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0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发展报告
——以“五个”北京品牌文化活动为例

2023-03-13巩云霞

文化学刊 2023年1期
关键词:市民北京群众

巩云霞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创立于2014年,由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联合主办,北京市文化馆 (北京文化艺术活动中心)、首都图书馆、北京电视台、北京市各区文化和旅游局、北京市各区文化馆和图书馆承办,连续7年每年被列为北京市政府实事和市委宣传部折子工程,是带动市、区、街乡、社区(村)四级联动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平台。该项活动重点围绕“舞动北京”“歌唱北京”“艺韵北京”“戏聚北京”“影像北京”“阅读北京”“文荟北京”等七大文化品牌,每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超过2万场次,参与群众超过3000万人次,以音乐、舞蹈、曲艺、戏剧、书法、绘画、摄影、阅读、创作等为主要内容,以创作、竞赛、展览、展演、交流为主要方式,通过“群众编、群众演、演给群众看”的活动方式,不断增强活动的群众参与性,提高首都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数量和质量,提升首都市民的文明素养以及文化获得感和幸福感。

一、2020年“五个”北京品牌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一)舞动北京

2020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之第十五届“舞动北京”在5月至12月期间举行。大赛分为广场舞蹈和舞台舞蹈两大类。这些优秀节目主题多样,内容丰富,小到邻里互助、垃圾分类,大到文化传承、决胜小康等题材,展现首都人民新生活与文化新风貌,体现京味文化在古今传承中弘扬创新,与新时代的律动同频共振的发展趋势(见表1)。

表1 第十五届“舞动北京”优秀节目一览表

据统计,广场舞蹈全市参与队伍达450多支、参与人次1.2万余人。舞台舞蹈部分通过在全市进行海选、晋级选拔,进入总决赛87支作品,参与人次2000余人。本届大赛广场舞蹈在线收看赛事人数超过18万人次,舞台舞蹈每场在线收看赛事人数超过32万人次。借助网络直播这个新媒体,群众舞蹈大赛的关注度也达到了新高。自开赛以来,平均每场决赛单场网络直播在线观众达39万人次,在线评论区更是互动热烈。由此可见,“舞动北京”品牌文化活动深受群众之喜爱。

(二)歌唱北京

自2014年以来,“歌唱北京”系列文化活动已成功举办了七届,在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储备了大量的群众文艺精品资源,鼓励和引导了群众文艺创作和群众文化活动的繁荣发展。

2020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之第七届“歌唱北京”,于10月正式开启,至12月结束,参加活动的团队和个人分别由北京、天津、河北等各区文化馆及北京市合唱协会经过遴选产生。本届“歌唱北京”活动共分为6大活动板块:首都市民合唱周、首都市民器乐大赛、京津冀歌手大赛、大讲堂活动、惠民巡演、颁奖音乐会。600余支团队参与活动,参与人数累计达3万余人。决赛入围团队共计135 组(器乐 54 组,合唱 81 组),分别来自于房山区文化活动中心、朝阳区文化馆等19个区文化馆,直接参与人数六万余人。

本届京津冀百姓歌手大赛与往届不同。一是整体水平比往年都有很大的提高,青年组和中年组高手如云,竞争激烈;二是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有歌颂人民幸福生活共奔小康主题的,有赞美无私奉献积极抗疫主题的,有反映各地风土人情地域特色的,还有经典的歌剧演唱片段等;三是表现形式多样。有独唱、重唱、组合、乐队等;四是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独具特色的原创音乐作品;四场惠民演出分别在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防化学院、北京市海淀区北下关街道办事处等基层社区进行。演出以“歌唱北京,情满中华”为主题,坚持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相统一,节目汇集了原创音乐歌曲、阿卡贝拉、器乐演奏、评剧、相声、魔术、舞蹈等艺术形式。惠民演出让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真正立足群众,落地基层。

(三)戏聚北京

“戏聚北京”是首都市民系文化活动之一。该项活动始于2017年,已成功举办四届,主要包括群众戏曲票友大赛和群众戏剧、短剧大赛两项活动。该活动以“传承点亮未来,唱响时代旋律”为主题,参赛选手和团队几乎涵盖了北京市各区的群众,真正做到了为基层群众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示了首都公共文化事业的发展水平。

2020年“戏聚北京”活动分为北京市戏曲小票友京剧大赛和北京市群众戏剧、短剧作品大赛两项活动。北京市戏曲小票友京剧大赛通过各区选拔,共有70多名小选手参加了在梅兰芳大剧院举办的复赛,最终评选出15名小选手进入决赛。决赛在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进行,产生了一等奖10名、二等奖12名、三等奖25名、新苗奖10名,由通州区文化馆选送的尚语萱表演的《贵妃醉酒》等选段被授予北京市“十小名票”荣誉称号。北京市戏曲小票友京剧大赛将这些热爱京剧、学习京剧的小朋友们组织起来,齐聚一堂,为他们提供了展示、交流、互相学习的平台,极大地促进了青少年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积极性。北京市群众戏剧、短剧作品大赛共有40余部作品入围复赛视频评选,通过3场现场决赛,最终产生了一等奖5个作品:由通州区文化馆选送的运河文化带题材短剧《八里桥的桥》、由西城区第一文化馆选送的体现抗疫的评剧短剧《天使的责任》、由顺义区文化馆选送的反映模范社区的大型现代评剧短剧《初心》等,二等奖8个作品,三等奖9个作品。

(四)艺韵北京

“艺韵北京”群众曲艺大赛已走过六年历程,始终响应时代召唤,反映时代发展,创作寓教于乐且具有较高的群众性、艺术性的优秀曲艺作品,活跃基层老百姓文化生活。

第七届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之“艺韵北京”共有1200余名选手参加了比赛,举办初赛17场,共有267件作品参加初选,评选出36件作品进入复赛。经过3场复赛的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了12个优秀作品进行决赛及颁奖展演。本届曲艺大赛作品形式涵盖相声、京韵大鼓、数来宝、单弦联唱、山东快书、对口快板等多种曲艺门类。内容十分丰富:有展现北京近些年巨大发展变化的相声《四方看北京》;有喜迎冬奥会的数来宝《说冬奥》;有宣传垃圾分类的数来宝《垃圾分类我宣传》;有道出“儿行千里母担忧”牵挂之情的山东快书《一碗饺子》;有讲述经典红色故事的对口快板《新中国从这里走来》;有对古老故事新诠释的京韵大鼓《草船借箭》;还有单弦《首都北京好》等内容贴近生活、积极向上、洋溢着时代感和幸福感的作品。

本届“艺韵北京”群众曲艺大赛群众参与度高,奖项丰富,呈现出各区初赛组织得力、参赛选手多、曲艺曲种全、年龄差距大的特点。参赛者们用最朴实的情感唱祖国、唱家乡、唱变化、唱希望,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喜悦之情。

(五)影像北京

“影像北京”作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七大品牌活动之一,已经连续成功举办了七届,它是代表首都群众美术、书法、摄影水平的最高赛事活动,备受首都群众的喜爱和关注。

2020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之“影像北京”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结合北京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总体工作部署及国家脱贫攻坚奔小康的主题,以歌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北京人文风貌、弘扬正能量、颂扬中国梦为主旨,面向北京市群文干部、社会及北京对口援助的8省(自治区、兵团)90个县(市、旗、团、场)展开,历时7个多月,从2000多幅北京市选送、1100多幅受援地选送的书法、美术、摄影及微视频作品中,经过初评、复评、终评及网络投票,最终遴选出400余幅精品力作在首都图书馆进行现场展示。评选出的优秀作品有:一等奖15名、二等奖30名、三等奖45名、最美受援优秀摄影作品50幅、优秀最美风光微视频作品50部。这些作品题材广泛,有记录首都老北京影像的,有表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众志成城的,还有展现北京市受援地区美丽风光和受援变化的,更有表达全国人民脱贫攻坚决胜小康的。作品艺术表达精湛,有水墨丹青的国画艺术,也有厚重的油画精品,有苍劲有力的书法艺术,还有虚实结合的影像艺术。

二、2020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开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一)特点及创新之处

1.参赛范围广、对象多

2020年“五个”北京品牌文化活动参赛范围涵盖北京市各行从业人员,有外卖小哥、安保人员、职业经理、学生、干部、在京外来务工人员、民间艺术团体等非专业院团和人士(“艺韵北京”允许有专业人士参赛)均可报名参加比赛;参赛对象国籍、民族、性别均不限;大多赛事年龄也不限,(“戏聚北京”年龄要求5岁以上,“舞动北京”年龄要求65岁以下。)广泛的参赛范围和对象,充分保障了广大人民群众享受文化活动的基本权益。

2.主题突出,内容丰富

“五个”北京品牌文化活动的主题大多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民族精神、时代精神、首善精神。“五个”北京以传承发展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为创作方向,创作的题材丰富多样,充分结合当下社会发展实践,比如反映改革开放40周年的可喜变化、弘扬抗疫精神、赞美脱贫攻坚、庆祝建党100周年、喜迎冬奥会等等。

3.特色鲜明,具有创新性

活动大多注重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特征;作品主题鲜明,讴歌真善美,传递正能量;表演技巧娴熟,表现手法灵活多变,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富有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突出群众文艺特色,讲述百姓故事,反映多彩生活,坚持群众原创,尊重和遵循文艺规律;短小精悍、小投入、小制作、接地气、有个性、有创意、小作品、大情怀。此外,活动还走进军营,深入社区基层开展惠民演出,将活动重心逐渐下沉到基层,创新了“五个”北京的文化活动在城区舞台演出的活动形式。

(二)存在的问题

1.业务外包,过度依赖社会化运营

“五个”北京品牌文化活动,深受首都市民喜爱。这种“群众编,群众演,演给群众看”的群众文化活动,活动的主体应该是群众。然而,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存在过度依赖业务外包的现象,盲目依靠社会机构组织文化活动,削弱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本质职能,挫伤了群众文化业务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业务能力得不到提高锻炼,更重要的问题是使一些有能力、有热情组织、编排、创演群众文化的群众被社会化机构所排挤,侵犯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基本权益。

2.活动追求高、大、上,重心集中在城区

首先,活动场地大多选在城区。初赛、复赛、决赛、颁奖展演,每个比赛环节活动场地的选择大多都集中在繁华的城区。比如国家大剧院台湖剧场、梅兰芳大剧院、京演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等高、大、上的演出场地。其次,活动参与人群来自高端阶层。参与人群大多来自于城区,以北京市民为主,很少看到有外来务工人群、残障人士等参加活动。最后,获奖作品以城区居多。以“艺韵北京”为例,进入决赛作品的选送单位以城区居多,西城两个文化馆有3个作品进入决赛,东城两个文化馆加上一个街道3个作品进入决赛,丰台区文化馆1个作品进入决赛,而通州、延庆、昌平、顺义、密云文化馆都只有1个作品进入决赛。

3.活动呈现“文旅两张皮”的状态

“五个”北京,除了“影像北京”中最美北京援助地风光摄影和微视频大赛活动涉及了旅游活动外,其他四个活动是纯而又纯的单一文化活动,没有体现“宜融则融,能融尽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工作思路。

4.活动预热不够,前期宣传不到位

“五个”北京,作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金名片,前期预热宣传几乎处于缺席状态。除了在主办单位官网公布活动实施方案和作品征集通知外,很少有其他媒体或者渠道对活动进行前期预热宣传,因而导致活动未能更广泛地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也未能及时地调动起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活动作品质量有待提高

从创作上来说,尤其在初赛阶段,海量的初赛作品质量参差不齐,泥沙俱下。从作品内容来说,北京是国际化大都市,也是中国的首都,活动的内容京味文化很浓,国外以及其他省市风格迥异的文化活动内容涉及得很少,甚至没有,这种单一京腔京韵的京味文化难以很好地体现首都文化的包容性。

三、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建议

(一)以调研培训为手段,提升活动服务效能

1.以培训促提升,强化队伍建设

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肩负着组织、培训、指导群众文化工作的重任。打铁还需自身硬。要想突破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过度依赖社会化运营的做法,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就要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长期强化培训学习,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提供政治站位高,业务素质过硬的一支强有力的人才队伍。要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培训学习,使群文干部在策划组织、编排创演群众文化活动时能够把好政治方向,弘扬好主旋律,把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提升到一个新高度;要加强专业业务培训学习,按照“能唱、能跳、能写、能画、能教、能演”的新时代群文干部新标准的要求,对群文干部在组织、协调、指导群众文化活动时的专业业务能力进行有针对性、长期性的培训。

2.以调研促落实,加强理论指导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要想聚焦群众需求,着力提升活动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就要深入基层,扎实做好调研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切实加强群众文化活动的理论指导。要加强群众文化理论体系建设,公共文化服务机构要将群众文化理论建设纳入公共文化机构事业发展的整体规划,编著群众文化学术著作,培养文化馆理论人才;要加强业务理论指导,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是实践性很强的活动,理应理论先行,需要加强文化干部和文艺骨干文艺理论基本知识学习,使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熟悉并掌握文艺理论基本知识,使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创作和展演得到质的提升。

(二)以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契机,实现活动服务重心下移基层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本质是“群众编,群众演,演给群众看”的群众文化活动,它从群众中来,理应回到群众中去,它的大本营应该在群众基础最广泛的基层。

1.送文艺到工地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面向成千上万的农民工可以送去精神食粮,同时还可以考虑将赛事的时间定为“五一”国际劳动节,专门组织针对工地工人的专场文艺演出活动。

2.送文艺给特殊人群

特殊人群包括警营深处的军人、敬老院的孤寡鳏独老人、残障人士、郊区农村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要给这部分特殊人群送去特殊的关爱和敬意。

3.送文艺到基层

按照北京市文旅局“四进工程”文艺演出相关精神要求,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也可以考虑承担“文艺演出星火工程”“百姓周末大舞台”“戏曲进乡村”等基层公益演出的任务。让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走出场馆,走进广场公园、城镇社区、园区企业、军营校园等,打通全民艺术普及最后“一公里”,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使基层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够零距离观看精彩绝伦的文艺演出,能够更好地保障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提升他们的文化获得感、生活幸福感,从而起到“文聚民心,艺兴乡村”的良好文化宣传效果。

(三)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深化活动服务品牌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是一个连续举办多年的成熟品牌,形式和内容都相对固定,但也带来了路径依赖的问题。因此精耕细作,深化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势在必行。

1.以文旅融合为契机,创新活动组织形式

文旅融合大背景下,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不应局限于文化场馆内、舞台上。这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数字化时代群众新的多样化文化需求。要开展流动演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可以考虑开展各种形式的流动演出,比如可以考虑将部分节目长期进驻靠近旅游景点的酒店、商场、超市、车站、机场、写字楼等商业场所。还可以利用互联网传播特点,在旅游景点培育优秀文艺节目和技艺精湛的演员,对其进行全方位打磨提升,形成网红节目和网红演员,提升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影响力。要以科技赋能创新活动演艺形式。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可以“文化+科技”的手段,为演出活动进行情感设计、仪式设计、氛围设计、动作设计、做好感官营造,为观众创设呼之欲出、身临其境的互动式、体验式、沉浸式的新的观看演出方式。比如“影像北京”的美术展览可以采用3D全息幻影成像和沉浸式数字化场景体验模式。要以文旅双赢为目的,推广实景文艺演出。实景演出让观众在饱览秀丽景色的同时,还能充分享受轻歌曼舞带来的身心愉悦。这种不断强化的场景式文化体验,很好地达到了“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双赢效果,极大地提升了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的传播力。

2.加强文化内涵挖掘,丰富活动内容

要坚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要围绕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深挖八大处——模式口历史文化、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首钢工业文化、皇家园林文化、建筑文化、梨园文化、商贾文化等历史文化资源内涵,提炼这些传统文化的理念和元素并融入现代创意,结合现代审美观念,以智能化、数字化科技手段进行赋能,讲好传统文化故事。与此同时,要逐渐在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增加科普、文博、法律等现代文化内容,并以富有时代感、科技感、互动性的形式进行演艺。要坚持京味文化与异域文化相得益彰。北京不仅是中国的首都,更是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决不能只仅仅体现京味文化,它应该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最大化的包容性。一方面,要支持鼓励京外其他省市的文化融入到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来。比如在“戏聚北京”中,无论是京剧票友赛,还是戏剧短剧赛,剧种都很单一,大多数以京剧为主,有少量的评剧和河北梆子。像其他省市的越剧、黄梅戏、秦腔、昆曲等基本没有参与。同样一个戏剧剧目比如《锁麟囊》,可以考虑用京剧、评剧、秦腔、越剧等不同的剧种来表演同一唱段。这种同样的唱段,不一样的剧种唱法,很是妙趣横生。另一方面,要支持鼓励国外文化融入到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要鼓励更多的外国友人带来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舞蹈、歌唱、戏剧、器乐演奏等节目。北京语言大学每年5月前后都会举办一场以来自世界200多个国家留学生为主体的精彩纷呈的世界文化节。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可以考虑和北京语言大学合作,将世界文化节中的优秀节目直接选拔到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来,极大地增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异域文化特色。要深挖夜间文化活动内涵,开启夜间文化活动模式。2019年,北京市商务局印发《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中指出,“要打造夜间消费文化IP,开发夜间旅游消费‘打卡地’。”[1]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当以此为精神指示,通过深挖夜间文化活动内涵,开启夜间文化活动演出,适时调整演出节目内容和演出形式,在文化馆、博物馆、咖啡屋、图书馆等延迟开放时间的场所,举行夜场文化活动,为群众提供公益休闲的夜间文化体验服务。要开展节庆文化活动,增强文化活动趣味性。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在春节等传统节日开展文化活动,不仅继承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扩充了文化活动内容,增强了文化活动的趣味性。节庆日是进行某一主题文艺演出的最好时机,比如在端午节,就可举行纪念屈原的专题文艺演出。“戏聚北京”话剧《屈原》经典片段上演,“舞动北京”楚舞表演,“影像北京”《离骚》《九歌》书法展览,“歌唱北京”歌曲《世界有条汨罗江》等多姿多彩的文艺活动,丰富群众的节日文化生活。与此同时,要将民俗文化纳入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范畴。民俗文化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民俗文化的展演大多都在传统节庆日开展。比如“五个”北京文化活动在节庆日开展活动时,可将皮影、杂技、花会、高跷、舞狮、口技等民俗文化内容扩充进来,以丰富活动内容。

3.借助文化交流平台,做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

要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发展平台,尝试将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成京津冀文化品牌。京津冀三地地缘相接,文脉相承。虽然京味文化、津门文化、燕赵文化各具特色,但却一直没有形成一个凝聚力强、认同感高的区域文化品牌。在每年的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中,也有京津冀优秀节目展演,京津冀快板邀请赛等文艺节目展演活动。“五个”北京可以以此为契机,联合京津冀三地一起合办京津冀“舞动北京”“歌唱北京”“戏聚北京”“艺韵北京”“影像北京”等文化活动,在三地文化交流展演的过程中,构建区域文化命运共同体,将“五个”北京文化品牌,打造成唱响全国的“五个”津冀文化品牌。要以文化和旅游志愿服务工作为契机,提升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在全国的影响力。在开展春雨工程(全国和旅游志愿服务行动计划)、阳光工程(中西部农村文化志愿服务行动计划)、圆梦工程(农村未成年人文化志愿服务计划)等三大工程时,“五个”北京可以考虑将文化活动贯串在这三项工程之中,在与边疆、中西部等偏远地区的文化交流和互动中,提升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彰显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的文化魅力,体现中国文化自信。2022年冬奥会、各种形式的国家合作高峰论坛、文化论坛、博览会等国际交流活动是促进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建设与传播的大好时机。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在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中,承担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同时也是向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宣传窗口。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要高瞻远瞩,积极参与北京“海外欢乐春节”“魅力北京”海外推广、“北京之夜”文化交流等品牌活动,努力争取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国际舞蹈节等重要文艺展演活动的机会,通过这些重大的国际文化交流展演,提升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品质,彰显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魅力,体现中国文化自信。

(四)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活动品牌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内容大多都是含蓄内敛的传统文化,与时尚、火爆的现代文化相较,稍显冷清,加强宣传工作,尤其是前期预热宣传工作就尤为重要。

1.以全媒体方式,进行全方位、立体化、多渠道的宣传

“‘四全媒体’(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时代”[2],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宣传工作的方式也应发生深刻的变化,在做好报纸、期刊等传统纸媒宣传工作的同时,要更多地运用“互联网+”思维,以新媒体的形式,加强宣传工作,以“三微一端”即微信、微博、微视频,客户端、抖音等新媒体为平台,全过程、全方位地对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进行宣传报道。

2.以数字化手段助力宣传工作

数字化手段可以贯穿宣传工作的全过程。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活动前期可以在大型商场、广场等人员密集地点悬挂LED高清显示屏,将活动的参赛报名事项进行宣传报道,将报名事项制作成动画短视频的形式”[3],在各大社交媒体上进行宣传,从而提高公众的关注度,提升活动的参与率;初赛、复赛、决赛等比赛过程中,除了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直、录播外,还可以考虑以短视频的形式,对比赛过程进行及时推送宣传;最后颁奖展演活动的嘉宾邀约工作,可以通过数字邀请函的形式高效完成。

3.与主要媒体深度合作,强化全程宣传工作

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可以考虑与《中国文化报》、今日头条、千龙网等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以专版和专栏的方式,针对某一个活动,进行专题策划报道,从活动的前期调研采风、策划立意、创作编排、参赛演出等进行全过程报道;尤其要对前台幕后演职人员和组织协调人员进行深度采访报道,“对活动中涌现出的新人、新作,要多角度、多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以新人新作强化”[4]首都市民系列文化活动品牌的平台价值。

猜你喜欢

市民北京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北京,北京
话剧的盛会·市民的节日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打造城市名片 方便市民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