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人的需要”视角下的精神生活

2023-03-11向汉庆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1期
关键词:群众精神生活

向汉庆,庞 杰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1]精神生活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重要场域,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能够“体现人的本质和发展方向,提供人全面发展的动力与规范”[2],“确证了人能够思维的本质特性及其满足作为人的本质需要的一般需求”[3],伴随着物质生活不断丰富,人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更加迫切。学者们对精神生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精神生活的生成条件、实现路径或某群体精神生活的现状、成因等主题。这样的研究虽有利于阐明精神生活的生成逻辑,但对于精神生活的本质及其属性研究相对较少。基于此,本文围绕“人的需要”视角对精神生活的本质、属性、生成动力及其功能进行论述,旨在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理论参考。

一、“人的需要”视角下精神生活的本质及其属性

人与动物最大区别在于人会劳动,并且人不仅会劳动,还通过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创造独特的精神生活。“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4]130,人的需要具有无限发展性,精神生活是“人的需要”不断发展的结果。我们应当从实践角度出发,立足于“人的需要”来把握精神生活的本质和属性。

(一)“人的需要”视角下精神生活的本质

精神生活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别于物质生产生活的人类精神生产活动形式,包括人类的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精神享受等多个环节,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科学、艺术等多个方面,涉及个体精神生活、社会整体精神生活和民族国家精神生活等不同层次,具体可以表现为文化阅读、思想交流、智力活动、艺术审美、探求真理等心理和思维活动等”[5],是人充分发挥自己主观需要的过程。“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他具有有意识的生命活动”,[6]560可见,精神生活是人自身所独有的,是人按照自己的意识在实践的指引下创造出满足自己精神需要的对象,因而精神生活是人自身实践的产物。精神生活从本性上讲“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拒斥‘固定化’的模式,追求‘多样’和‘兴趣’是对精神生活的本质表达。”[7]“自由是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8]84,然而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9]957,社会发展出现了拜物教异化,抑制人的全面发展,导致人的需要出现了片面化和异己化。由此,这为阐释精神生活的本质及其属性提供了必然条件。

第一,精神生活“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实质为人的社会关系的表达。“任何人都有一定的特殊的活动范围,这个范围是强加于他的,他不可能超出这个范围”[6]165,精神生活原本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本性的表达,精神生活本来作为人发展的需要,表现为人的自主活动。人通过精神生活原本应在社会性的历史活动过程中确证和提升自己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实现自己的精神升华。但是在资本主义社会私有制的条件下,“分工使得精神活动和物质活动、享受和劳动、生产和消费由不同的个人来分担”[10]135,分工的限制降低了精神生活的发展程度,使得人被束缚在机器上,在现实的生产过程中使人感觉到劳动的痛苦和精神的贫乏。并且在资本主义社会,精神生活“只是少数人的特权,是有闲暇之特殊阶层的远离日常感性世界的精神活动”[11]。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生活体现的是资产阶级的社会交往状况,为资产阶级提供精神支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关系的变革,越来越多的人从狭隘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意识觉醒,在广泛的社会交往中创造出更多的并不仅仅是局限于满足资产阶级的精神生活的支撑物。人的本质表现为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既具有社会属性,又具有自然属性,尤其是社会属性使得人具有独立的自主意识,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发展自己所需。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就是人在社会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由此精神生活的存在与发展是对人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实质表现,既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通过现实的物质生产活动表现出来,又可通过对精神这一抽象物表现出来。

第二,精神生活拒斥固定化的模式,自由是精神生活的本质体现。“个人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取决于他的现实关系的丰富性”[6]169,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需要根据人在现实生活中的需要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从宗教束缚和资本主义束缚的环境中走出来,就需要打破时空的界限。精神生活的发展拒斥固定化模式,不仅要打破唯心主义的主观性,还要打破意识层面对于精神生活的理解,将精神生活的发展建构在一个历史唯物主义的向度,并随着社会历史进步而不断完善丰富其思想内容。在资本主义社会,在物化的劳动过程中,人的智力得不到充分的发挥,资产阶级社会精神生活的自由本质被物统治,所有人的一切生产唯“物”独尊,“人的精神的类能力”变成了“对人来说是异己的本质”[12]163,在现实的实践生活过程,人追求独立自主的意识丧失,精神生活的自由本质本是人的自由思想的一种体现,最后由于被物化,精神生活的自由本性也就丧失。

第三,精神生活建立在物质实践基础上,追求多样、兴趣,探寻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既包括道德、意识、思想水平,又包括兴趣、知识以及对文化娱乐的追求,是人的需要尺度的重要内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为人的精神生活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同时精神生活境界的提升又促进了人对于物质生活的高层次追求。与动物相异,人在追求精神生活的过程中是基于人对于现实生活的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身价值,实现终极生命意义的过程。精神生活不单单是要满足人的精神需要,还要在此基础上提高人的精神追求的层次,对自身道德和思想意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使其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行为举止。不同的个体乃至群体对精神生活的追求相异,但终归都是从自身出发追求精神生活。人的需要具有无限性,基于满足需要的精神生活的内容和形式也具有多样性,以满足人的需要的无限发展并追求多样兴趣的精神生活。总之,精神生活是人对自身发展认知的一种提升,主要是以某种精神道德规范约束自身行为,实现自身价值的过程。在某种精神道德约束之下,人更重于探寻生命意义,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由此,精神生活的本质在于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也不无道理,物质生活的满足将人从劳碌时间中解放出来,追求精神生活的同时,也将把人对生命意义的本质追求表达出来。人具有超然精神属性,这种独特性使人具有丰富的思考力和想象力,而人生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自我价值,探寻生命意义。精神生活是人在追求自身精神境界的过程中产生的,最终还是复归到对人生命意义的本质追求上。

(二)“人的需要”视域下精神生活的属性

“人的需要”随着物质生产实践不断变化提升,精神生活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实践的结果,也是“人的需要”的重要内容,立足于实践的“人的需要”具有广泛性和多元性,这表明精神生活也具有实践性、现实性、发展性的特征,才能不断满足日益增长的“人的需要”的发展。

第一,精神生活具有实践性。精神生活具有实践性,是指精神生活作为人的生活方式,从属于人现实的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过程中才能不断满足人的需要。精神生活是社会主体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进行社会实践的产物,是对社会发展的反映,是人现实需要的一种表达。马克思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阐明了精神与实践的内在关系,指出精神不是自然本身对人的显示,而是人通过社会实践发展的结果,自然对于人的精神生活起到了关键作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精神生活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产生于物质实践的基础,是“与物质前提相联系的物质生活过程的必然升华物”[6]152。

第二,精神生活具有现实性。人的需要的发展是基于对现实的反思,精神生活是人的需要在社会中实践的产物,因此精神生活也具有现实性,其现实性仍然还是要基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由于基于实践性,精神生活的发展受到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等方面的制约,马克思批判传统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的遐想,在此之前,人对于精神生活的表达都是脱离现实的主观诉求、概念推理。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要切实回归社会生活本身,在对社会的体验中基于唯物主义的视角构建精神生活的现实性。

第三,精神生活具有发展性。精神生活的发展性主要是指精神生活的内容是随时代的发展不断丰富的。精神生活体现为人的需要的表达,人作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个体,其精神生产内容、思想传播方式和精神享受境界都在不断提升。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被束缚在机器上,受到物质生活的压迫,其精神生活一直处于匮乏阶段,对于现实的不满只能诉诸于资产阶级宣扬的神灵,祈求在其中获得自身解放;随着资本主义固有矛盾加剧,其生产关系被炸毁,工人逐渐从物质束缚中解放出来,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现实的人,表达出更多的精神诉求,多样化的精神诉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促进了其精神生活的发展。

二、“人的需要”视角下新时代精神生活的生成动力因素

基于“人的需要”视角,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在发生质的转变,即从以前需要和平和温饱到如今需要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人的需要的多样性、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等诸多因素为新时代精神生活的生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中,新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的重视是考察精神生活得以生成的重要方面。

(一)新时代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是精神生活发展的物质基础

现实的个人要生存,“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13]1002,可见物质资料是人进行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新时代以来,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经济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方式得到改善,我国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极大丰富和发展,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普遍提升,为精神生活发展提供坚实物质基础。

第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促进了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为精神生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随着经济发展,首先,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服务业,由原来的工业主导型经济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各种经济活力持续迸发,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不断出现,极大丰富了社会的物质生活资料;其次,需求结构进一步改善,我国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破解传统产能过剩等问题,发展中高端产业,需求结构也由生存型转向质量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各种物质生活资料供应充足,极大程度满足人们生活所需,保障人民追求精神生活发展;再次,随着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政策的实施,国家付出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支援乡村和偏远地区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回流,促进农村产业振兴,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着力优化收入分配制度,使城乡居民差距不断缩小,满足人民的日常所需,推动农村居民追求精神生活;最后,资源利用不断趋于优化,坚持节约优先,坚持对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利用,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合理分配资源,最大程度上创造更多的物质生活资料满足人民需要,为人民追求精神生活解决后顾之忧。

第二,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了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为精神生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一是我国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扩大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发展体系,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中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社会所需的物质生活资料的质量和数量,不断满足社会大众所需,为精神生活发展奠定基础;二是数字经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凭借广覆盖性、高渗透性整合社会资源,提高社会资源利用率,促进企业调整自身产业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生产出更多更优的产品满足生活资料需要,进而推动精神生活发展;数字经济赋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乡村数字化发展,培育乡村经济发展新活力,增强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要,推动人们精神生活发展。

第三,经济发展方式改善促进了物质生活资料的不断丰富,为精神生活发展奠定物质基础。“我国经济发展动力要从传统的投资、消费转变为创新和研发,即通过创新驱动和科技发展驱动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必须更多依靠自力更生和自主创新,不断延伸科学技术的广度和深度”[14],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我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也为市场主体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支持,丰富多样的物质生活资料不断涌入千家万户,满足了人民所需,为人民追求精神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不断追求是精神生活发展的内在动力

中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新时代中国经济蓬勃发展,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解决了贫困问题,满足了生存需要,人们正在追求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不断提升自己在精神文化方面的追求。

第一,人民群众自身个性发展需要精神文化加持,推动精神生活发展。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社会个体,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追求。新时代随着生产力发展,人民群众对于德、智、体、美等全方面追求都有自身标准,每个人对目标、价值、责任和动力的追求会更加具体化和崇高化,这就导致需要的变化使不同的个体对精神生活的需要程度也不一样。由于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境界需要通过精神文化来提升自身内涵和道德素养,这就需要人民群众到精神文化中寻找答案,与此同时这也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第二,劳动时间的解放使人民群众有更多自由时间参与社会实践、追求精神文化,推动精神生活发展。生产力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物质财富积累不断增加,不再像过去一样把全部的时间束缚在满足生存的困境中。伴随着社会实践方式的多样化,人民群众参与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也有更多自由时间支配,这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在精神文化中获得智慧,参与内容多样化、形式多样化的社会实践,促进人民群众自身不断丰富和发展,也同时促进了精神生活的发展。从劳动压迫中解放出来的新时代的人民群众有着更多的时间被自己自由支配追求精神文化享受,可以利用自由时间充实自己空寂的心灵,寄情山水、寄身书籍,在自由时间中寻求自己对于精神境界的一种追求,以缓解为满足生存给自己带来的疲惫感,这种对于自由时间的需要满足了精神和心灵,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第三,人民群众激发创造力需要到精神文化中寻找灵感,推动精神生活的发展。创造力的激发归根结底来源于人民群众自身的内在需要。生产力水平提升,新时代教育、医疗、卫生等各方面的发展,使得人民群众能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到全方位的保障。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社会发展氛围良好,这极大地刺激了人民群众对于激发自身创造力的热情。激发自身创造力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不断学习新的知识,汲取精神文化成果。人民群众对于激发创造力的需要要到精神文化中去寻找灵感,这种需要既推动了精神文化的发展,也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精神生活的创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创造精神生活又需要足够的精神文化储备。新时代号召全民学习,在“活到老、学到老”氛围的影响下,人民群众在书籍中启迪智慧,提升了我国的整体文化程度,激发自己的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随着自身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精神境界也会不断提升,丰富了社会实践的内容,促进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总之,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推动精神生活的发展。这是新时代精神生活发展的内在动力。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从人民群众对于物质财富的需要再到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这表明人民群众的自身需要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满足自身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这就要求自身在精神文化中汲取智慧,丰富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奋斗,这也促进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三)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的重视是精神生活发展的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这种极具特色的民主理念强烈地激发了人民群众作为社会主体参与社会建设的意愿,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发展使人民群众意识到需要不仅停留在物质层面,更是提升到精神层面,促进了精神生活的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首次揭示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人类文明新形态”[15],可见精神文明极其重要,中国共产党对精神文明的重视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第一,在政治上,中国共产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生活发展。中国共产党自身重视加强精神建设,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坚持党史学习教育,补足“精神之钙”;始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民族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新形态;时代发展过程中涌现出的伟大建党精神、抗疫精神、抗洪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等,都是宝贵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财富。中国共产党重视精神文明发展,鼓舞人民群众也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追求精神文明、提高自身精神文明素养,这同时也推动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第二,在经济上,中国共产党注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生活发展。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能够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另一方面,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需要精神文明指引。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过程中存在投机、非法经营等不良现象,这就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市场主体的思想水平与道德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公平竞争的发展环境。人民群众在参与市场活动的过程中,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定,自觉维护市场秩序,在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觉所需;良好的社会秩序以及人们在有序市场竞争中的获得感、满足感也推动了人民大众精神生活的发展。

第三,在文化上,中国共产党大力提倡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于文化多样化的需要。文化建设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文化传播形式,丰富文化传播路径,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不仅使文化更加大众化、通俗化,也使更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产品层出不穷,更高层次上满足了人民群众对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中国共产党强调在文化建设中要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博采众长,使中华优秀文化进入千家万户,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融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在接受文化熏陶的同时,既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又促进了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发展。

第四,在社会层面上,人民群众不仅通过“民生”推动了精神文明的发展,也通过“民和”促进了精神文明的发展,极大提高了自身精神生活的满意度与舒适度。在“民生”方面,中国共产党积极缩小城乡差距,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集思广益,出台多项惠民政策,健全基础设施建设,极大程度解决人民的就业问题,扎实推动共同富裕进程,使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极大提升;在“民和”方面,倡导文明、和谐的社会发展状态,通过乡风、乡俗、村规、民约或社区生活规范守则等使得邻里和睦、互帮互助,创造积极健康的精神文明新风尚。这种良好的社会发展状态和社会风气也促进了精神生活的发展。

第五,在生态层面上,中国共产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精神生活发展。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精神文明为生态文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众多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比如注重保护植被动物、建设美丽家园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表明人民群众的生活层次不仅停留在物质追求方面,优美的生态环境产生的精神震撼对于人民群众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始终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使人民群众意识到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精神家园,人民群众在与自然的真切交往过程中,真正地感受到自然的魅力,满足自己对于精神享受的追求,促进精神生活的发展。

三、“人的需要”视角下精神生活的功能

新时代社会蓬勃发展,“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16]4,其中的“更”字,表达出人民群众的需要是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的需要”具有无穷的潜力,在精神生活的帮助下,人民群众能够通过精神生活去认知自己的需要;在实践中发展自己的需要;最终实现自身需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由全面发展。

(一)基于认知层面,精神生活能够帮助人认知自身需要

缘起于社会实践的精神生活能够帮助人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中更好地认知自己的需要。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索取自然资源,满足了自己的基本需要。在精神生活的指引下,在加深对自然的实践探索中,又产生深层次的需要。这有利于我们认识到我们不仅需要自然丰富的矿产资源,更需要自然丰富的生态资源。在精神生活的指引下有利于我们进一步在探索自然的过程中认清自己的需要,不仅要追求物质享受,更要追求精神发展。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生产资料。同时优美的生态环境也为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资源享受,这种精神资源享受会对我们的心灵产生有利影响。人可以在与自然的交流中,享受大自然带给我们心灵洗涤,有利于帮助人摆脱社会不良影响下的假的需要。人对自然界的感受以及自然界的美能够给人以一种心灵的震撼,尤其是在当今社会迅速发展的前提下,涌现出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奢侈之风、攀比之风,人往往容易在现实社会中迷失自己,容易出现自我需要的异化。在与自然的交往中,在精神生活的指引下,有利于我们在自然中追求至真、至善、至美的需要。同时,还有利于我们认识到作为一个与自然同呼吸、共命运的人,保护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从原始社会的依赖自然到工业社会的征服自然,再到现今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既是一个人不断深化对自然认识的过程,又是一个对自身加深认识的过程。在人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人能够通过实践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正确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挖掘自然所带来的精神资源,满足自己的需要。在追求精神生活的过程中,人在与自然的交换中能够启迪自己的智慧,能够更好地认识自身,发现世界的奥秘,在对世界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自身和世界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有限性与自然的无限性,以此能够认知自己的需要。

(二)基于社会实践层面,精神生活能够帮助人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自身需要

精神生活能够帮助人在与社会的交往中发展自我的需要。精神生活是随着社会实践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深化,人是精神生活创造的主体,其需要也必然随着精神生活的发展而不断提升。人是社会的主体,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享受者,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自己,最终实现自己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人在社会发展中获得物质生活的同时,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也会更加渴望,会追求一种更加高层次、高品质、高质量的需要。在与社会交往中发展自身需要主要表现为自身对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环境等多方面的需要,这些都随着社会发展水平的提升由原来浅层次的认知深化为更深层次的实现,由意识层面的向往最终转变为现实层面的实现。在政治方面,人民群众会伴随社会发展趋势加强自身精神文明建设,提高自身参政的热情与素养,推动精神生活发展,还要求在更深程度和更广范围参与国家建设,积极建言献策,贡献自己的力量;在经济方面,精神生活的不断发展使得人在参与市场经济过程中,要求各种市场主体创造出更加迎合大众口味的作品和社会所需,不断满足人日益增长的需要;在文化方面,精神生活的发展使人要求更加多样化的文化传播载体与文化发展形式,以不断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在社会层面,人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需要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保障体系,以满足自身发展需要;在生态环境方面,人在与自然交往过程中进一步拓宽自己的精神生活享受层次,需要更多有寓意的自然景观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总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各种创新产品层出不穷。精神生活也随着社会的创新而不断地丰富发展,涵盖方方面面。对于迅速发展的社会,在精神生活的指引下,人在发展自身需要时还要学会辨证看待事物发展。

(三)基于价值层面,精神生活能够帮助人实现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仅需要客观条件的完善,还需要发展自身主观条件。人的需要实际上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在加深对自身认识的基础上,全面丰富、提升自己的过程,“是每个人都有充分的闲暇时间去获得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文化——科学、艺术、社交方式等等——中一切真正有价值的东西”[13]68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人的需要的发展也是与当前自身所拥有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相关,精神生活对人的知识储备和思维能力有着促进作用,进而可以继续促进人的需要的发展。精神生活能够通过塑造、改善人的精神面貌、提升社会风貌,为人的需要的发展提供内在驱动力。精神生活包含着道德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的理想信念、对自身成功的渴望追求等。一方面,精神生活的这些内涵不仅能够弥补人的发展的片面化,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另一方面,精神生活通过改善人的主观世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和整体素质,还能促进人与世界的和谐发展。因为在精神生活的高要求下,必然会转变人的生存观念、消费观念,提升人的价值观念,构建新的生存观念和消费观念,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健康生活模式,因此这也必然会使人能够更加坚定自己的认知,明确自己的需要,促进人的需要的自由全面发展,在追求自身全面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人的需要”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三重境界。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人的生存需要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解决,因此人要追求更高的精神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生活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但生活的真正意义在于从物质中超拔出来而实现精神的丰富与完善”[17],最终实现自身最终的解放。精神生活是人的自由发展本性的表达,具有独特作用,对自我认识的不断深化以及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驱动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个体对于自我认识的不断加深,人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诸如关于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与社会建设等方面命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猜你喜欢

群众精神生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多让群众咧嘴笑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拿出精神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