和图形作品,在海外登记总量占比超96%。美术作品位居首位,主要以产品设计、LOGO标识居多。

2013-2022年,版权中心作品版权登记量总体呈现增长态势,与2013年14万余件相比,2021年首次突破52万件,涨幅超275%。十年来版权中心累计完成作品版权登记2463270件。

版权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版权登记机构职能,在做好全国作品版权登记工作的同时,努力为港澳台地区、海外国家和地区的权利人提供高质量的版权服务。

凝聚全社会力量 发挥学术引领作用构建版权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2022年至2023年,版权中心面向全社会开展版权课题征集,在171项申报中遴选确定46项,覆盖版权史、版权文化、人工智能、民间文艺等前沿、热点、难点问题。目前,已结项的30余项课题共形成100多万字的研究成果。课题组在《求是学刊》《新华文摘》《人民论坛》《中国版权》等知名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课题研究成果专著《中国版权研究报告(2022—2023)》即将出版发行。版权中心搭建多元化、前沿性学术交流平台,举办了包括第十八届文博会(深圳)“元宇宙版权保护与未来文化产业发展论坛”在内的多场课题研讨会,汇聚社会各界研究力量,引领版权学术研究,为构建中国自主的版权学术话语体系奠定坚实基础。

推进版权高层次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和版权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版权人才培养体系研究,推进版权学科、版权职业分类、职业标准和职业培训等工作,加大版权高层次人才培养力度,促进版权人才队伍建设。与河北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印刷学院等多所高等院校开展合作,版权中心主要负责同志及业务骨干走进高校讲授版权前沿课程。面向近两万名版权从业人员开展版权职业培训,增强版权意识、提升技能水平,推动版权事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司法鉴定服务

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版权鉴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版权鉴定委员会”)成立于1998年,是我國成立最早的国家级版权司法鉴定机构,于2003年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批准进入人民法院司法鉴定机构名册。

成立以来,版权鉴定委员会累计出具版权鉴定报告千余份,涉及众多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版权民事、刑事案件,多次被评为打击网络侵权盗版专项治理“剑网行动”有功单位。参与鉴定的多起典型案例被评为国家版权局“剑网行动”十大案件,为我国版权保护工作贡献专业力量。

版权资产管理咨询服务

版权资产管理咨询服务项目成果展示

部分重大案件鉴定报告比对示例

国家版权局等四部门发布“剑网2022”专项行动十大案件—一山西郝某某制售侵权盗版“剧本杀”案。

2020年度上海十大版权典型案件——李某某等人侵犯“乐高”玩具著作权案。

未来,版权鉴定委员将继续秉持专业、严谨的工作作风,不断锐意进取,通过高质量的鉴定报告为公检法机关及行政执法机构提供高效支撑,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彰显版权担当。

宋代版权及其保护观念的产生

中国最早的版权保护声明

南宋学者王偁著有《东都事略》一书,其绍熙年间的刻本目录后有牌记标明:“眉山程舍人宅刊行,已申上司,不许覆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版权声明。

从牌记内容来看,“已申上司”,表明政府已经受理了出版者程舍人的版权保护申请;“不许覆板”,表明官方在版权保护上态度明确,即将出版权视为出版者的一种权利,决不允许盗版者侵犯。程舍人的版权声明,反映了宋代民间出版者要求保护版权的普遍诉求,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该牌记是我国版权保护史上极为重要的一笔。宋代向官方申禁,再通过刻书牌记宣示版权的做法一直被沿袭下来,并为元明清所效法。正如清代学者叶德辉所言:“此风一开,元以来私塾刻书,遂相沿以为律例。”

两个版权保护典型文本

《方舆胜览》是南宋学者祝穆编撰的地理类著作,该书所附《两浙转运司录白》一文,完整表达了保护作品版权的程序:先由出版者向当地政府提出申请,继由地方政府发出专门榜文,张挂在所辖区域,禁止翻版,并明示对翻版的具体惩处措施。

南宋学者段昌武编撰的《丛桂毛诗集解》,书前印有“行在国子监禁止翻版公据”一文,行文中更加强调作者智力劳动的特殊性,以及盗版对原创作品的精神损害。

元代版权保护措施考证

广泛使用书籍出版标记

元代在书籍上附印形式多样的出版标记,以防止书籍被偷刻翻印,如承袭宋代的“牒文”公文格式,一些经过向上级衙门呈请核准的官刻书籍,都把当时所颁行的公文刊刻于该书前。刊刻于书前的官府批准文字称为“牒”。

陆心源的《皕宋楼藏书志》、宁国路儒学刊印的《后汉书》、建康路刊印的《新唐书》,元翻宋本瑞州路等合资刊印的《隋书》85卷,苏天爵编撰的《国朝文类》等都有这方面的记载。

有代表性的牌记,如元代出版的《古今韵会举要》所附版权声明:“……编系私著之文,与书肆所刊见成文籍不同。窃恐嗜利之徒,改换名目,节略翻刊,纤毫争差,致误学者,已经所属陈告,乞行禁约外,收书君子,伏幸藻鉴。”

明清坊刻中的反盗印方法

明清时期宣示版权的方式通常有以下几种:

1.通过牌记的形式声明版权。牌记就是与刊刻信息相关的围框中的题识文字。

2.通过书名页声明版权。所谓书名页,是介于图书封面和目录正文之间的衬页,也称扉页或内封,通常印有完整的书名和刻书者信息,一般会在书名页左行刻上藏版者字号和“翻刻必究”的字样。

3.通过广告的形式声明版权。明万历新安吴继仕熙春楼刻本《六经图》,书名页刻有一则广告:“夙购是书,如获和璧,不忍私藏,今公海内。第图像俱精,字纸兼美,一照宋板,校刻无讹。视夫妄意增改者,奚啻悬殊,博雅君子,当自鉴之。如有翻刻,虽远必究。”

4.通过字号标记的形式声明版权。所谓字号,就是书铺,也和其他行业的商铺一样有自己的专有名字。如《新刻天下四民便览三台万用正宗》,其字号标记强调“买者请认三台”。福建黄仁溥源泰堂万历刻本《新刻皇明经世要略》,其字号标记也称“初刻自本堂,买者须认源泰为记”,这里的“三台”“源泰”便是具有商标性质的书铺字号。

5.由出版者直接在图书中标记版权声明。声明写上“本衙藏版,翻刻必究”之类的文字,一旦发生侵犯版权的行为,即可告官。

近代中国版权保护的传承发展

在西学东渐风气影响下,一些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最早开始关注版权问题。他们不仅探讨版权理论,也注重倡行版权保护实践。这些先进知识分子代表,如严复、梁启超,是西方版权思想的早期传播者和实践者。

本书为现代启蒙思想家和翻译家严复翻译的西方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所著《国富论》的最早中文译本。该书版心下方印有“南洋公学译书院印”,卷末版权页印有“光绪二十八年十月南洋公学译书院第一次全书出版”及“书经存案,翻刻必究”。

《大清著作权律》确立了中国近代著作权法的整体框架、体例,奠定了近代著作权法发展的基础,系北洋政府著作权法、国民政府著作权法的源流,也成为中国近代民商事法律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

1903年,严复与文明书局约定,在《群学肄言》的出版中使用版权印花,并以印花控制印数、确定版税。

严复与文明书局原本约好《群学肄言》印刷六千册。首印三千册后严复为便利书局销售,初次给书局四千枚印花,后得知文明书局已经印齐六千册书,却未向他索要剩余印花,遂通过晚清官员廉泉与书局交涉。印花成为作者管理出版社印数、销量甚至维权的有效证明。

《群学肄言》,严复翻译,清光绪二十九年上海文明书局铅印本,贴严复和文明书局共有版权的印花,是目前所知中国本土最早的版权印花、现代版权制度建立的见证物。

《英文汉诂》,严复著,商务印书馆1904年第二版。贴有严复飞燕图案版权印花

随着照相机引进中国,除文字作品外,摄影作品也作为近代版权保护的对象之一出现。

现今所见的清代相片多为西人所摄,《东鲁灵光》影集不仅出于中国人之手,且摄影者明确声明版权,其品质亦可谓我国早期風光摄影尤精者。首有中英文对照扉页,申明版权;次谢子修、唐联辉二家序言,详记编订者、摄影者、导游者姓名,并介绍了他们的分工合作、采访编辑,以及具体时间等。

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洞察制约古代版权文化发展的各种因素,从外因与内因的辩证关系中寻找中国版权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猜你喜欢

版权保护
众议新《著作权法》 版权保护覆盖面扩容,期待相应细则出台
自媒体生态下网络出版版权保护探究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影响图书出版产业效益的版权保护关键要素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版权保护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
版权保护与文化强国建设关系探讨
数字版权保护技术应用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