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铁路工匠培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
2023-03-12蒋丹
蒋丹
摘 要:文章基于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第7、8、9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铜奖的优质项目,以工匠精神传承育人本质为目的,探讨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实施,从研究现状、研究的价值、研究解决的问题、工作目标和项目创新等四方面进行全面论述。职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不仅推进了专业教学改革,也给探索职业院校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教师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以期积极推动职教改革。
关键词:职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工匠精神
一、研究背景述评
工匠精神的内涵: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操守,也是一种“职业精神”。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明确“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众多‘中国工匠”等。工匠精神从行业话语转向政府政策话语,折射出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即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从追求速度转向谋求质量提升的发展模式。
2021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出:坚持立德树人,优化类型定位,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技能型社会,弘扬工匠精神,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和技能支撑。
《教育部 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成都公园城市示范区职业教育融合创新发展的意见》(川府发〔2021〕6号)明确:评选“成都工匠”,健全与国家、省级工匠人才选拔的衔接机制;激励广大青年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开展“成都工匠进校园”,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增强职业教育社会吸引力和影响力。
新业态、新格局的形成与国家政策的支持为创新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理念,提出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型国家发展理念,旨在激发民族和民众的创业精神和创新思维,推动经济良性发展。大学生是新业态背景下创新创业的生力军,也是国家创新创业政策引领的主要力量。
2017年8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回信,鼓励当代大学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分析
职业院校是培养大国工匠和培育创新创业生力军的主要阵地,基于新时代铁路工匠精神培育视域下的职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究与思考尤为重要。铁道工程学院提出培养新时代铁路工匠,智能工程机械、铁道工程技术等多专业积极推进以工匠精神传承的育人本质为目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施云课堂支持下的混合式课堂教学,辅以新形态教材辅助的全面专创技赛融合职业教育教学改革。
本研究是在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学生获得第7届、第8届、第9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银奖、铜奖和首届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高职组一等奖的优质项目为基础上进行的,其中4个项目获得了2022、2023四川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
项目研究符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和全国、四川省职业教育大会精神,职业教育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培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科学文化与专业知识,培养技术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研究落实《四川省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1—2025年)》要求“突出职业素养培育和工匠精神塑造”;符合国家职业教育长期发展战略,符合学校“双高”建设、内部质量诊断与改进、学校工匠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把学生培养成德技双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能人才为目标。
研究落实了《四川省2022—2024年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选题指南》精神:计划围绕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中的现实问题,以学生创新项目为入手点,继续对接多专业多门课程,结合工匠育人具体实践推动工匠文化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和学科体系创新,推动专创技赛融通专业人培修订、课程体系梳理、课程教改、教学实践、教材创新,着力推出有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成果。
本项目在学校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以工匠精神传承的育人本质为目的进行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实施,不仅推进了铁道学院各专业专创融合教改,对学校其他专业有较高的推广价值,也是推动就业的“应景”之举,同时也对全省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和教学改革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三、研究解决的问题和工作目标
第一,职业院校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创新创业学生的必要性分析。
工作目标:进行定向企业调研,了解企业所需大国工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及专业相关技能。同时,对顶岗实习学生及在校生进行相关工匠知识问卷调查,进行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形态及现状调查,完成分析报告。
第二,讨论如何实现学科专业特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巧妙融通,专创融合职业教育课程、课堂、教材研发实践的有效深化。
工作目标:在省赛银奖和铜奖的双创项目“工程机械顶升精灵”和“遁龙”等基础上,将项目覆盖的智能工程机械运用技术专业、铁道工程技术、工程测量技术等三个专业的专业课程体系梳理,完成各专业的专创技赛融通人培方案编寫;以其中5门典型课程(2门专业群平台课程和3门专业方向课程)为研究对象,将创新创业课程涉及的内容与专业知识点巧妙互融,对专业课程进行课程内容、教材研发、课堂教学等全方位的专创技赛互融教学改革,从课程内容到教材建设,从课堂教学到学生大赛,全面进行创新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分析、设计、教学互融。
第三,探讨如何切实落实教、学、技、赛“四合一”,激发学生双创热情,形成持续投入,深化工匠精神。
工作目标:指导学生入驻工贸“创新创业苗圃”(国家众创空间);教师团队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新创业大赛和各类技能大赛,落实新时代铁路工匠培育目标。
以赛促教,探索人才培养新途径,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构素质教育发展新格局,形成新时代铁路工匠培养质量观,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
以赛促学,培养创新创业生力军。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高水平自立自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励广大青年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努力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以赛促创,搭建产教融合新平台。把教育融入经济社会产业发展,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努力形成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新局面。
第四,研究如何强化实践教学,实现职业院校的内联外合。
工作目标:计划构建产教融合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校外实训基地,研究企业工匠在双创产品实验过程中对学生素质提升的影响力。对内研究学科特色优势,进行多门专业课程和工匠精神及双创教育的有效融通,对外强化“搭桥”的联动功能,聚合社会、企业的优势资源,构建学生双创校内活动园区和校外实验园区,为各级双创大赛奠定基础,促使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继续加强和中铁科学院、中铁岩锋成都科技有限公司、成都锐龙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中铁工程服务有限公司、中国航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天府科學城科创园6号地项目等多家公司或项目部的合作实验,考虑搭建校企合作学生双创活动校外实验基地。
第五,探究如何落实职业教育回归育人本身。
工作目标:更新教学理念,打造全新的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手段,有效采用信息化技术创建有效课堂,同时推进进行中的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云班课智慧课堂活动具备丰富多样性,大量视频、动画、微课的现场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项目完成至少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和2门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并应用于教学实践,体现职业课程设计思路的最新理念,解决以往忽视受教育学生的问题,真正以人为本,提升职业人才培养质量。
四、项目创新点
第一,项目以培养新时代铁路工匠为目标进行的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课堂、教材体系专创融合教改和实践,深入研究职业教育回归育人本质。其一,项目突出人才培养,选择的创新创业项目和产品具备独特性、创新性与行业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研究产品紧扣专业特色,教师积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引导,先进性与互动性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其二,创新创业课程和专业课程融通创造的产品的匠心研发,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其三,创新过程的广度和宽度突破习惯性思维模式,项目的认知过程是对复杂问题的综合性探索和高阶性提升。
第二,项目开发基于智能工程机械构造、线桥隧工程施工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专创技赛融合”特色系列教材。教材建设是规范创新创业教育基础性工程,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把科学的创新理论与实用的创业技能融入专业课程教材,提升教材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创新性,逐步形成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立足国际前沿的创新创业教材。项目组计划进行高职《机械基础》《土木工程材料》《液压与液力传动》、云教材《测绘基础》等专创技赛融合新形态教材开发。将创新创业知识内容融入各学科多专业课的教材内容中,把专业知识能力作为创新创业素质培养的基础,在每一模块任务学习内容中体现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把创新创业知识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进行深度融合,将创新创业知识和能力目标分解、充实、融入各专业教材中,将理论教学、实践训练与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无缝链接,达到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创新研究的深度分析和大胆质疑,开启创新提升创新创业教材与专业课教材的深度融合方法。
第三,项目落实强化职业院校的内联外合。对内研究学科特色优势,进行专业课程和工匠精神以及双创教育的有效融通,对外强化“搭桥”的联动功能,聚合社会、企业的优势资源,构建学生双创校内外实验基地,为各级双创大赛奠定基础,促使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
第四,项目坚持“边研究、边改革、边实践”的原则。体现当前职业教育政策新精神和新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切实落实教学技赛“四合一”,提升教学质量。
五、结语
基于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三届高职学生的大学生省级创新创业大赛的多个优质项目的训练为基石,课题组教师坚持以工匠精神传承育人本质为目的,坚持不懈地进行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研究实施,紧扣专业特色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完成专创技赛的深度融通教育。职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融合的路径研究不仅推进了专业教学改革,也鼓励探索职业院校专创融合教学改革的教师积极打开思维,推动职教改革。
参考文献:
[1]胡家保. 创新驱动视域下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圈[J]. 教育评论,2018(03):62-66.
[2]吴虑,朱德全. 中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改革的目标框架与行动路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现代化蓝图与实践方略[J]. 高校教育管理,2020,14(01):115-124.
[3]王志凤. 人的全面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价值追求:《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解读[J]. 江苏教育,2022,(76):19-23.
(责任编辑:孙晓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