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思政课实效性的四重进路

2023-03-11文大山

关键词: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文大山

(邵阳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湖南 邵阳 42200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1]在这里,报告强调了理论武装青年的重要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高校铸魂育人的关键课程,是理论武装青年大学生的主渠道,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意义重大。

一、提升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政治高度

政治引导是思政课的基本功能。高校思政课对大学生成长成才至关重要,承担着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教育、价值引领等重要功能,开设思政课的宗旨就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和道德品质。思想政治关乎方向,道德素养关乎大局。所以,思政课的政治性是思政课的重要属性。马克思主义是立党立国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是思政课发挥政治引导功能、彰显政治高度的重要体现,要毫不动摇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指导地位,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思政课教师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对高校思政课教学指导地位的关键,思政课教师自己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关键的关键。思政课教师只有自己信道,才能完成肩负的传道重要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6年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2]。2019年,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明确思政课教师要做到“六个要”,在政治素质方面要求是:第一,政治要强,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清醒;第二,情怀要深,保持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3]。他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重要战略部署,要求“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1]。正人先正己,思政课教师必须率先垂范。若要求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有必要的理论认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价值认同,要求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思政课教师自己首先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深刻的理论认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深刻的价值认同。如果教师自己都做不到这一点,要学生做到是不可想象的。毛泽东曾明确提出:一个政治性的团体一定要有共同信仰的主义,以此来明确目标凝聚人心,“尤其要有一种为大家共同信守的‘主义’,没有主义,是造不成空气的。……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4]498。政治团体要以主义作为信仰以凝聚人心,以学习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为职责的思政课教师更应该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信念,原因如下:一者,这样思政课教师的使命感、神圣感更强。把上课看成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事业,对教师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若只是一份工作,则意味着只把它当作谋生的工具,带有被迫的意思;若看成一份事业,则意味着愿意为它奉献,为干好事业而主动为之。如把上课看成是宣传践行信仰,对教师的意义就更为特殊:信仰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为了信仰,人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乃至宝贵的生命。树立了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信念,思政课教师就不是简单的教书匠,他们就会穷尽一切可能把理论学好、把书教好、把人育好,因为在他们看来,为共产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贡献自己的力量,是他们肩负的伟大使命。二者,这样思政课更有感染力、教学效果更好。教师有了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信念,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也就有了为信仰奋斗的激情、为伟大事业奋斗的崇高使命感。教师有了激情,思政课就会增添感染力。在老师的感召下,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易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受老师对马克思主义的执着信仰、对祖国满腔热情的影响,学生易由情感认同走向价值认同,由感性的知识了解走向理性的思想认同。这样,在耳濡目染中,情感和价值方面的教学目标逐一实现,学生的思想理论素养也就得以提高。

信道的前提是明道。理论清醒才能做到政治坚定,坚定的理想信念来自对马克思主义理解的透彻。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坚定的理想信念必须建立在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唯物史观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它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把唯物主义贯彻到人类历史领域,分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动因,从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客观规律。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人类一切社会形态中的根本矛盾,两对矛盾的运动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两对矛盾的推动下,社会形态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只有形成对马克思主义深刻的理论认知,才能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宏观趋势,才能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才能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时期保持战略定力。学习要原原本本地学、原汁原味地学,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真谛,而不仅仅是从文件中从教材中去学习。学习还要结合实际,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要在解决中国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第二个结合”[5]中学习理论、深化认识。

二、增加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思想深度

思政课教学不是单向的政治宣传,不是简单的政治灌输,“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6],要用学术讲政治,以透彻的学理分析、解决学生的思想困惑。把道理讲清楚的前提是把“道理”理清楚,即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而要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就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及思政课教学规律。

高校教学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教者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理论水平;要求从教者有较广的学科背景,对任教的课程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要求从教者对教材的理论观点有自己的研究和独到的理解。唯如此,教师上课时才能做到信心满满,讲解时才能做到深入浅出。社会转型时期价值多元,网络生活常态化时代来临,肩负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使命的思政课教学对从教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从教者具备较好的用理论回应、阐释现实的能力,以及紧跟时代、富有亲和力的授课艺术。所以,加强科研,研究教材所涉及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形成对教材的深刻认识和独到理解,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现实的阐释力,是提高思政课教学水平的基础;加强教研,研究教学涉及的教材、教师和教法等问题,形成对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规律性认识,强化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智慧化教学效果,是增强思政课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前提。如果教师只是满足于看看教材或找一些参考资料加以补充,而对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没有自己的研究,就难以把握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在课堂上也就难以回答较为深层次的问题,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只是照本宣科,没有教学方面的研究,缺乏对学生思想道德提升规律的认识,调动不了课堂气氛,哪怕其有很高的理论水平,也无法让学生理解领悟马克思主义及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深刻思想,也就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学术研究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基础,学术研究为丰富教学内容、深化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以及提高教师教学的专业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学理支撑。只有研究成果进课堂,课堂的思想性才会更强,课堂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才会有保障。这就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深入诠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探索思政课教学规律,多出精品力作。其一,要深刻认识学术研究和思政课教学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由于高校具有科学研究和教学等多项职能,部分高校教师往往陷入是以研究为主还是以教学为主的纠结当中。其实,就高校而言,学术研究和课堂教学缺一不可、相辅相成。无学术研究,则教师学术影响力难以体现,教学易缺乏深度;无教学,则高校不能履行培养人才的责任和义务。所以,研究和教学二者缺一不可,两者都不能偏废,应该并举,既鼓励教师从事研究,为教学提供思想智力支持,又不放弃培养人才的重任,让教师积极充当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前进道路上的引路人。其二,要兼顾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研究。科研和教研各有侧重点。科研主要研究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注重探究事物的客观规律;教研主要研究教学中涉及的各种对象,注重探求教学工作的规律。就思政课而言,科研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以及中国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等;教研则主要研究增强思政课实效性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手段等。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思政课教学研究相辅相成,对这两方面的研究加强力度,有利于教师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提高课堂含金量,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强化育人成效。要善于把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到理论层面进行研究,进而把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中去。比如,在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教学方面,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专题授课时,应在研究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基础上,把“大党独有难题”这一新论断的提出背景、丰富内涵与破解路径讲清楚,阐明这一论断“是揭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独有危险挑战的新概念”[7],引导青年大学生深化对全面从严治党的认识。

三、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情感温度

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情感温度是提升思政课亲和力的具体体现,是提升思政课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对增进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有重要意义。高校思政课要通过教学内容转化和话语体系转化拉近大学生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心理距离,表达对青年的人文关怀,彰显思政课的亲和力。

(一)以鲜活的内容贴近大学生实际

为体现思政课统编教材的严谨和规范,思政课教材具有理论性强和体系完整等特点。正因为如此,教材采用的是学术话语和理论话语,逻辑严密、用词规范,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可读性不是很强。在网络生活常态化的当下,许多青年大学生习惯以碎片化方式、快餐文化的方式获取知识。这种情形下,对以宏观叙事为特点的教材体系进行内容和话语的转化,转化为学生便于接受的教学体系就成为必然。一方面,“配方”要新颖。既要遵循统编教材的基本精神,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又要自觉回应社会热点和学生最关注的问题,在教学素材的选择上注意多样化和鲜活生动,围绕学生需要切实解决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价值观上的迷惘。另一方面,语言要接地气。要善于把学术语言、理论语言、书面语言向大众语言、口语转化,要善于吸收大学生喜爱的、思想健康的网络语言,将其运用到课堂上来。当今社会已经迈入新媒体时代,互联网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影响。青年大学生是使用移动互联网的重要人群,网络语言深受大学生喜爱,恰当地采用网络用语,有助于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

(二)以生动的形式激起大学生兴趣

思政课属理论课,概念抽象、原理复杂,又多是宏观叙事,或阐释博大精深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或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或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或叙述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百多年的艰辛探索历程,或讲解最新的国内外形势和政策,与学生学习生活工作的联系不紧密,学生普遍反映理解把握难、学习兴趣不大。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在精通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生动的表达形式,以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否则,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之无味,教师勉为其难,哪怕教师理论功底再扎实,教学效果也难以让人满意。生动的形式指用合适的事例、恰当的人物活动以及巧妙的教学设计阐述深刻的理论。这些事例和人物活动不是任意的,应该在课前精心设计、认真准备。一方面要信息来源可靠,确保事件细节、人物经历的真实性,而不是杜撰,要保证资料信息的权威;另一方面要精选合适的、能充当论据的、有助于增强理论说服力的事件和人物活动。有了这些生动的例子,抽象的理论就不再晦涩,高大上的理论就从“天上”回到“人间”,让学生在笑声和掌声中逐渐领悟真理、升华境界。当然,不能以娱乐性代替思想性,不能过度追求所谓笑声和掌声而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价值引导。形式只是手段,内容才是目的。若过度追求课堂的热闹,而忘记了立德树人的根本教学目的,那就本末倒置了。增强教学效果与确保教学质量不能画等号,正如有学者指出的那样,“如果把是否‘入耳’、有‘笑声’和‘掌声’等效果反应,当作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那就可能与确保和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宗旨背道而驰了”[8]。

四、加大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力度

授课是门艺术,是塑造灵魂的艺术,思政课教学更是如此。要切实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加大高校思政课教学的育人力度。

(一)根据思政课要求精心设计教学目标

立德树人是思政课的根本要求,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是思政课的出发点和归宿。为促进大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必须对思政课教学目标体系进行精心设计,并落实到教学全过程和每一堂课。思政课教学目标体系主要分为四个层面:首先是知识目标,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认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思想;其次是能力目标,主要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再次是情感价值目标,主要引导学生增强对共产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情感认同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最后是行为目标,主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思考分析问题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教学设计时,要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学生水平和学生所需,有针对性地设计相应的教学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好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好肩负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二)结合思政课功能丰富深化教学内容

从教学内容看,思政课教材是比较系统完整的,但为了提高教学的深度、扩展教学的广度,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教学内容予以丰富和深化:一是从人类历史、中国历史的纵深处挖掘授课内容的深度,坚定大学生自信。在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中,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这两对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这一根本动力作用下,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即从原始社会开始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社会。不但理论逻辑如此,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印证了这一点。所以,共产主义是唯物史观的理论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统一。而中国历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的探索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汲取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历史的选择,是人民的选择。二是从横向上拓展授课内容的广度,开阔大学生视野。要积极学习其他先进国家,以开放的心态与其他文明互相借鉴、互相交流,是古代中国曾经辉煌的重要原因。在当下,借鉴其他人类文明成果,也是当代中国发展的必要条件。博采众长,有助于我们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有助于我们重新走向辉煌。不过,在国际比较和交流合作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向和特色。中国道路根植于中国传统、中国文化,基于中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国情,在国际合作中不能丢掉自己的传统,在国际比较中不要忘掉自己的特色。三是从逻辑上深化授课内容的现实意义,把国家命运与个人前途紧密相连。民族复兴和个人发展息息相关,民族复兴了,个人发展就有了有利的时代背景和更多的发展机遇;个人发展了,民族复兴就有了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和智力支持。要讲清楚两者的联系,还要讲清楚两者如何联系。要激励学生将学好专业知识、发展个人事业有机融入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对分析问题、看待社会、搞好学习、干好工作的重要作用,教育引导学生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根据思政课特点改进教学方法手段

思政课要随时代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不断优化育人载体,争取最佳的教育教学效果。思政课运用何种教学方法哪种教学手段,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来确定,同时要注意跟上时代的步伐,特别是信息技术发展新形势。习近平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2]除了理论教学之外,思政课教师可以根据情况运用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等方法手段。道德品质的提升和价值观的形成有赖于实践的锤炼,学生在学雷锋活动、志愿者活动以及各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会逐步深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会不断深入。各种活动、各种实践会加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心理认同、情感认同,有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同时,行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归宿,只有把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当中,让学生把内化于心的思想、道德准则和政治觉悟外化于行,才能说思想政治教育有了效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情景剧表演、制作微视频、演讲比赛、征文比赛、历史知识抢答赛、理论微宣讲活动等丰富多彩的校内实践教学,以及社会实践调查、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校外实践教学,让学生认识社会、锤炼品质、增长才干。此外,还要看到新媒体新技术对人们工作方式、生活方式的广泛影响,加强信息技术在思政课中的运用,使思政课更与时俱进,更具吸引力和亲和力。互联网给教育工作带来了深刻影响,有力地消除了落后地区学习者获取资源的空间障碍,也给学习者自由掌握学习时间提供了便利。同时,网络也给人类生活方式带来重大影响,移动互联网的广泛运用使人们的消费、学习等活动都变得网络化,网络生活常态化趋势日益显现。要引领年轻大学生的思想,新媒体技术不可不掌握、大学生经常进入的网络阵地不可不占领。翻转课堂、微课、慕课、“人工智能+思政课”等基于新技术的信息化教学新模式新手段思政课教师必须掌握。当然,教学方法、方式、手段的运用要服务于教学内容的需要,要有方法论的指导,要有宏观的顶层设计,不能偏离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的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思政课马克思主义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思政课“需求侧”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