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方联动 多措并举 精准提升义务教育质量

2023-03-12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 2023年12期
关键词:道里区校本教研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

自2015 年国家建立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制度以来,每年对四年级和八年级开展监测,形成《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客观反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业质量、身心健康及其变化情况, 深入分析影响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因素,扭转唯分数、唯升学等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以全面客观的监测数据支撑教育决策、服务改进教育教学管理。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育局一直高度重视监测结果应用工作,积极探索监测结果应用机制及策略。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机构

用好国家监测结果,才能实现质量监测诊、咨、督、促、导的多重功能,充分发挥“体检仪”和“指挥棒”的关键作用。 道里区将“教育局、学校、家庭”三级联动,以一次报告解读、一份整改函、一张问题清单、一项整改方案、一场运用现场会、一次成效考核“六个一”为抓手,以第一步解读报告、归纳问题、分析原因;第二步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综合施策;第三步督导评估、阶段反思、形成机制;第四步回应关注、专题监测、持续推进的“四步走”策略为结果应用路径, 全面推进道里区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运用,用活用好监测结果数据,加快教育数字化转型,为区域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实施国家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之初,我区就成立了义务教育质量监测领导组,领导和管理全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实施, 成立了区中小学义务教育质量监测专家指导组,设立了质量监测专项经费,对区域内群力实验小学、新阳路小学、杨楚珊中学、第七中学这4 所样本学校的质量监测进行业务指导和专家服务。 区监测办从组织协调、教师培训、监测研究、技术支持等方面通力协作,为质量监测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二、强化保障机制,提供必要支持

质量监测结果的应用离不开政策保障、组织保障和物质保障,更离不开教育局、学校、家庭的通力合作。 只有不断强化保障机制的建立,才能确保质量监测顺利推进。

(一)加强制度建设,提供有力政策保障

为保证质量监测顺利实施,我区立足实际,科学规划,制定了推进质量监测工作的一系列方案,从思想层面和政策层面为新质量监测保驾护航。各样本校也采取了多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制定了一整套质量监测实施工作制度,对质量监测实施提出明确要求。

(二)注重培训指导,提供充足组织保障

我区积极传达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理念、内容、要求及落实措施,增进教师、学生、家长理解力,积极营造质量监测的良好氛围。 各样本校也根据实际,加强质量监测引导,学校领导积极组织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系统指导。 新阳路小学音乐课堂上,教师带领学生试唱、听音,营造浓厚的质量监测氛围;八年级数学课堂上,特别关注数学基础知识的强化。 教师设计一系列基础知识练习,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加大经费投入,提供必要物质保障

为保障质量监测顺利进行,道里区在质量监测启动之时就设立了质量监测专项经费。 尤其是近年来,道里区更加重视义务教育,对教育的投入不断加大,客观上为质量监测顺利实施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三、立足监测实际,扎实有效推进

在质量监测实施过程中,市、区两级教育部门和各个学校非常重视各项活动的开展和落实, 通过加强学习、统筹管理,扎实有效地为质量监测搭建平台。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师能力

1.精心组织培训工作,了解新质量监测,树立新理念

道里区先后召开了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解读、调研整改、结果应用等专项会议,先后组织教师参加哈尔滨市和道里区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教师培训会或研修班。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对质量监测有了正确的认识,基本树立了新的理念,初步具备了落实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的能力。

2.丰富教研活动形式,探索新质量监测,交流新经验

道里区每年都组织开展各学科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比赛、观摩研讨课和典型教学案例、教育叙事、优秀教育科研论文、读书征文、多媒体课件评比等活动,为广大教师开辟互动、交流和展示的渠道。 通过联片教研、城乡交流、送教下乡等形式,扩大校际交流;各个学校鼓励教师读书,邀请专家名师讲学,每年有计划地组织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考察、学习,拓宽教师视野,丰富教育内涵,推进质量监测的深入实施。 通过各种考察学习和教研活动,提高了教师教学分析与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调控能力、教学总结与反思能力,实现了新质量监测背景下教师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3.扎实开展校本教研,落实新理念,推进新质量监测

为使学习、探讨、研究、实践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动,道里区积极探索校本教研运行方式,扎实开展校本教研,努力让富有特色的校本教研成为推进质量监测的一支助推器。 各校结合实际,相继建立了理论学习、对话交流、课题研究、教研激励等各项规章制度。 组织教师积极开展自我反思与行动研究,倡导同伴互助合作,争取专业人员引领。各校在开展校本教研时,做到有教研计划、有活动安排、有过程记录、有工作总结。 以教研为突破口,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改进,在改进中总结提升,逐渐形成教学教研的特色。

(二)统筹管理,规范设置,推进课程的建设与实施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启动后,为保障新课程计划的全面落实,道里区按照《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 年版)》及相关要求,开齐开足国家课程。同时,道里区大力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构建校本课程建设的新模式,特色发展校本课程对于加强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体现学校特色和办学优势有着积极作用。 各个学校依据自身的办学特色、学校教师和环境资源优势及校园传统文化,根据学生的需求和个性发展的需要,整合开发出适应本校学生发展需要的校本课程。心理健康学科是道里区很多学校的校本课程,道里区四年级学生乐观水平高的比例为58.3%,低于我市2.3 个百分点,低于我省8.2 个百分点,高于全国0.6 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6 星,七项指标总星为45 星,全市排序第七;八年级学生乐观水平高的比例为49.5%,高于我市3.2 个百分点,低于我省1.7个百分点,高于全国11 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9星,七项指标总星为45 星,全市排序第六。

四、积极务实创新,改革成果丰硕

为适应质量监测深入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道里区聚焦课堂、紧抓教学、树新理念、改旧观念、行新方式、施新评价,不断务实创新、积极探索,取得了良好效果和满意成绩。

(一)聚焦课堂,深化改革,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

组织市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送课到校; 定期开展优秀教学设计、教学课例评选,优质课评选与观摩活动;修订各学科优质课评选标准,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 本年度,道里区共推选23 名教师参加市级教学比赛,20 人获得奖项;15 名教师参加省级教学比赛,13 名教师获得奖项,其中3 名教师获得省级一等奖。

改革教学方式,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全体教研员每学期深入教学一线,开展教学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八年级体育教研员到校指导学校教学活动的比例为82.6%,高于全国0.9 个百分点。体育教师课堂教学中能够做到有讲解、有示范、有指导地教授体育运动项目的学校比例为100%,高于全国15.1 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10 星。八年级的学生22.4%有自主锻炼习惯, 能够做到每周自主锻炼3次及以上,且每次超过30 分钟,高于全国3.3 个百分点,在全国所处的等级为7 星。

(二)科学监测,质量为本,建立健全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 为抓好这一生命线,我们着力构建全区的教学质量管理与服务体系,完善了教学质量目标管理考评制度,逐步健全了中小学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 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测的过程中,注重对命题、制卷、考试组织、阅卷、成绩统计和试卷分析等环节的严格把关,提高命题质量,规范考试组织,加强结果的分析与运用,增强测试的信度、效度。

随着新质量监测的推进,我们开始把新质量监测理念融入调研反馈之中,注重命题内容的时代性、开放性和生活化,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重视对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综合运用的考察,突出对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察,尝试通过考试内容的改革,以“考”导“教”,发挥考试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导向功能,助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自主学习意识。

(三)依托课题,科学研究,推动质量监测逐步深化

教育科研是深化质量监测的推进器。根据质量监测要求,教师既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合作者,又是教学的研究者;教学过程既是实践过程,又是研究过程。因此,道里区在质量监测实施过程中, 十分注重以课题研究带动观念更新,不断发现、研究和解决质量监测中的困惑和问题。 科研课题研究的开展促进了教师教研科研能力的提高,推动了道里区新课程的深入实施。

在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的大背景下,道里区将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质量监测的价值和意义,以监测评价为抓手,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坚持认真谋划、扎实做好监测结果应用,加强整改落实,提升教育品质。高质量组织监测实施,多方联动使用监测结果,不断赋能教育督导改革,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 将进一步科学用好监测结果数据,深化结果应用,提升教育质量。

猜你喜欢

道里区校本教研
黑龙江省关工委与省直关工委、道里区关工委联合调研关心下一代工作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创暖心服务 树满意品牌 造优美环境——道里区城管局环卫汽车队工作纪实
创新工作思路 打造优美环境
——道里区城管局环卫汽车队工作纪实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有失尊严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