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进路

2023-03-12成冬梅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体中华民族

成冬梅

(昭通学院,云南 昭通 65700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1]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它也是解决多民族国家的民族问题,推动各民族群体交往交流交融向纵深发展的现代化。我国人口数量较多、民族种类丰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伴随着现代化国家建设的深化而深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起推动现代化建设的民族伟力,已成为重大的时代课题。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条件

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思想保障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民族觉醒和成熟的标志,是各民族在意识到自身存在和使命的过程中对我国独特的多元一体民族格局进行体认的主流意识,铸牢这一意识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铸牢这一意识奠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格局范式。在承认多元一体的格局体系之下,不同民族之间在进行物质交换和精神交往中共同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形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格局特征。

二是铸牢这一意识夯实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之基。近代以来,在“多元一体”精神理念的引导下,各民族始终在共同价值框架内进行交往,在人心归聚的共有精神家园之内进行生产实践,坚定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从而使大国、强国等所具有的现代化特征得以显现。

三是铸牢这一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丰富的精神文化资源。中国式现代化是具有深厚文化意蕴且不断汲取营养的现代化,五十六个民族所具有的精神文化始终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养料。美国学者费正清认为:“如果说现代化是人民对于现代科技的发展和适应,那就总是和本国固有的文化价值和倾向相交织地进行。”[2]中国式现代化意味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这种发展和进步不仅包括物质财富的丰裕,还包括精神财富的丰盈。西方国家正是因为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文化运动,摆脱了欧洲中世纪神学的枷锁,才走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道路,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深深植根于独具特色的民族精神文化之中,正是因为这种特有的精神文化基因,才使中国式现代化不偏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安全屏障

作为一种与“外群体意识”相对应的“内群体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和成熟内嵌于国家安全之中。

一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利于消除各民族之间的隔阂和冲突,强化、完善团结统一的内在秩序,进而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提供安全稳定的环境。从外部风险来看,一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打着民主、自由的旗号蛊惑中国人心,干扰中国内政,企图制造事端,达到“反中乱华”的政治图谋。同时,西方反华势力拉拢“三股势力”,利用互联网进行文化渗透和洗脑,削弱马克思主义的话语权,破坏团结统一的内在秩序。从内部风险来看,区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及地区之间人口素质有差异的问题,导致价值理念冲突的产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构建各民族间的价值关联,唤醒群体成员的身份意识,并在形成共同体自觉的过程中与各种敌对势力、分裂势力做斗争,粉碎各种不良图谋,从而构筑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安全屏障。

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盖着规范共同体行为和化解共同体矛盾的相关制度表达,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平安推进提供制度依据。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摒弃了西方古典自由主义单向度无限追求自身利益的原则,克服了以前制度所存在的“排他”和“从属”的缺陷,诠释了平等、和谐。在最大限度实现资源配置均衡的过程中缓和了民族矛盾,避免了冲突,减少了分裂分子的出现,降低了违法暴乱事件发生的频率,而这一现代化制度的安全要义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内涵耦合贯通。

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价值远见

与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较而言,中国式现代化是依靠超大规模人口实现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当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民族命运与共、利益交融。命运与共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属性,彰显着对国家和民族的归属与认同,蕴含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远见。从精神层面来看,命运与共是要在承认差异性的基础上寻找各民族的共同性,在不断增强“共同性”浓稠度的基础上增强共同体的韧性,以此增强各民族的认同感,从而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基础。从关系层面来看,命运与共使各民族基于共同的利益捆绑在一起,并在链条式的关系结构中整合不同群体,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归属认同。这种命运与共的价值取向避免了极端民族主义的出现,为现代化事业的顺利推进提供了价值航向。另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包含着人道主义的价值取向,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嵌入了人本价值。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最终目的是使各族人民共同获得幸福。中国式现代化与资本主义现代化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基于人民立场不断缩小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差距,实现全体人民生活水平从“量”到“质”的飞跃。为此,从人本逻辑出发解决民族区域之间资源是否均衡的问题,确保各民族共建共享建设的成果,赋予了中国式现代化人本价值。

(二)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基本指向

1.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性质指向

“走什么路,举什么旗”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首先要回答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3],这指明了中国式现代化跨越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现代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理论研究、价值判断、实践检验得出的必然结论,符合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话语体系勾勒出了民族复兴阶段性目标和长远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增强了各民族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指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主义属性。为此,社会主义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定语,还是做好一系列意识形态工作,特别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遵循的主义。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实现的关键在于:在中国梦的巨轮上保证社会主义的航向不偏移,在改革创新的浪潮中保证社会主义的基底不褪色。这就表明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只有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不动摇,才能汇集各族群体强大的力量。另一方面,中国式现代化大生产的过程不仅是在社会主义的大旗之下创造利益的过程,更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原则的基础上分配共同体利益的过程。这就指明了要铸牢这一意识,就要在社会主义的利益格局和体系之下将利益不同的民族群体团结到现代化建设的轨道中来,实现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

2.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内容指向

一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表明了铸牢这一意识的人口结构和人口体量。美国经济学家曼瑟尔·奥尔森的“共荣利益”理论认为,任何集体行动都与参与这一行动人员的规模有关,人口规模巨大意味着人的需求的多样和利益诉求的多元。中国式现代化是14亿多中国人民共同参与并见证阶段性成就和过程的现代化。推进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凝聚14亿多人口的智慧和力量,激发亿万人民为现代化的实现团结奋斗、勇毅前行的过程。这就指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群体不是哪一部分人或哪一群人,而是亿万中国人民,这些群体既具有区别于异国的中国人民的身份,也具有基于族源的中华民族的身份。

二是中国式现代化是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表明了铸牢这一意识的根本目的。与西方欧美国家少数人占有绝大部分财富,而多数人占有少部分财富的资本逻辑不同,中国式人本逻辑的现代化避免了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过大、民族分化等问题。这就指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就是要避免商品拜物、资本拜物、财富鸿沟、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的出现,最终建立一个民生公平、民富为要、民享为重的共富共同体。

三是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表明了铸牢这一意识要处理好物质与精神之间的关系。工业革命虽然推动了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大幅度发展,但却导致了西方社会主义客体之间即人和物之间的颠倒,以物的现代化代替了人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之下,社会物质财富丰裕,但人却成为孤立的精神匮乏的人。中国式现代化既从物的尺度出发,又从人的尺度出发;既使人的腰包鼓起来,又使人的精神富起来,克服了西方现代化过程中人成为现代文明囚徒的弊端。这就内在地规定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好看得见、摸得着的经济基础工作,也要做好润物细无声的意识形态工作。

四是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表明了铸牢这一意识的生态逻辑。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过程就是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与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为子孙后代的发展,留下足够的生产空间和生活空间的过程。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资本主义的逐利性导致资产阶级对大自然过度索取,以至于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在汲取西方国家现代化教训及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基于各民族共同的生态利益,着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生态共同体。

五是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表明了铸牢这一意识的国际视野。与西方老牌资本主义国家野蛮式的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换取自身发展的现代化不同,中国式现代化打破了传统单向度发展的桎梏,推进了泛国际的普遍交往,并由此延伸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开启了中华民族意识从“单一民族历史”意识走向“世界历史”意识的征程。

3.中国式现代化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价值指向

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是社会从国家理性转化为人的理性的应然逻辑。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社会到来时,异化劳动消失,人的生产活动不再基于某种目的或受到某种外在因素的影响,不存在人与人之间、阶级与阶级之间的对立,人因为共同的利益而联合并且因为这种联合而获得自由,人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中国式现代化摒弃资本至上,坚持人民至上,以人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为价值目标,以社会关系的和谐为根本取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族源、地缘为纽带的真正共同体意识,始终以各民族群体成员的全面发展作为价值导向,奠定了个体归属于共同体的必然性,而这一价值导向正是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框架内才存在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式现代化框架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一种精神形态,并不会使民族、国家等形态消失。马克思所描绘的“真正共同体”是生产力极度发达、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最终摆脱一切物质和精神方面的枷锁实现自由自觉活动的共同体。从现实情况来看,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这一国情决定了我国尚不能形成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资”与“社”仍然是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两种主要的主义信仰。为此,必须廓清中华民族共同体与马克思所描述的“真正的共同体”之间的区别,不能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所蕴含的民族团结看成是民族这一实体形态的消失。但应该看到的是,现代化框架下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共产主义社会的“联合体”意识在价值上是一致的,最终都是为了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进路

(一)基于全面小康,增强“五个认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阶段性成就,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所带来的利好为依据,增强“五个认同”,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基于全面小康,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关于“国”与“家”的关系,没有哪一个民族像中华民族这样诠释得深刻彻底。如古代戚继光抗倭寇,近代一大批革命烈士怀着满腔热血报国甚至以身殉国。当下,爱国就更加朴实和具体,每个人都在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奋斗。中国式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之下,要以全面小康的历史成就为基,国家利益为重,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家国根基。

2.基于全面小康,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因血缘和地缘性因素而产生联系。回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奋斗历程,各民族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中地位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各民族独特的资源优势、文化特色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显著优势。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伟大事业当中,要以多民族优势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所带来的利好为据,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看到多元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事实,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根基。

3.基于全面小康,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仅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精神文化财富,还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滋养。衡量现代化的指标不仅是经济科技的发达,更是精神文化的繁荣。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在巩固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创造更多的精神文化财富,厚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4.基于全面小康,增强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中国人民得以“站起来”;改革开放以来,党带领人民将重心放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上,中国人民得以“富起来”;进入新时代,党带领人民奋勇向前,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脱贫,并在此基础上开启了实现“强起来”目标的新征程。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之下,要以基于全面小康的政党成就为基础,引导全国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政党观,夯实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政治保证。

5.基于全面小康,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一种主义的优越与好坏主要靠人民来评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制度是惠人民、得民心、利发展的道路和制度,全面小康的巨大成就根植于这一主义之中。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理论成立的基础和前提就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并且保证这一方向不动摇。开创现代化事业的过程中,要从全面小康中的制度成效出发,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制度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制度保障。

(二)面向共同富裕,促进公平正义

实现共同富裕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共同富裕是各族群体的“富”,不是少数族群的“富”,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要面向共同富裕,引领各民族共建共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弘扬共建共享观,多举措解决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

共建共享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贯穿于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的全过程。为了使这一观点能更好地入脑入心,党中央必须加大统筹协调的力度,在政策、资源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实现边疆民族地区和沿海发达地区的协调联动。

2.发挥三次分配的作用,缩小收入差距

要实现共富的目标,调节好收入分配是关键。如针对东西部地区教育、医疗卫生、公共基础设施的配置有差距的问题,除去运用税收、转移支付等二次分配的手段加强精准调节的力度以外,还可以发挥慈善群体通过捐赠的方式解决公共资源不均的问题,以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完善长效帮扶机制,以先富带后富

先富带后富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经验。改革开放以来,为了实现民族区域的协调发展,维护边疆民族地区的稳定,党中央出台了东部地区在科技、教育、基础设施方面帮扶西部地区的政策,该决策使我国的扶贫思路实现了从“输血”向“造血”的转变。在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要围绕产业结构的发展对口帮扶西部边疆民族地区,形成东中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共荣、文化共盛、资源共享的良好态势。

4.坚持新发展理念,搞好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

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现代化是决定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为此,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继续搞好边疆民族地区的乡村振兴,在兴边富民、缩小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面向民族复兴,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增强精神力量,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应有之义。

1.面向民族复兴,弘扬中国精神

一方面,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增强原初爱国意志中弥合民族之间的“罅隙”。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抵御外辱、维护国家统一的动力源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糅合了传统政治道德和新时代的政治规范,以强大的精神合力,将个人的发展前途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之下,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各民族在爱国主义话语的熏陶与激励之下,自觉构建共同认可的精神文化家园,共担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另一方面,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发挥各民族创造活力的过程中铸牢共同体意识。改革创新是民族复兴这一伟大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前提,中华民族在改革创新中开拓进取,在知常达变中奋发图强。今天,中国的面貌之所以焕然一新,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始终坚持改造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精神追求。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时期,要凸显改革创新精神的现实指向,充分发挥各民族的聪明才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蓄势赋能。

2.面向民族复兴,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价值观不但集中表达着群体属性特征,而且刻画和塑造着社会成员的群体身份”[4],形成一种具有集体归属感的族群意识,凝结着社会人应当如何行动的价值规范,成为各民族精神上的最大公约数。在国家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下,各民族追求民族复兴的美好愿望,映射着各民族命运与共的最终归宿,蕴含着各民族一律平等、包容共进的价值内涵。在社会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促进民族关系和谐不可或缺的精神元素,也是协调社会利益和配置社会资源的价值尺度,其阐明了各民族进行交往实践的价值准则和基本方式。作为社会层面的四个价值要素,它既继承和超越了传统文化的价值精髓,又吸收和整合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社会价值体系,为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供了价值指引。在个人层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民族成员之间相互认同、彼此亲近、达成共识及构建人际关系和族际关系的道德准则,其确认了个人对他人和民族的责任和义务,既有助于民族成员承担起符合族源身份的道义责任,也有助于调节万千社会网之中错综复杂的民族关系,进而实现对民族差异的合理包容。

三、结语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演进和发展需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不得违背中国式现代化的性质、内容及价值方面的要求,两者之间的逻辑关联根植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过程,具有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过程中,既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的巨大成就为依据,在增强“五个认同”的过程中强化民族团结,又要以共同富裕作为目标,在着力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过程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要面向民族复兴,在巩固和创造“利他”和“利己”精神图式的过程中强化各民族“共同”的属性。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体中华民族
爱的共同体
中国式民主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共同体的战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中国式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