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词汇中形象色彩的造词法探究
2023-03-12陈丽梅
陈丽梅
(云南师范大学华文学院,云南昆明 650500)
词的形象色彩是“词义中能引起人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联想的那部分内容,是词所标志的具体事物形貌状态的反映”[1]93。四川方言属北方方言西南官话片区,具有突出的“形象生动性”[2]。本文主要以蒋宗福《四川方言词语考释》及王文虎、张一舟、周家筠《四川方言词典》中收录的方言词语为语料来源,同时参考孙和平《四川方言文化民间符号与地方性知识》、黄尚军《四川方言与民俗》等书中收录的四川方言词汇,从造词法视角,探究具有形象色彩的四川方言词汇的造词法类型、造词特点及其形成的文化因素。
一、具有形象色彩的四川方言词汇造词法类型
造词法是新词形成的方法,是对构造“一个词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手段作分析,说明词所形成的原由或理据”[3]19。葛本仪在《现代汉语词汇学》中指出汉语造词法常见的有“音义任意结合法、摹声法、音变法、比拟法、说明法、引申法等”[4]76-86类型。呈现形象色彩的四川方言词汇,其造词法主要为比拟法中的比喻造词、引申借代造词及说明法中的情状说明造词。
(一)比喻造词呈现的形象色彩
四川方言词汇中的比喻造词,常以“具体的行为动作或事物”喻指抽象的词义。辞面具体的行为动作或事物,诉诸人们的视觉、触觉等感觉体验,呈现出可视可感的动、静态形象色彩。
1.以“具体行为或动态事件”为喻体体现的动态形象色彩
(1)以“具体行为、动作”喻指“抽象动作”,呈现动态形象色彩,主要体现在动词性词汇中。因辞面的动词性语素或动词,而呈现出动态形象色彩。
动词中以动宾结构式词语居多,因动词性语素凸显出动态色彩。如:“栽岩”,即从山岩上栽倒下去,比喻“受挫”“失败”“出丑”这样的结果;“添肥”,“肥”喻指“实惠”“好处”,喻指“巴结”“讨好”;“伸皮”,字面意思为“使皮伸展,不紧绷”,比喻“生活改善、不拮据”。因“栽”“添”“伸”动词性语素,将动作行为及其过程动态展现出来。
动词性惯用语,以动宾、联合、主谓结构居多。通过辞面表行为、动作的动词,将抽象的语义具体化、生活化地展现出来。
动宾式动词性惯用语,以动宾式的行为动作,喻指抽象的词义。如:“剥疮壳壳”中以“疮壳壳”喻指别人的伤痛、短处;“蹅深水”以“深水”喻指危险的事情,“蹅深水”即做危险的事;“烧冷灶”中“冷灶”是没有烧火的灶,喻指“人的处境冷清”,“烧冷灶”即指交往尚未走运、处境冷清之人。因辞面“剥”“蹅”“烧”的常见动作,将抽象的语义具体呈现出来。
联合式动词性惯用语,以动宾或主谓式的两个动词短语,喻指抽象的词义。如:“编框打条”,编竹筐时要按所编织的器具形状整理竹条,“编”“打”两个动词将编筐、整理竹篾的动态呈现出来,并以“编框打条”过程中的思考活动喻指做事情过程中的思考、想方设法;“逗猫惹草”,以“猫”“草”比喻“招惹的人”,用“逗”“惹”将招惹动态呈现出来;“牛扯马奔”,以“牛扯”“马奔”不协调的场面喻指“互相闹意见,各搞一套”,通过“扯”“奔”将“闹意见”的动态呈现出来。
主谓式动词性惯用语,通过谓语动词凸显出抽象词义的动态色彩。如:“狗扯麻糖”,“麻糖”是以糯米、芝麻、麦芽糖为原料制作的、有很强黏性的糖;以狗扯麻糖黏扯不断的状态,喻指与某些人或事纠缠不清;“水过三丘田”,“三丘田”指很远的距离,以“水流过三丘田”的动态喻指事情已过了很久;“花猫洗脸”,原指猫用两只前爪从下而上干擦面,以此动作喻指“给人难堪,让人下不来台”的动态。
(2)以“具体行为或动态的事件”喻指“某种状态或某种特征的人”,因结构中的动词成分凸显出动态形象色彩。
以“具体行为或动态事件的特征”喻指抽象的“某种状态”的形容词,如:“扯牛皮糖”,“韧性较强的牛皮糖”与“不易决断的事情”具有相似性,通过动词“扯”将“事情老不决断的状态”动态呈现出来;“流汤滴水”,用“流”“滴”动态呈现了水淋淋的样子,也用来比喻办事拖拉;“过筋过脉”,筋脉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的通路系统,以气血流经筋脉的动态喻指“重要的、关键的”。
以“具体行为或动态的事件”喻指“与此行为类似的、具有相同特征的人”,如:“吆鸭子”,即赶鸭子,因赶鸭子的人走在最后,因此,用其动作行为转喻其结果,后用来喻指“最后”“位居最后的人”;“戳锅漏”,因“戳”这个动作导致“锅漏”的结果,呈现出整个破坏过程,用这个过程和结果来比喻“存心把事情搞坏的人”。
2.以“事物、身体部位”为喻体体现的静态形象色彩
四川方言的一些名词、形容词,造词中以常见的食物、动物、器物以及虚构事物等为喻体,喻指具有某种特征的人或事物、方位及某种性状特征等,呈现出视觉、味觉、触觉等形象色彩。
(1)以“食物、动物、器物”喻指“与之相似性质、特征的人”。
以日常食物为喻体的,如:“贴心豆瓣”,因豆瓣的豆蕊藏于两瓣中,形似两瓣贴心,用以比喻“亲信、心腹”;“蛋”,是“缺乏钙质、蛋壳较软的蛋”,喻指“软弱可欺的人”;“糯米老头儿”,因“糯米”软糯,以此喻指“态度随和、软弱的老头儿”。
以常见动物“猴”“牛”“马”“狗”“猫”“鸡”“乌棒”等为喻体的,如:“干猴儿”,指“干瘦的人”“穷人”;“叫明鸡”,指报晓的公鸡,用以比喻有能力、有影响的人;“横牛/犟牛/老牛筋”,指固执、倔强的人;“敞马”,无鞍马,比喻无人管束、放任自流的人或事;“夹尾巴狗”,因狗害怕时会夹起尾巴,以此指“怯场、怯生或胆小怕事的人”;“三脚猫”,“三脚”不稳,以此比喻“坐不住,爱到处跑的人”;“恶鸡婆”,比喻泼辣、厉害的妇女;“闹塘乌棒”,“乌棒”又称“黑鱼”,性情凶猛,属肉食性鱼类,喜欢吃小鱼、青蛙,饿极了也吃同类,以此比喻“捣乱分子”。
以常见器物为喻体的,如:“斗门钉”,钉门墩的铁钉特别深长,以此比喻凶狠、毒辣的人或心肠;“磨心”,磨的轴,喻指跟矛盾双方都有牵扯,夹在中间的人。
以虚构的龙、神等为喻体的,如:“滚龙”,“到处游荡、无固定宿处的人”;“懒龙”,比喻嗜睡的人;“滥龙”指痞子或无业游民;“歪嘴菩萨”,“菩萨”本是救人疾苦的,因“歪嘴”突出言不符实,以此指“不正派的人,坏人”;“饮食菩萨”指“好吃白食的人”;“哑头神”,比喻沉默不语的人。
(2)以“食物、器物”等喻指“与之相似性质、特征的事物或现象”,如:“汤圆开水”,因煮过汤圆的水带有甜味,以此喻指“甜头”“好处”;“汆汤”,汆汤是由多种原料烩成的汤,以此喻指“不地道的话”;“炭圆儿”,即“炭团儿”,烧红的炭团儿灼手,以此比喻“棘手难办的事”。
(3)以“身体或器物部位”喻指方位,如:“脚底”,喻指抽象“下面”;“底底”,喻指“最下面”;“顶顶”,指人体或物体上最高的部分;“脚步”,用具体的脚所占的位置,来指抽象的所处的地位、立场。
(4)以“具体的事物、动物的描述”喻指“与之相似的某种性状”,如:偏正结构的“八帽子远”(距离很远或差距很大)、“铁实”(结实)、“猴急”(形容非常着急)等;联合结构的“牛高马壮”(形容身材高大、结实)、“昏天黑地”(形容稀里糊涂、不明事理)、“稀牙漏缝”(原指齿间距离大,形容房屋、家具等有缝隙)等。
(二)借代造词呈现的形象色彩
四川方言词汇中的借代造词,多以身体部位的某些行为或对身体部位的描述,代指人的动作、情貌、心理,呈现出视觉、听觉等动、静态色彩。
1.以“身体部位的某些行为”代指“相关的抽象行为”
(1)以借代造词呈现动态色彩的动词。
以描述某身体部位(如“脚”等)动作的动词,代指人的某种行为。如:“松脚”,字面意思是“松开脚的束缚”,以“脚受束缚”指人被困境束缚,用“松”这个动词将替人解围,让其不被困境困扰的动态展现出来;“撵脚/路”,指大人外出,小孩跟着去的行为,用“撵”将其行为动态呈现出来;“翻脚板”,用“翻”这个动词将步行的动态表现出来。
(2)以借代造词呈现动态色彩的动词性惯用语。以肢体动作或面部表情,代指人的某种行为。有动宾式、联合式、主谓式等。
动宾式动词性惯用语,如:“踩脚印子”,“脚印子”指人的踪迹,“踩脚印子”即动态地表现“跟踪”之义;“拌嘴皮”中以“嘴皮”指“说出的话”,“拌嘴皮”即“搅和说出的话,不想统一”,即“争吵”“争执”,通过“拌”将其动态形态显示出来;“抱大腿”,以“大腿”代指有权势的人,用“抱”这个动词,将巴结有权势人的状态呈现出来。
联合式动词性惯用语,如:“挤眉眨眼”,用“眉”“眼”来指代“示意内容”,以“挤”“眨”呈现其动态性;“变脸变色”,用“脸色”指生气,并以“变”这个动作呈现其“生气或发窘时脸上表情突然变化”;“磨皮擦痒”,以“磨皮”“擦痒”指代不愉快的行为,即“寻衅、闹事”。
主谓式动词性惯用语,如:“脚跟脚”,以“脚”指代人,“脚跟脚”描述了紧跟某人行动而行动的动态形象;“眉毛立起”,通过眉毛的动态指代人内心的状态,即“生气”。
2.以“身体部位某种动作、行为的描述”代指“相关的状态”,此类词诸如:“丢心落肠”,“心”“肠”指心神,“丢”“落”即“放下”之义,通过“丢”“落”动态呈现心神安定的状态;“拖声拉气”,以“拖”“拉”两个动作,将“声音拖得长的状态”动态呈现出来;“尖起耳朵”,“尖”即“竖立”,用“竖起耳朵”的夸张动态形容专心听的样子。
3.以“身体部位或言行”代指“人的某些特征或情貌”,此类词诸如:“黄泥巴脚杆”指“常在田地里干活、腿上粘泥的农民”;“三只手”,突出多余的手,指以手从事非正当活动的人,即“小偷、扒手”;“溜肩膀”,“溜”即“滑溜”,靠不住,“溜肩膀”字面义为靠不住的肩膀,以此指“推卸责任的人”。
另外,还常用比喻、夸张等方式描述头、牙齿情貌等,凸显人的某些特征,如:“尖脑壳”,以“尖”比喻圆滑,以“脑壳”代指人,“尖脑壳”即“油滑耍奸的人”;“方脑壳”,“方”即“不懂圆转”“死板”,“方脑壳”即指“脑筋死板、不谙人情事理的人”;“牙尖”,以“牙齿锋利”代指“爱说人长短、拨弄是非”的行为。
(三)情状说明造词呈现的形象色彩
情状说明是通过描写来说明事物、现象或人物情状,主要体现在动词性、形容词性词汇中。
1.描述说明人或事物的情貌、特征
(1)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描述面部特征,凸显人的情貌,如:“青水脸”(冷漠无情的脸色)、“鼻蹋嘴歪”(本为跌、打的惨状,引申为疲惫不堪的样子,或很不情愿的样子)、“死眉钝眼”(眼睛死瞪,形容死板、不灵活)。
(2)用叠音、夸张等描述、说明事物的特征,如:“泡泡肉”,“泡泡”是对“脂肪多而虚松”的描写,以此指“脂肪多而虚松的肉”;“炸雷”,指突然爆发、声音响亮的雷等。
2.以重叠形式,描述说明某种动作或情貌
(1)动词性词汇中,以ABB、AABB、ABAC式等重叠式描述说明某种动作。
ABB式中,叠音后缀“BB”凸显出动态形象色彩。如:“打闪闪”(颤动,闪动)、“打转转”(“转转”即“就地旋转”,不停旋转喻心里盘算某事)、“惊炸炸”(惊叫、喧嚷)等,通过“闪闪”“转转”“炸炸”等呈现出动态的视、听觉的形象色彩。AABB式中“AB”的重叠凸显出动态形象色彩,如“叽叽呱呱”(小声说话,抱怨)、“收收拾拾”(指刻意修饰、打扮)。ABAC式,如“做脸做色”(使人难堪)等,用重叠强化其动态。
(2)形容词性词汇中,以重叠式描述说明动态或静态情貌。
①重叠式凸显的动态情貌。四川方言形容词的ABB、ABAB、ABAC、AABB式,因辞面的动词性语素,呈现出视觉、听觉、触觉等动态形象色彩。
ABB式中,叠音后缀呈现出动态的视觉色彩。如“活甩甩”(形容不牢固、不稳固的样子)、“气暴暴”(形容非常生气的样子)”、“肥滚滚”(肥而圆的样子)、“精蹦蹦”(形容精力旺盛的样子)中的“甩甩”“暴暴”“滚滚”“蹦蹦”呈现出动态的视觉色彩。
ABAB式中,因动词性语素“B”而凸显动态色彩。如“傲起傲起”(形容坚持高价的样子或傲慢的样子)、“棉扯棉扯”(通“棉扯扯”,程度浅)、“辣烧辣烧”(形容略感灼痛)等,因“起”“扯”“烧”等动词性语素而呈现出动态色彩。
ABAC式中,动词性语素“A”或“B/C”,将词义动态展现出来。如“甩手甩脚”(形容手上没有负担,随便、轻松的样子)、“翻眉白眼”(形容发愣的样子)、“活摇活动”(形容不稳固、不坚定)、“麻筋麻肉”(肉麻)、“水流水滴”(形容水淋淋的样子)等,因“甩”“翻”“摇/动”“麻”“流/滴”等动词性语素而呈现出动态色彩。
AABB式中,动词性语素“A”“B”,将词义动态展现出来。如“偏偏倒倒”(东倒西歪、站立不稳)、“耍耍搭搭”(形容不紧张、从从容容)、“筋筋绊绊”(形容有东西拦住,行走不方便)等,通过动词性语素“偏”“倒”“耍”“搭”“绊”的重叠呈现出动态色彩。
②重叠式凸显的静态情貌。四川方言形容词的ABB、ABAB、ABAC式中,呈现出可感、可视、可触等静态形象特征。
ABB式中,叠音后缀呈现出丰富的形象色彩。如体现形态色彩的“齐桶桶”(形容上下一般粗,像桶一样)、“肥溜溜”(肥得油光水滑的样子)、“长条条”(形容人瘦长);体现神情色彩的“洋歪歪”(洋洋得意的样子)、“萎缩缩”(精神萎靡不振的样子)、“眼鼓鼓”(形容急切地看着不如意的事发生而无可奈何的样子);体现颜色色彩的“黄焦焦”(黄而干枯的样子,形容颜色黄)、“红冬冬”(鲜红)、“白生生”(颜色很白);体现温觉色彩的“温嘟嘟”(形容温热的)、“凉浸浸”(形容像凉水浸过的感觉)、“烧乎乎”(体温高、灼人感);体现触觉色彩的“软酥酥/软塌塌”(让人感到舒适的、软绵绵的感觉)、“肉几几”(形容多肉的感觉)、“粘瓦瓦”(粘乎乎)等;体现味觉色彩的“腻刮刮”(形容很油腻)、“干沙沙”(缺失水分的)、“噜噜”(口感软)等。
ABAB式中,重叠强化了AB的味觉、听觉、触觉等感觉色彩。如:“酸咪酸咪”(同“酸咪咪”,程度浅)、“脆绷脆绷”(形容很脆)、“痒酥痒酥”(同“痒酥酥”,语义较轻)等。
ABAC式中,以BC的描述呈现人的情貌或状态,如:“痴眉痴眼”(形容神情呆滞、发痴发呆的样子)、“怪声怪气”(声音奇怪)、“惶手惶脚”(形容惶恐不安)等。
ABAC式中,以比喻描述喻指某种情状,如:“长枝长杆”(形容人的四肢和躯体都很长的样子)、“硬枝硬杆”(形容僵硬、不灵活的样子,比喻直率、说话生硬)、“钢声钢气”(比喻声音很洪亮)等。
二、四川方言词汇形象色彩的造词特征
(一)浓厚的生活化
以比喻、借代造词法建构的词汇中,其隐喻及转喻的喻体,多为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器具、动植物以及身体部位等,呈现出浓郁的生活气息。特别是比喻造词中,喻体多为常见的动物(猫、狗、猪、鸡、鸭、鱼、虾、牛、马、猴等)、植物(皂角树、笆笼等)、食物(面条、汤圆、糍粑、红苕、猪心肺、笋子、牛皮糖、锅盔、豆瓣等)、生活器具(犁辕、斗门钉、炭圆儿、竹筐等)等。
此外,比喻造词中,以“龙”(滥龙、懒龙、滚龙)、“神”(门神、哑头神)、“菩萨”(饮食菩萨、歪嘴菩萨)等为喻体的词汇中,将精神世界中的鬼神、图腾拉到世俗人间,用以谐指、讽喻某种现象或好吃懒做之人,体现出嬉笑怒骂的人间烟火气息,这也是造词生活化特征的体现。
(二)丰富的想象、联想
在比喻、借代造词中,通过丰富的联想、想象,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描述抽象的行为、动作或情貌、性状等,呈现出具体可感及幽默的特征。此外,在情状描写造词中,对事物细致、夸张的描述以及大量叠音词缀的使用,也是丰富联想、想象作用的结果,特别是运用丰富的联想、想象,产生了大量的叠音词缀,由此形象而细致地区别了词义。如“长梭梭”(略带椭圆的长)、“长拖拖”(过长而下垂的样子)、“长甩甩”(过于长),因不同的叠音词缀而呈现出不同特征的“长”;又如“肥董董”(肥而壮的样子)、“肥滚滚”(肥而圆的样子)、“肥嘟嘟”(肥肥胖胖的样子)、“肥鲁鲁”(肥而脂肪多的样子)、“肥溜溜”(肥得油光水滑的样子),在丰富的联想、想象心理作用下,产生了不同的叠音词缀,凸显了不同特征的“肥”。
三、四川方言词汇形象色彩所体现的文化特质
四川方言词汇呈现的形象性,与四川的地理位置、经济特点及移民文化的浸染密切相关。
(一)地理环境的孕育
四川地处西南地区内陆,东有三峡险峰,西有青藏高原,南有云贵高原,北有巴山秦岭。在地理位置上,形成了由川西平原、中心盆地和盆周山区构成的相对封闭的地理区域。上古时期,四川境内有巴蜀二国。“蜀地的语言文字与中原地区是大不相同的”[5]219,“而巴和中原楚国很早即有密切往来”[5]219。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巴蜀地区逐渐改说华夏语。汉代“蜀地区的语言,属于梁益方言区,和秦晋齐楚一样,基本上是同一系统,但由于其偏居西南一隅,交通不便,且又自成一个文化圈,从而便形成了自己的很有特色的方言”[5]220。四川盆地周边地势险峻,相对远离王化教化,“更多地保留了封建儒家文化建立以前的初民社会的生活方式”[2]。“初民时代的人们较之于礼仪时代的人们更能向周围的大自然敞开心灵,他们更习惯于将人情事故与周围生动的自然物象互相比附,互相说明,这样,川语就粘上了许许多多的山川草木、飞禽走兽,抽象的道理也被表述得绘声绘色了。”[2]因此,初民时代在“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思维影响下,多以具体事物、行为来喻指或代指抽象的语义。
同时,因地理位置的制约,封建礼教文化的束缚也相对宽松。因而在词汇构造中,将神圣的神、图腾用以喻指某类贬义色彩的人或现象,如“饮食菩萨”(指“吃白食的人”)、“门神脸”(指“板着的脸”)等,在神圣与世俗的反差中呈现幽默、调笑的色彩。
(二)闲适生活的折射
四川位于长江上游,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河流纵横、土地肥沃,适于农耕。秦昭王时,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解决了成都平原防洪灌溉问题,为四川农业文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四川在汉代已被誉为“天府”,“在经济上是全国最发达地区,即所谓‘汉家食货,以为称首’(《华阳国忠·蜀志》)”[6]63。唐代四川的经济文化水平仍居全国前列。宋代四川经济仍相当繁荣,在成都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经济繁荣、自足,又偏于西南一隅,“从空间上说,它相对与世隔绝,有足够独立的地方供其消遣享乐;从时间上说,不必为生计进行坚苦卓绝斗争的闲暇人们有充裕的时间去‘耍嘴皮子’、‘摆龙门阵’”[7],由此形成了诙谐幽默的言语风格,“这是蜀方言尤其是现代四川方言的总的特色”[8]139。比喻造词、借代造词中喻体的生活化及情状说明中大胆想象又细致如画的描写,都体现出率真、朴实而幽默的色彩。
(三)移民文化的影响
四川是个移民大省,“自秦汉到明清,或由于兵祸、或由于灾荒、或由于统治者开发巴蜀的政策需要,历代都有外地移民自觉或被迫地迁入巴蜀。据史志记载,自秦灭巴蜀到清代前期,2000多年来四川历史上一共有五次大规模的移民迁入活动”[9]。
秦灭巴蜀后,为推行“车同轨、书同文”的政策及巩固巴蜀地区的统治,向巴蜀大量移民,巴蜀地区逐渐开始说华夏语。南北朝时期,为充实人口,统治者从外地移民入川,其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是成汉时期大量僚人入蜀。入蜀后,“僚人的大部分都与汉人融合,成为唐宋时期巴蜀地区汉人的重要族源”[6]66。元末明初战乱时期,湖广地区的大量移民入川,掀起了“湖广填四川”的第一次高潮。明末战乱、天灾导致四川人口稀少、经济残败,清政府实行种种鼓励政策,从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陕西等省招来大量移民,其中以湖广地区移民人数居多。这次从清初一直延续到乾隆中叶近百余年的移民,“是继明代初年的移民入川之后,更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6]87,“使四川地区接纳了大量的外地移民,其总数超过了四川本地的土著”[6]88。明清时期大量湖广人的融入,“逐渐形成了带有湖广地区的官话方言特点的汉语方言——四川方言”[10]7。
在漫长的移民融入史中,不同语言、方言的移民,为实现顺利沟通、交流,便捷而又准确的语义表达形式是首要之选,这就为造词中直接诉诸人们感官体验的词汇形象色彩的产生提供了土壤。因此,四川方言中有着丰富的“善于在自由联想中自由取譬,将抽象的意义转化为具体的物象活动”[2]的、具有形象色彩的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