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关系,我们都有点怪》:比发疯更有用的“解压阀”
2023-03-10阿信楚旂
阿信 楚旂
作者: 張昕 / 夏白鹿
出版社: 中信出版社
出版年: 2023-9
页数: 368
装帧: 平装
现如今,没点社交恐惧症、强迫症、密集恐惧症、拖延症、选择困难症、躁郁症之类的标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个“现代人”。
夜深的时候我们“emo”;上班的时候我们“拖延”;受到批评了我们“躁狂”;疯狂购物,是“物质依赖”;宅在家里,是“社交冷漠”……
缺爱型人格、社交冷漠症、外向型孤独症、阳光型抑郁、回避型依恋,越来越多的网络心理热词充斥在我们周围,点开评论区,几乎全是“看到不是我一个人有病就放心了”。
而在北大心理学教授张昕老师看来,那些拼命贩卖焦虑的人,都不是真正学习心理学的。因为真正学心理学的人,毕生所求所学就是为了减轻人们的焦虑,让你知道,大多数的“不正常”,其实都挺“正常”的。
2017年,张昕和他的妻子夏白鹿一起创办了个人公众号Dr昕理学。“一不读心,二不算命,三不解梦”,两位老师用最科学、最科班的心理学知识,给予当代年轻人关于生活与人生的另一种解题思路与方法,于是这本以“自我疗愈”、“自我治愈”为主题的《没关系,我们都有点怪》应运而生。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的皮尔斯·斯蒂尔等心理学家提出过一套用来分析拖延的时间动机理论(TMT)模型:任务效用会受到个体的期望、实现的时间节点以及个体对延迟的敏感性等因素的影响。
在这个模型里,个人对任务的价值评判会变动,那个被拖延的大任务的“死线”越近,越会把其他相对小的任务衬托得轻松乃至可爱。
国内有位心理学家据此提出了“积极拖延法”:不回避问题,用迂回的方式解决问题。
比如,现在拖着不想完成的大任务是写论文,他会去回复邮件、交水电费、洗碗、跑步,和写论文比起来,这些事儿变得可爱起来,成了减压放松的游戏。
这位心理学家就是张昕老师,类似这样的心理学技巧,这本书里起码还有几十个。
不管是“转发锦鲤”,还是“囤货癖”;是“容貌焦虑”,还是“炫富瘾”——无论它们看起来多么荒谬可笑、不合常理,其实背后都有自圆其说的动机。
这就是使用这本书的第一个方法:把它当成一本“人类行为说明书”。
张爱玲说:“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因为我们理解和懂得,所以可以站在多个角度看问题,因此也变得更加宽容和平和。
人生的“容错率”,比我们想象中更大
我们经常面临一个生活抉择:该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
无论怎么选,都可能后悔,而且无论怎么选,都容易出现一种自我欺骗:选择回家乡的,会在嘴上说在家多安逸,眼里却满是怀才不遇的不甘;留在大城市的,会炫耀自己长了多少见识、有多少机会,但是满腹疲惫和委屈。
这两种自我欺骗都是在试图解决认知失调。
所以说,现在人的焦虑到底是因为太忙不知道停下来,还是该忙却拖延?
都不是,是不能通过有效的忙碌认识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关键是行动的有效性,基础还是行动:只有行动了才能面临选择,只有通过选择才能证实自己真正要什么。
有一句很形象的话:“不要站着想,要边走边想。”
这也是这本书的第二类读法:通过书中给出的具体问题,实现疗愈、成长的基础——自我接纳。
我们会焦虑、抑郁,我们可能被恶人精神控制和精神虐待,起因都是我们不能接纳自我,认为自己需要他人的拯救和认可。
一个完全接纳自我的人会说:是的,我就是有点怪,那是我自己的事,而且它已经不再困扰我了。让我们就这么千疮百孔地生活下去吧,把这些孔洞用来呼吸空气,用来彼此谅解。
《没关系,我们都有点怪》作为一本专业的心理学书籍,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地方。不同于一般以“小美”和“小帅”为案例的著作,这本书绝大多数案例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
张昕老师“不想写论文”一直拖延,结合专业知识提出“积极拖延法”;白鹿女士从青春期到成人时期关于“容貌焦虑”问题的心路历程;两位老师关于断舍离问题、仪式感问题的探讨……
不禁想到书中张老师举过的一个案例。
一对古代情侣被棒打鸳鸯,男子找到算命先生问:“我和她来世还有缘再见吗?”
算命先生说:“你们来世的缘分很奇怪,你们从未见面,却是终生挚友。”然后,镜头就显示出他们在来世成为通过文字交流的网友的画面。
缘分真的很奇妙,我们也许素未谋面,也许相隔千里,甚至处在不同时空,却可以通过文字相聚,进行最真诚的思想交流。
而我们透过文字,也仿佛在与两位睿智又有趣的朋友一起成长。
来源:中信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