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托物言志技巧,轻松解散文阅读理解题

2023-03-11张雷

课外语文·上 2023年2期
关键词:托物洋槐言志

张雷

【考点透视】

阅读理解在初中语文考试中占有较大分值,也是语文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同时,阅读理解也是学生在考试中丢分最多、最难把握的部分。针对散文阅读理解题型,运用托物言志的技巧进行解题,主要考点涉及以下几点:

1.整体把握文本,揣摩表现手法。

2.一般的得分点通常是简答题,要结合考题的题意进行层次性的解答。

3.学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对原来文章中的词语的使用,找到文中关键的词语或者句子进行回答。

4.要有属于自己的答题模式,在答题的过程中要语言简单明确,避免出现把答题的点漏掉的情况。

【典例分析】

窗前的树

在我的窗前有一棵又高又大的树——洋槐。

……

在春天,洋槐要比其他的树稳重。杨树和柳树都已经变得绿意盎然,它才刚刚发散出点点绿芽,只有一点点,不喧闹,安安静静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突然就在枝丫上挂满了花苞,就像一只又一只浅绿色的蜻蜓挂满了树枝——当它张开翅膀想要飞起的时候,那如纸一般的羽翼在温和的春日形成闪耀的亮光。

洋槐开花的时候,也是我们的槐花节。槐花开过之后才是春天真正来临的时候。

在夏天,洋槐绿意葱葱,生机勃勃的。夏天是一个多雨的季节,在暴雨来临前,我独爱在窗前欣赏我的洋槐——狂风将它的树冠刮得东倒西歪,满树的绿叶胡乱地飘零着,它在风中翻滚着、盘旋着、颤抖着、呻吟着。很多次我以为它会被暴雨中的狂风吹断,但是当天空划过闪电,我通过闪电透出的光亮,发现它依旧岿然不动,安静且祥和。那个时刻我突然心中生出一个名叫感动的情绪,这一刻我的心似乎也变得祥和。伴随着雨后干净的湿气在我的书桌周边久久不能散去,有的时候我会想这个书桌会不会就是用洋槐木制作的呢?不然的话,它如何背负着沉重的思维仍然结实有力呢?

在秋天,洋槐的树尖变成了金黄色,过不了几日,整个树变得金碧辉煌,映射在我的书桌之上……当我将目光放在这棵凋零的树上的时候,我并没有感觉到悲伤和凄凉——那是因为我知道它们在明年还是会回来的。

在冬天,洋槐一如既往地安静着。它全身没有任何遮挡,将它的挺拔与骄傲呈现在我的面前。也许并没有人在意它的存在,它一直活得孤单,却一直保持着自己独有的自信,潇洒地活着……下雪过后的槐树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问题】

1.将洋槐在一年四季的不同特征用语言简单地描述出来。

2.根据文章給予的信息,你认为洋槐有着怎样的品质呢?

3.作者写的是夏日的洋槐,那么对暴风雨中的洋槐为什么要着重进行描写呢?

4.根据自己的想法对下面的语句进行赏析:

一身素裹银光璀璨,在阳光还未及融化它时,真不知是雪如槐花,还是槐花如雪。

5.从洋槐的身上,你能够得到怎样的生活启示呢?

【答题技巧】

1.托物言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托物言志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运用托物言志写法的文章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想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在描述的时候,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

2.运用托物言志法,分为几个步骤:

(1)立“志”。所谓“志”就是文章的主题,就是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明确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且将其放在首要位置。

(2)寻物。明确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后,第二步就是“寻物”。“寻物”就是寻找与作者所要表达的“志”相同或者类似的“物”。所寻的“物”必须与所要表达的“志”有可托之点。“物”与“志”两者的融合是我们所寻“物”的标准要求。运用托物言志解散文阅读理解题,“物”的选取与挖掘是至关重要的,在对“形象”进行选择之后,要对形象的意义进行思考,能够联想出是哪些精神以及人物。然后通过不同的角度对形象进行叙述。

(3)状物。在寻找“物”之后,第三步就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状物。抓住物的特征才能体现文章的立意,精彩传神的状物才能使言志有所依托。“状”即描写,只有“状”出“物”之神,“志”才能有所托。这就要求学生要善于细心观察、角度要新颖、语言要生动形象。

(4)揭示。所选的“物”与“志”是有相通之处的,但是在状物的过程中,“物”与“志”之间的联系还是要揭示,让同学们不用花费太多的力气就能领悟到“物”与“志”之间存在的联系。

3.托物言志手法的运用,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转接式,就是由咏物到咏人。由咏物到咏人,首先要对所写之物进行浓墨重彩的描绘,这种描绘不会涉及事物的全部,而是抓住其主要特点,体现其精神内核,即由形到神,形神兼备。在描绘的过程中,情景交融、情理贯通。作者描绘物的主要目的是引入与之相似的人,即物的内质就是人的内质。

(2)交融式,就是人融入物中、物人交融。作者的情绪、感情一直在,并有跌宕起伏的变化。最开始可能会因为对物的认识停留于表面而呈现出一种肤浅的情绪化,但随着对物内在品质的深层了解,提升自己的思想和审美,最终掌握内涵和意义。这里物的“品质”就是人的品质的形象化,也可以是褒扬的感情一直高涨,借别的物来衬托凸显自己所咏之物。

【答案解析】

这篇文章使用了一种写法,叫做托物言志,将洋槐在一年四季中的不同特点牢牢抓住,针对洋槐朴素、坚强不屈的品质进行了描述。从洋槐的身上,我们获得了“做人就要像洋槐一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畏险阻、锲而不舍”的生活启示。

第1题,主要是对学生对于这篇文章整体的内容掌握以及对文章概括能力的考查。主要描写洋槐具备怎样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侧面将托物言志中“物”的特征表述出来。

参考答案:在春天,洋槐带着点点绿意安静地树立在“我”的窗前,在清风中伴随着阵阵花香轻轻摇曳着;在夏天,洋槐任凭狂风暴雨依然岿然不动;在秋天,洋槐整个树变得金碧辉煌,树叶温和地缓缓下落;在冬天,洋槐一如既往地安静着。它全身没有任何遮挡,将它的挺拔与骄傲呈现在“我”的面前。

第2题,主要是对学生对于文章中洋槐形象的掌握进行考查,可以说是对托物言志中的“物”的内容进行考查。可将文中“在春天,洋槐要比其他的树都要稳重”“在夏天,洋槐绿意葱葱,生机勃勃的”“很多次我以为它会被暴雨中的狂风吹断,但是当天空划过闪电,我通过闪电透出的光亮,我发现它依旧岿然不动”“伴随着雨后干净的湿气在我的书桌周边久久不能散去”等语句结合起来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洋槐具有朴实、坚强不屈的品质。

第3题,主要是对洋槐的特征进行考查。

参考答案:暴风雨中的洋槐能够完美地展示出洋槐的坚强不屈,表达了作者对洋槐的赞美以及喜爱的感情。

第4题,主要考查的是品析文中的语句。可从修辞、词语运用、写法等角度进行赏析。

参考答案:这一句运用了回环的手法,将下雪之后洋槐银装素裹的美丽形态描写了出来,给读者呈现了一幅美丽的画作,让读者拥有好像真的看到了洋槐一样的感觉,从而引起读者的感情共鸣。

第5题,主要是考查对于托物言志中“志”的内容,可从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一是作者对洋槐的情感和态度,是赞美还是批判,是怜悯还是冷漠等;二是作者写作时的情绪和心境。文章的写作往往是在某段时间或某时期的情感表达,字里行间往往会流露出作者写作时的心境;三是写作目的,作者写这个文章的目的是什么。

参考答案:做人应像洋槐那样朴实、坚强,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而不懈奋斗。不管发生什么自然灾害,洋槐永远高傲笔直地挺着树干,坦然面对一切。同时不管世人用什么样的眼光去看待它,它依然毫不在乎,只是默默忍受,做好本职工作。我们以后也要学习洋槐这种坚贞不屈的优秀品质,在人生道路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也需要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积极抵制周边的诱惑因素,同时培养这种顽强不屈的优良品质,在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旅程中不必过于在乎他人眼光,尽最大努力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情。

猜你喜欢

托物洋槐言志
言志为本
洋槐花
托物言志借景寓廉 寓廉于景廉景交融——探索郑州市人民公园内的廉洁文化元素
言志说及其诗歌史上的体现
如何巧妙地托物言志
追根溯源写生活 托物言志抒情怀——王桂臻老师小写意花鸟画欣赏
托物言志,表情达意
春日的洋槐
托物言志的作文怎样写
洋槐花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