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礼仪教育“落地”让文明行为“生根”
——由“熊孩子”现象引发的关于幼儿文明行为教育缺失的思考
2023-03-11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
■文/厦门市五缘第二实验幼儿园 杨 莹
生活中,我们总能见到不少调皮捣蛋的“熊孩子”。他们干的“坏事”让人好气又好笑,同时也引发了社会对幼儿文明行为教育现状的担忧。本文从当下热议的“熊孩子”现象入手,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并从家庭、幼儿园和社会三方面思考提升幼儿文明行为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不久前,一件高1.8 米、由几万块乐高拼搭成的作品“NICK FOX”在北京三里屯展出。然而,展出不到1 小时,一个孩子无视围栏跑进展区并推倒了它,几万块乐高瞬间散落一地。据报道,事后孩子的家长对创作者进行了道歉,创作者虽然十分沮丧,但最后并没有对家长提出赔偿要求。
事件发布在网络平台后,许多网友纷纷跟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熊孩子”的种种“劣迹”,如:
——“在动车上,后排的孩子踢椅子,隔壁座孩子把果汁泼到我的白衬衫上,真狼狈。”
——“同事的儿子来做客,那孩子穿着鞋就直接上了我家的白沙发。”
——“去餐厅吃饭,隔壁桌小孩时不时跳下椅子到处跑,还不停尖叫,引得整个餐厅的客人纷纷侧目。”
一、“熊孩子”的界定
1.被舆论围攻的“熊孩子”,到底是什么样的
网络上把“熊孩子”定义为:调皮捣蛋,要求无厘头,有极大的好奇心、破坏力,常常弄得你哭笑不得甚至抓狂,却又无可奈何的孩子。他们本性并不坏,做的“坏事”也不会太过分,只是不按常理出牌,常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爱搞破坏、爱惹事端、不守规矩,等等。
2.“熊孩子”虽熊,但不等同于行为问题儿童
“熊孩子”虽社会性行为表现不良,与“乖孩子”相比稍显特殊,但相较于行为问题儿童的反社会性行为,仍属于正常儿童的范畴。但是,如果“熊孩子”的某些行为过激,就会有转化成行为问题儿童的可能性。
二、“熊孩子”不文明行为现象背后的原因分析
(一)幼儿自身的年龄发展特点
1.以自我为中心
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前运算阶段幼儿明显地表现出自我中心性。他们大多将焦点放在自己身上,按自己的喜好、意愿去行事,不能够站在他人的角度看问题,由此引发了不少人对“熊孩子”不顾及他人感受行为的指责。
2.文明意识缺乏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发展三种水平的划分,幼儿处于前习俗水平(0—9 岁),这一时期的幼儿对社会文明行为和道德规范,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没有明确的意识。
3.自控能力较弱
幼儿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2 岁时开始出现自我控制能力,随着年龄增长和自身条件不断成熟,呈由低到高的发展趋势,但学前儿童的自我控制能力仍处于较弱阶段。在这种情况下,“熊孩子”更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做出种种“出格行为”。
(二)家庭文明教育的误区
1.不正确的教育观念
每个孩子天生并不熊,就算熊也并非一天养成,在熊孩子的背后或隐或现都会有几个熊家长。在孩子犯错之后,他们总归咎于对方,认为成人怎么连孩子都容不下,小孩子不懂事,成年人别跟小孩子较劲。殊不知,正是护犊心切的家长们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变相纵容了“熊孩子”的形成,成为他们不文明行为的“挡箭牌”。
2.不正确的教育方式
没有管不好的熊孩子,只有教育缺位的熊家长。熊家长们常表现出两种不正确的教育方式。其一,纵容放任。明明看到或能预见到孩子的行为有悖于公序良俗,将侵害到他人并产生不良影响时,却不加约束,任凭其胡作非为。这种放任、忽视的态度不仅不利于幼儿文明意识和行为的养成,而且间接导致了幼儿霸道、唯我独尊等不良品行的形成。其二,过度管教。若父母的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对幼儿干涉过多,幼儿便觉得自由受到限制,想通过挑战父母的制约来发泄,这样也容易出现不良的社会性行为。
(三)幼儿园文明教育的缺失
学前儿童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幼儿园度过的,所以幼儿园的文明行为教育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然而,调查中发现,幼儿园在开展文明教育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课程方面
课程设置上,对幼儿的文明礼仪等社会性发展重视不够,存在重知识、轻能力、轻德育的现象。内容选择上,过于抽象化、理论化,与该年龄段幼儿的现实需求相脱节。教学方法上,以传统的教师说教、幼儿被动接受为主,效果不佳。
2.教师方面
教师不作为,责任心不强,对幼儿不文明行为采取忽视或纵容态度,或缺乏合理的教育方法,单纯靠惩罚进行教育,等等。
(四)社会环境的双刃剑
社会中潜藏着一些负面的内容,通过电视、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或其他方式影响幼儿。受好奇心驱使,幼儿会去模仿并在幼儿园或其他场所再现,进而又吸引其他幼儿去模仿、再现,这样恶性循环的结果便是出现各种各样的“熊孩子”。
三、促进幼儿文明行为养成的方法策略
(一)融入课程,深度整合
关于如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因此,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点内容,教师应将其深度整合进幼儿园的课程中。
1.融入课程目标
幼儿园应将《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关于促进幼儿良好文明行为品质的内容与本园课程相结合,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目标。
2.优化课程结构
幼儿文明行为教育内容需结合幼儿年龄特点、生活需要和已有经验,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幼儿文明行为养成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仪表之礼、仪式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餐饮之礼八大主题,每学期为一个阶段,对应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设计从易到难、领域均衡的主题内容。
3.修订与选取适合教材
幼儿园应紧紧围绕幼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目标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特点,修订和选取幼儿喜爱的动画片、文学作品和书籍等素材。教师不仅可以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可以充分利用当代社会弘扬的文明新风尚,选择具有借鉴性的故事和人物事迹给幼儿提供学习与模仿的榜样,在孩子幼小的心田播下文明的种子。
4.重视环境浸润价值观
幼儿园作为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二家园”,教师要积极营造文明的园所文化氛围,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同时,在幼儿园的功能室、楼道、办公室打造文明行为习惯主题墙,将榜样故事、感人事例、形象漫画、影视动画等引入班级环境,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得到浸润和熏陶。
5.创新育人实践活动
为有效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习得,幼儿园可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渗透到幼儿的一日活动,真正做到文明教育儿童化、生活化、具体化,文明礼仪学深学透、入脑入心。
(二)融入家风,优良传承
“父母是孩子的镜子,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长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模仿的对象。家庭教育不应局限在知识技能的培养上,还应关注孩子的文明素养和道德启蒙,使他们明事理,知礼仪,辨善恶,会做人。
1.营造和谐有爱的家风
在调查中发现,生活在和睦有爱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其生理和爱的需要能及时得到满足,有助于促进文明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的形成。相反,如果家庭关系不和谐,幼儿容易形成自私、冷漠等不利于社会交往的品质。因此,父母彼此之间要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为幼儿营造温馨、舒适、有爱的家庭氛围,帮助幼儿养成良好文明行为,促进其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2.更新教育理念,转变教育方式
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影响着他们的教育方式。这就要求父母保持学习力,多阅读育儿类书籍,主动更新教育理念,了解幼儿发展规律和特点,并结合幼儿自身的特点,严慈相济,适当引导,因材施教,赏识教育。
3.树立良好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家长作为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以身作则,恪守文明规范,树立良好的榜样十分重要。家长用正确的思想、渊博的学识、高尚的品德点燃幼儿的心灵,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感染孩子,这样才能“润物细无声”地把价值观的种子播撒在幼儿的心里,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融入社会,净化风气
随着越来越开放的国门以及全球化趋势,各种社会文化和思潮传入我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幼儿身处其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社会各种文化的影响。为了保护幼儿心灵不受社会负面文化冲击,我们应大力弘扬和践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体系的主流价值文化,并将主流价值观念渗透到幼儿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共同为幼儿创造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环境。
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无法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培养、渗透与影响。同时,幼儿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需要多方力量的支持,只有幼儿园、家庭与社会携手聚力,才能让幼儿置身于一个文明和谐的大环境,在耳濡目染中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走好未来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