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然一饱
2023-03-12王太生
王太生
宋人罗大经《山静日长》里有一段话写寻常日子的恬淡安静:“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彼时心里一震,古人对生活的欲望真是太低了,回到家中,看见竹窗下,有山居的妻子和幼小的孩子,炒了竹笋和蕨菜在等他,于是便端起桌上麦子煮的饭,高高兴兴地吃一个饱。
麦饭即麦子煮的饭,口感粗糙,与江南稻米煮的饭,不可相提并论。然而,微漾热气,古人却吃得呼呼生风,津津有味的。
在历史的漫长岁月中,有很长一段时间,“饱”是幸福感,他会看到远处的树叶在阳光下,呈半明半暗,花朵艳丽。
欣然一饱,十分美好。一日所求,一餐所想,具体而实在。我恍若嗅到那乡间的麦饭香,看见素洁温润的瓷盘里嫩嫩的鲜笋和碧碧的蕨菜。
粗茶淡饭吃个饱,夫复何求?这是起码的生存之道,又有胃知的愿望。一个人吃饱了,他就不会想得过多,就会感到幸福、安详和满足。
许多时候,我们的欲望太多。尤其是在饥饿时,想得也多。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去山里采风,车开了六七小时,半路上饥肠辘辘,就想着要吃这个要吃那个,等到在小饭馆里吃过饭,泡上一杯绿茶,欣然一饱,身上的疲倦也就消除了大半。
赶路饥饿的人,所想到的迫在眉睫的事情是欣然一饱。一饱之后,内心很愉快,也很悠然。于是有人去散步,沿着一条路走好远。
雪落故园,室外寒风凛冽,人冻得瑟瑟发抖,就思忖着煮一锅山芋饭或青菜粥来对抗寒冷,不管它饭也好,粥也好,只要能填好肚皮,欣然一饱。
饿是另一种感觉。女作家萧红曾经描摹过那种难熬的感觉:“郎华仍不回来,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这时候就期待欣然一饱。
有一年寒冬腊月,到江边小镇看望朋友。回程时,过了饭点,路边农家餐馆饭没有了,菜也卖光,只有一些悬挂在银杏下的腊肠,可以蒸切,店家说还可以煮面条。一碗红汤面,一碟腊肠,欣然一饱。吃完后,准备返回,见餐馆后院长着一株粗大的银杏,有几百年的树龄,我在小餐馆吃饱后,望着冬日光秃秃的寒树也不觉得寒。后来觉得,冬日外出旅行观景,天寒地冻,先得吃饱,这样从心理、味觉上,能带来视觉的抚慰。
陌生城市的食物,是一个孩子对这个地方最先的感受与认知。若干年前,我带孩子去一座城市,在一位老人摆的炉摊上,买了一串兰花干子,小家伙捏着竹扦,倚在路边,吧唧吧唧地吃。一个人饿了,不管吃什么东西,都是美食。儿子一边吃,一边揉着眼睛,奶声奶气地说:“爸爸,这个地方的干子真好吃……”这是一个孩子欣然一饱后所发出的由衷夸赞。
欣然一饱是一种小追求。为稻粱谋,我们在外面奔波、辛劳,不都是为了在傍晚回到家中,与亲人饭桌围坐的满足与安详吗?
欣然一饱是一种生活态度。吃食物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品味美食的过程是愉快的,愉快的心情,来自对这岁月静好的感激。
欣然一饱是一种小感觉。吃饱后,美美的,容易满足的小感觉。高档的酒宴不一定会有欣然一饱,唯有那些尋常的食物,才能做到。
吃哪些食物容易欣然一饱?晨起,去上班的路上,于街边小店,吃一碗豆花,两根油条。中午,若有事不能回家,点一份盒饭,米饭和三两个小菜,只要随遇而安,一切皆好。傍晚煮一锅小米粥,就红腐乳,或者咸菜。
这些都是能够抵达温暖的食物,让人在一天里,从清晨到傍晚都有好心情。
我见过乡人用芋头、青菜,煮的酸粥,还有山芋、胡萝卜合煨的粥,温软的食物,粗蔬与稻米慢熬,温存过一个人冬天苍凉的胃。
回过头来,看看《山静日长》里都写了些什么?写宋人山居闲雅有致的生活、寻常日子的琐碎安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表达出作者对世事人生的感慨。
“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则月印前溪”——回家后靠在柴门旁边,只见夕阳挂在山坳,树林和天空被染成紫绿相间的颜色,纷繁万状,变幻迅速,美得让人目眩。等到牧童骑在牛背上伴着笛声一起归来,月亮已经映在溪水上了……他吃过晚饭了吗?或者,等谁一起吃晚饭?屋顶有隐隐炊烟。
欣然一饱,所求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