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古诗词“融合教学”小课题研究
——以《忆江南》为例
2023-03-12北安市和平小学
北安市和平小学 郝 玉
如何让学生的视野更宽广、思维更活跃,更喜爱古诗词呢?《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指出,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依托学习任务群整合学习情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1]。这里的整合就是“融合教学”。“融合”,相融互通,合和共生。“融合教学”,是一种打开边界、走向开放的教育。打破学科边界、教师边界、学段边界、资源边界,根据国家基础课程中各学科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结合教材所体现的古诗知识体系进行统整,突破层级边界上的高一层次的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叠加,是一个主题的多学科表达,是多种方式的综合表达。
专家及一线教师关于“融合教学”有不少精辟论述。就种类而言,如古诗词与小学音乐教学的融合、与传统文化的融合、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与书法的融合。 就意义而言,“融合教学”是对碎片化学习的有力回应;学科间的交叉、连接和叠加,能够放大单一学科的功效。 还有研究指出部分“融合教学”不尽人意的一面——普遍存在“应景”“冷拼盘”的现象,是不同学科或多个学科的简单累加,缺少深入的融合和有效的跨界。 鉴于此,小学古诗词“融合教学”小课题研究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古诗词融合的“链式”课程构建,使学科知识不再是单一的呈现,通过体验增进学生多样思维方式交融、多种器官协同、各种兴趣点击发,学会用更多元的视角、更宽广的视野去认识事物。 本文以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忆江南》的教学为例,分析教师如何在教学中探寻“古诗词融合”教学路径,将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资源、教育形式、教育策略等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一种综合性的古诗学习方式。
一、与多学科融合,打破学科边界
没有任何一种课程是唯一涵盖全部知识的,更没有一种知识是唯一满足学生成长所需能力的,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从来不是学科、学校“界”内学习的单一结果。 在一个不设“界”的场域中左右勾连,前后贯通,才能发挥学科间的协同效应。古诗词中含有大量的历史文化、地理知识,通过古诗词与音乐、美术、历史、英语等学科的融合,可以促使学生深度学习, 从而提高诗词审美鉴赏与创新素养,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融合教学”由此应运而生,它以古诗教学内容为主切入,多科相邻知识融入课堂,让课堂“无边界”,让多门学科的知识在同节课里融合,促使学生获得能力的迁移与运用。
于是,课堂呈现出这样的变化:在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忆江南》时,我邀请音乐、美术教师共同来上课,整节课分为三部分:忆江南——诗情江南开启了第一篇章。 围绕着①你对“忆江南”这三个字的理解和你所知道词牌的有关知识;②诗人白居易用一个“好”字来赞颂江南,这个“好”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换成“美”字行不行? 这两个问题展开学习。接着“艺”江南——声韵江南在优美的乐曲中拉开第二篇章,从模唱到填词唱,唱完二忆唱三忆。 一唱一吟,使课堂再度掀起一个小高潮。这样的听觉盛宴,震撼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让人陶醉其中。就在这意犹未尽中,江南的美景已悄然在每个学生脑海中徐徐展开。“意”江南——第三篇章水墨江南顺势而出。 在语文、音乐教师的引领与情境预设下,学生学习兴趣高到极至,迫不及待地想要拿起画笔,画出诗中的美景。此时,为让学生对古诗配画有更高层次的理解,可带领学生欣赏齐白石的《蛙声十里出山泉》。 画中没有蛙,却犹如闻见蛙声,蛙声伴着泉水声传出不止十里二十里,构思巧妙,意境深远。学生理解到诗配画的绝妙之处是画出诗的意境, 引领学生再次提升,重新创意。学生的思路一下被打开,创意不断迸发。当美术教师告诉大家,作品要在扇子上画的时候,学生都被这个创意折服了。在实物投影仪下,美术教师一步步从构图、用笔、用色、笔墨浓淡进行示范。 在古筝梦江南的乐曲中,师生一同完成了作品。整节课就在吟诗、唱曲、展示作品中落幕。 师生融合,生生融合,师师融合,一节唯美的语文、音乐、美术融合课就这样完成了,最终实现了学习的延伸与素养的提升。
二、与日常生活融合,打破课内外边界
在古诗词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急于求成,教学随意性较大,学生对古诗词的把握缺少整体性、系统性,往往陷入无序的、零碎的积累状态。新课标阐述的“大观念”“大任务”“真实性”和“实践性”这4 个关键正好可以解决此问题。大观念的核心是关注碎片、零散知识背后的结构、联系和规律。 大任务就是将学习内容统整在一个项目学习、一项具体任务中。“真实性”和“实践性”则强调与日常生活挂钩,关注学习与生活之间的关联性。 如此,与日常生活融合,学生感受到知识的系统性、学习的挑战性,学生通过自己努力获取的学习成果一定比教师传授的记忆更扎实并能迁移运用。
例如,《忆江南》一课临结束时,学生意犹未尽,为了激发学生持续学习古典诗词的浓厚兴趣、提高古典诗词学习能力的应用和迁移,统筹课内外、校内外的各种学习资源与学习活动, 教师精心布置了白居易诗词小课题研究活动。听到这个活动,学生充满了好奇和喜悦。但是白居易的诗词歌赋灿若繁星, 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高效完成的,所以小课题研究分三步展开:启动课(拟定课题、方法探讨、寻找伙伴)——实践课(角色分工、整理汇总、撰写报告)——分享课(汇报分享、互助评价、修改报告)。 学生的小课题《白居易的朋友圈》,从诗歌入手分析白居易的好友刘禹锡、韩愈、元稹的古诗;《白居易园林诗文研究》搜集查找白居易的园林诗,研究这些园林的地理位置,白居易为什么喜欢园林;《白居易诗词歌赋中的风景名胜研究》围绕着“探寻白居易一生行迹,找到白居易写过的诗词歌赋中的风景名胜,找出这些风景名胜中的典故,研究这些风景名胜产生的名人效应。
这样的“小课题”研究基于生活,植根于生活土壤,学生在查找资料、分工合作、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中较系统、全面地了解白居易的古诗,拓宽学习宽度,丰富文学素养,提升学习能力。
三、与“传统文化”融合,浸润文化底蕴
教育家钱梦龙先生说:“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开展是最有代表性的学科,是母语教学,它是源、是根、是魂、是传统文化的魂。”新课程改革也对此做了明确的要求,指出传统文化是当今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素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从小就在学生的心田中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无异于二次觉醒——学生紧随着天性的角度后又从文化的角度上觉醒了“根”与“魂”。从教学的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可接受性层面看,可以从伦理道德文化、历史哲学文化、民俗乡土文化等方面来挖掘中华民族文化。
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易于诵记,启人心智[2]。 难忘春晚舞台创意音舞歌画节目《忆江南》,那是华夏儿女对民族血脉的眷恋与归属,是融于历史长河中饱满的文化自信与连绵的家国情怀。所以在讲解《忆江南》最后一部分时,我是这样设计的:
师:诗的结尾处一句能不忆江南,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诗人对江南的美景永生难忘。
师:诗人难忘的仅仅是江南的美景吗?
生:诗人难忘的还有江南的人和在江南发生的事。
师:是啊,一句能不忆江南诉说着诗人对江南的无限怀念之情,所以又写下了另外两首《忆江南》其一、其二。
师:从这两首词中你又看到诗人还难忘江南的什么?
生:难忘杭州灵隐寺。
生:难忘汹涌澎湃的钱塘潮。
师:白居易的三首《忆江南》,足以看出他的江南情结。江南美景数不胜数,杭州西湖、嘉兴乌镇、苏州园林……现在我们带着诗人那浓浓的江南情一起观看春晚节目《忆江南》。
当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被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广泛喜爱。 浓浓的中国风,潺潺的江南情,其感召力和影响力被进一步放大, 这也是鲜活的当代中国精神的具体体现。
四、与实践活动融合,延展学习空间
恩格斯说过:“从事实践活动是能力发展的基本途径。”古诗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能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知识才具有学习的实用价值。“课堂小天地, 天地大课堂。 ”基于教材而构建高度关联实践活动链,理应成为“融合教学”向深处挺进的风向标。 基于融合的古诗实践活动集知识性、活动性和娱乐性于一体,化枯燥为有趣,化深奥为浅易,能够解决真实问题。高质量的融合教学,除了体现在字词句义、听说背演的综合上,还应体现在古诗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书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融合,促使学生获得迁移力与学习力的提升。
在讲完《忆江南》后,我在班级开展了“穿越时空,走近白居易”的专项实践活动。 第一篇章:歌中的白居易。 学生声情并茂地和着古典背景乐朗诵着白居易的诗词,还有的学生用浑厚的歌声来表现白居易的洒脱与豪放,用优美的歌声唱出白居易诗中的细腻与柔情。学生在诵读中感受白居易,在表演中讲述自己心中的白居易。第二篇章:白居易的名片。 学生将所了解的关于白居易的诗篇名作、人生经历、个人形象等信息加入自己的奇思妙想,设计出一张张精美绝伦又富有个性的名片。他们还为白居易绘制了一个个专属的卡通头像。第三篇章:舌尖上的古诗。平凡的食材与古典诗词相结合, 成为一幅幅韵味十足的盘中“风景画”。 这项融入了蔬菜、水果、劳动和创意的实践活动大受学生的欢迎。 他们都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一句句古诗在普通的蔬菜、水果的诠释下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真是充满意蕴的成果! 李卓桐同学以黄瓜瓤为山峰、黄瓜皮为江水、胡萝卜为旭日、苹果为小船、洋葱为荷花、蒜苔为垂柳,营造“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江南美景。
致美语文,致美古诗词。《忆江南》一课教学是古诗词“融合教学”的诠释。守心拓路,敦行致远。古诗词“融合课堂”将古诗词学习融入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以诗词之美涵养思想、润泽心灵,为学生多元发展提供优质纯净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生长环境中自由轻盈地呼吸……我们有理由相信,打破学科壁垒,形成一种“上下左右一盘棋”的融合格局,学生将生长出面向未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