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华留学生趋同培养的时代要求、发展误区与推进建议*
2023-03-11杨大伟黄亚鑫薛循丹
杨大伟,黄亚鑫,薛循丹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院,上海 200240)
趋同培养是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方向,是世界各国发展留学生教育的通用做法,“趋同培养,同质要求,兼容并蓄”成为当前高校提高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基本要求。2020 年上海市开展的一项来华留学生教育调研数据显示,在课程设置方面,上海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单独为国际学生开设的专业课程数量平均值由2018 年的30 门降低至2020年的10门;在培养方案方面,95.12%的高校对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的培养标准和质量要求一致。在高校全力推进中外学生“趋同培养”时,总结趋同培养发展的问题与瓶颈,探寻改革发展的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趋同培养的时代要求
趋同培养不仅是一种教育管理模式,更是一种深层次的价值选择与融合。厘清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内高等教育两种教育模式的辩证关系,是高校推行来华留学生教育趋同培养模式的时代要求。
1.从培养目标看,育人的教育本质相同,但不同教育形式的时代使命不同
教育价值是教育功能满足特定时代背景下教育利益相关主体诉求的程度,随着客观条件以及利益相关者诉求的转变而呈现变化性、多元性与差异化的特点。来华留学生教育与国内学生教育本身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源于教育的育人本质,其根本目的都是培养人才,其直接表现为培养目标的设定。高校中外学生教育同样聚焦于高层次人才培养,但又体现着不同的时代教育价值和育人使命。来华留学生教育属于国际服务贸易范畴,当代使命是培育知华友华的高层次人才,而国内高等教育是一项准公共产品,目的在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属于一项社会福利。两种教育模式趋同但不相同,大同小异、同中有异,在相同的育人目的下践行着不同的时代使命。
2.从培养内容看,科学知识具有普适性,但培养目标追求多元化
高等教育的学科专业代表的是有世界普遍性的人类知识,不因学生国籍不同而有所差别,这是国际上的普遍共识和通行做法。学科专业的合格标准对中外学生保持一致,是维护教育制度严肃性和教育声誉的基本要求,也符合国际社会对于来华留学人才的期望。[1]一方面,知识的普适性要求取得相同的学位需要达到同样的合格标准。中外学生在相同的专业学习就读,达到相应的毕业标准,并取得该专业的学位。另一方面,创新是高等教育的灵魂,高等教育的创新性体现在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差异化的培养目标上。基于不同的教育目的设置不同的教育形式,因而对其质量的评价标准、培养模式也会有所差异。在培养目标和评价考核的组成要素上,二者大同小异、同多异少,同在底线要求,异在目标定位。当然,也正是这种孕育在普遍性中的特殊性,才让来华留学生教育有了趋同培养的需求。
3.从培养方式看,资源需求表现差异化,但资源供给是有限的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教育资源的支撑。教育资源在尽量满足教育需求的同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一方面,人才培养形式的多样化直观表现为资源需求上的差异性,不同的教育形式有着不同的教育资源支撑诉求。在发展初期,来华留学生教育对教育资源的特殊需求较大,对教育资源的依附度较高,需要加大教育资源投入;另一方面,教育资源是有限的,有限的教育资源无法供给无限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因此,应加强对不同教育形式资源诉求的分析研究,寻找资源诉求的共性与个性,合理分配和使用教育资源,对差异化的教育资源诉求进行选择性供给,对相同或相近的教育资源诉求实行资源共用、共享,提高教育资源使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在发展的中后期,对中外学生进行趋同培养,采取统一的教育教学模式,使用相同的教育管理服务设施,同时选择性地满足来华留学生的特殊需求,这本身就是对教育资源的科学分配和有效利用。
4.从培养文化看,文化发展需要独立传承,也需要包容并蓄
未来的世界一定是多元文化的世界。文化育人是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来华留学教育的价值体现。世界范围内,各民族、各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国家身份的重要标志。[2]保持独立、传承优秀是文化发展的立身之本,开放包容、学习互鉴是文化进步的动力之源。不同的文化之间既要保持文化的独立传承性,又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中西互鉴,去糙取精,吸收外来文化的优良基因。对来华留学生趋同培养的实质是世界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一方面要坚持以我为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并主动影响外来文化,对来华留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的教育和传播;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与外来文化的互动交流,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优秀成分。
二、趋同培养的实践误区
当前,在高校趋同培养的实践中存在许多误区,部分高校对趋同培养的本质内涵和开展路径的认识存在偏差,需要进一步进行研究辨析。
1.趋同培养不是去异求同,而是求同存异
趋同培养既是对差异化、“双重标准”的否定,也要区别于绝对的同质化和无差异的“一刀切”。基于不同的教育目的设置不同的教育形式,其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也会有所差别。趋同的目的并非一个个体或系统从形态上并入另外一个个体或系统,而是不同的个体或系统之间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不断统一化、标准化的动态发展过程。趋同管理并非简单的等同管理,它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强调在将留学生充分纳入我国学校管理体制的同时,尊重来华留学生的文化背景与生活习惯,注重情绪管理与价值引导,保持“同中有异”,尽量缩小“异”的差距。[3]
2.趋同培养不是目标终点,而是过程手段
趋同培养不是追求形式相同,而是促进目的实现;不是追求高校发展模式的千篇一律,而在于促进高校发展目的百花齐放。趋同培养程度高低与来华留学质量高低没有完全的对应关系。虽然趋同培养是提升当前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但不能简单地将趋同培养程度等同于培养质量高低。当前,趋同培养理念已经得到学界和培养高校的普遍认可,但是各高校的发展基础及国际化水平不同、学科特点差异较大,因此各高校要根据自身情况量力而行,合理选择趋同培养的方式与路径,科学规划、有序推进。为了趋同而趋同只会导致教育形式与教育目标的貌合神离,行同意不同,最终导致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水土不服”。
3.趋同培养不是单向要求,而是双向受益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加快教育对外开放的主力军,也是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趋同培养不是简单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纳入国内高等教育体系的单向、单方面的目标要求,而是一个促进两种教育模式、教育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高度融合的动态发展过程。趋同培养不仅是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的审视与改造,也是对国内高校教育对标国际标准的协同与助力。在趋同融合的过程中,一方面要打破来华留学生教育原有的封闭、差异化的管理培养模式,使来华留学生教育逐步入轨成熟的国内教育体系;另一方面,通过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国际性特点使国内学生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最后通过两种教育模式的不断碰撞、不断调整、不断优化,最终建立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标准、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实践模式。
4.趋同培养不是简单的行政管理统一,而是深层次的培养系统融合
趋同培养虽属教育管理的一种形式,但趋同培养并非单纯的行政管理归口统一,而是一种深层次的系统融合和培养理念认同。趋同培养的推进过程既包括教育管理上的业务趋同,也包含人才培养中的融合协同以及多文化视域下的开放包容。从管理层面讲,趋同培养不是单纯的业务职能再分配,而是在“业务归口一致”和“同中有异”的原则下,对中外学生实现趋同培养管理,最大程度保证业务工作的专业化和管理服务的人性化。从培养过程讲,趋同培养不是简单地对来华留学生采取无差异的教学培养模式,而是在统一的教育标准培养模式下,学校部门、院系、导师进行高度配合、协同培养,提升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从文化层面讲,趋同培养的过程是来华留学生群体进行跨文化适应和国内学生群体接触世界多样文明的过程,是尊重多样文明与促进不同文化交流互鉴、共同繁荣的过程。
三、趋同培养的推进建议
趋同培养是当前高校开展“提质增效”改革的重点和方向。从趋同培养的路径来讲,管理模式趋同是突破,培养过程协同是核心,文化理念认同是关键。只有树立科学趋同理念、坚持“同中有异”原则、选择合理趋同路径,才能更好地指导培养高校开展新时期提质增效改革,从而提高来华留学生趋同培养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建立高质量的中外学生趋同培养、融合培养模式。
1.树立科学趋同理念,坚持“科学趋同、同中有异”的原则
来华留学生趋同培养的落实与推动,不仅仅在于对自上而下行政命令的执行和对大学国际化程度的盲目追求,更深层次的内涵是源于对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科学定位以及中外融合培养的理念认同。培养高校只有明确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定位,将来华留学生教育趋同培养纳入整个高等教育的改革规划中,才能充分发挥来华留学生教育在加速我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加快“双一流”建设和提高高校国际化水平中的重要作用。来华留学生培养高校要树立科学趋同理念,制定趋同发展规划,形成全校趋同发展共识;要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趋同路径,打破封闭和差异化的管理模式,东西互鉴、取长补短,实现中外教育模式的高度融通,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国际水平、开放包容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在推进趋同培养的过程中,要避免盲目趋同和“一刀切”的做法,坚持“科学趋同、同中有异”的原则,关注来华留学生在宗教信仰、文化背景、语言及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性。
2.实行大平台统筹,推进管理模式趋同
根据“业务归口一致”的原则,推进管理服务专业化。根据“业务归口一致”原则,对涉及来华留学教育的相关部门进行趋同培养改革,改变以往留学生学院教学、管理、服务、后勤等“一条龙保姆式”的管理模式。对涉及学生的具体业务工作进行中外学生相同化管理改革,明确各部门职能分工,责任到人、落实到岗、措施到位。如涉及外事管理的相关工作归国际交流处管理,涉及招生、培养过程、学籍管理、学位授予、质量评价等归研究生院或研究生部负责,行为规范、学风建设、就业指导等归学生处负责,餐饮住宿、保险医疗、校园建设等归学校后勤部门管理,通过归口管理和责任到岗最大程度保证学校业务工作的专业化。归口管理也有利于集合学校优势资源,加大对来华留学教育的资源支撑,倒逼学校国际化发展。
实行大平台统筹,推进管理服务体系化。《高等学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规定》第九条规定:“学校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建立外国留学生管理制度,并设有外国留学生事务的归口管理机构或管理人员。”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处于趋同培养的发展阶段,仍然需要成立专门机构从学校层面负责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的统筹协调。如上海交通大学成立了以主管副校长为首、各相关部处长共同参与的领导小组和留学生发展中心,作为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统筹协调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全校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制订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规划,开展来华留学教育研究以及促进留管队伍建设等事项。除日常管理服务机构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成立专门的国际化指导委员会。[4]大平台统筹模式将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由学院式集中管理转变为全校体系化管理,确保了学校趋同培养推进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加强留管队伍建设,推进管理服务职业化。随着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快速发展,留学生管理队伍不断壮大,但留管队伍的建设依然面临队伍不稳定、业务不专业、管理经验不足、职业发展不顺等诸多问题。培养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留管队伍选拔、储备、发展、保障体系建设,建立留管人员遴选机制,加强留管人员选拔的针对性;定期开展留管人员职业培训,提高留管人员的职业能力;为留管队伍制订职业发展规划,增强留管人员职业认同感;加强跨文化管理实践和交流,提高留管人员的跨文化管理能力,致力于建立一支个人职业素养高、跨文化管理经验丰富、热心国际化工作的高水平留管队伍。
3.践行“院为实体”,深化培养过程协同融合
践行“院为实体”,发挥导师在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趋同培养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基于协同培养视角,打通国内学生培养与来华留学生培养之间的通道,构建中外学生协同培养系统。[5]推进培养过程的融合协同,最关键要实现两个举措:①充分发挥院系在人才培养和管理中的基层堡垒作用,激励学科在学生培养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改变以往“为学校招生培养留学生”的错误观念,真正实现来华留学生的“院为实体”培养;②全面落实导师是学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的要求。一方面通过培养费资助、项目经费支持、招生名额奖励、博导资格调整等方式,鼓励优秀导师、年轻导师参与来华留学生教育培养;另一方面对于连续出现教学事故或培养学生多次出现退学、延毕、结业的导师进行限制性招生或禁止招收来华留学生。
完善招生选拔评价机制,提高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生源较差、学业基础薄弱是当前影响来华留学生趋同培养的首要制约因素。除了文化教育模式的差异,与我国目前来华留学生的招生选拔体制不完善也有密切关系。未来,高校需要从招生宣传、录取流程、评价体系方面三管齐下。招生宣传方面,除了扩大面上宣传以外,需要进一步提高招生宣传的有效性与针对性,加强与驻外使领馆、孔子学院、外国教育主管部门、国际教育协会的交流合作,建立优质生源推荐机制,加大与世界一流大学的联合培养;招生选拔方面,要规范和细化申请要求,通过加快信息化建设不断优化申请流程,充分发挥导师在人才选拔中的核心作用,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试行统一的招生考试制和委员会决策制;招生评价方面,要明确优质生源目标,建立优质生源库,由以学术评价为主的材料审核转化为以综合能力考察为主的综合复试,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评价体系。
加强培养过程质控,建立国际化课程体系。加强来华留学生培养过程质控,将来华留学生纳入学校的统一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定期开展质量评估;为来华留学生单独制定培养方案,重视培养各环节的督查,建立分流淘汰机制,在资格考试、开题报告、年度考核和答辩等培养过程中进行分流考核,及时分流淘汰不宜继续培养的留学生,确保留学生培养质量;增加汉语课程数量和层次,建立汉语课程与汉语水平考试(HSK)的对应机制,提高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水平和语言应用能力;建立全英文课程的评估和激励机制,将教师开设英文课程的工作量纳入年度考评,加强对英文专业的课程评教,取消低质量的英文课程,开展英文授课教师的教学经验交流,鼓励开设对接国际前沿、满足中外学生需求的高质量英文课程。
4.促进文化交流互鉴,增强高校文化育人能力
坚定文化自信,践行文化育人理念。文化育人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重要使命,也是当前来华留学生趋同培养的要义之一。文化育人的底气源于对于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以及对其他文化的开放、包容和尊重。多元平等、尊重理解、互动融合的文化观应该成为高校办学者与管理者的共识与常识,贯彻于来华留学教育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在推进趋同培养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留学生在文化传统、生活习惯、教育基础等方面存在的客观差异性,尊重理解、平等对待多样文明,加强跨文化理论交流与学习,提高跨文化管理实践能力,促进不同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繁荣。只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的心态,才能有效促进中外学生的高度融合与协同培养。
凝聚发展合力,打造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育人文化环境。文化育人不仅体现在学校的三尺讲台和课堂上短短的40 分钟上,而且要从系统布局构思,从教师授课、课程设置、跨文化交流到校园环境、实践基地建设等方面营造全方位潜移默化的育人环境和氛围。一方面,丰富中国文化类课程的类别,加大中国元素课程开发,如增加中国画、书法、中华传统礼仪等课程,提高教师和导师的跨文化指导能力,鼓励具有海外交流经历的导师或外籍导师参与来华留学生培养;另一方面,加大校园国际化软硬件环境建设,重视留学生入学教育和校园文化体验调查,搭建中外学生学术活动交流平台,构建以我为主、开放包容的国际化校园环境。此外,还可以统筹校内文化资源,通过与校外文化单位合作的方式,建立来华留学生文化体验基地,促进外国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知华友华的高层次人才。
重视对外宣传,汇聚利益相关主体的育人共识。当前,培养高校对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形成共识,将来华留学生教育作为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和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方式。但目前社会和媒体仍然存在不同甚至反对的声音,一方面与我国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阶段有关,存在来华留学生生源质量差、培养高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发展理念并没有形成全社会的发展共识,部分报道对于来华留学生教育问题过度放大,甚至曲解,也造成社会大众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不理解。作为培养高校,一方面要正视问题、关注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要敢于发出自己的声音,重视来华留学生教育对外宣传工作,积极报道来华留学生教育的优秀事迹,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改革思路、重大进展主动公开,逐步取得社会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认可,树立来华留学生的良好形象,形成国家、社会和高校的发展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