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体育运动对初中学生自我意识、自尊与人格影响的实验研究

2023-03-13崔涛

当代体育科技 2023年3期
关键词:民俗体育运动人格

崔涛

(山东财经大学体育学院 山东济南 250000)

随着社会的进步,大众对健康的认识逐步向多元立体的方向发展,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身心统一的观念在健康观上的体现。中学时期是身心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身心极具可塑性的时期。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1]指出,要充分发挥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以及校园文化的重要作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并指出要积极推广中华传统体育项目,广泛开展普及性体育运动,研究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身心健康的意义和作用,对于切实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有积极的意义。

研究证明[2-3],运动可以显著改变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参与体育可以显著增强学生的幸福感,中小负荷量的运动更能使学生获得幸福感,不仅如此,运动锻炼能够帮助学生在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够健全学生人格,锤炼学生意志,更能够通过体育深厚的文化内涵增强学生理想信念和爱国主义情怀,加强学生品德修养,提升学生综合素质[4]。运动民俗体育不仅是一种体育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文化,是融入并依附于大众日常生活风俗习惯中的一种集体性、传统性、模式化、生活化的身体活动[5],具有教养教化、促进身心健康、增强民族认同感等功能。民俗体育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多彩的运动项目,如竞足类民俗体育、角力类民俗体育、投射类民俗体育、技巧类民俗体育,多变的身体运动模式对于学习、思维等复杂认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作用。该研究采用实验的方式对民俗体育运动与自我意识、自尊、人格发展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以期对民俗体育的心理效有更加客观、准确的了解。

1 研究对象与程序

1.1 研究对象

以300例济南市中学生(6所学校,每所学校50人)为研究对象,平均年龄为(13.19±0.59)岁,并分为民俗体育运动组和非民俗体育运动组。民俗体育运动组: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采用民俗体育运动进行干预。非民俗体育运动组:体育课与课外体育活动不采用民俗体育运动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对300名被试实施了心理测试,删除无效作答者,有效测验量表284份(有效率为94.67%),如表1所示。

表1 民俗体育自我意识、自尊、人格被试情况

1.2 研究方法

该研究通过14 周的民俗体育运动对被试进行干预,通过Piers-Harris 儿童自我观念量表(PHCSS)、Rosenberg 自尊量表(RSES)、卡特尔14 种人格因素问卷(CPQ)进行干预效果的测量,对测量结果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根据文献梳理与前期预测试的结果,经过多次讨论和分析,确定民俗体育运动心理效应的敏感指标,并据此形成正式施测的工具,即Piers-Harris儿童自我观念量表(PHCSS)、Rosenberg 自尊量表(RSES)、卡特尔14 种人格因素问卷(CPQ)。PHCSS 共计80项,从1到80项得分相加,总分高低反映了被测者的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RSES 共10 项,采用李科特四点记分,1代表“很不符合”,2代表“不符合”,3代表“符合”,4代表“非常符合”。3、5、8、9、10反向记分,得分越高,表明自尊水平越高;CPQ 共140 项,采用0、1 计分法;经检验,各分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克龙巴赫系数指标可以接受,如表2所示。

表2 分量表Cronbach's α系数

2 结果

2.1 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的自我意识、自尊与人格测量差异

经过14 周的干预,对初中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被试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被试的自我意识、人格测量描述性统计量及方差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2.1.1 初中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自我意识差异

由表3 可知,初中组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自我意识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智力、躯体外貌、焦虑、合群各个维度以及总分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民俗体育运动组优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其他各维度无显著差异(P>0.05)。

2.1.2 初中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整体自尊差异

由表3 可知,初中组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整体自尊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整体自尊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民俗体育运动组得分高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即民俗体育运动组优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

2.1.3 初中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人格差异

由表3 可知,初中组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自我意识差异检验结果显示,两组在乐群性、稳定性、充沛性、忧虑性4个维度存在显著差(P<0.05)。在恃强性、敏感性维度边缘显著(P=0.057,0.081),民俗体育运动组乐群性、稳定性、充沛性、恃强性得分高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非民俗体育运动组忧虑性、敏感性得分高于民俗体育运动组,即民俗体育运动组优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其他各维度无显著差异(P>0.05)。

表3 初中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锻炼组的自我意识、自尊、人格测量差异

2.2 民俗体育运动组自我意识、自尊与人格测量的性别差异

经过14 周的干预,对初中被试民俗体育运动组分别进行性别差异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民俗体育运动被试组性别差异

民俗体育运动组各变量性别差异检验结果显示,在自我意识方面,女生行为维度得分显著高于男生(P<0.05),即女生的行为自我意识优于男生,其他各维度及总分无显著差异(P>0.05);整体自尊无显著的性别差异(P>0.05);人格各维度中,仅乐群性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且女生高于男生,即女生的乐群性优于男生。其他各维度无显著差异(P>0.05)。

3 分析与讨论

研究表明,民俗体育运动对于中学生被试的自我意识、自尊以及人格发展具有良性的促进作用,大多数指标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产生显著差异。在自我意识、行为维度方面,女生与男生有显著差异;人格各维度中,女生与男生仅乐群性存在显著性差异。可能的机制如下。

3.1 民俗体育运动组与非民俗体育运动组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

3.1.1 民俗体育运动对初中生自我意识影响的可能机制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身及其与周围世界关系的心理表征,表现为认识、情感、意志3种形式,即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3 部分,这些成分的积极发展是个体人格健全发展的基础[6]。自我意识涉及“个体对自身或其他人的觉知和反应……与心理状态、动机、行为趋势敏感以及察觉的构念有关”[7]。自我意识从婴儿期起萌芽,至青春期渐趋成熟,良好的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完善个体人格特征的重要保证。

自我意识是个体实践活动的反映,被试在民俗体育运动中的表现和取得的成果会成为一面镜子,通过这面镜子能反映出参与者的体能、智能、情感、意志、品德等特性,通过这面镜子识别出参与者的优点、缺点、长处、短处,个体实现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定位、自我价值。另外,也有学者[8]通过神经—认知模型解释身体性自我意识,即挖掘它与视觉、触觉、心跳节律和感觉运动等感知觉模块的关系,建立相应的神经—认知模型。如在元宵节扭秧歌民俗体育活动中,参与者的角色各异,以海阳大秧歌为例,药大夫为总指挥,后面跟随花鼓队、小女嫚、货郎与村姑、箍漏匠、丑婆等,生活情趣盎然,归属于不同的群体的参与者,也相应会产生不同的评价或最终结果,而自我意识在民俗体育运动中得到不断提高。

3.1.2 民俗体育运动对中学生自尊影响的可能机制

自尊是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评价与体验,包括社会认可、自我胜任感、外表感、归属感和重要感等方面[9]。青少年时期是对个性发展十分重要的时期,自尊作为一项重要的个性变量,会深刻影响个体个性健康与良好社会适应能力的形成。在体育运动与自我概念的关系研究中,体育运动是否会对自尊产生,各学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有研究表明,课外体育锻炼可以显著提升小学高年级学生身体自尊[10],当然青少年参与体育运动与自尊变化的关系依然存在争议。在该研究中,民俗体育运动组被试实验前后整体自尊产生了显著差异。

民俗体育运动以其丰富的内容与形式可以对中学生的自尊产生良性影响,如丢沙包,参与者在丢沙包时通过抛的方向、高度、力度等命中对手,而躲沙包者需要根据沙包的状态选择相应的身体姿态,或躲闪,或跳跃,所以在丢沙包的过程中,参与者能够实现自我控制,会有自主感的产生。该游戏属于集体游戏,需要同伴间的相互配合,如果接住沙包能够拯救同伴一条“性命”,在这个过程中游戏者实现了自我价值的体现,增加参与者集体归属感,进而提高整体自尊。民俗体育运动带有鲜明的华夏民族特色,正月闹元宵、二月龙抬头、清明踏青、端午龙舟、重阳登高,种种活动中鲜明的中华特色无时无刻不增强着参与者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归属感。

3.1.3 民俗体育运动对中学生人格影响的可能机制

体育运动与人格研究是运动与锻炼心理学的基础性议题[11],人格是在生物基础上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而形成的独特而稳定的具有调控能力、倾向性和动力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综合系统[12],是以个性差异、个体适应特征以及生活事件整合之形式呈现,在文化与情境中体现着差异性、复杂性。体育运动参与度对大学生人格具有一定的影响,较高参与程度群体的人格特征会向理想方向发展,体育运动中形成的情感体验能够更深刻地触动个体内在心理特征,进而形成健康的人格[13]。

以敢为性为例,影响敢为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于是否敢于尝试。民俗体育运动组在敢为性方面与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他们具有高分人格特征,敢作为、少顾及、不掩饰、不畏缩、敢于试错、经历挫折后依然毅力不减是民俗体育运动组被试在14 周干预中的收获。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在向素质教育转型,在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转变。从事民俗体育运动为学生提供了不断尝试的机会,小到一个技术动作的学习,大到集体配合的协同与融合,向参与者证明了只要不断学习,勇于尝试就会产生收获的道理。参与民俗体育运动,学生不断学习,敢作敢为,学生除收获强健的体魄外,还可以发展个性、激发潜能,在这种环境与氛围的浸润下,学生的敢为性得到不断提升。以斗拐为例,其并非单靠力气取胜,还须具备一定的技巧,进退或闪跳要靠临场发挥,机智、敏捷、沉稳也是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因此,这项运动可以充分塑造青少年勇于尝试、敢于行动的优秀人格特征。

3.2 民俗体育运动组性别差异产生的可能机制

首先,经过14 周民俗体育运动干预后,男生与女生之间在大多数维度未产生显著性差异,与民俗体育特征相关。民俗体育根植于生活,是大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地摸索与探究,随社会变迁逐渐演进而成,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文化凝结,民俗体育运动更注重参与性与娱乐性,项目大都具有普适性,对参与者的年龄、性别并无特殊要求。有的民俗体育项目需要集体的协同配合,参与者各司其职,如舞龙舞狮;有的民俗体育项目强调力量的同时更注重技巧,如毽球、抖空竹;有的项目与传统文化紧密相关,如元宵舞龙狮、重阳登高。因此,民俗体育运动中男生与女生均会得到良性影响,所以在14 周民俗体育运动干预后,在大多数维度并未产生显著的性别差异。

其次,经过14 周民俗体育运动干预后,在行为维度以及乐群性维度之所以女生与男生产生显著差异,可能与特定年龄阶段的性别特征相关。在初中的年龄阶段,性别的角色逐渐开始分化,一般来说,女生较男生的依赖性大,民俗体育运动增强了女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强化了女生的进取心与自我效能感,使她们更加敢于作为,进而具备富有主见、独立自信、情绪稳定、行为得体等特质;另一方面,民俗体育运动中,女生要在快速变化中做出反应,因此提高了她们对突发状况的适应能力及变通能力,这弥补了女性人格中非理性的弱点,使她们以沉着的态度应付现实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女生经过14 周民俗体育运动干预表现出更自信,更加“乐群”,她们对自身的行为亦感觉更加得当。

4 结语

经过14 周的民俗体育运动干扰,从事民俗体育运动的被试组在自我意识、自尊与人格3 个维度与非民俗运动组呈现出趋好的态势。除行为维度以及乐群性维度外,14周的民俗体育运动干预并未产生性别差异。产生以上结果的可能机制除与民俗体育项目运动内容、形式、负荷相关外,还与民俗体育蕴含的深厚传统文化以及特定年龄阶段的性别特征相关。

猜你喜欢

民俗体育运动人格
冬季民俗节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民俗中的“牛”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体育运动
民俗节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呆呆和朵朵(13)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