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式行动研究: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的新探索

2023-03-13张庆新张金玲崔宝春史红亮黄春秀

体育教学 2023年2期
关键词:协同式通州区名师

文/张庆新 张金玲 崔宝春 史红亮 黄春秀

为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战略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助力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发展,提升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品质,北京市教委于2017年出台并实施《关于促进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旨在加强通州区中小学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强化教师专业培训,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加大对学科教学的指导力度,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快速提升通州区教师的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的整体水平。

目前,由北京教育学院体育学科团队承担的“关于促进北京市通州区教师素质提升支持计划”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已经开展了两期。体育名师工作室以“研究引领、创新教学”为理念,采用“2+1+N”理论导师与实践导师、工作室秘书及专家团队的方式,围绕名师工作室的一个行动研究大主题,每位名师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与教学特长,自选一个行动研究子主题,开展持续4个学期的协同式行动研究,并通过双导师与专家团队的全过程跟进指导,促进名师行动研究能力提升,形成个人专项体育教学特色。本文以2021~2022年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为例,重点从主题确定、目标定位、推进方式、实施效果四个方面阐述“协同式行动研究”培养模式的关键要素与实施策略。

一、协同式行动研究主题确定:需求分析与问题聚焦

(一)名师发展需求分析:前期调研与多维分析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全部是由通州区推荐的20名区级骨干教师组成,包括区骨7人和区青骨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7人、本科13人,学历层次较高;学段分布在小学15人,初中3人,高中2人,这对工作室行动研究指导的针对性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北京教育学院体育学科团队根据“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指导”的研究结果,结合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现有政策与问题的调研报告,以及第一期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培训经验,对第二期培训对象进行前期调研、问卷调查与综合分析,结果见表1。

表1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成员基本情况的多维分析结果

总体来看,名师工作室成员均在26~50岁期间,2/3在31~40岁,处在经验丰富、精力充沛、易出成绩的阶段,是发挥承上启下作用的黄金年龄。教龄6~15年者占85%,经过几轮教学实践,他们对于中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方法有一定的认识,掌握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过程控制能力较强。职称在一级和高级的占60%,他们对中小学体育教学抱有足够的热情,能够持续不断地反思,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同时也有教学改革的萌芽、创新教学的意识、改进教学的实践成果,但教科研能力相对较薄弱。超过半数的教师缺乏系统的科研训练过程,对于结合教学情境中的问题开展行动研究更多属于自主探索阶段,对于丰富的教学经验如何凝练形成特色教学成果存在困难,且在区级的辐射影响力还不够。

(二)行动研究问题聚焦:现状分析与课改理念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结合北京市中小学学校体育调研与评估工作情况、北京市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体系研制与实施现状以及名师发展需求分析结果,确定以“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中小学体育结构化教学”为行动研究主题,即在打通“学、练、赛”三个教学环节壁垒的基础上,围绕课堂学习主题与单元学习任务、技术复合学习与项目完整学习进行“学、练、赛”整体设计与联合运用,形成从课课学练赛到单元小赛季,从技术学练赛到项目实战赛的新型体育教学模式,为解决上述问题和达成上述核心目标任务提供一种新路径。在2022年4月《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学、练、赛”一体化、大单元教学、结构化教学、真实而复杂的运动情境、运动项目的完整体验与理解等新理念与新要求[1],而名师工作室开展的行动研究主题与其保持一致。

20位名师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与教学特长、2年内的教学对象与教学内容、教学现状调查与问题分析,各自选定一个行动研究子主题,从问题形成与选题确定、方案撰写与方案实施、教学实践与教学观察、教学反思与教学改进、结论归纳与报告撰写等方面展开持续4个学期的“1个大主题+20个子主题”“1个研究进度+20个同类研究同步交流”“1个工作室引领+20个校本研修团队推进”的协同式行动研究全过程训练。培训后期的问卷显示,所有工作室成员认为“学、练、赛一体化中小学体育结构化教学”的行动研究主题“非常好”和“比较好”。

二、协同式行动研究目标定位:研究引领与创新教学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以“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中小学体育结构化教学”为主题,以“研究引领、创新教学”为理念,努力将通州区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培养成为知晓国内外前沿理论,理解体育学科育人、运动项目特性、学生学习规律等基本问题,结合自己的运动专项与教学特长,创新性地进行“学、练、赛”一体化、主题式大单元、结构化教学的教学改进与优化,形成理实结合的中小学体育教、研、训的闭环思维,助推个人专项体育教学特色与行动研究能力提升(图1)。

图1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协同式行动研究目标定位

培训后期的调查问卷显示,经过两年的工作室学习,95%的名师表示体育教育教学观念得以转变、体育大单元教学能力得到提高,85%的名师表示个人专项教学特色已形成,体育行动研究能力得到提升,80%的名师表示体育专业知识储备增加并辐射带动学校团队成长,75%的名师表示自主创新意识与能力强化并掌握了研究成果汇报技巧。

三、协同式行动研究推进方式:教研训一体与任务驱动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自2021年4月启动至2022年12月,4个学期,共计240学时。一般情况下,隔周三为工作室固定学习日,遇到大型学术论坛、成果展示、观摩交流活动,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工作室学习时间。工作室根据前期研制的方案,围绕“学、练、赛一体化视角下中小学体育结构化教学”的行动研究主题与“研究引领、创新教学”的培养理念,根据能力诊断、研究具象、教学改进、成果固化四个阶段不同的培养要点,从理念、方法、案例、技术、策略多角度精选新课标修订小组核心成员、行动研究专家、体育学科专家以及一线正高级、特级教师、教研员、名师,分别采用课堂诊断、名师访谈、作品分析、专题讲座、行动研究、研究指导、开题论证、教学改进、案例分享、报告撰写、研讨答辩、成果展示等多样化的学习形式,通过教研训一体、线上与线下混合、京内与京外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多样化、针对性、实效性的活动(图2)。

图2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协同式行动研究推进方式

此外,工作室注重名师行动研究与学习以及教学实践的紧密结合,注重技能实操与能力迁移、成果转化,在每一个阶段均有具体的任务驱动推进和具体的成果产出。对于名师工作室成员绩效总结性成果的要求是“1-1-2”标识性成果,即完成1个主题行动研究、1个大单元教学设计、2节代表性课例研究或讲座。

四、协同式行动研究实施效果:能力提升与成果固化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历时近两年,走进了每一位名师的课堂与研究,走进了多数名师的学校与教研。名师在工作室学习中体会了学习与研究的价值、团队的魅力、文化的影响,体会了工作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教师的使命。每位名师发生的变化和提升是巨大的,通过培训,名师在看到自己原有不足的基础上,更加清晰地找准了个人专业成长的问题和方向,坚定了自我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名师的成长注入了新的活力。培训后期的问卷显示,所有工作室成员认为本次工作室学习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非常必要”和“有必要”,在专项运动教学能力、不同教法运用能力、各项行动研究能力方面均有所提升,具体如下所述。

(一)协同式行动研究与教学能力均有所提升

1. 各项行动研究能力均有所提升

培训后期的调查问卷显示,每位名师的行动研究能力均有所提升,只是提升程度不一,其中的成文撰写能力提升程度最高,主要原因是工作室指导教师针对每个名师行动研究的全过程开展针对性指导,开题报告、结题报告、成果汇报PPT均有非常详细的格式体例与撰写要求,且分组进行多轮次的一一指导。然后依次是实验推进、选题确定、研究分析、方法运用、数据处理、问卷设计(图3)。

图3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学习后行动研究能力提升程度调查结果

2.专项运动教学能力有较大提升

培训后期的调查问卷显示,所有名师均表示在足球、篮球、排球、田径、体操、新兴体育教学能力方面均有较大的提升,提升程度最大的是篮球教研能力,主要原因是工作室有9位名师开展篮球方面的行动研究,研究的交流与指导频次相对较多。之后依次是田径、新兴体育、排球、足球、体操。因为每位名师均是选择一个运动项目开展大单元教学、代表性课时教学设计与改进,其余的项目学习更多是以观摩者、学习者与点评者角色融入,学习的深度和收获与其专项相比稍弱,但不同运动项目的设计与改进、行动研究的基本思路与流程是基本一致的,后续名师也可自主开展其他项目的深入研究与教学改进。

此外,培训后期的调查问卷还显示,所有名师均表示学习后不同教法运用能力有较大的提升,排在首位的是比赛法,之后依次是游戏法、练习法、情境法、讲解法、示范法。可以看出,工作室的行动研究主题“学、练、赛一体化中小学体育结构化教学”强调的课课赛、游戏嘉年华、小赛季、真实情境等理念已经被名师转化到实践行动中。

(二)协同式行动研究的多元教科研成果固化

在2021~2022年近两年工作室稳步推进过程中,北京教育学院体育学科团队集结北京市各区、上海浦东、河南郑州、辽宁大连、湖北十堰、成都锦江区以及国培体育、教育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体育专项等区内外、京内外资源与平台,围绕每个阶段的任务驱动与成果产出,学科专家随时跟进指导,每个阶段至少安排1次大型展示活动,形成行动研究主题引领下的研究、指导、展示的闭环思维,促进名师学习力、表现力、思考力等综合素养提升。培训后期成果统计显示,名师在课例撰写、展示与指导,专题讲座与指导,主持/参与课题以及著作参编,论文撰写、发表与获奖等各类活动与生成性成果方面有突出的表现,与名师工作室行动研究主题相关的成果产出数量达到211项(表2),超额完成“1-1-2”标识性成果。

表2 第二期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工作室成果数量明细表

综上所述,“协同式行动研究”是北京市通州区中小学体育名师培养模式的新探索,基于教师开展行动研究的实践性取向、行动与研究融合、教师本人即研究者、改进教师工作、提升教师工作状态等特点[2],针对名师选题时无从下手、研究中单兵作战、出现问题不知求助等研究状态,集结课题研究小组的研究行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行为、体育教师的教学行为,采用主题式研究引领、导师制全程跟进、教研训一体化、阶段性任务驱动、不同成果同步交流等方式,提升名师在研究中行动的能力、在行动中研究的能力,助力名师在落实新课标精神和要求时,树立“教学即研究”的课程意识,形成“发现问题—明确课题—实践研究—解决问题—专业提升”的研究路径[2],更好地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的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

猜你喜欢

协同式通州区名师
产改进行时——通州区总工会打造全覆盖分层次的三级培训体系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名师简介
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居民吸烟现况调查
基于虚拟现实的人机交互下协同式产品外观设计
北京市通州区空气污染与医院门诊量关系初探
研究生培养教育的协同式创新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