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着笔让人物呼之欲出
2023-03-11胡善恩
胡善恩
鲁迅的《孔乙己》是一篇讨伐封建科举制度罪恶的著名小说,我们早已耳熟能详。在这篇名作中,作者塑造孔乙己这一人物形象的方法,也堪称经典之作。今天,我们就通过研读这篇课文,来跟文学大家鲁迅学习如何塑造人物,让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孔乙己是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生活贫困潦倒、最终被强大的黑暗势力所吞没的旧时代的读书人。鲁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艺术手法高妙,我们先看节选的几段课文:
鲁镇的酒店的格局,是和别处不同的:都是当街一个曲尺形的大柜台,柜里面预备着热水,可以随时温酒。做工的人,傍午傍晚散了工,每每花四文铜钱,买一碗酒,——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现在每碗要涨到十文,——靠柜外站着,热热的喝了休息;倘肯多花一文,便可以买一碟盐煮笋,或者茴香豆,做下酒物了,如果出到十几文,那就能买一样荤菜,但这些顾客,多是短衣帮,大抵没有这样阔绰。只有穿长衫的,才踱进店面隔壁的房子里,要酒要菜,慢慢地坐喝。
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的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的。因为他姓孔,别人便从描红纸上的“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里,替他取下一个绰号,叫作孔乙己。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的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看看将近初冬;我整天的靠着火,也须穿上棉袄了。一天的下半天,没有一个顾客,我正合了眼坐着。忽然间听得一个声音,“温一碗酒。”这声音虽然极低,却很耳熟。看时又全没有人。站起来向外一望,那孔乙己便在柜台下对了门槛坐着。他脸上黑而且瘦,已经不成样子;穿一件破夹袄,盘着两腿,下面垫一个蒲包,用草绳在肩上挂住……
孔乙己之所以成为经典人物,在于作者妙意着笔,匠心塑造。这种匠心,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聚焦的视角,摄取鲁镇咸亨酒店的特殊环境,安排主人公的嗜好和生活,展现人物的生活。这样的聚焦既符合孔乙己“好喝懒做”的身份,又便于表现社会对这个悲惨的读书人的态度。二是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来写。“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确定了孔乙己的唯一性,也正是这种唯一性,才会让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是在读者对人物有了整体认知之后,便运用常规刻画手法,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多个方面刻画了孔乙己的言行举止,表现了他的性格和心理。“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写出了他的迂腐,也表现出他自尊心受伤害时极力为自己行为辩护的窘态。特别是运用细节,在短衣帮面前“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就把孔乙己的虚荣、炫耀心理表现得淋漓尽致。作者就像一位高明的画家,在极为俭省的笔墨中,就“画出了他的灵魂”。
当然,作为语言艺术大师,鲁迅塑造人物的手法绝不仅仅如此。为了让塑造的人物更加深入,作者在刻画时,始终贯穿着对比手法。如孔乙己和酒客的对比,孔乙己第一次亮相和最后一次出场的对比,孔乙己和丁举人的对比,在对比之中,就把人物精神和肉體上受到的巨大摧残呈现在读者面前了,同时也在喜剧的氛围中,深刻地刻画了孔乙己这一人物的悲剧性的命运。
小说创作,就是用立得起来的人物说明人生、解释人生。那么,如何让你笔下的人物“立”起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一、设置一个活动场所。人物总有一定的活动环境,写作中,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设定特定的场景,做好渲染铺垫,往往能够突出人物的形象。上文中,孔乙己的活动场所在鲁镇咸亨酒店,这里是社会的一个缩影,存在着鲜明的等级。孔乙己正是在这样特殊的环境氛围里,艰难地谋求在公共领域的平等对话,这更容易凸显人物生活的背景。我们在刻画人物时,若能借鉴这种手法,让人物立在特定的环境之中,或渲染,或烘托,这样作品中的人物才会锦上添花。例如满分作文《向奋斗者致敬》中,作者开篇这样写道:
老家四月的油菜花田,大片大片的浓艳的烈黄,在饱满的阳光下翻涌滚动着,使人把持不住想要拥抱这来自四月的蓬勃生机。
有了这样一段唯美环境的交代,不仅渲染了人物生活的环境,还具有引出下文、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正是因为有花,才有蜜蜂;因为有蜜蜂,才引出养蜂人。他们逐花而行,做甜蜜的事业。文章唯美浪漫,起笔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二、抓住一个独特个性。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同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再普通的人物也会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写作中,要想让自己笔下的人物脱颖而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抓住人物个性特征来写。人物个性哪里来?要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来表现,也需要写作者独具匠心的发现。《孔乙己》一文中,作者抓住孔乙己“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个性特征,人物形象独特而醒目。回想我们学过的经典写人作品,无一不是这方面的典范。例如《一面》中,作者抓住鲁迅先生的“瘦”来写;《变色龙》中,作者抓住奥楚蔑洛夫的“变”的特点来刻画;《回忆我的母亲》中,作者抓住母亲勤劳的特点来写;《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聚焦了托尔斯泰“深邃”的眼睛。
写作时,特别是刻画人物时,我们就要借鉴这一点,不要处处着笔,泛泛描绘,而是要聚焦一点,抓住人物某一独特的、个性的特征,细腻刻画,往往就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描绘一个精彩细节。细微之处见品性,细节描写是通过对人物最传神的细微之处的描绘,对人物的思想、性格、内心世界进行准确的展示,从而精妙地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一种写法。写作中,为使人物形象更有灵气,除注意人物的个性刻画外,还要注意运用细节来展现人物的活动。如《孔乙己》一文,作者抓住孔乙己付钱的细节,一个“排”字,让人物的炫耀、自得的神态呼之欲出。再如杨绛的《老王》一文,作者抓住老王临死前到自己家送鸡蛋香油,“镶嵌”在门框的病态细节来写,凸显人物的善良;《列夫·托尔斯泰》中,作者用“惊奇地屏住了呼吸”将笔墨引向了托尔斯泰的“黑豹似”的目光,借助对犀利、深邃、威力强大的眼睛的描绘,展现了托尔斯泰的“天才灵魂”。
在刻画人物时,我们泛泛的描绘,不如点睛的一笔。这样的一笔,可以是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也可以是一个场面,一个道具。唯有细心观察,匠心设计,才会让你笔下的人物呼之欲出。
四、运用一点陪衬对比。“红花还需绿叶扶”,写人物也一样,如果只写一个人,或人物的某一方面,未免显得单薄。为了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我们可以借鉴鲁迅的这种“烘云托月法”手法来写。就是除表现主要人物外,要学会让这一人物的对立面,或陪衬人物也同时出场,在对比、渲染中,人物形象便能脱颖而出。还用鲁迅的作品《阿长与〈山海经〉》举例,作者写阿长,先写了她身上的陋习,然后再写对她的敬仰,在对比中人物形象格外高大。而冯骥才的《笨盗》中,作者先写一个小偷偷盗技艺的出神入化,赚足了关注度,最后这样的小偷也被盗,还竟然没察觉,这样的技艺只能被称为“笨盗”了。你看,主要人物都没有出场,但在对比烘托中,我们却能感受到“高手”的凛然。
真的好想你
唐亦可
我没有想到,进入初中都两年了,我还会时常想起她。方正脸,马尾辫,个子不高,下巴却扬得挺高,不说话时也有自信和戏谑的神情,那样的画面,竟是如此清晰。
初次相见,她反复强调:“我姓向,向老师!大家一定要记住,别隔着老远叫我生物老师。”见下面一阵哄笑,她也莞尔一笑,继续道来:“你们是不知道,开始咱们这门课叫植物学,我便成了植物老师;后来这门课又改叫动物学,我又成了动物老师;现在好一点儿了,这门课叫生物学……”话未说完,台下又是一片哄笑声。从那一刻起,我就认定,她不是一个寻常的漂亮女老师。
快乐的笑声虽然总是忍不住从她嘴里溜出,不过她的严格倒是大大出乎我们的意料。犹记得初一下学期,我因为请假耽误了一天学习,第二天便堂而皇之地缺交作业。然而,向老师板着脸,我不仅得到了她的“亲切接见”,还得乖乖补足作业。我当时实在烦恼得很,现在想来,却只剩下对她的感激了。
课前抽测算得上是向老师的讲课特色。她的抽测并不印在纸上,而是印在她的心中,由她一个字一个字念给我们听。若回答不出来,那可是件麻烦事。因此上课前,在我们班或安静地自己默诵,或与同桌一问一答,已形成习惯。铃一响,空气便紧张而又活泼起来。向老师狡黠地笑着,我们则正襟危坐,生怕因身体的一丝活动而引起她的注意。在那个时候,不论是谁,都削尖了耳朵去听那检测题是刁钻无比还是简单平常。若是刁钻无比,便暗喜不是自己接了这“烫手的山芋”;若是简单平常,便暗叹为何自己没有这般的好运气。个中滋味,比最惊险的过山车还要来得更刺激。
可即便有如此严峻的课前抽测,向老师的生物课仍是最受欢迎的。除了她,没有哪个老师会花十几分钟的时间讲述一个侦探故事,只为解释何为“条件反射”;也没有哪个老师扯着嗓子把答案像读诗歌一样领着我们读了一遍又一遍,只为教会我们答题的方法;更没有哪个老师与我们讲十几年前自己的糗事,只为让身心疲惫的我们开怀一笑。我对生物课的喜爱,和大多数的同学一样,完全是由向老师的个人魅力带来的。
时光转瞬即逝,成长马不停蹄,一晃生物课结束,向老师不教我们班就快两年了。时光不长,也不短,可向老师那闪烁着睿智光芒的眼睛,总是时时在我脑海出现,时时催着我奋进。
向老師,我真的好想你!
这是一篇生动诙谐的写人文章,作者抓住向老师的特征来写,表现其可亲可敬的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写法上,作者既有场景设置,又有细节描写,同时还善于运用对比突出向老师的与众不同,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