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定位、导向与成果转化
2023-03-11熊丙奇
熊丙奇
(21世纪教育研究院,上海 200030)
2023年7月25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审计厅厅长罗海山在自治区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作了《关于2022年度自治区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上述报告披露了广西在科教振兴资金审计方面9所高校开展科研的相关情况。报告称,高校科技成果市场转化率低,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79 亿元,实施科研项目702 个,仅有5 个项目成果实现市场转化,占比0.71%;1所高校累计获得财政投入科研经费1.31亿元,实施科研项目862 个,实现成果转化0 个。[1]投入经费一个多亿,科研项目800多个,但是成果转化率为零,这引起舆论的关注。虽然也有网友为高校辩护,认为不应该把成果转化率作为评价科研质量的依据,但是,没有任何科研成果转化是说不过去的。这份报告表明我国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科研与市场需求完全脱节,变为了“自娱自乐”的项目与经费游戏。对此,应该思考导致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其实是一个老问题了。造成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的原因有三。一是科研成果本身没有转化价值。二是高校不重视科研成果转化,研究项目结题后,认为科研已经完成,成果就束之高阁。三是高校缺乏专业能力实施成果转化,有市场转化价值的成果也转化不成功。要提高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需要改革科研评价体系,明确不同高校的科研定位,引导教师、科研人员进行确有创新价值的科研,同时建立起专业化的科研成果转化机制。
一、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定位:以应用研究为主
科研分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评价基础研究的成果主要看发表论文,而不是看成果转化,因为基础研究聚焦原创理论。评价应用研究的成果则要重视成果转化,因为这些研究本就面对市场需求,追求技术创新。据此,有人为广西这9所高校辩护,认为不能以成果转化率评价科研质量,这就需要进一步分析地方本科院校究竟该开展什么研究了。地方本科院校的办学定位应该是开展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而且,地方本科院校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接地气”,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应是应用科研为主,而对于应用科研,自然应该关注科研成果的应用,即转化情况。广西这9 所高校均属于地方高校,关注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情况无可厚非。
事实上,对于地方本科院校是否应开展学术研究也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地方本科院校应该聚焦本科教学,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地方本科院校教师不应该花过多时间、精力进行学术研究。也有人认为,地方本科院校也应该开展科研,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还能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教师把最新的科研成果用于教学之中,可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但现实中,地方本科院校教师开展科研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几乎完全参照综合性院校开展科研,没有明确的自身科研定位,科研成果转化率低,地方本科院校打着“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旗号开展科研,但科研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无关。二是把教师的精力导向开展科学研究,轻视人才培养,这偏离了地方本科院校应重视本科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以科研促进教学也成为空话。
地方本科院校要形成自身明确的办学定位和科研定位,关键有二。一是必须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给学校充分的自主办学空间,促进学校在自主办学中形成自身的办学定位与特色,缺乏办学自主权会导致所有学校办学千校一面,教学和科研均采取同一模式。二是应探索建立现代学校制度,成立并发挥教授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的作用,将教育事务与学术事务分别交给教授委员会与学术委员会负责管理。2014年教育部发布的《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在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和学风建设等事项上的重要作用,完善学术管理的体制、制度和规范,积极探索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尊重并支持学术委员会独立行使职权,并为学术委员会正常开展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
二、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导向:破除唯项目、唯论文评价
800多个科研项目,没有一个实现转化,说明整体的科研导向存在问题。当前,高校开展科研存在唯项目、唯论文倾向。唯项目是指重视项目申请、轻视具体研究,因为申请项目本身就是教师、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在教师和科研人员中,甚至流传着“说过了就是做过了,做过了就是做好了”的调侃。
报告指出,9所高校中有4所高校科研项目资金净结余6682.28万元长期闲置未及时盘活;2所高校22个科研项目脱离实际需求编制科研项目经费预算,预算与实际支出的偏差最高达到69.24%,造成914.02万元资金闲置。这折射出“重立项,轻研究”的科研倾向,表明有的科研人员在申请到课题后并没有认真开展研究。另外,科研经费预算制也值得反思。
科研中存在的唯项目论,主要源于科研项目需要靠竞争获得,获得科研项目就说明科研人员有“竞争力”、有“科研实力”,甚至能进一步获得学术头衔、学术帽子,这会把科研人员的精力都导向到竞争科研项目之中,获得项目之后怎么开展科研反而不被关注。而为避免科研人员拿到项目经费后“乱花钱”,当前的科研经费管理实行严格的预算制,然而,科研人员怎么能在申请科研项目时就准确预测在哪个环节该花多少钱?这导致科研人员挖空心思迎合科研立项方编制预算,还会出现实际科研支出与预算偏离的现象,在实际研究中不需要花钱却必须按预算花钱,导致出现科研经费浪费的问题。
2023 年5 月,深圳医学科学院(筹)院长、深圳湾实验室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颜宁在大湾区科学论坛上表示,深圳医学科学院的目标是要打通研究与临床,打通“科”与“医”。作为一个新型研究机构,希望在各个方面有所探索,打造出“科研无忧”的新机制。而打造“科研无忧”新机制,就是给科研人员创造全力投入研究的科研环境,不要在申请经费、使用经费、打造成果上耗费不必要的精力,专注做自己感兴趣的科研。打造这样的新机制关键在于要建立科研信任机制。政府部门、企业以及社会公众要相信科研人员,要通过建立专业共同体关注科研人员的科研能力与科研实际贡献,提升科研人员的学术尊严与学术荣誉感。[2]
唯论文表现为以发表论文作为科研的唯一目标。报告提到,3 所高校实施科研项目2075 个,其中预算经费10 万元以下的论文型科研小课题项目811 个,占比39.08%。由此可见,高校关注的是发表论文,而非取得可以进行生产转化的成果。这也是当前我国高校科研存在的共性问题,以发表论文为导向,把发表论文作为考核教师的重要指标,这样不但会导致科研急功近利,追求发表论文而不重视实际的创新价值,还会催生弄虚作假,例如有的教师花钱请人代写论文、运作发表论文。这和近年来地方本科院校关注大学排名、围绕大学排名办学有关。不少地方本科院校领导把提升大学排名作为重要办学政绩,由于大学排行榜的重要排行指标是发表论文,因此,地方本科院校就把发表论文作为考核评价教师的最重要指标。这不但偏离了地方本科院校举办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办学定位,而且也导致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学和科研均出现“空心化”倾向。教学的“空心化”表现在学校和教师对教学的重视和投入不够,有的教师采取应付的方式对待教学;科研的“空心化”表现在表面上看科研活动轰轰烈烈,学校的科研项目不少,每个教师都在进行科研,但是所开展的科研并无多大实际价值。要提高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率,就必须扭转急功近利的科研导向,破除唯项目、唯论文评价。
三、地方本科院校的科研成果转化:建立专业化转化机制
高校需要重视科研成果转化,把转化率作为评价应用科研成果的重要指标,并重视构建科学、合理的成果转化机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产品还需要有一个过程,这就需要发挥专业中介的作用。
有人认为,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应该由成果获得者——教师、科研人员自己实施转化,这里有职责不分的认识错误。由高校教师自己主导转化,会导致教师的精力被分散,而且擅长研究的教师不见得擅长科研成果转化、企业经营,这已有很多教训,教师出了一个成果,就去搞一家公司实施转化,但这样做往往欲速不达。
有效的方式是依靠专业的中介机构实施高效的成果转化,包括评估成果有无转化价值、论证怎么实施转化、具体实施转化,甚至可以在项目立项时就引入专业中介评价项目的研究价值。《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提出,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交易提供交易场所、信息平台以及信息检索、加工与分析、评估、经纪等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应当遵循公正、客观的原则,不得提供虚假的信息和证明,对其在服务过程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和当事人的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3]这指明了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向。但遗憾的是,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还没有全面建立。广西9所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甚至有高校科研转化率为零,这种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要由此反思高校的科研定位、科研评价体系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机制,以此实现科研经费的优化配置,提高科研效率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