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2020年刊发论文统计分析

2023-03-12郝秀清孙梅霞

关键词:发文影响力学报

郝秀清,孙梅霞

(山东理工大学 学术期刊编辑部, 山东 淄博 255049)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以下简称《学报》)是由山东省教育厅主管、山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是山东理工大学对外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的重要窗口。《学报》主要刊登山东理工大学和其他兄弟院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的优秀学术论文,刊载论文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的众多领域。《学报》多次被评为 “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山东省优秀科技期刊”。为直观、多角度地展现《学报》近10年来刊发论文的基本情况,以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为统计源,从发文学科、发文作者、发文机构、发文地区4方面对《学报》2011—2020年刊发的60期、共1 117篇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工作重点和发展策略提供思路。

1 发文学科分析

对发文学科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学报》刊载论文的特点及不同学科的表现,为《学报》特色化办刊提供依据。根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统计,《学报》2011—2020年共计发表89个学科的论文(排除重复学科后),年均发文学科数为40.3个,年度发文学科数量见表1(学科体系按中国知网168专题体系,检索日期为2022年1月26日,下同)。由表1可知,《学报》刊载论文具有明显的综合性特点,发文内容涵盖自然科学的众多研究领域。2011—2020年,发文量≥30篇的学科共15个,其学科分布及影响力见表2。

表1 2011—2020年发文学科统计

表2 2011—2020年发文量≥30篇的学科分布及影响力

由表2可知,2011—2020年,数学学科的发文量最多,为169篇,占发文总量的12%,文献[1]对中国知网2019年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综合类排名前100的大学学报进行了统计,发现有63种学报的数学论文排在该刊学科发文量首位,《学报》作为排名前100的大学学报,也是如此;发文量排名第2至4位的依次为电力工业、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自动化技术,排名前4的学科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35.44%,超过了发文总量的1/3。统计的15个学科在发文量、被引频次、下载频次及基金论文数方面表现不同,对期刊影响力的贡献度也存在差异。篇均被引频次最高的2个学科分别为自动化技术、金属学和金属工艺,篇均被引频次最低的学科分别为数学、地质学和电信技术(并列);篇均下载频次最高的2个学科分别为自动化技术、有机化工,篇均下载频次最低的2个学科分别为数学和地质学。对于自动化技术、数学和地质学这3个学科,下载频次和被引频次的排名基本一致。具有高发文占比和高被引特性的学科为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公路与水路运输。虽然《学报》的发文面较广,但与学校优势学科的匹配度不高,目前刊发论文水平无法准确反映学校的科研水平。

2 发文作者分析

对发文作者进行统计分析,有利于掌握稿源和作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组稿、约稿,加强作者队伍建设[2]。根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可知,2011—2020年,《学报》共发表论文1 117篇,涉及作者2 468人,篇均作者数为3.13。为了解《学报》的核心作者,根据普赖斯定律[3]确定了核心作者的最小发文数为2.996,所以定义统计时间段内发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为《学报》的核心作者。统计发现,近10年《学报》共有核心作者209人,占全部作者数的8.47%,表明《学报》目前还没有稳定的作者群,缺少发文量大的核心作者。核心作者中发文量≥6篇的高产作者及影响力见表3。由表3可知,《学报》高产作者共33人,其中校内作者31人,校外作者2人。每种期刊都有一定程度依赖本刊的作者群[4],《学报》也不例外。近10年,署名为山东理工大学的作者共1 286人,占作者总数的52.11%,其高产作者也主要来源于校内,因此校内作者是保证《学报》稿源的主要力量。

表3 2011—2020年发文量≥6篇的作者及影响力

高被引论文是指被引次数较高的论文,一般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较持久的影响力[5]。高下载论文是指下载次数较高的论文,在网络化时代,下载量也是衡量论文热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下载次数已成为信息资源的基本属性[6]。对高被引论文和高下载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掌握《学报》的出版、传播和利用情况,了解高质量作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择优质稿源[7],为科学评价和管理《学报》提供依据。被引次数≥20的论文作者(定义为高被引作者)和下载次数≥1 000的论文作者(定义为高下载作者)及其影响力见表4和表5。

表4 2011—2020年高被引论文的作者及影响力

由表4可知,2011—2020年,《学报》高被引论文第一作者共11人,其中8人为校内作者,3人为校外作者,高被引作者仍以校内作者为主。邓学强发表于2014年第1期的论文被引频次最高,为63次;高被引论文主要分布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等学科。由表5可知,2011—2020年,《学报》高下载论文第一作者共11人,其中9人为校内作者,2人为校外作者,高下载作者仍以校内作者为主;冯媛硕等发表于2014年第1期的论文下载频次最高,为4 244次,其被引频次排名第4位。高下载论文主要分布于自动化技术、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无机化工等学科。冯媛硕等、张荣磊等、李飞等发表的论文既是高被引论文、又是高下载论文。对发文作者的统计表明,主办单位的研究人员对《学报》的贡献最大,为《学报》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表5 2011—2020年高下载论文的作者及影响力

3 发文机构、发文地区分析

对发文机构和发文地区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刊发论文的覆盖面和在全国的影响力[8],评估《学报》的学术影响力范围和科学传播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组织稿源。根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可知,2011—2020年,《学报》发表的论文来自404个机构,这404个机构在1 117篇论中共署名1 453次,其中发文量≥6篇的机构有15个(见表6)。由表6可知,发文量排名前15的机构共发表论文847篇,占发文总量的75.83 %,这15个机构在学报的发展过程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发文机构中,山东理工大学的发文量最多,共发表论文696篇,占发文总量的62.31%,且发文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频次分别排在第3位和第1位,说明主办单位的研究人员为学报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学报》也能基本实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的功能。发文量第2至5位的机构分别为山东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新疆大学和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这些机构近10年的发文总量也均大于10篇,说明《学报》在这些机构有一定的影响力。从发文机构的类型来看,15个机构中,本科高校11所,职业院校2所,企事单位业2个,说明《学报》的主要发文机构还是高校,这也是今后约稿的重点机构。

表6 2011—2020年发文量≥6篇的机构分布及影响力

刊载论文的地区分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期刊的影响范围。根据中国知网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统计可知,2011—2020年,《学报》刊登的论文来自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文地区分布十分广泛,说明《学报》在全国有一定的影响力。发文量≥10篇的地区有18个(见表7),由表7可知,发文量排名第1的是山东,占发文总量的73.59%,且发文篇均被引频次和篇均下载频次均排在第3位,发文质量较高,说明《学报》发文地域特色明显;此外,在安徽、江苏和福建等地,《学报》也拥有较广泛的作者群体,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学报》发文地区分析表明,《学报》能立足山东、辐射周边省市,发文地区分布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和相对集中性,影响面较广。

表7 2011—2020年发文量≥10篇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力

4 讨论与建议

4.1 依靠学校特色学科,培育《学报》特色栏目

目前,我国综合类大学学报刊载论文涉及的学科面广而专业性相对较弱,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因此更应在专业化和特色化方面下功夫。文献[9]对15种综合类高校自然学报(中文核心且CSCD收录)的研究表明,传播效果好的6种学报,发文学科都相对集中,排名前6的学科发文量约占发文总量的82%,学科的相对集中使得这些学报特色鲜明,更容易进行特色化办刊。对《学报》发文学科的分析可知,排名前6的学科发文量占比仅为44.5%,不足发文总量的一半,说明《学报》发文学科相对分散、发文特色不够明显,因此,进行特色化办刊相对困难,更不具备向专业化办刊方向发展的条件。《学报》发文排名前3的学科依次为数学、电力工业、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这与我校在全球ESI排名前1%的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这三个学科并不相符,也与我校高水平学科农业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不相符,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学报》的学术水平。目前,普遍存在高校学报无法准确反映所属高校科研水平的情况,《学报》也不例外,学校重点学科优秀稿件外流是《学报》面临的实际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转变发文水平与学校科研水平不匹配的尴尬局面。《学报》应在考虑办刊宗旨和性质、体现整体性和学科发展延续性的基础上,找准定位,依靠学校特色学科,培育特色栏目[10]。通过组织相关学科的优质稿件,先建立几个特色栏目,固定住这几个特色栏目,通过“拳头产品”提高《学报》整体水平,吸引更多学者关注,逐渐解决发文学科过于分散的问题,最终形成与学校学科建设相互促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4.2 重视培养核心作者,保证足量稳定的作者群

作者是期刊的核心竞争力之源,足量、稳定、优秀的作者群是出版高水平学报的重要保证。通过对《学报》发文作者的分析发现,《学报》核心作者仅占全部作者的8.47%,尚没有形成稳定的作者群,尤其缺少发文量大的核心作者,且高被引作者和高下载作者数量较少。这可能与《学报》目前自身不够强大,很难吸引作者持续投稿有一定关系,但也反映了《学报》在核心作者的发现培养方面存在不足。针对高产作者及高被引、高下载论文作者主要为校内作者的情况,要深入相关学院和研究机构,积极组织优秀稿源,发现优秀作者;针对写作经验不足的研究生、本科生,在初审及稿件退修、编校等各环节,从论文的写作技巧、写作规范等方面耐心对他们进行指导,给出详细的修改意见,持续跟进并引导他们进入核心作者群;编委的组稿、约稿和投稿是获得高质量稿源的重要途径,编委更是核心作者来源的重要保证,要重视与编委密切联系,发挥好编委的作用。此外,编辑也要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精进编辑业务能力,吸引和凝聚作者,发现并培养核心作者,才能保证足量稳定的优秀作者群。

4.3 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提升《学报》传播力和影响面

智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科技期刊的竞争不仅仅是内容和质量上的竞争,也是传播力的竞争,在数字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好的内容更加需要好的传播方式和传播渠道。通过对《学报》发文机构和发文地区的分析发现,《学报》的主要发文机构为高校,且以普通高校为主,缺乏“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国家重点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的论文;《学报》发文地区分布广泛且地域特色明显,但传播能力有待提高、影响面还有待扩大。因此,《学报》必须重视推广宣传,充分利用新媒体拓展信息发布渠道,提高工作效率和信息传播能力;积极向各地区学者约稿,在发文量大的机构、地区,通过老作者带新作者,提高他们对《学报》的认可度,以吸引优秀稿件,提升《学报》影响力;利用中国知网等数据库的学术期刊推广传播系统,加大宣传力度、拓展影响力;细分专业领域用户,通过邮件、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实现精准投送,从而扩大传播范围,提高《学报》传播力和影响面。

猜你喜欢

发文影响力学报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征稿简则
10条具体举措! 山东发文做好返乡留乡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致敬学报40年
天才影响力
黄艳:最深远的影响力
3.15消协三十年十大影响力事件
传媒不可估量的影响力
学报简介
学报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