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企业物流物资统计水平的提升策略
2023-03-12杨燕芬
文/杨燕芬
1.引言
矿藏是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种恩赐,因此,矿山的位置要根据其天然储存情况来决定[1]。煤矿的企业场地大都位于山区,距离城市很远,运输和居住环境都很差,要想保障矿井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材料要比一般的厂子要复杂得多。物料统计是项目造价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为项目管理决策人员提供了数据支撑,提高了效率,提高了计算周期[2]。物资统计在普通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全面监测基本物资的基本信息和物资调配信息。材料的种类名称,型号单位,单价等在仓库内进行登记;这样不仅能增加雇员的工资,还能增加人力资源的管理水平,增强员工的节约意识,加强对财物的保护,加强对科技知识的掌握,以实现对科技的科学管理,降低对材料装备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冲突[3]。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煤矿企业的迅速发展,其物料的统计和管理工作涉及范围广、内容多、人员结构复杂,随着企业的发展,成本的直线增长严重影响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和长期的发展路线。如何充分、高效地供给企业生产、建设所需的材料,减少材料的消耗量、材料的成本,进行合理的储备,是矿山企业后勤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文章就如何加强矿山企业的物料统计工作进行了论述。
1.矿山企业物资统计的意义
矿山企业的物资统计工作与成本管理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矿业公司在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中,必须要有专门的设备、工具和相关的原材料,而这些都是非常昂贵的,而采购资金又是公司的主要流动资金,所以,控制好采购的成本,就等于是减轻了公司的流动资金。其次,物资统计可以反映出企业的物资状况,并对其进行内部收集,为决策者、物料消耗、矿山生产等提供数据支撑,对整个企业的数据进行管理。同时,也为今后的统计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构建一个完善的数据统计报表管理体系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最后,企业物料统计采用统计报表、定期清点等方法,对物料统计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监控,及时发现物料统计中的问题,对这些数据进行正确的评价,为材料的购买和库存的控制,为今后的物资统计工作保障矿山铁路运营的顺利进行,使得企业对全过程进行监督把控,从而作出正确的决策。所以,从整体上讲,提高煤矿企业物料统计工作水平,这是一个有效的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资本利用率,减少企业的运营费用。
2.矿山企业物资统计面对的问题
2.1 矿山企业物资统计的方法不够科学。由于矿山企业大都地处偏远山区,作业分布较广,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为了保证生产,许多物料供应部都采取“货满则心不乱”的心态,人为地提高了库存量。煤矿企业物资的统计方法与现代矿山企业的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物资采购、运输、使用等环节的管理不够科学,采购水平也不够合理,在供给与使用上,缺乏弹性,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由于我国在材料统计工作中存在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的差异,致使一些统计资料丧失了其重要性,同时由于各个信息数据缺乏系数参照性,无法在同一体系之间进行横向对比,无法为矿山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实质性的数据,从而导致统计数据缺乏有效性。
2.2 物资消耗金额不明确。煤矿企业生产经营面多、地质情况复杂,难以制订出准确的消耗指标,加之现场管理不到位,工人成本控制意识薄弱,资源回收利用差一次性消耗高、浪费大。由于企业对物料的定额不明确、不完整,造成了实际物料消耗与预期消耗的脱节,出现了较大的偏差。这种意识的偏差,会让企业的资源损耗太大,导致了无谓的亏损。同时,在一些矿山分类的情况下,对原料消耗没有一个清晰的限制,造成了资源使用的随意性,有时会造成资源使用不受控制的情况。
2.3 物资现场管理存在差异。目前,煤矿企业的物料部门大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成本统计制度”。在生产中,许多物料都会被大量地使用,而这些原料的使用状况是不是正常的,没有人去跟踪、分析和评价。如果制定了先进的、合理的、可行的消耗指标,与职工的工资和奖金直接联系起来,那么,消耗的定额就可以满足生产的需要,同时也可以降低无谓的损耗。长期以来,煤矿资源部门缺少专门的技术人才,原有的员工学历低、技术技能低、缺少现代化的统计工作经验,不能满足现代市场经济的要求,也不能满足现代化管理的要求。建筑工地是物料的集中地,如何进行工地的管理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最终消费,所以相关部门要严格执行物料的现场管理,尽量减少矿山不必要的材料损耗。
3.矿山企业物资统计水平的提升策略
物料消耗在煤矿生产经营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如何合理地进行资源统计与库存管理,如何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是目前煤炭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1 建立健全核算激励和分类管理方法。通过对各种经济指标进行评价,把人员的量化指标与经济效益相结合,从而提高了职工的工作热情。使员工从管理、从质量、从成本、从效益、从管理全面提升,通过对“小投资、大生产、高效益”的研究,探讨了一条适应于矿山公司发展的新思路。ABC分类,也叫ABC管理法,是一种被广泛运用于现代经济管理中的现代统计管理方式。ABC管理法是运用定量的方法,通过对事物内在规律的研究,发现问题的主要矛盾,进而决定管理的重点。ABC管理法是将存货按照两种有关的标识分为三类,并针对其特征采用不同的管理手段。这样,既能保障重点,又能兼顾总体,从而达到提高供给的水平,节约高效地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
3.2 实行择优采购,强化定额资金管理。实行物资采购招标、仓储、销售等工作,挑选具有良好声誉的供货人(或生产商),产品质量好,价格适中,将产品存入矿山企业的仓库,根据需方的消耗情况,每年或半年向供货商结算一次。选择供货商必须遵守同样的材料比质量,同样的质量比价格,同样的价格比运输距离,同样的运输距离比信誉。通过招标和以库存为单位的销售,可以避免因质量差、消耗大、价格高、运输跟不上等原因而导致的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通过提高供应商自身的质量、降低产品成本、推动技术进步、提高质量、降低价格等方面为供应商开拓市场,实现经济效益。物资作为企业的重要经营和管理因素,具有刚性和一定的弹性。提高员工的资本观念、提高资本周转率、加强物资存量管理,将物资使用的限制在最优水平是企业经营的重点。
3.3 抓好管理现场库存控制。库存就是一种储备,一个合理的储备形式可以缓解物资供给中的一些错误,同时也能保证生产的持续。存货太多,会导致物料的积压、浪费,使企业的流动资金大量流失;如果存货太少,无法满足生产需求,就会导致停机等待,这不仅会对公司的经济和公司的声誉产生不利的影响。为确保合理、适度的存货,应实施存货管理。物资统计要对物资的总储备进行层层划分,直到每一种物资的最高和最低库存量,从单一的物资储备开始,由点到面,将所有物资的库存量都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强化对物资统计系统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树立“以矿为家,为矿井发展作出贡献”的光荣观念,自觉做好矿山物资保障工作。其次,要克服煤矿资源队伍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等问题。三是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岗位培训,使他们能做什么就做什么,该做什么就学什么,主动地去了解可以从中学到的知识。不过,从效益上来说,对成本进行严格的控制,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大的利润,但这也只是增加利润的一部分,如果一味地专注于投资,或许可以将这一点发挥到最大,但也不可能再用别的技术来实现同样的目标。因此,要想提升效率,就要从设备的使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两个角度来考虑,例如定期维护设备,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采用先进的技术,这样既能让公司的效益最大化,又不会给员工带来更多的工作。这些都是公司针对自己的特色而采取的措施,多渠道的发展可以使公司获得更大的利润和更大的收益。物资统计工作涉及矿井生产的各个环节以及各个工种,员工对物资要有全面的了解,以便做好材料的统计工作,以便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有解决的对策。
4.结束语
由于矿井资源统计的特殊性,其工作的复杂性也很大,所以,煤矿企业的物资部门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调研和研究,并不断地探索新的方法和手段。只有不断健全物资统计工作体系,推进物资统计体系建设,加强人力资源统计工作,提升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增强人才综合竞争能力及效益,全面提升物资统计工作的质量。只有如此,才能顺应时代潮流,为煤矿企业的物料统计创造新的条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企业要做好成本统计与内部控制,既要与国家政策相协调,又要推动自身的发展,不断强化统计工作的基础性,才能为材料统计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煤矿企业物资核算中的成本控制要从内部管理的变革、加强现代管理手段的运用、激励和制约相结合的管理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当前问题,并进行最优的财务经营,实现公司的盈利能力不断提高。
引用出处
[1]李楠.国有企业物资采购管理水平提升路径研究[J].中国市场,2022(03):146-147.
[2]郭庆华.对提升新时期粮食和物资储备行业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22(01):27-30.
[3]高明霞.浅谈矿山企业供应链管理中的“小采购”与“大采购”[J].世界有色金属,2021(14):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