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抗凝血酶联合D-二聚体诊断孕晚期妊娠并发症临床价值

2023-03-11张少华谢永兰

健康之家 2023年23期
关键词:抗凝血酶二聚体

张少华 谢永兰

摘要:目的 探讨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联合D-二聚体(D-Dimer,D-D)诊断孕晚期妊娠并发症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妊娠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将发生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孕妇按照不同并发症进行分组,包括无并发症组(n=102)和有并发症组(n=118),其中有并发症组包括子痫前期(n=52)组、深静脉血栓(DVT)组(n=15)、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CP)组(n=31)及糖尿病组(n=20)。比较两组AT和D-D检测结果的差异,并评估AT、D-D对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结果 220例孕妇中有102例未发生妊娠并发症,有118例发生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ICP、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和DVT组D-D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无并发症组AT水平显著高于子痫前期、DVT组,显著低于ICP组(P<0.05);AT>105%者ICP的比值比(OR)值为19.42(95%CI为11.28~32.53);D-D>3.76 μg/mLDVT的OR值为4.27(95%CI为2.32~16.46),说明AT、D-D对孕晚期并发症预测具有一定价值。结论 AT联合D-D检测能有效预测孕晚期妊娠并发症,有助于改善孕妇预后。

关键词:孕晚期妊娠并发症;抗凝血酶;D-二聚体;联合诊断

孕妇妊娠期间生理和激素水平都会发生明显变化,凝血系统处于生理性高凝状态。这是机体为避免孕妇在妊娠期及产褥期出现出血等意外事件,有效快速止血而产生的生理机制。同时,孕妇的抗凝系统和纤溶系统也有所变化,导致在孕晚期更易发生静脉栓塞等多种妊娠并发症,危及孕妇、胎儿生命安全[1]。

在抗凝血相关分子中,抗凝血酶(Antithrombin,AT)是血浆抗凝物质,是肝脏、内皮细胞等合成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也是机体抗凝系统总活性的决定性物质。由交联纤维蛋白分解产生的D-二聚体(D-Dimer,D-D)含量与纤溶活性程度呈正相关[2]。有研究指出,两者联合检测能够准确诊断孕晚期妊娠并发症,有助于及时评估不良事件风险[3~4]。本研究简要探讨AT联合D-D诊断孕晚期妊娠并发症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220例妊娠晚期妇女为研究对象,排除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血液指标不明显的患者,及胎儿染色体异常、发育畸形而终止妊娠者。年龄24~39岁,平均(32.4±3.9)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含3%枸橼酸钠抗凝剂的采血管采集空腹静脉血3 mL进行凝血检测,离心12 min,分离血小板血浆。所用仪器为全自动血凝仪。AT检测采用发色底物法,D-D检测使用免疫比浊法。所有标本均在4 h内完成检测。科室每天进行室内质控,均在控时方可检测。并于每年均对全自动血凝仪进行校准,定期参加本地区医院的室间质评,PT得分均为100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度。

1.3 观察指标

(1)分析妊娠晚期有無并发症孕妇之间的D-D和AT水平情况。(2)分析异常AT和D-D水平对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多组间比较多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评估D-D、AT预测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妊娠晚期有无并发症孕妇之间的D-D和AT水平情况

220例孕妇中有102例未发生妊娠并发症,有118例发生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ICP、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和DVT组D-D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无并发症组AT水平显著高于子痫前期、DVT组,显著低于ICP组(P<0.05)。见表1。

2.2 异常AT和D-D水平对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无并发症孕妇AT的P2.5~P97.5为85%~105%,D-D的P95为3.76 μg/mL。若以此为参考区间,AT>105%者ICP的比值比(OR)值为19.42(95%CI为11.28~32.53);D-D>3.76 μg/mL者DVT的OR值为4.27(95%CI为2.32~16.46),对孕晚期并发症预测具有一定价值。见表2。

3讨论

妊娠会改变孕妇体内的凝血和纤溶系统平衡,建立新的动态平衡机制。但部分孕妇由于遗传或获得性因素而在妊娠晚期和产褥早期易出现妊娠并发症,并成为潜在的致命危险因素[5]。孕晚期妊娠并发症主要包括子痫前期、深静脉血栓(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妊娠期糖尿病等,会严重影响母体和胎儿生命健康,因此需要寻找相应指标实现早期筛查。

D-D和AT均是反映凝血情况的良好指标[6~7]。AT是人体抗凝系统重要的生理性抗凝酶类,目前已知的AT主要包括抗凝血酶Ⅰ(AT Ⅰ)、抗凝血酶Ⅱ(AT Ⅱ)、抗凝血酶Ⅲ(AT Ⅲ)、抗凝血酶Ⅳ(AT Ⅳ)[8]。其中AT Ⅲ作为AT系统中期决定性抗凝作用的因子,主要作用是抑制Ⅱa的活性,也能抑制其他凝血因子如Ⅸa、Ⅹa、Ⅺa、Ⅻa及纤溶酶等的活性。在肝素的协助下,其抗凝活性可提高2000倍。1993年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推荐把AT Ⅲ直接简称为AT,本研究所指的抗凝血酶即为AT Ⅲ。临床已经证实,AT不仅具有强大的抗凝活性以及强效抗炎抗菌作用,还具有抗血管生成功能,测定AT活动对判断机体抗凝水平、诊断多种疾病、预估疾病预后及科学制定治疗方案有重要价值[9]。

D-D在血浆、全血中均可测得,且仅在凝血后才能被激活。因此,D-D是一种交联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可有效反映继发性纤溶情况,被认为是血液高凝状态、纤溶系统被激活敏感性标志物。有文献报道[10],D-D检测有助于筛查胎盘早剥、合并慢性病等高危孕妇。D-D妊娠期女性血液通常处于高凝状态,纤溶系统增强,血浆D-D浓度也有所增高[11~12]。

为进一步探索D-D和AT对于孕晚期妊娠并发症诊治的预测价值,本研究纳入220例孕晚期孕妇,包括未发生并发症组,子痫前期组、妊娠期糖尿病组、DVT组和ICP组。结果显示:220例孕妇中有102例未发生妊娠并发症,有118例发生妊娠并发症;子痫前期、ICP、妊娠期糖尿病并发症和DVT组D-D水平均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无并发症组AT水平显著高于子痫前期、DVT组,显著低于ICP组(P<0.05)。表明D-D是孕晚期妊娠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DVT和ICP等并发症非常敏感的标志物,可以作为孕晚期妊娠并发症预测的敏感性指标。AT能够对孕晚期妊娠并发症情况提供参考依据,但敏感性不如D-D。但是AT水平仅在ICP中有显著升高,有利于ICP的鉴别诊断,二者联合检测应具有强化效用,有深入研究价值。

鉴于有研究指出,不同研究纳入的人群、不同地理环境的D-D、AT的参考区间会出现差异,因此,建议各实验室根据地理环境、纳入人群建立适宜参考区间。本研究中,102例孕晚期无并发症孕妇AT的P2.5~P97.5为85%~105%,D-D的P95为3.76μg/mL。以此为参考区间,AT>105%者ICP的比值比(OR)值为19.42(95%CI为11.28~32.53);D-D>3.76 μg/mL者DVT的OR值为4.27(95%CI为2.32~16.46),说明AT联合D-D对孕晚期并发症预测具有一定价值,提示AT在ICP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综上所述,AT联合D-D检测能有效预测孕晚期妊娠并发症,有助于改善孕妇预后。

参考文献

[1]钟结仪.不同孕期阶段孕妇凝血四项及FDP和D-二聚体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包头医学院学报,2023,39(4):47-50.

[2]沈潔琼,范明亮,郑燕杰,等.3P试验与D-二聚体检测诊断继发性纤溶亢进作用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2022,

29(5):62.

[3]朱宪侠.孕妇妊娠不同时期血浆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变化及检验意义研究[J].医药前沿,2021,11(2):157-158.

[4]李琴,张驰,费阳,等.抗凝血酶和D-二聚体预测孕晚期妊娠并发症的价值[J].检验医学,2018,33(10):920-923.

[5]李艳楠.凝血4项及D-二聚体、抗凝血酶的检测对孕妇分娩前后的临床意义[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7):133-135.

[6]肖川,徐浩.高龄孕产妇妊娠并发症/合并症分布特征及其关联症状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21,48(2):363-368.

[7]范秀芳,张佳丽.西安地区汉族妊娠女性不同孕期血浆D-二聚体参考区间的建立[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9):43-45.

[8]田丽稳.不同孕期正常妊娠女性的血浆D-二聚体与凝血指标的差异变化[J].吉林医学,2022,43(7):1942-1945.

[9]沈娜,章波儿,鲍铮铮,等.不同孕期女性血浆D-二聚体水平的比较与临床意义[J].中国性科学,2020,29(1):88-90.

[10]邹鹏程,朱小东.CA125,FIB,D-D及Gas6检测在子痫前期并发胎盘早剥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外医学研究,2021,19(30):72-76.

[11]史怀淮,刘扬.102例围生期孕产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研究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性科学,2021,

30(3):33-36.

[12]李卉,磨彩云.血浆和羊水凝血、抗凝血及纤维蛋白溶解状态在孕妇中的检测价值[J].血栓与止血学,2021,

27(6):950-951,953.

猜你喜欢

抗凝血酶二聚体
不孕症女性IVF助孕前后凝血四项及D二聚体变化与妊娠结局
肝硬化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抗凝血酶Ⅲ活性检测及临床意义
血浆抗凝血酶Ⅲ和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在腹腔感染诊断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类风湿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及D-二聚体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PCC中不同水平抗凝血酶和肝素对其促凝及抗凝能力的影响
D-二聚体水平测定对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诊断意义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动物抗凝血酶Ⅲ和褐藻糖胶结合的结构模拟
D-二聚体检测参考区间的验证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