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茹:完美诠释“女篮精神”与“自我体现”
2023-03-10马作宇莫韶华
马作宇 莫韶华
10月5日晚,杭州亚运会女篮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馆打响,中国女篮以74:72战胜日本女篮,赢得队史第七个亚运会冠军,河南运动员张茹和队友一同站在了最高领奖台上。
此次亚运会上,张茹表现抢眼。在小组赛首场比赛中,张茹的数据是7分4篮板3助攻3抢断,表现非常全面,可谓无所不能,异常亮眼。在半决赛上,张茹的数据是8分5篮板2助攻2抢断,为击败朝鲜女篮进军决赛立功。
决赛中,张茹上场15分钟,以顽强的防守多次破坏日本队的进攻。
在获得这枚沉甸甸的亚运会金牌之前,張茹先后随队获得2022年女篮世界杯亚军、2023年女篮亚洲杯冠军荣誉。
在张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无数努力和奋斗的痕迹。她的拼命精神让人动容,激发了人们追求梦想的勇气。她不仅是一名优秀的篮球运动员,更是一位热心公益的充满正能量的榜样。
“下了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
张茹的成功并非来自天赋和运气。她的每一分成就都是通过无数个艰苦的训练和努力换来的。她每天早出晚归,一心一意地追逐自己的篮球梦想。在她的心中,篮球不仅仅是一项运动,更是一种信仰。她对篮球充满了敬畏之情,对每一个比赛充满了渴望。正是这份坚持和执着,让她在职业赛场上一次次闪耀。
张茹今年24岁,良好的天赋注定了运动生涯的不平凡。她12岁开始学习篮球,到20岁进入国家队只用了8年的时间。2018年,她加入河南女篮,参加WCBA联赛(中国女子篮球联赛),开启职业生涯,先后效力于河南女篮和内蒙古女篮。
2019年,20岁的张茹首次入选国家队,此后代表中国女篮参加了东京奥运会、女篮亚洲杯和世界杯等赛事,为中国女篮重夺世界杯亚军立下了大功。张茹的速度和防守反击是优势,如今她已经成为国家队非常重要的一员,而在球迷眼中,她是中国女篮“颜值与实力的担当”。
赛后,张茹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很开心拿到这个成绩,这是我们一直想要的结果,没有辜负我们这么长时间的努力。”
张茹介绍:“教练叮嘱我们要做好防守、做好细节,我们一直很努力。亚运会结束后将直接准备WCBA联赛,我们联赛见!”
张茹说,下了领奖台,一切从零开始,这是中国女篮一直坚持的原则,今后将为球迷奉献更多精彩的比赛。
“女篮精神不仅是敢打敢拼”
在杭州亚运会上夺下金牌后,张茹并没有像大多数运动员那样开始休假,而是马不停蹄地赶了近3000公里的路,出现在了云南澜沧的一所乡村小学里。
10月10号至12号,两天多时间,张茹不停地变换着身份。
她是中国女篮的冠军成员,和孩子们分享着女篮精神;她又是一名篮球教练,和乡村小学篮球队里的每名球员强调着基本功的重要性;她还是孩子们的“大姐头”,和大家一起做游戏、一起吃饭,不停地鼓励着身边的每个人……
这是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中心小学进行的一场持续了5年的教育帮扶行动,张茹是一名志愿者。
“我很早就关注到了这个公益行动,看到那些热爱运动的女孩,真的在她们身上看到最初的自己。”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茹聊起了女篮精神,也谈到了她希望用这种精神激励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
“我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可爱的人们实现理想。”
从上海到澜沧拉祜族自治县的2900多公里路,并不好走——飞行接近3个小时落地昆明之后,还要继续转机飞行1个多小时,才能到达澜沧景迈机场。
而从机场到达拉祜族自治县南岭乡中心小学,还有差不多2个半小时不停颠簸的盘山路。
可就在一路舟车劳顿到达南岭乡的驻地之后,张茹没有休息多久,就迫不及待地赶到了南岭乡中心小学,短暂的一阵见面寒暄后,张茹就和面前的20多位十一二岁的小球员们打成了一片,然后突发奇想,希望和他们来一场“以球会友”的较量。
“原本确实是没有安排这个行程的,但是看到孩子们那么热爱篮球,就想要跟他们玩一下。”回忆起那场原本不在计划里的球场切磋,张茹聊着聊着自己也笑了。
因为在比赛的最开始,张茹给自己设置了很多限制,比如不能运球也不能进入禁区,但结果则是遭到了小朋友们的“碾压”。
然后,张茹立刻认真起来,甚至在防守中试图封盖小球员,“我真的很久没有进校园了,对我来讲,这也是一种感受校园生活的方式。不仅如此,小朋友们的表现也让我很意外,甚至是非常惊艳。”
就在两场篮球对抗之后,张茹给孩子们分享了她在中国女篮的一些故事。
从2021年女篮世界杯拿下亚军,到今年上半年的女篮亚洲杯夺冠,再到如今杭州亚运会上完成卫冕,“女篮精神”这个关键词被提及得越来越频繁。
“我觉得女篮精神不仅仅是敢打敢拼,无畏困难,它其实还是我们每个运动员自身的体现。”张茹告诉记者,这种“自我体现”其实就是一种传承。
“女篮有过巅峰时期,我们一代又一代也是通过以老带新的方式进行传承,学习老一辈的精神,不管这场比赛一定会赢还是有可能会输,都不可以丢掉这份精神,都要不忘初心。”
在张茹看来,女篮精神不仅仅是在篮球场上,也可以存在于生活中,这也是为什么她希望把这份精神传递给更多乡村学校里的孩子。
“我希望能够用这份精神带动他们,虽然他们现在可能无法真正理解,但是我希望能够告诉他们这一点,让他们听到,随着慢慢成长,他们就能有更切身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