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功能恢复及疼痛状况的影响
2023-03-11范红丽许佳杨丽静张莉王敏
范红丽,许佳,杨丽静,张莉,王敏
1.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骨伤科,陕西 铜川 727031;
2.陕西省铜川市中医医院外(骨伤)科,陕西 铜川 727000
近年来,髋关节置换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自理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然而手术需持续较长时间,且手术操作会损伤软组织、肌肉及骨骼,加之,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大部分为年纪较大的人群,他们痛觉敏感、耐受力较低、体质差,术后很大程度会出现中、重度疼痛[1]。疼痛能引起烦躁、免疫力下降、焦虑、失眠等症状,进而对康复及归转产生不良影响,增加并发症,因此术后疼痛缓解为术后康复的重点[2]。目前,大部分患者术后均选择镇痛泵对疼痛进行干预,然而疼痛有多靶点机制,药物并不是对全部的疼痛类型有效,同时不良反应明显增加,个体化、多模式、多学科联合镇痛逐渐被临床应用[3]。耳穴压豆属于中医常用的干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护理技术,能够使气血调理、经络疏通,发挥镇痛作用。相关文献显示,耳穴压豆能减轻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疼痛[4]。揿针为一种中医外治法,于疼痛缓解方面效果理想,同时安全性较高[5]。陈秀丽等[6]的研究表明,腕踝部针刺同耳穴压豆联合使用能够降低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疼痛度,同时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量,进而降低了头晕、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在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将探讨揿针联合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及疼痛状况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行髋关节置换术的80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纳入标准:(1)于我院行全髋关节置换术;(2)经CT严格诊断为创伤性骨关节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股骨颈骨折等疾病;(3)手术前,无瘫痪、腹泻、便秘及全身性疾病;(4)手术完成后生命征平稳、意识清楚。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2)病理性因素引发的髋部骨折;(3)有药物依赖史;(4)伴有肾、肝、心功能障碍。依据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s]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例(%),±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n(%),±s]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该组患者术后给予静脉自控镇痛。具体操作方法:于镇痛泵内添加100μg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203651,规格2 mL:100μg)+200μg盐酸右美托咪定(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10085,规格2 mL:0.2 mg)+10 mg托烷司琼(瑞阳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60,规格5 mg),并与100 mL氯化钠注射液0.9%相溶,给药剂量首次3 mL,持续1 mL/h,一次按压剂量为1mL,15 min的锁定时间,治疗时间为24 h。
1.2.2 联合组该组患者在对照组的静脉自控镇痛基础上给予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具体方法:(1)揿针:使患者保持仰卧位,请高年资护师选择病患同侧大抒穴、申脉穴、丰隆穴、风市穴、绝骨穴5个穴位,擦拭消毒后,选择清铃揿针(改良型,国械注进20162271259,日本SEIRIN公司生产)垂直埋针在穴位上,同时压紧,不干扰患者活动、不产生明显疼痛最佳。揿针于每天相同时间段内更换1次,一直持续到术后72 h。(2)耳穴压豆:由高年资经验丰富护师贴敷王不留行籽在患侧耳廓交感穴、皮质下穴、神门穴、肝穴、内分泌等穴并按压,按压频率3~5次/d,每次3~5 min,3 d后改为对耳,同法按压。感到酸、胀、痛、麻为佳,治疗时间为6 d。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检测)方法(1)疼痛状况:选择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7]评价两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及7 d的疼痛状况,按照疼痛程度分为无痛(0分)、轻度疼痛(0~3分)、中度疼痛(3~6分)、重度疼痛(6~10分)。(2)髋关节功能[8]:选择髋关节(Harris)评分评价两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 d髋关节功能,主要包括疼痛、畸形、活动功能、关节活动度4个维度,分值分别为44分、4分、47分、5分,共100分,评分越高提示髋关节恢复越佳。(3)P物质(substance P,SP)、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5羟色胺(5-hydroxy tryptamine,5-HT)水平:采集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 d的静脉血5 mL,经离心分离血清,置于-50℃的环境中保存,选择放射免疫法检测SP、PGE2、5-HT水平。(4)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患者的恶心、头晕、尿潴留、发热、皮肤过敏、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联合组患者术后6 h、12 h、24 h、48 h、72 h、7 d 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surgery(±s,points)
表2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的VAS评分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VA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surgery(±s,points)
2.2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且联合组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hip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髋关节功能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hip function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point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 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value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surgery,αP<0.05.
2.3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介质水平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的SP、PGE2、5-HT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两组患者的SP、PGE2、5-HT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但联合组患者术后的SP、PGE2、5-H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介质水平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ain mediator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表4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疼痛介质水平比较(±s)Table 4 Comparison of pain mediator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s)
注:与本组术前比较,a P<0.05。Note:Compared with the value in the same group before surgery,a P<0.05.
组别例数SP(pg/mL) PGE2(ng/mL) 5-HT(μmol/L)术后3 d 745.18±16.37a 692.84±17.11a 13.979 0.001对照组联合组t值P值40 40术前243.64±20.37 244.26±19.05 0.141 0.889术后3 d 140.27±10.59a 113.48±11.45a 10.864 0.001术前84.33±21.74 84.89±22.21 0.114 0.910术后3 d 61.16±2.44a 43.36±2.98a 29.230 0.001术前932.15±26.49 937.63±25.15 0.949 0.346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联合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50%,与对照组的10.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5>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比较(例)Table 5 Comparison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n)
3 讨论
疼痛属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症状,患者因疼痛使功能锻炼依从性降低,不能够早期下床活动,往往因活动量减少导致感染、压疮、深静脉血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一旦出现并发症将会严重影响到肢体功能恢复[9]。现在,临床镇痛手段包括心理干预、镇痛泵、镇痛药等,虽效果较好,但是对于年龄较大或体质特殊的患者效果不太理想,而且容易产生诸多不良反应[10]。手术后疼痛在祖国医学中,属于金伤、金创范畴。
揿针埋针在中医中属于特殊针刺方式,在特定穴位中埋入揿针,同时固定并持续一段时间,进而对穴位进行柔和且持久的良性刺激,经活血行气、通络疏经而发挥镇痛止痛作用,且揿针埋针还能改善针刺的临床效果[11]。揿针具有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小及操作方便等优势,特别是对于急性疼痛患者,效果更加明显[12]。揿针埋针的穴位选择原则为“经络所过、主治所及”,挑选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及足阳明胃经为主要经脉,对大抒穴、申脉穴、丰隆穴、风市穴、绝骨穴进行针刺。大抒穴壮骨强筋、健膝益骨;申脉穴属于足太阳膀胱经的相关穴位,发挥补阳益气、调阴阳之气的作用;丰隆穴属于足阳明胃经的穴位,能够活动肌肉关节,并对疼痛性疾病进行干预;风市穴可发挥利关节祛湿通络的作用。绝骨穴能发挥充骨补髓的作用。
耳穴压豆属于常见的中医护理技术及治疗手段,祖国医学相关理论显示五脏生理功能、经络同耳息息相关。耳廓上包含各个脏器对应的区域,经王不留行籽对相关穴位或区域进行刺激,能够实现脏腑功能调节、气血通达、经络调理、镇痛等功能[13]。相关文献显示,神门穴能镇静安眠、止痛解痉,交感穴能行气止痛、益心安神,内分泌穴能够对人体的内分泌紊乱进行调节,肝穴可以使情志调畅,并发挥和血运气的功效,皮质下穴可以兴奋并抑制大脑皮质[14]。以上穴位配合干预能够理气行气、疏经通络、镇静止痛、安神宁心、散瘀活血。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静脉自控镇痛的基础上,使用揿针联合耳穴压豆治疗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6 h、12 h、24 h VAS评分明显低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术后3 d SP、PGE2、5-HT水平明显低于使用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揿针及耳穴压豆能够通过降低疼痛介质水平使镇痛效果在短期内增加。手术之后出现的疼痛程度同功能恢复有一定相关性,由于切口产生的疼痛会对患者的锻炼积极性产生影响,进而缺乏锻炼力度,这不仅会增加髋关节功能恢复时间,还会使下肢深静脉血栓、肺栓塞的发生概率增加[15-16]。本研究显示,术后7 d,使用自控镇痛、揿针及耳穴压豆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Harris评分明显高于使用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揿针、耳穴压豆可加快髋关节恢复速度。相关研究还显示耳穴压豆可以通过降低阿片类药物使用次数而减少发生头晕、呕吐、恶心等不良反应的概率[17]。本研究结果也显示,使用自控镇痛、揿针及耳穴压豆治疗的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使用自控镇痛治疗的患者比较,并无明显差异,说明揿针及耳穴压豆并不会增加患者的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综上所述,揿针联合耳穴压豆应用于髋关节置换术后可显著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缓解其疼痛,同时不良反应较少,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