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拟态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挑战和突破
2023-03-12王雨濛徐天戍
王雨濛,李 洁,徐天戍
(合肥学院外国语学院,合肥 230601)
根据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22 年12 月,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 亿,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 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1]越来越多的门户网站、社交平台、自媒体每日传递出海量信息,让大众有机会通过多重角度去看世界,让不同的观点得以自由表达和交流,这对于获取知识信息的丰富度和便利性来说是极为有利的。但与此同时,互联网平台发布信息门槛低、网络传播主体身份匿名、监管制度不够完善等特点也带来了信息良莠不齐、群体感染易发、异化现实环境等危害,给高校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青年是一个国家的未来,他们的成长发展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崛起,他们的思想状况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00 后”青年大学生和当下新媒体网络环境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借用传播学的视角和理论去寻找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1 网络拟态环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新困境
1.1 网络拟态环境的涵义
“拟态环境”的概念最早由著名政论家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他认为个人由于经验范围有限,对于超出个人经验认知范围内的信息,只能借由大众传播媒介去获得。大众传播媒介所呈现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对客观环境镜子式的还原和再现,而是通过有意识地对信息进行选择、编辑后所呈现的拟态环境。这种象征性的环境与真实的客观环境是存在偏差的,而普通受众往往将其作为真实世界的再现去认知。“网络拟态环境”则是指“人们借助网络媒介并运用网络化的符号系统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现实环境,从而构建的一个信息环境”[2],即网络平台呈现给人们的信息环境。
在当今信息传播手段不断更新和信息传播内容极大丰富的情况下,人们不再仅仅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大众媒介去了解新闻,而是更倾向于通过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等新媒体、自媒体去搜索获取信息。尤其是青年大学生,接触网络媒体的频次和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媒体,这就让网络拟态环境有了滋生的土壤。网络拟态环境的存在一方面为高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台,例如高校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等,都为学校在传统的思政课堂之余开辟了新的教育渠道;但另一方面,也给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难题。
1.2 网络拟态环境使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知和反应产生偏差
1.2.1 网络拟态环境影响学生的现实认知
作为伴随互联网同步成长的高校大学生,他们一方面对新鲜的社会事件关注度高,搜索信息的能力强。当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他们倾向于面对网络进行倾诉;当生活中面临困惑时,他们习惯于向网络寻求解答。但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社会经验和人生阅历,他们对于社会环境、公共事件的认知很多时候是基于网络渠道,并且对网络信息缺乏一定的甄别能力。因此,网络媒体所呈现出的拟态环境,对学生感知和认识现实社会环境的影响非常巨大。例如,在客观环境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如果网络平台频繁集中出现有关校园安全问题的新闻和信息,受众体验上即会认为近期身边有关校园安全的隐患也在增加。
1.2.2 网络拟态环境让虚假信息有了可乘之机
由于互联网发布信息的门槛较低,大多数网站实名认证的要求不高,因此不乏博人眼球以求换取流量或金钱的现象存在。尤其当公共事件发生时,传统媒体需要经过严谨的调查、采访等环节才能形成详实的报道。然而来历不明的各种小道消息只需要闭门造车即可,它们往往以偏概全、断章取义、哗众取宠,更能在短时间内吸引受众,并通过社交媒体实现指数级别的传播,甚至掩盖住了真实的、官方的声音。例如,疫情期间,出现多次由互联网引发的不必要的抢购药品、食物、生活用品的现象,这正是利用人们对于疫情的恐惧、对未知的担忧以及对信息的渴求心理而打造或传播的流言。网络拟态环境是对现实环境的截选、扭曲甚至是背离,却往往使人将其当作真实环境来看待。这其中,即便是有着丰富社会经验的成年人有时也难以分辨,大学生则更容易产生迷惑,甚至成为转发、传播谣言、流言的一份子。
1.2.3 内容低质化削弱了学生对思政教育内容的接受度
网络传播的便捷性、全时性决定了其内容的碎片化,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移动终端的智能化,手机逐渐成为了人们上网的主要工具。第5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显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高达99.8%。手机上网的普及化又使得网络信息碎片化得以进一步加剧,这也导致严肃性、深刻性的内容往往鲜有人问津,而娱乐化、休闲化的内容更吸引人眼球、更适合当代生活节奏。当大学生每日在网络中接触、关注的信息充斥着明星花边、口舌之战、娱乐消遣等碎片化、低质化的内容时,他们对于理论性的、有思想性的内容的接触频率和接受度自然会降低,这对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极为不利的。尤其是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还停留在传统的思政课程、教育内容也相对严肃和守旧时,学生对这种从上而下的宣贯式、说教式思政教育会更加排斥和抵触。
1.3 网络意见领袖主导网络拟态环境话语权
正如网络拟态环境逐渐占领传统媒体议程设置的舞台,网络意见领袖也逐步取代传统的评论员、记者、主持人,成为青年人心中具有话语权的人。
意见领袖是媒介信息和影响的中间环节,其从大众媒介接收信息后,向他人提供和传播信息、观点或建议,并在此过程对他人施加个人影响。[3]在新媒体时代,网络传播去中心化、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得网民由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变成了信息的发布者和接收者双重身份,而“网络意见领袖”这一网络中最具影响力的群体也由此应运而生。在微博、微信公众号、贴吧、短视频网站等新兴媒介平台中,有许多公知、“大V”、网红,坐拥大量“粉丝”,有的关注者数量甚至过亿,远远超过许多官方媒体的关注人数。他们广泛而频繁地参与到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各个领域中,充当着网络意见领袖的角色,发表着自己的评论和看法。当一个公共事件发生时,他们成为了民意舆情的代表者、引领者。在互联网传播的作用下,他们所发布帖子的浏览量、转发量可达到百万级别,甚至足以引发舆论效应。而在此过程当中,由于身份的非官方化,他们并不承担全面、深入、客观去解读事件的责任,部分意见领袖有可能受限于专业领域或认知局限而对事件以偏概全,部分甚至会有意过滤、选择、传播网络中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更具有吸睛效果的观点,从而对受众产生不良的意见引导效果。
对于高校大学生来说,有时存在偏爱个性的心理,不愿从主流平台获取信息,对课堂中的思政教育感到枯燥,对媒体呈现的正能量、主旋律的内容存在抵触,认为网络中的观点和言论才是最自由、最能反映真实情况的,将网络中的名人当作自己的意见领袖。并且高校大学生处在青春期,由于生理和心理的迅速成熟、生活环境的变化、成长任务的内容增加等,存在情绪体验强烈、易冲动、不稳定、不容易控制等特点。网络意见领袖的“一呼”,大学生中很容易引发“百应”。实际上,网络意见领袖所传递的内容良莠不齐,甚至许多平台“网红”的背后,往往是团队或者公司的打造包装。一方面,在话题内容设置上,网络意见领袖更倾向选择反叛性、娱乐性的主题,而社会的负面影响与黑暗面也往往更容易激起学生的关注。[4]另一方面,输出内容,网络意见领袖的观点和论述,许多是团队创作的台本,最终目的是吸引流量实现变现。因此,大学生往往难以分辨互联网中信息的真假曲直。
同时也要引起重视的是,网络意见领袖对于大学生思想认知和价值观层面的影响。例如对消费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的过分渲染,一些网红看上去通过在直播中带货、唱歌甚至是聊天就能日赚斗金,这会营造一种不劳而获赚快钱的不良风气。除此之外,在当下的网络舆论场中,关于意识形态的斗争也十分激烈。部分新媒体、自媒体中还存在着对西方国家的片面追捧,对自由主义、个人主义至上等价值观的强烈鼓吹,以及对文化和历史的改编和扭曲,对不同性别、地域、民族的人民之间矛盾的挑唆等等。这些宣传内容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背道而驰的,在潜移默化中容易使一些立场不坚定的高校大学生产生价值观上的倾斜与扭曲,削弱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对高校辅导员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带来冲击,甚至对意识形态安全造成威胁。
1.4 “沉默的螺旋”加剧网络拟态环境与现实的偏离
互动、开放是互联网的主要特性,但实际上网民在网络中的话语分量却并不是完全平等的。在网络意见领袖的强势话语权下,网民出于从众心理在意见表达时容易形成“沉默的螺旋”效应。“沉默的螺旋”理论是伊丽莎白·诺尔·诺依曼1974 年在《传播学刊》中提出,指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的时候,会先对“意见气候”进行判断,如果发现自己的观点是多数人支持的,就会大胆地表达出来;而当其发现自己的意见是属于鲜有人支持时,就会选择保持沉默,避免发表和大众相左的意见。长此以往,就会使得优势一方的声量越来越大,而另一方却越来越沉默的现象。舆论的形成并不是受众理性讨论的结果,而是在“意见环境”的压力下,个体主动选择与处于优势意见的一方站在一起。[5]
在网络拟态环境中,意见的表达相对自由,但“沉默的螺旋”现象并未消解。当失实报道或负面评价占领舆论优势时,在群体一致性的压力下,网民容易丧失自我判断,出于从众心理选择沉默或与优势意见保持一致,甚至一些网络暴力现象也由此产生。从杭州市一名女子在取快递被偷拍并被造谣出轨,到24岁研究生因染粉红色头发遭受网暴抑郁而终……在共同的心理机制下,易出现群体感染和群体极化现象,引发网络暴力的狂欢,而网络舆论与事实真相可能相去甚远。
这种谣言或煽动性言论的传播刻意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大学生可能会产生信息昏迷感。[6]108他们处于情绪易波动和感染的年龄阶段,对公共事务热情度高,也更加容易卷入沉默的螺旋,在舆论的影响和情绪的渲染下对事实认识产生偏差,甚至引发群体极化行为。另一方面,持反对意见的学生,由于看到自己所处的意见环境属于劣势一方,害怕被孤立或批评,转而选择保持沉默,甚至对自己原有的立场和观点产生怀疑和动摇。这种情况下,可能会让这类煽动性的、博人眼球的信息传播得越来越广泛,而理性、客观的信息却越来越弱势,从而淹没在网络舆论中。
网络媒体营造出与现实并不相符的拟态环境,让学生对客观现实认知产生偏差,消解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度和认同度;网络意见领袖占领网络话语权,传递着各自的观点和价值观,削弱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主导权;“沉默的螺旋”又进一步加剧了网络拟态环境与客观现实环境的偏离,易引发群体极化事件。因此,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高校辅导员提高自身媒介素养,了解网络传播的本质与网络拟态环境的特性,引导学生破除网络拟态环境的迷雾十分有必要。
2 高校辅导员在网络拟态环境下的纾困举措
2.1 抢占网络舆论阵地,引导学生识别网络拟态环境
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辅导员首先要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拟态环境的存在,认识到网络也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舆论场,甚至许多看似客观公正的观点和自由的声音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流量、金钱的幕后之手。要通过主题班会、安全教育课程以及专业课中的课程思政内容等帮助学生提高媒介素养和安全意识,学会从官方媒体、学校平台等途径了解讯息。对于网络社交媒体、自媒体的内容,要引导学生学会辨别、比对,不要盲目听信,要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被心怀不轨者所蛊惑。
在此基础之上,高校辅导员还必须加强自身引导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占领互联网舆论阵地。要“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旗帜,充分借助网络媒介进行描绘、摹写、重构和再现有利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的拟态环境。”[6]107可以充分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的有利一面,通过校级、院级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等校园媒体,以青年学生更容易接受和吸收的方式和语言去呈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漫画讲述四史、思政情景剧、价值观教育微电影、党的二十大报告翻译大赛等多种形式,让思想政治教育活起来。要通过良性引导传递更多正能量,让学生感受温情和向善的现实环境,鼓励、指引学生树立起积极的价值观念和体系,消解学生在网络舆论场下产生的负面情绪和能量。
2.2 当好“把关人”,成为学生心目中的“意见领袖”
2.2.1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网络意见领袖
针对网络舆论场带来的挑战,高校辅导员在引导学生的过程中,要发挥好“把关人”的作用,教导学生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些网络舆论领袖的言论,认识到“粉丝”数的多寡并不一定与表述的真实性成正比,声量的大小不一定与观点的客观性成正比,篇幅的多少也并不一定与言论的专业性成正比。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网络上存在争议的公共热点事件,引导学生从官方渠道了解信息,还原事件原貌,避免因为个别网络意见领袖的一家之言而戴上有色眼镜;对于网络意见领袖所传递的价值观,要教会学生提高辨别能力,对于正确的、积极的予以点赞、学习,对于片面的、消极的要学会辨别、舍弃。
2.2.2 发挥辅导员的意见领袖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辅导员之于学生,其实也起到了某种意见领袖的作用。在学生的眼中,辅导员既在某种程度上代表学校的官方形象,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身份,还是学生们日常学习生活中接触较多的长辈、前辈,他们的观点、意见、价值观往往也对学生起到不可小觑的作用。因此,作为辅导员,要珍惜和维护学生中的意见领袖身份。
首先,辅导员必须具备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在学生中树立良好的为人师表的形象,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寄语教师的“大先生”,才能以身作则感染学生,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能够在乱花渐欲迷人眼的网络世界中明辨是非,旗帜鲜明,有坚定的原则立场和正确的价值导向,从而才能像灯塔一般给予学生清晰明确的指引。
其次,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抛弃一味的灌输正能量或高高在上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辅导员可以通过匿名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感兴趣的思政内容和传播形式,了解学生时下关心的话题和内容,主动走入学生话语体系和思想世界。同时也要不断自我更新,紧跟时代步伐,学习新媒体的理论和操作技能,通过学生经常使用的网络平台,用学生乐于接受的表达方式,寓思政内容于日常工作之中,做到润物细无声。
最后,辅导员在夯实自身专业建设的同时,也还要加强心理学、教育学的知识学习,不断提升组织管理、沟通协调、分析判断、心理辅导等多方面业务能力,持续强化自身综合素养,成为学生心中的“百事通”。让学生在碰到困惑和疑问时,能够及时向辅导员寻求帮助、反馈诉求,而非一味寄托于网络之中寻求解答。用扎实的业务能力和真心实意的关怀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支持,成为学生心目当中最有话语权的人,从而进一步影响和引领学生的思想。
2.3 拒绝“沉默的螺旋”,引导学生发出时代之音
针对网络拟态环境中“沉默的螺旋”,辅导员首先要通过教育科普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理论概念,并通过对热门现象尤其是网络暴力的例证和剖析,帮助学生了解其产生原因和机制,从而对于一些舆论事件在思想上提高警戒。同时,要鼓励学生多读书、多思考、多分析,形成正确的、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对于一般社会事件的理性、客观、科学的认识,避免被网络舆论带偏方向。
其次,深入学生中间,做好学生意见的监测、收集工作。不仅要在实际生活中走进学生世界,还要通过关注学生在新媒体平台的账号,及时了解学生在网络世界里的观点和态度。在一些群体事件、社会事件发生当下,实时了解学生意见的变化状况,然后引导学生的意见向积极方向转化,避免由于学生的意见引导不充分或者不及时陷入沉默螺旋陷阱。[7]
最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正能量和积极态度感染身边更多的人,利用网络媒介去分享和传递美好、提出建设性意见,形成一个充盈温暖与善意的舆论环境。在面对谣言及失实的信息时,也要勇于、善于利用自己的知识去发声,为这个社会传递更多勇敢的声音,避免成为沉默的大多数。
3 结语
高校辅导员教师是学生思想理论教育的引领者,是助力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伙伴。当下,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文化的发展也更加多元化,青年学生也因此接触到了多样的价值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曾谆谆教导广大青年,要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争做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洪流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进”[8]。
高校辅导员教师,要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在网络带来的新媒体环境下,要提高传播学理论素养,一方面引导学生拨开网络拟态环境的迷雾,正确认识网络舆论现象;一方面善用新媒体,将知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于校园生活、学习、实践当中,做好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和引领工作,为学生的成长、成才引路、指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