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可行策略
2023-03-11张小红
张小红
[摘 要] 文章以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为例,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当前江西省部分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期望在有效策略的指导和推动下提高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质量,以真正实现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成效
江西是农业大省,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中,农村学生人数占一半多。因此,研究解决当前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对学校改进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提高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质量、助力城乡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课后延时服务的内涵和发展成效
(一)课后延时服务的内涵
课后延时服务是基于“双减”政策,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解决家长不能按时接送学生放学问题,由国家政策支持、政府主导、学校主办的一项教育民生服务活动。为了缓解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各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提前了放学时间。学生下午三点半放学,学生父母五点半下班,时间冲突引发了家长接送难的问题。为了解决学生放学后的接送和教育问题,各地大力推进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课后延时服务的发展成效
自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开展以来,学校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第一,学生的课后辅导有保障。通过师生的朝夕相处,教师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便于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實。第二,在校完成作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第三,学校资源完备,为课后延时服务提供保障。学校可以利用校园内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兴趣,进而助力他们的个性发展。第四,课后延时服务遏制了教育内卷现象,让教育回归了本真,构建了生态化的教育环境。从宏观层面来看,“双减”与课后延时服务相辅相成,都力图减轻学生的压力和家长的负担。
二、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课后延时服务地位尴尬
课后延时服务在农村中小学实施不久,教师、家长对政策的了解还停留在表面。大部分家长认为,课后延时服务是政府出台的政策,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有力举措,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和落实好文件精神。从学校层面来看,学校制定规章制度,但在开展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这就导致教师、家长不能全面地理解政策。课后延时服务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在执行中受到空间不足、补贴少、资金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确保课后延时服务高质量地开展,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最终降低了课后延时服务的效率。
(二)资源不平衡,课后延时服务内容较为单一
由于农村中小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很大,部分学校缺乏非学科类专业教师,也没有与之配套的硬件设备,进而导致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单一,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中学科作业辅导占绝对比例,如果变相延长上课时间,那将不利于成长阶段的中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有些兴趣特长班的任课教师大多非本专业,水平有限,也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能力水平。不少实践活动要靠家长协助才能完成,无形中加重了家长的负担,并且在农村,有相当比例的中小学生跟随爷爷奶奶生活,很多老年人难以承担此类家庭教育重任,也因此导致不少课后兴趣特长活动课流于形式,难以真正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
(三)课后延时服务条件有限
课后作业辅导确实解决了不少留守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由于农村居住较分散,有的学生回家路程较远且多为较窄的县道、村道,有的甚至还要走山路,很多学生上下学由爷爷奶奶骑电动三轮车接送,学生参加课后延时服务一般五点半结束,回家路上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按规定,课后服务费可在坚持公益性的基础上收取,收费标准由市县政府制定,各学校根据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人数收取课后服务费,用以发放教师的课后延时服务补助。绝大多数的农村家长能理解并承担学校每学期收取的400元左右的服务费用,但农村学校大多规模小,学生也不多,如某县206所小学(教学点)中,50—100人的有189所,50人以下的有61所。即使学校按政策收取服务费,用以发放教师课后延时服务的补助还是微乎其微。况且还有不少家长认为教育学生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课后延时服务应该免费。如某县一所农村初中,家长强烈要求学校提供课后延时服务但拒绝按规定交费,经学校与家委会反复协调才同意每个学生每学期缴20元,这也是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因工作任务重、补助微薄而不愿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原因。
三、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的可行策略
(一)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
农村教育资源匮乏,但有着广阔的自然资源、民俗活动。农村中小学校应从实际情况出发,扬长避短,发挥农村优势来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比如,利用农村自然资源优势开展乡土地理、种植技术、动物养殖等教育活动;利用农村多样的方言、民俗活动开展民间艺术、民俗文化类学习教育活动,也可搜集相关资料和信息,开展课后研究性学习活动;还可以邀请不同职业的家长讲述职业特点,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人生,从而进行人生规划。总之,学校要争取多种资源,增强学生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构建以课程为核心的具有自身特色的课后延时服务体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二)做好统筹安排
针对江西农村中小学点多面广、学生人数少、音体美等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的特点,课后延时服务以乡镇中心学校为单位进行统筹安排。如调查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在20人以上的不同村小开设非学科类的课后兴趣特长辅导班,由中心校协调安排区域内音体美等专业教师到各校进行辅导;对于20人以下且交通不便的村小或教学点,由本校教师进行以学科作业辅导为主的课后延时服务。
积极推行课后延时服务“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个小时。而农村中小学有不少学生上下学路途较远、路况较差,多由老人负责接送,且大多农村学生的父母或监护人都有工作,他们劳动时间相对灵活机动。因此,农村中小学的课后延时服务的时长、结束时间不能“一刀切”,应由学校与家委会商量确定,既要保证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又要保证学生路上安全。
(三)完善监管机制,加强经费保障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的监督管理,明确要求,落实责任,要将学校课后延时服务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考评项目,并设置动态奖惩激励制度。学校要将课后延时服务工作纳入学校整体工作和学期、学年计划,建立健全课后延时服务管理制度,将教师参加课后延时服务工作计入工作量,将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作为职称评聘、表彰奖励和绩效工资分配的重要参考。
针对农村中小学所收服务费不足以支付参与课后服务教师和相关人员的补助问题,地方政府可给予适当财政补贴,要“设立专账,专款专用,专项用于课后服务方面的开支”,学校日常工作开支不能占用课后延时服务经费,为农村中小学开展课后延时服务提供经费保障。
课后延时服务最初是为了解决“三点半”难题而实施的一项惠民教育工程。随着“双减”政策的落实,课后延时服务也是助力“双减”政策落实而推出的一项服务政策。农村中小学的办学条件和城市中小学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加大对农村中小学课后延时服务开展现状的分析力度,对减轻农村家庭教育负担,保障学生的健康、生命安全,真正实现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课后延时服务的后续改革等方面均有着深远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