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的策略探究
2023-03-11黄丽钦
黄丽钦
摘 要: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关心的焦点。文章首先探讨了目前家园共育中存在的诸如家长和幼教老师沟通障碍、理念差异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五项策略,包括组织亲子活动提升共育成效、通过情感连接强化家园纽带、掌握沟通技巧增强交流效果、利用多样沟通渠道提升共育水平和建立反馈机制以吸纳家长的建议。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以期有效地解决幼儿教育家园共育中的问题,促进家庭和幼儿园之间的合作与和谐。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校共育;问题分析;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24-0047-03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越来越重要,已逐渐成为保障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幼儿园家园共育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家园共育,使之成为幼儿健康成长的有力支撑,已成为教育者和家长共同关心的话题。本文将针对幼儿园家园共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旨在推动家园共育的深入发展,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成长环境。
一、目前幼儿园家园共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现代社会的日益发展,人们对教育的关注越来越深入,家园共育理念在幼儿教育中已被广泛认知、接受、采纳,成为关键的教育形式之一。但每一种创新都伴随着成长的阵痛,家园共育在实际的执行中也暴露出了不少问题与挑战。
(一)亲子活动缺乏新意,家长参与不足
虽然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重视亲子活动,但仍有许多实践中的困惑。一方面,一些幼儿园可能因为资源或经验不足,导致亲子活动的内容缺乏创意和多样性。再者,活动的频率和安排可能没有与家长的时间和需求相匹配,导致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大打折扣。这种情况下,家园共育的目标难以实现。
(二)家园缺乏情感连接,教学生硬机械
情感的连接和建立在许多幼儿园中仍然是一个被忽视的领域。教学内容和技能的传授固然重要,但如果没有深厚的情感基础,教与学都可能变得生硬和机械。幼儿园、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纽带是一种至关重要但又难以言表的力量,它可以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爱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三)双向沟通缺乏技巧,沟通渠道不畅
在沟通方面,家园共育同样面临着不小的考验。不少幼儿园工作人员可能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沟通技巧培训,当面对家长的疑虑、期望和担心时,会因为缺乏技巧、经验而无法实现有效沟通。同时,传统的诸如家长会等沟通方式,往往又不能满足现代家长的需求。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需要更快速、更便捷的沟通渠道。再者,对于家长的反馈和建议,幼儿园的态度至关重要。家长作为幼儿最初的教育者,对幼儿的需求和特点有着深入的了解。但遗憾的是,现实中很多幼儿园并没有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反馈机制,使得家长的声音很难被真正听到和采纳。为了更好地推进家园共育,我们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逐步完善制度和机制,确保每一个幼儿在家和园中都能得到最好的教育与关心。
二、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的策略分析
(一)组织亲子活动,提升家园共育成效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始终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为了实现家园有效合作,组织具有针对性的亲子活动成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这不仅有助于强化家园之间的联系,还能促进家长和幼儿之间的情感沟通,提高家长参与幼儿园教育的积极性。
以“亲子读书会”为例,该活动可以很好地融合家园共育的理念。首先,幼儿园教师提前筛选一些适合幼儿和家长共同阅读的书籍,如《大手牵小手》等,并将这些建议书单发给家长,邀请他们在家中和幼儿共同阅读。活动当天,幼师会邀请家长带着幼儿和他们阅读过的书籍来到幼儿园。每一个家长和幼儿将会获得一个小舞台,他们可以根据所读内容进行再创作,如朗读、角色扮演或画画等。例如,小明和他的父亲选择了《小老鼠和大狮子》这一经典故事。在小舞台上,小明扮演小老鼠,而他的父亲扮演大狮子,两人共同再现了故事中老鼠救狮子的情节,旁边则展示了小明手绘的相关画作。这样的“亲子读书会”活动不仅让家长更加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状况,还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与幼儿互动、沟通的机会。同时,幼师也通过活动观察到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模式,从中获得对家庭教育的了解,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提供参考。此外,家长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增强了自己的教育意识和能力,还与其他家长建立了友好的关系,形成了一个共同关心、共同参与幼儿园教育的家长群体。幼儿园也因为这样的活动赢得了家长更多的支持和理解。组织亲子活动无疑也成为提升家园共育成效的有效策略之一。通过实际的教学过程和活动设计,不仅加强了家园之间的联系,还为幼儿和家长创造了更多沟通互动的机会,实现了家园教育的双赢。
(二)进行情感连接,建立家园情感纽带
在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共育已成为一个热门的议题,不仅关乎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更在于情感的建立与维系。只有家庭和幼儿园在情感上建立深厚的连接,家园共育策略才能够真正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以“心灵手工”项目为例,该項目是一个深受家长和幼儿喜爱的活动。其背后的哲学不仅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手工技能,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一活动加强家长、幼儿和幼师三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对幼儿来说,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他们需要在家与家长共同完成一个手工作品,这不仅仅是一次家庭活动,而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在制作手工作品的过程中,家长和幼儿需要一起商讨、决策和合作,共同克服各种困难。除了增强亲子情感外,还能够帮助幼儿培养各种生活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对幼儿园来说,当幼儿将自己的手工作品带到学校,幼师会组织一个展示环节,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自己与家长制作作品时的快乐、挑战和成果。幼师还会鼓励其他幼儿发表评论,分享自己的看法和感受,也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表达能力。此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家园之间的情感联系,学校还可以定期为“心灵手工”项目举办展览。邀请家长们到学校来观看幼儿的手工作品,并与其他家长和幼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受。这种交流活动为家长和幼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通过“心灵手工”项目,可以清晰地看到情感纽带在家园共育中的重要作用。为了确保家园共育策略的成功实施,我们必须重视并努力加强家园之间的情感联系,为幼儿提供一个更加积极、和谐和支持的成长环境。
(三)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交流的有效性
幼儿园教育的成功与否,往往并不仅仅取决于幼师的教学方法,还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有效的家园共育是一种双向的合作模式,需要幼儿园与家长之间建立深厚的信任关系,信任建立的关键就在于有效的沟通。掌握沟通技巧、提高交流的有效性,不仅有助于形成共育的协作团队,更能够使幼儿在家庭和学校之间得到一致的教育与引导。
以“家长教育沙龙”为例。这个项目是基于对家园共育中沟通重要性的深刻认识。首先,由专业的儿童教育专家为家长们分享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专家会强调在与幼儿的沟通中,除了平等、尊重和倾听,家长还应当学会引导幼儿自我表达,不仅仅是表达情感,更是思想与见解。当幼儿感到被尊重和理解时,他们更容易放开心扉,与家长建立起更紧密的联结。互动环节更是“家长教育沙龙”的亮点。家长们模拟幼儿的角色与其他家长进行对话,试图站在幼儿的角度思考问题,深入体会幼儿的情感和需求。许多家长反映这令他们意识到原先的沟通方式中存在的诸如过于指责、缺乏耐心等问题,同时也学到了如何更好地与幼儿沟通。
又比如,为了持续加强家园之间的沟通,园方精心编写“家园沟通手册”,不仅详细解释了沟通技巧,还结合幼儿园的教育理念为家长提供了实践建议。其中的“家园互动任务”则鼓励家长和幼儿在家中继续实践,增进家长与幼儿的关系,同时也促进家园之间的合作与沟通。幼儿园最后还设置了反馈机制,邀请家长对沙龙活动及其效果进行评价,收集家长的建议和意见,以不断优化家园共育的策略和方法。通过深入地探索和实践,幼儿园成功地实现了家园共育的目标,为幼儿的成长提供了全面的支持。这一过程再次证明有效地沟通是家园共育的关键,只有双方都掌握良好的沟通技巧才能真正实现家园共育的理念,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积极的成长环境。
(四)丰富沟通渠道,提高家园共育水平
在现代化的教育环境下,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地面对面交流。随着科技的进步,许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逐渐融入教育领域,其中微信作为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应用,自然也成了家园共育中的一大利器。通过微信,幼儿园教育与家庭之间可以实现日常、实时、全方位的交流,从而提高家园共育的效率和质量。
以某幼儿园为例,该园利用微信群及微信小程序,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家园沟通模式。该园首先建立了每个班级的家长微信群,通过这个群,幼师能够实时发布幼儿在幼儿园中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今天的学习主题、活动照片、明天的备餐材料等。而家长则可以通过微信群随时向幼师反馈幼儿在家的状态、提出疑问或给予建议。更为重要的是,该园还特地开发了一个微信小程序,名为“小太阳家园互动平台”。在这个小程序中,除了日常的通知和信息发布,还有幼儿的成长档案、学期评价、家长的教育资源分享等版块。家长可以随时查看幼儿在园中的各项评价,与其他家长分享育儿经验和资源。同时,小程序还设有“家园任务”版块,每周会布置一些家庭作业或活动,如“与幼儿共读一本书”“一起制作手工艺品”等,家长完成后可以在小程序中上传成果,与其他家长互动交流。这样的沟通模式不仅方便了家长与幼儿园之间的交流,更让家园共育成了一个真正的共同体。家长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真正参与到幼儿的教育中,与幼师一同肩负起培养幼儿的责任。通过微信群和微信小程序的应用,我们看到了现代技术与传统教育的完美结合,看到了家园共育的新可能性。当然,技术只是一个工具,真正的核心还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信任。但不可否认,一个好的沟通工具,能够极大地促进家园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家园共育的水平。
(五)建立反馈机制,吸纳家长合理建议
随着家园共育理念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深入,如何更好地整合家长资源,为幼儿创造更加和谐、有利于成长的教育环境,已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并吸纳家长的合理建议,成为实现家园共育目标的重要策略。
家长反馈机制是幼师与家长之间交流的桥梁,但反馈不流于形式,是它要帮助教育者发現问题、完善工作、提高教育质量。例如,在幼儿园小班的一次主题活动中,幼师组织幼儿进行了“动物乐园”探索活动。活动中,幼儿通过观察、模仿、表演等方式学习并体验了不同动物的习性和特点。此次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广泛关注和支持。活动结束后,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幼师特地设计了一个家长反馈表,主要收集家长对此次活动的看法和建议。在反馈表中,有一位家长提到她的幼儿非常喜欢海洋动物,但本次活动中并没有涉及。她建议下次在组织类似的活动时可以加入海洋动物的探索,让幼儿更加全面地了解动物世界。幼师认为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于是在后续的教学计划中特地安排了一次“海底世界”探索活动,得到了家长们的热烈反响。此例足以说明,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幼师,他们对幼儿的了解、对教育的需求都有着独特的见解和建议。只有真正听取家长的声音,教育者才能够更好地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满足幼儿的成长需求。因此,建立反馈机制、吸纳家长的合理建议不仅是家园共育的一种策略,更是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重视这一点,真正实现家园共育,让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园都能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关心。
三、总结
家园共育在幼儿园教育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现存问题不容忽视。有效的策略助力家园共育,如通过组织亲子活动增进亲子关系、强化情感连接塑造稳固的家园情感纽带、掌握良好沟通技巧确保信息传达无误、丰富沟通途径为家园共育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建立反馈机制助力幼儿园更好地吸纳家长的宝贵建议等。通过家园共育,一起为幼儿创造更佳的成长环境。
参考文献
[1]杨灵芝.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有效结合的路径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3(17).
[2]焦晶晶.幼小衔接中互联网助力家校共育[J].启迪与智慧(上),2023(06).
[3]朱学英,王琳.学前教育中环境、家庭、社会的整合方法研究[J].环境工程,2023,41(06).
[4]胡伶俐,卹姗,刘宇.幼儿学习品质培养的家园“互融共生”模式[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2,41(11).
[5]古爱华,秦红霞.区域家校共育高质量体系的内涵、框架与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