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实践路径与思考
2023-03-12杨华郝银丽段玲
杨华 郝银丽 段玲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必须拥有一支高质量教师队伍,思政课教师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意义非凡。新时代新发展,党和国家对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提出了新要求,对思政课教师队伍怀抱着新期待。文章就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中学思政课教师队伍为课题展开探讨,提出从加强党的领导、强化理论学习、搭建培训平台、创新教学教研四个方面对新时代的高中思政课教师队伍进行建设和培养,为思政课提质增效。
关键词:思政教师;教师队伍建设;高中教学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是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重要课程,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三观”的思想引领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时代重任,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3月18日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谈到,办好思想政治课关键在发挥教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由此可见,教师是办好思政课的主体和关键,没有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就很难有思政课的育人作用和高质量发展。
全面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素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完成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推动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与改革的关键。重庆市暨华中学校具有浓郁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探索氛围,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在区域内有较强影响力。近年来,该校从党的领导、理论学习、培训平台、教研教学四个方面构建起新时代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机制,促进思政课教师专业发展和素质提升,为思政课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一、秉持“一心向党”理想信念,坚定政治立场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了“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的要求。对思政课教师的六大要求中,“政治要强”放在了首位,可见政治立场、政治素养、政治底蕴对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政治性对思政教育的重要性。政治底蕴是思政课教师素养体系中最深层次的政治品格和精神气质,它主要借助于教师的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政治是非观等存在。因此思政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政治价值和政治立场,不断生成工作中的正确政治方向感、政治敏锐性和坚定政治立场导向,从而强化党在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让立德树人的意识稳固而持久,解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和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方向正确的保证,也是坚定思政教师队伍政治立场、提升政治素养的关键,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领导作用。重庆市暨华中学校在推进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强化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落实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要求,打造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素养过硬的思政课教师队伍。
第一,构建起“党委领导,齐抓共管”的工作模式。学校党委书记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负责人,总负责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统筹、协调各部门年级,充分发挥整个系统的综合效应,将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重要工作来抓。这一工作模式为落实思政课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立项、社会实践、经费保障等各方面工作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
第二,搭建起“借助组织,双向成全”的发展机制。学校注重发挥年级部门党支部的作用,不断发展吸纳优秀的思政课教师成为党员,让思政课教师在课程教学、支部生活、党建研究等工作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通过使党员成为优秀思政课教师与让优秀思政课教师成为党员双向成全的发展机制,进一步提升思政课教师与党组织的紧密度。
二、强化“园地阵地”学习保障,提升专业素养
思政课教师的学习不限于教学专业,还要加强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论知识包括: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党的最新理论研究成果、党史、国家大政方针、本国体制以及法律体系等,涉及的知识面广,理论有一定深度,且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思政课教师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丰富自身知识储备,拥有广阔的视野,才能在教学中运筹帷幄,从整体上驾驭教学内容,构建知识体系,把握全局,提升自身整合知识的能力。所以思政课教师深化理论学习,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轻松面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利于在教学中让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拥护中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落实为谁培养人的任务。除此之外,深化理论学习还有利于提升思政教师自身的政治素养、政治责任感和理想信念。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须凭借自身的理想信念去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继而让学生心生敬畏,愿意听从教师的教诲,激发学习思政课的热情,从而达到思政课的育人目的。
思政课教师要始终深化理论学习,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在科学、正确的观点武装下,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并以此感染学生、影响学生。为此,重庆市暨华中学校建立“一个园地,两个阵地”,为学校思政教师的理论学习提供物质保障和制度保障,为学校思政教师的理论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氛围和环境。
“一个园地”即思政教师学习园地。学校面向全校思政教师收集思政读书清单,结合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全校思政教师购买了一批理论化、专业化较强的书籍,打造思政教师的专属学习园地。思政教师学习园地有专门的思政教师进行管理,对教师的借阅情况进行统计和分享。通过该园地,思政教师开展了每月一次“读书分享会”,就自己所看书籍进行分享和推荐。
“两个阵地”即党的方针政策专题学习阵地和党员专题学习阵地。只要有党的重大会议召开、党的方针政策的出台,学校党委会会立即组织全校思政教师进行专题学习和讨论,并要求将这些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育教学中;学校的党员专题培训和学习也会定期召开,全校思政教师无论是否是党员,都要参加并在会后做专题发言。“一个园地,两个阵地”从思政教师内外发力,不断提升思政教师的理论素养,坚定理想信念。
三、搭建“内培外引”培训平台,夯实专业内功
重庆市暨华中学校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八个相统一”要求,努力搭建平台和创造机会加强教师培训,全方位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强教师培训,集中必要人力、物力与财力,建立政府、学校与教师三者有机结合的师资培训经费投入机制,搭建培训平台,学校创造必要条件,把教师在职进修与教师考核、职务聘任、提高物质待遇相结合,引导教师主动参加培训。
首先,搭建青蓝工程结对培养平台。刚入职的教师与老教师师徒结对,课堂互听,课题共研,赛课共商,资源共享,形成老教师对新教师“传、帮、带”的良好局面。
其次,搭建骨干教师后备培养平台。以课堂实训为主线,通过“优质课大赛”“示范课展示”“读书学习分享”等活动,帮助成长期青年教师向成熟型骨干教师转变;充分挖掘年轻思政教师潜力,开展提升思政教师学历学位的相关培训,着重加强思政骨干教师的相关培训,培养出一批德高业精的市区思政名师,发挥他们引领示范、以点及面的辐射作用。
再次,搭建专业精进的市区高阶平台。结合区域人才培养计划,通过定期培训、课题研究、校际交流、市区展示等形式,推进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专业水平整体提升,引领思政课教师走在全市思政课教师发展的前沿。
最后,搭建外出研修实践平台。学校定期组织全校思政课教师外出实地考察和学习,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师视野,进而将学习成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以更有效的方式向学生传授。
四、创新“教研并举”教学模式,强化技能本领
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最为关键的是要提升思政课教师的教学能力,强化业务水平。重庆市暨华中学校依托思政教研组,以“让每一位教师成为智慧型教师”为目标,以“将思政课上到学生心里去”为追求,通过“教研并举”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首先是积极打造教学特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学校逐步形成了“时政+议题式”“典型+学生讲述+小组探究”等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一是通过精心设计议题式教学模式,引用背景知识、穿插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剖析重点难点,逐层展开阐释,达到激发情感世界、感染人格力量、升华精神世界的效果。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习,变单纯的“灌输式”教育为寓教于乐的“渗透式”教育,以丰富的资源、鲜活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发学生深度思考,着力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打动心灵,感动学生,入脑入心,让思政课真正成为一门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的课程。三是在小组探究环节,该校运用网络、多媒体、VR等信息化教学手段,拓宽学生视野,拓展学习内容,增强学习效果。
其次,坚持集体备课。学校积极推行“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思政课教学改革,坚持规范高效的集体备课制度,突出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研讨学生的认知基础、价值基础,聚焦学生思想上的疑点、难点、盲点问题,优选情境和问题,优化教学活动,让思政课不浮于表面,不停留于理论,而是真正触及学生的思想和灵魂。同时,强调日常总结,注重教学反思,并据此展开教学研究。学校思政教师立足自身实际,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驟地进行教学研究和科学研究,通过反思教学设计的效果,发现课堂教学和教育实践中的现实问题并展开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主持和参与相关课题研究,促进教学和科研向更高层次、更高水平迈进。
最后,引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学校鼓励教师在先进的教学思想的指导下,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真问题和现象,通过反思、研究,总结教育规律用于指导自身日后的教学实践,并通过专业写作将其升华为理论知识,以指导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学校期待在此过程中真正实现教师从“施教者”向“研究者”的角色转变,真切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素养。与此同时,教师也在不断地深入研究中获得对教育教学更新的、更真实的、更深度的认识,从而不断提升职业的成就感,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理念素养。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在研究教育教学问题中找寻科学规律,它促使中学思政课教师在切实解答现实问题过程中更好地进行思政课教学,随着问题的解决,自然而然地转变了思政课教师的思维方式与工作方式,进而有效提升中学思政课教师的专业能力和课堂教学实效。
目前,思政课改革创新正在持续进行,思政课一体化正在有序推进,为完成“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建设一支讲政治、人格正、情怀深、思维新、视野广、自律严的思政课教师队伍非常必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征程中,这项艰巨的任务既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环节。为此,学校必须做到:回溯历史,充分吸取过去已有的经验和教训;立足现在,明了新要求,抓住新机遇,接受新挑战;面向未来,深入推进学校思政课教师队伍持续内涵发展,努力赋能思政课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王莹,孙其昂. 高校课程思政教师的政治底蕴:学理阐释与厚植路径[J]. 高校教育管理,2021,14(02):88-97.
[2]陈其胜,杨格格. 新形势下中学思政课教师专业素质提升策略探索[J]. 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5):118-121.
[3]艾四林.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导读[J]. 思想教育研究,2020(09):3-5.
[4]刘丹. 新时代学校思政课教师专业素养的结构优化与提升路径[J]. 现代教学,2022(23):74-75.
[5]刘芳. 思政课教师专业能力提升理据与路向[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21(39):102-103.
(责任编辑:张涵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