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视域下高校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机制研究
2023-03-12陈雅茹
文/陈雅茹
高校毕业生作为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是促进就业的重点关注群体。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6 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要求,建立健全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促进毕业生更加充分和更高质量就业。随后,教育部接连提出强化就业精准服务,优化就业精准服务,健全就业精准信息服务机制,精准开展重点群体就业帮扶等重要举措,为高校的就业创业工作指明方向。同时,各地区根据部署制定一系列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丰富精准就业服务工作的理论性和实践性。
在高校,全员育人即高校全体教职工皆有育人职责,需强化育人意识,将育人功能融入高校每项工作、每个领域。就业教育和引导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责任主体,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挖掘育人要素,丰富方法载体,构建精准就业服务工作机制。
现状分析
信息过于多元,缺乏个性化服务。高校应响应政府要求,建立就业平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网站、班群等媒介发布就业信息。然而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平台资源较为分散,缺乏个性。具体为:第一,就业信息多元泛滥。高校多渠道获得的就业信息通过学院辅导员传递给毕业生,大量碎片化的信息超出学生的处理能力,极易干扰毕业生的理性选择。第二,就业服务缺乏个性。全覆盖推送的方式带来多元信息的同时,就业服务工作效率较低,处于毕业生找工作的传统模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第三,大多高校的就业服务集中在大四择业阶段,忽视了学生发展的阶段性、全面性,导致毕业生“临时抱佛脚”,难以适应社会竞争,不能更好地就业。
服务力量单薄,缺乏部门联动。一方面,高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负责校级统筹,二级学院辅导员负责具体执行。单纯依靠辅导员队伍难以为毕业生提供高质量的精准就业服务,缺乏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服务工作队伍,师资力量薄弱。另一方面,校内、院内的各方力量协调联动不足,部门间存在壁垒,难以形成全员促就业的工作氛围。具体为:第一,校院两级各部门信息不畅通,难以形成交叉闭环的共享和反馈渠道,导致基础工作重复,缺乏就业服务合力。第二,学院的就业工作小组可能存在领导作用甚微、工作抓手不实、参与力度不足等问题,就业工作压在毕业班辅导员一人身上,对于无专任教师的学院更是困难。
服务趋利形式,缺乏创新活动。首先,高校在开展精准就业服务过程中可能产生趋利主义、形式主义行为,就业服务工作浮于表面,不够深入,忽视了大学生的真实需求。其次,大学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设置不合理,通过传统的大班理论教学,缺少职业实践体验,没有与社会实际接轨,导致大学生认为该类课程不够专业。最后,就业指导服务内容缺乏创新,形式单一,并未将互联网技术与就业服务充分结合,不符合当代部分大学生喜好,如大多以简历制作、面试技巧、职业规划等为内容,以讲座为主要形式,停留在毕业生择业阶段的指导,较少涉及职业意识、道德法律和求职陷阱等相关内容。
工作机制
加强思想教育引领。首先,精准把握就业方针政策和就业形势。高校就业工作者应认真学习大学生就业创业相关政策文件,开展就业政策解读,准确认识近年本校本院的学生就业情况和所在地区的人才需求情况,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自我。其次,形成“就业+ 思政”模式。高校就业工作者以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为指针,通过动员大会、主题班会、谈心谈话等,配合新媒体的积极宣传,引入朋辈互助模式,引导学生将个人择业与家国情怀相结合,倡导学生“回家乡作贡献”“到农村基层服务”,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最后,关注毕业生的心理动态。高校就业工作者应该及时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积极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想法。
整合就业服务平台,精准化提供数据信息。就业服务平台需进一步开发板块功能,精准推送就业信息,精准分类岗位信息,精准匹配人岗需求。对于毕业生来说,就业服务平台应该增设毕业生信息板块,包括个人简历、奖惩证明、技能证书、就业意向、就业进展等,尽可能全方位地展示毕业生的优势。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就业服务平台应该提供公司介绍、招聘要求、发展前景等信息,利用大数据完成人岗匹配,满足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就业供需。对于高校来说,就业服务平台应该增设政策信息和反馈监督模块,方便大学生及时了解最新政策,有效监督和评价就业服务工作,及时解决就业服务过程中的不合规行为,避免掉入求职陷阱。
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精准化提供个性化服务。一是摸清就业意向。设计毕业生就业意向表,具体包括生源地区、意向岗位、意向城市、求职进展等信息,做到精准就业意向采集,并明确就业困难、家庭困难、心理困难个体等重要帮扶群体,做好分类台账,与就业服务平台有效对接。二是提供个性化帮扶。高校就业工作者根据学生意向为其提供一对一帮扶和指导,主动关心毕业生,为学生解决就业困难,做到“一生一档““一生一策”。三是分年级开展就业服务。高校要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为其提供连续性和全面性的就业服务,比如大一的启蒙教育、大二的体验教育、大三的准备教育,为大四求职打下良好基础,最终实现个人目标。
打造过硬服务队伍,实现精准就业帮扶。首先,成立就业网格化工作小组。校级领导任一级网格长,院级领导任二级网格长,辅导员、班主任、导师、行政人员任三级网格长,全体毕业生为网格成员。二级和三级网格长一对一帮扶就业困难学生,做到每周反馈和小结。其次,组织就业服务队伍的培训考核。高校积极开展多级别、多形式、多内容、分类别、分岗位的培训考核,提高就业服务队伍的专业能力。此外,高校鼓励就业工作者参加学术研究、职业比赛和考取资格证书,以提高就业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最后,加大对就业服务队伍的财政拨款力度。高校应设立就业服务队伍的专项经费,加大资金投入,比如提供通讯交通补贴、餐食补贴和高温补贴等,做好就业服务保障。
共建就业联动机制,精准化开展协同育人。首先,落实“一把手工程”。高校负责人应该带头落实“网格化+就业”政策。比如,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建立校企合作意向,将有意向的大学生带到用人单位面谈,提升访企拓岗的实效性。其次,明确就业责任清单。高校要明晰全员育人职责,完善就业服务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网格长、网格员的任务分工,严格就业服务工作要求,细化就业服务工作环节,实施奖惩激励制度,压实责任到岗到人。最后,畅通校内信息渠道。高校应该统一认识,利用大数据打通各部门、学院的工作渠道,促进就业相关数据和信息畅通。比如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补贴,高校应联动就业办、资助科、学院实现数据共享,避免校院工作脱节。
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精准化进行人才培养。首先,高校在理论教育的基础上要多关注实训实践,让高校人才培养更好与社会接轨。就业课程的设置应紧跟市场变化,将专业特色与就业现状紧密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就业课程的实用性,充分发挥第一课堂的作用。其次,依托第二课堂开展多元的就业实践活动,与心理健康、道德法律、求职风险防范等紧密结合。比如邀请专家开展职场培训,邀请优秀校友开展分享座谈,参观校外合作企业,开展简历设计、模拟投资、模拟招聘等比赛。最后,结合学院特色优势,开拓毕业生就业路径。比如国际合作办学的学院重视出国留学转换率,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加强留学服务指导和科普教育,学生将境外留学作为自己的职业规划,拓宽学生毕业去向。
高校作为全员育人的重要主体,应深化全员育人理念,通过协同合作,加大精准就业服务的工作投入力度,促进高校毕业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