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虚拟影像下传统文学纪录片的传播价值与创新

2023-03-12王譞王紫研

传媒 2023年2期
关键词:苏东坡纪录片文学

文/王譞 王紫研

随着元宇宙等概念的提出及AR/VR、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产业的发展和集成应用,媒体技术呈现出更为多元的发展形态。媒体制作者开启了对虚拟、增强现实(ARNR)、头戴式显示器(HMD)、区块链等技术的探索,这些技术的引入开拓了影像技术语言范畴,从服务于影视效果演进到增进纪录片的真实感。在纪录片拍摄与制作中,虚拟影像可以被理解为非实景拍摄,采用CG、二维动画、三维动画等虚拟数字特效来模拟、还原或增强现实的媒体系统。这一出现优化了纪录片的视觉观感,增强了趣味性和传播效应,为纪录片“破圈”传播提供了更多可能。

一、传统文学类纪录片的传播流变

作为历史文化纪录片的一个分支,传统文学纪录片伴随着传统文化热的兴起,以独有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文学类纪录片多以历史人物故事为载体来引出文学作品,通过作品来彰显人物、述说历史。

《唐之韵》是我国第一部以古典文学作品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纪录片,是地方电视台与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历时两年所创制的经典力作,以精美的画面、流转千古的韵调,获得观众广泛好评。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三套《岁月如歌》栏目首播时,曾出现观众打爆栏目电话的盛况,由于节目风格清雅独特,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广受师生喜爱,这部20年前的纪录片至今仍热度不减,在爱奇艺、优酷、腾讯、B站等均有上映,豆瓣评分高达9.1,在B站有84.8万的播放量。14年后,由唐健宁执导的《宋之韵》又一次荣登当年纪录片榜首,“韵系列”获得了国内纪录片界多个奖项。此后,传统文学类纪录片不断涌现,表现手法日新月异。《苏东坡》(2017)、《掬水月在手》(2020)、《书简阅中国》(2021)这三部纪录片在现代虚拟影像技术的助力下完成了传统文学纪录片质的飞跃。

二、虚拟影像下传统文学纪录片的传播价值

文学类题材纪录片的传播价值不仅限于满足观众娱乐性的需求和市场需求,更追求一种价值和文化的认同。通过媒体技术、数字技术等将相关信息进行全方位包装组建,让人们体验文学作品的同时审视历史,解读当下社会。

1.影像“文献”,史料价值,立体呈现。文学纪录片离不开“史料考证”,无论对作家生平、作品阐释,还是钩沉历史、探寻文脉,都以文献资料为基础,相关的故址、书信、古籍等成为创制时期的一手资料,为纪录片的真实性提供了更多佐证,同时能够补足传统的文献史料。近十年来随着纪录片人文导向的增强,在文献资料的获取领域和形式上都发生了转变,文献价值的多元性再一次升级。这些资料源于史实,着眼于人物和作品的立体呈现,兼顾理论高度和历史叙事,具备印证与叙事的双重功能。

《宋之韵》开篇讲述了宋词的缘起,讲到了“燕乐”“依声填词”“词派的流变”,分别涉及音乐、文学、历史等领域;纪录片《苏东坡》从文学、绘画、饮食等方面,全方位多层面解读苏轼的生命感悟和精神嬗变,再现北宋的政治生态和民俗风情。以上跨领域、碎片化的内容在纪录片中被有机整合,多方面人文史料得以立体呈现。

纪录片资料丰富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的特点,为传统史学研究提供了生动史料,弥补了纸质史料文献的遗失或语焉不详的缺憾。丰富曲折的故事性,生动逼真的“原生态”记录形式,各类专家学者鞭辟入里的现身说法……配上虚拟影像的视觉显现,既解决了历史文献资料的缺乏和板滞,又使叙事变得更加年轻态、现代化。

2.交互叙事,古今对话,交流共融。在世纪初“影像历史学”概念倡导下,人文历史纪录片逐渐从以“解说词”为中心转到以影像为叙事核心,不断构建纪录片的语言系统。虚拟影像也被引入进来,同纪实影像一起,对中国传统历史进行叙事,让历史的展现更加立体。在选材上,将目光对准普通生命个体,叙事视角从讲述者的单一全知视角发生了转变,众人物从不同角度介入叙事中,形成多角度、多层面、立体式叙事视角。最初的传统文学类纪录片《唐之韵》《宋之韵》等,试图构筑一个赏析漫谈式的叙述空间,除了呈现经典的文学作品外,在拍摄中加入了人与“历史”的情景对话,更注重建立人与“历史”对话的叙述空间。同样的,虚拟影像的介入,在丰富叙事性的同时,也影响了纪录片的叙事模式。

像中国许多传统文艺形式一样,“尚诗思维”占据叙事的主导。观众与剧中人物遥相唱和,现代与历史倾情对话,诗意幻境与俗世生活相得益彰,在“诗性思维”中体现出多重互动。尽管这种互动不是生理感官上的,没有VR虚拟和数字孪生带来的真实体验感,但这是另一种形式的交互叙事,是一种“外在型”的交互叙事。比如,《苏东坡》在影像呈现上,充分考虑到宋代的时代审美,采用CG特效和3D动画“复活宋之画卷,展现宋之韵味”,调动观众的情思与想象,呈现天人合一的诗意境界,向内注重人物心境与画境的呼应,向外呈现跨时空的交流对话。从北宋的黄州到台湾体育馆的黄梅戏剧场,从东坡赤壁到苏堤春晓,从东坡自制美食到法国《世界报》的千年人物,在苏轼身上蕴含着让当代人解读追寻的无尽生命力。这些“生命力”借助现代纪录片表现手法,让苏东坡在屏幕内外、在历史空间坐标下穿梭往来,与观众交流互动。

3.理想人格,时代彰显,世界共享。“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是以人为本的精神建构文化,“文学是人学”已经形成了一种集体共识。人文纪录片所承载的价值并未停留于陈述历史事件的浅层阶段,而是将目光投向真实生命的内在。在以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中,对理想人格的不断完善成为文学乃至相关文艺领域的不变追求。理想人格涵盖博爱、豁达、谦和、真诚等多重价值,在新媒体影像技术下演绎了众多历史人物的人格之美。《苏东坡》中的“乐观豁达”“自适超然”,《掬水月在手》中的“蕴玉抱清辉”“诗性风雅”“弱德之美”,《书简阅中国》中的“舍生取义”“真诚守信”……纪录片中所倡导的理想人格承载着中华民族优良的精神基因与独特的文化标识。这些人格在文化的熔炉、历史的选择中沉淀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行数千年的理想风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是中华民族高度认同、集体追寻的价值境界,也是社会个体自我实现、追求人格完善的目标所在。

理想人格根植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亦受到海外文化人士的追捧。拍摄纪录片《苏东坡》时,导演杨光照主张采用众多“国际元素”,以国际视野多维寻找苏东坡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文化印记。在采集资料过程中,来自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的20多位苏东坡文化研究学者对之积极回应,在国外的馆藏中亦藏有苏东坡书画真迹。2000年,法国《世界报》将苏东坡评为影响世界的“千年英雄人物”之一。

三、虚拟影像下传统文学纪录片的传播创新

虚拟影像的发生源于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借助电影技法的过程中,二维动画、三维动画、3D动画与实拍合成、数字绘景、动态图形等相继登场。随着元宇宙背景下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制作方不断颠覆传统的媒介传播形态,打造虚实一体的观感形态。利用AR/VR/MR等技术创新传播形式,将人的感官无限延伸,构建了常态化的沉浸式传播体验,实现了人与虚拟世界的连接,为用户提供了更加细腻的传播形式,创造了全新的传播“现场”,实现了线下场景的“元宇宙化”,这些都为纪录片的传播、储存等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舞台。

1.技术引领,互动互融。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流动空间”这一新型媒介空间模式应运而生,流动空间的产生意味着技术、信息、资本等也处于不断流动中。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流动着碎片化、共享式的作品。纪录片的表现形式和传播形式亦随之改变,主题类型精细化、叙事节奏明快化、场景呈现多元化,最终目的是能够与广大受众精准对接。自媒体平台的开放,使媒介空间的流转与对接更为自如。文学纪录片“韵系列”、《苏东坡》等先后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道、腾讯、爱奇艺、B站等平台播放,随后延伸至抖音、小红书和广播电台喜马拉雅上。新媒体受众通过手机、电脑、公共交通媒介等方式观看收听,观看模式的改变,使纪录片在形象空间的转变出现位移,在交错空间的变换中构建出新型叙事结构。

数字技术进入媒介领域特别是VR技术的广应用,拓展了纪录片的视觉、听觉范围,使观者更加直观地增强真实感、接近现实场景,观众由“观看”变为“体验”,大大增加了观众对纪录片接受度和参与度。虚拟影像亦成为纪录片沉浸式宣传、交流和互动的必要手段。比如,为配合《书简阅中国》的播出,制作方首先在各个平台放置了先导宣传片,文案为“有些思念,仅凭文字传递;其中深情,唯有笔尖懂得”。以3D立体虚拟场景,展示各阶段历史人物的各类家书。这些人物在巨幅书画立体空间或沙场征战,或提笔书写,或仰望凝视,或真诚朝拜,展现了30封书信穿越时空而来的深情与浪漫。在弹幕上,观众回应“古代的书信真的好浪漫”“太喜欢这个音乐了”“中国文化,源远流长,爱了”。融媒体环境让此类纪录片观众有了更及时有效的反馈平台,根据观众的回应,片方再从剪裁上进行处理,体现出双向互动的积极性,反馈平台也成为文学纪录片的积极建构者。

当然,以上类型的交互还是停留在人机界面交互层面,停留在受众在弹幕或评论区的反馈上,还未真正实现人机交互。浅层面的互动容易使原本的故事基调与新手法产生割裂,整体上出现跳脱感。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式交互是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受众与媒体真正展开双向对话时,纪录片的传播价值才能更好体现。

2.以古为新,气韵生动。文学类纪录片的传播发展要根植于历史文化背景。传统文学是中国历史文明中绚烂的一抹亮色,其传承发展需要有专业丰富的影像档案留存,需要借助虚拟影像重现历史情境、解读人物内心情感,在传播中则更需具有持久生命力。《掬水月在手》的拍摄得到众多艺术名流和专业人士的支持,在豆瓣上曾以8.1分高分博得关注。此片的“出圈”,不仅在于叶嘉莹作为传统诗词领域的巨擘对文学界的巨大贡献,更有观众内心抹不去的古典审美情怀。为了展现这一古典美学,陈传兴采用了许多摄影上的技巧。雅乐的吟唱伴着慢慢流转的空镜头,朦胧的月夜,空寂的庭院,古朴的石窟、壁画等,在增强现实的光影艺术手法下充满空灵的禅意,点染成诗中意象。种种意象组合成意境,完成影像对诗的注解,也解码了观众对古调吟诵的困惑。这种处理带来的“高级感”是难以复制的体验,既有编导手法的高明,也有叶先生学识的厚重,亦有诗词杳渺深远的韵味,以上内容与虚拟影视技法两相结合,给观众以沉浸式体验。

在《苏东坡》中,创作者用历史再现的手法让观众去接近史实、了解苏轼的真实境地。其中,对于宋画的3D立体处理,足以让观众获得沉浸式体验,完成由情景到作品再到真实人物的艺术表现历程,最终达到情、景、人物的混融之美。这种美的呈现,源于中国传统的绘画布局宋画中的留白,将作为人物画审美标准的“气韵生动”运用到山水画上,赋予画作新的美学内涵。深入体察感悟自然之美,摄取气韵的空灵,表现人生的诗意境界,将人与宇宙融二为一,这不单是中国古典绘画的美学追求,亦是当代人文纪录片的传神写照。

传统文学纪录片具有抽象性、历史性和社会性的艺术特征,要求创作者既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也要运用一定的影视创制技巧。在不断扩展人文历史视野下以古为徒,也要深入未来媒介领域以古为新。最终打破不同圈层下的审美隔阂,真正做到以创新“古典之美”来引领观众。

3.内造生态,联结海外。新媒体的蓬勃发展,赋予传统文化纪录片新的发展动能。宣传纪录片、商业纪录片、文艺纪录片彼此共生,共同建构了中国纪录片的产业格局和生态框架。建构传统文学纪录片媒体的传播生态,需多方面着手,选题内容是核心,传播平台是关键,场景表达是落脚点。文学类纪录片要充分发挥诗性化、精致化、感性化特点,既要从受众认知领域和审美层次考虑,又要结合当下专业领域的学术热点,在主题内容创制上雅俗共存。在传播平台上,积极适应不同新媒体打造作品的要求,探索新媒体平台间的组合传播,加强产业间合作,建立包括社交、视频、电商、游戏、直播等平台在内的更立体更广泛的矩阵分发模式。

目前,在国际传播领域,此类纪录片多以西方文学家为主,中国传统文学纪录片传播还停留在“小众”范围。开拓此类纪录片的海外市场,不仅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要求,也是拓展中西方文学文化交流和相互阐发的重要维度。在做好顶层设计、集中优势资源打造系统化国际平台的基础上,一方面,要精准此类纪录片向外输出的语境转换,既能准确表达原作魅力,又要符合海外观众的欣赏习惯。只有在“共同意义空间”的交流,才能消解在文化转码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折扣”问题,达成文化共识;另一方面,要积极建立国际纪录片信息资料库,关注海外文学类纪录片的选题标准、组织机构和市场最新动向,研究此类纪录片在海外运作的规则程序,积极探索多元通畅的传播渠道。

四、结语

文学与影像存在于艺术的不同领域,伴随着数字媒体的更新演进,文学纪录片以全新的姿态进入观众视野。在文献保存和整合中,在“尚诗思维”的交互叙事中,在对理想人格的彰显上,呈现出独特的时代传播价值。推进文学纪录片“破圈”乃至走向海外,需要在虚拟技术领域、传统美学模式继承、纪录片运行机制等方面做出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苏东坡纪录片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苏东坡突围
苏东坡《献蚝帖》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苏东坡与佛印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苏东坡学无止境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