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内涵特征、育人功能与实践逻辑

2023-03-10王路达

关键词:劳动生态发展

罗 艺,王路达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 200241)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新时代新形势新问题,攻坚克难、厚植发展的重要内容,并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进一步明确“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作为教育实践的先导,新发展理念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指导意义重大,也为社会主义教育提出了新的生态性要求。劳动教育是新时代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并作用于德智体美四育,具有浸润品德、开发智力、强健体魄、求知悟美等综合的育人价值,是学生成长成才的有效路径。在新时代新发展理念背景下,进一步赋能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要求其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将生态劳动教育与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一步统一,将实现学生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实现自然界绿色生态发展进一步统一,最终通过生态劳动教育全过程、全方位强化学生对以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和谐统一为主的新发展理念的认同,构建生态劳动教育“新劳动”内核,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一、溯源:生态劳动教育的“新劳动”内涵诠释

面对劳动异化与生态危机,人类劳动的理念与形态也随之更新,向“新劳动”样式转变。“新劳动”正是一种基于生态角度对劳动属性进行规定的生态劳动样态。生态劳动克服了传统劳动样态所带来的劳动异化问题,强调劳动主体在认知与行为上的生态化,规定人与自然之间要实现良性的物质变换,通过劳动使人类在生存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消化物有效返回大自然,自然得以实现自身的良性物质循环,进而使得人与自然可以获得永续发展(2)徐国花、程从柱:《试论劳动教育的生态价值取向》,《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年第16期,第9—14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生态劳动的最终目标,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也应当围绕这一新劳动样态的发展要求,开展生态劳动教育。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是聚焦实现“新劳动”的生态价值取向,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开展的综合性实践教育活动,它具有促进美丽中国建设的社会性、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育人性以及充分适应新时代理念的发展性等三大特征。

(一)社会性

新时代是劳动者的时代、奋斗者的时代。当前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提升劳动者素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迫切需要构建完善且匹配社会需求的劳动教育体系。新发展理念的提出为中国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理应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与构建美丽中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统一,发挥各类实践平台在学生接受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教育中的特色优势,引导学生在生态劳动教育中充分了解新时代产业新业态、劳动新形态,真正形成国家发展中需要的生态劳动精神和创新性劳动能力。

(二)育人性

新时代赋予“五育”新的内涵,从“德智体美”到“德智体美劳”,将劳动教育重新确立为我国教育的目标之一,意味着国家对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有了更加明确清晰的定位。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旨在实现学生本身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实现自然界绿色生态发展统一,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遵循,让大学生浸润于劳动教育养成之中,促进学生实现个体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除了固化的劳动教育内涵,如普适的工匠精神、吃苦耐劳、节约用度外,更加强调育社会所需要的新发展理念,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

(三)发展性

劳动是联结人与自然的关键环节,是人以自身的活动为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207—208页。。劳动具有发展性,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的劳动形态不断变化发展,而不同的劳动形态使人类在实现物质变换的过程中影响着地球的生态环境。面对生态危机与劳动异化,在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未来社会的劳动者应当是具备生态劳动观念以及生态劳动能力的“生态人”。与其相对应的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应关注生态价值取向,精准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共生的高质量发展,开展生态劳动教育。基于此,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对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更为关注,对学生的环境保护、共享创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关键知识和能力培养更为强调,对全过程、全方位强化学生对绿色发展、创新驱动、开放包容、共建共享、和谐统一为主的新发展理念认同更为迫切。

二、探赜:生态劳动教育的“生态人”培育功能

生态劳动教育功能发挥的最终指向是“生态人”的育人目标。“生态人”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主体承担者,具体指具备生态劳动观念以及生态劳动能力的人,其行为时刻以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蕴含着对自然的善意尊重、对他者的公平正义、对自己的自律慎独(4)陈红、孙雯:《生态人: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阐释》,《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6期,第110—115页。。党的二十大概括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进一步深刻阐释了新时代中国式发展的核心内涵,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理念为核心的新发展理念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要求相契合,为生态劳动教育进一步指明了培育全面发展的“生态人”的目标方向。生态劳动教育应从强化学生的劳动伦理认知、塑造学生的生态劳动能力、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怀、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动力、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五个方面发挥其行为约束功能、潜能激发功能、情感养成功能、目标导向功能以及全面发展功能,促进“生态人”培育目标的实现。

(一)行为约束功能:主张绿色理念,以强化学生的劳动伦理

具备伦理认知是人类发展的起点。伦理认知是人对道德生活的关注,是个体在现实生存环境中调节自身与他人、社会及自然关系的思维智慧,个体通过塑造伦理认知不断完善自我德性。劳动伦理关乎对劳动实践的伦理审视以及德性考量,是生态劳动教育的重要场域。生态劳动教育以绿色的生态劳动理念为基础,通过唤醒主体的生态劳动意识、规定主体的劳动实践方式来强化主体的劳动伦理认知,从而发挥劳动教育的行为约束功能。

其一,唤醒生态劳动意识。生态劳动意识是指劳动主体对劳动生态属性的观念认同,个体承认人与自然的平等地位并致力于实现生态劳动。它彰显劳动的伦理性,体现劳动主体对自然、社会及他者价值与权益的观照,表明劳动者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伦理诉求。生态劳动教育正是首先通过唤醒学生的生态劳动意识,使学生明确劳动的应然状态,以此来培育学生的劳动伦理认知。一是使学生具备整体思维。生态劳动教育在价值导向上坚持整体主义生态价值观,强调生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相关性。因此,在生态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能首先意识到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顺应、保护自然,这锻造了学生的整体思维。二是使学生转变劳动思维。在形成整体思维的基础上,生态劳动教育聚焦于诠释劳动的生态性,促使学生对劳动进行定位与反思,转变传统的劳动自利思维,培育绿色的劳动思维方式,自觉将自我劳动与自然生态相联系,从而明确人类劳动须承担的生态责任。

其二,约束劳动实践方式。劳动实践是伦理实践的重要方式。生态劳动教育在唤醒生态劳动意识的基础上,通过对劳动实践方式进行引导与约束以回应劳动实践中的伦理道德问题,叙述劳动的应当状态,强化学生的劳动伦理认知。生态劳动教育规定劳动是兼具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实践活动。在具体的劳动实践过程中,劳动应当以不伤害自然界为最低限度,与自然进行良性的物质变换,以实现劳动实践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基于对劳动实践的性质规定,学生能够判断与选择有助于人类整体和谐发展的劳动行为与劳动方式,注重对劳动工具与劳动技术的考量,追求对自身劳动方式的改进以实现对自然界的保护与合理开发。由此,生态劳动理念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构筑起初步的伦理体认及其判断框架。

(二)潜能激发功能:强调创新思维,以塑造学生的劳动能力

随着劳动工具以及劳动技术的发展,人类的劳动形态也产生了变化,不断由传统的重复性劳动向现代化的创造性劳动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6)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由此可见,创新是生产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指标。在新发展理念背景下,生态劳动教育把培育具有创新性的劳动者作为重要使命,注重劳动创造教育,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以提升学生的生态意识与劳动能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

其一,通过对现有劳动技术的审视反思,激发学生劳动技术创新。劳动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世界的中介,对劳动技术的理解与使用影响着劳动的方式与作用。生态劳动教育将劳动技术置于“人—自然”整体生态的健康发展中考察(7)李政林:《面向生态正义的生态劳动教育》,《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1年第4期,第72—79页。,关注劳动技术对人与自然的影响。在生态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对现有的劳动工具、劳动手段以及劳动技术设计理念进行理性思考,将能否维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作为判断劳动技术是否适宜的价值遵循,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被充分激发。在面对不合理的劳动技术时,学生能够通过批判、反思劳动技术而锻造自我的判断能力以及问题思维,唤醒自身创新劳动工具以及劳动手段的需要,充分认识技术创新对塑造人与自然的意义,在审视与反思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劳动创新意识。

其二,通过对未来劳动形态的理想构建,激发劳动创造能力。劳动技术的发展促使劳动形态的变革。随着现代社会的智能化发展,人类的劳动形态由传统的以体力劳动为主向以脑力劳动为主、体力劳动为辅的形态转变。因此,劳动主体必须增强自身劳动能力的适应性,提升劳动创造能力。生态劳动教育注重实现学生思维与能力的双重突破,将生态劳动视作学生未来发展的理想劳动形态,旨在塑造学生的生态劳动能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一方面,生态劳动教育使学生在反思自我思想与劳动实践的过程中突破自身的思维局限,将个体的劳动与社会及自然生态联结起来,实现自我的生态劳动自觉。另一方面,生态劳动教育通过强调劳动创造力对优化劳动技术的作用,鼓励学生探寻已有劳动在生态层面上的不足,为构建人与自然互惠共生的劳动形态贡献智慧力量,使得学生突破自身的能力局限,充分激发学生的劳动创造力。

(三)情感养成功能:注重开放包容,以培育学生的劳动情怀

劳动情怀是主体对于劳动的一种情绪态度,是对劳动有着强烈情感和深厚胸怀的内在心境(8)罗建文:《基于劳动过程理论的劳动情怀论析》,《湖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5期,第1—10页。。高尚的劳动情怀是全面发展的人应有的内在品质。当前学生存在对劳动与人类历史及自然发展的理解认知不全,关于劳动的价值与意义了解片面,认为劳动只不过是谋生的手段,缺乏深厚的劳动情怀等客观问题。生态劳动教育以开放包容的胸襟立足于全球视野,将整个自然界以及全人类的长远发展纳入教育理念中,赋予劳动以崇高的价值意义,培育学生高尚的劳动情怀,从而使学生在情感上热爱、尊重劳动。

其一,生态问题是关乎全世界的问题,是生态劳动教育重点关注的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9)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生态劳动教育赋予劳动以生态意义,将个人的劳动与整个自然界相联系。在亲近自然的教育过程中,学生可从大局的角度出发清醒认识劳动的价值,明确劳动的价值不仅作用于个人,更作用于整个自然世界,理解劳动的重要作用,提升自我对自然世界的道德关怀,使个体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尊重劳动、崇尚劳动、热爱劳动。

其二,人类的发展也是生态劳动教育关注的重要内容。生态劳动教育将劳动与人类社会联结起来,认为劳动创造人类历史,人的劳动在促进自我发展的同时也影响着人类的代际发展,这赋予劳动以生命意义。学生可通过理解生态劳动的生命意义,认识到劳动与人类历史发展密不可分的联系,意识到劳动不再只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一种人类确证自我生命价值以及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方式。站在人类角度对劳动价值进行深刻的理解,有利于学生塑造自身的人类情怀,从而能够以包容的姿态尊重各国人民的劳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在与他人共同、友好、和谐的相互劳动过程中感受劳动的价值,体验劳动的快乐,促进自我的发展。

(四)目标导向功能:追求共建共享,以提升学生的劳动动力

人的劳动总是受某种目的的支配,这种目的影响人的劳动状态,塑造人的劳动观念,是劳动的动力来源。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共生是生态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这一目标惠及整个人类社会与自然界,体现对美好生活的共建共享。为此,生态劳动教育坚持共享发展理念,强调劳动过程的共建性与劳动成果的共享性,发挥其目标导向功能,提升学生的劳动实践动力。

其一,生态劳动教育使学生具备合作共建意识。人是群体性的存在,人的生产劳动无法离开他人而单独进行。“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10)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北京:人民出版社,1961年,第505页。合作共建意识是学生自我发展的重要素质。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良性的物质变换,生态劳动教育塑造的生态人必须是具备合作共建理念的人。首先,生态劳动教育使人具备与自然的合作意识。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人的劳动异化成为获取剩余价值的工具,在引发对自然资源进行无限剥夺与索取的同时也遭到了自然的报复。生态劳动教育主张通过生态劳动克服资本的劳动异化,正视人与自然的共同体关系,使学生进行合乎自然规律的劳动,注意索取自然资源的限度,在与自然的友好合作中增强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与劳动价值感。其次,生态劳动教育使人具备与他人的合作意识。资本逻辑下,劳动的异化不仅造成人与自然的异化,也导致学生间为获取利益而不断斗争,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异化。生态劳动教育主张学生要在劳动过程中坚持合作共建理念。为规避生态环境风险,保护共同的生态家园,学生间要相互联合,从生态保护出发对劳动工具、劳动技术、劳动时间、劳动废弃物的处置等方面进行共同控制,从而促进人与自然间良性物质变换的实现,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其二,生态劳动教育使学生具备成果共享意识。“劳动是积极的、创造性的活动。”(1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第116页。但在资本的统治下,社会贫富差距扩大,劳动成果无法由全体人民共享,人的劳动丧失了积极性与主动性。社会主义的生态劳动教育将生态劳动作为高级的劳动协作方式,主张劳动者共同享有劳动成果,提升主体的劳动积极性。通过绿色的劳动实践,劳动者可以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明确人的劳动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而不是少数特权阶层和个体获取的剩余价值,明确劳动的成果不是只有少数人享受,而是在对环境的保护与科学开发中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实现劳动成果人人共享。基于此,生态劳动教育可通过劳动教育广泛汇聚学生的智慧力量,培育学生的获得感、成就感、责任感。

(五)全面发展功能:观照和谐统一,以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

劳动形成人的本质,人通过劳动改造世界,也通过劳动确证自我。劳动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协调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具体到人的发展视域下,协调体现对人多元需要的全面关切,重视对人的全面培养与全面塑造,是实现个体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生态劳动教育坚持协调发展理念,注重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四育的协调融合,促使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生态人。

其一,生态劳动教育使学生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确证自我价值。对自我生命价值的确证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过度的物欲需求使得人更关注自我的物质需要而忽视自我的精神需要,人带着功利性的目的去定义自我价值,造成人的单向度发展。社会主义的生态劳动教育从现实的生态利益出发去定义人的价值,“自然界的价值存在着一种确证于人之为人的价值”(12)曹孟勤:《人性与自然:生态伦理哲学基础反思》,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91、52、301页。,人只有在尊重自然的基础上才能认清自我的本质,探寻自我存在的意义,实现自由全面发展。通过生态劳动教育,学生可以意识到自我的精神需要,摒弃对自然的征服欲及物质的占有欲,超越对物的依赖,实现人格的独立,将自然视为人类自身发展的一部分,关注自我生存发展、休养生息、享受自然美、安全、健康、舒适愉快的生态需求(13)郭健彪:《生态文明的价值眷注:人的全面发展》,《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12期,第48—52页。。同时,学生在人与自然的互动关系中确证个体对自然界其他生物的独特价值,在和谐的生态劳动过程中实现身心解放,最终实现人性向人的整全发展回归。

其二,生态劳动教育使学生在自我和谐统一的过程中发展自我素质。人类的解放过程是把人体内潜在的各种素质和本质力量挖掘出来,让它尽可能得到全面发展(14)杨东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研究》,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第16—17页。。生态劳动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实践教育活动,可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育人效果综合呈现,使得个体各方面素质获得全面发展。首先,生态劳动教育注重劳动伦理教育,通过观照自然将人体内最自然本真的意识激发出来,培育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达到“树德”的目的。其次,生态劳动教育注重劳动创造教育,它基于未来社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以及对劳动技术提升的诉求,鼓励学生通过专业劳动实践创新劳动技术,提升思维与智慧,达到“增智”的目的。再次,生态劳动教育主张劳动实践的真实性,鼓励学生在真实的劳动过程中体脑并用,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真切地亲近自然之体,感受自然之美,达到“强体”“育美”的目的。最后,生态劳动教育在与德智体美四育内在融合的同时促进了学生的生态化,使得学生在身体、情感、思维能力、道德观以及审美观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

三、根植:生态劳动教育的“全融入”实践逻辑

人与自然是一个生命共同体,劳动便是联结这个共同体的纽带。立足现实,劳动的异化以及生态危机的频发给人类带来了严峻挑战,这警示我们未来的劳动必须是生态化的劳动,生态劳动必将成为破除劳动异化与生态危机的有力手段。面向未来,为实现生态劳动,劳动教育也必将愈发强调其生态价值取向,以生态劳动教育培育未来社会的劳动人才。在生态文明视域下,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必将充分发挥其自身独特的育人功能,围绕深化劳动体验、强化专业实践、优化评价机制、设置反思环节四个实践逻辑点将“生态性”全方位、全过程融入整体劳动教育规划,在促进学生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同时体现人类对美好生活的追寻(15)陈欣:《新时代美好生活观的生成逻辑、核心要义与实践进路》,《学术交流》2022年第11期,第15—26页。,在促进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过程中延续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守护人与自然共同体的美好与和谐。

(一)重视劳动教育过程的“生态性”,唤醒生态劳动身心需要

生态劳动教育应当充分利用劳动的具身性,在亲近自然的劳动过程中强化学生对生态劳动的体验性,唤醒学生对生态劳动的身心需要,多层次、系统化地提升学生的生态劳动素养。首先,要确保生态劳动教育场域的真实性,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情境体验。应带领学生走进自然生态环境,确保学生在真实的生态劳动场域中进行劳动,使学生获取本真的生态劳动体验,拉近学生与自然的距离,使学生与自然环境产生“场共鸣”,激发学生的生态劳动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其次,要增强生态劳动实践的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积极的主体体验。生态劳动教育课堂应当以学生为主体,主动为学生提供劳动机会,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进行生态劳动实践,提升学生的生态劳动自主性。在生态劳动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参与感、责任感、信念感,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劳动氛围中达成生态劳动共识,锻炼生态劳动技能。最后,要强调生态劳动过程的集体性,通过交互、集体性劳动感知加深对生态劳动内涵与价值的理解。其一,建立生态劳动共同体,通过成立生态实践小组、团队等具有集体性的生态劳动共同体,使学生在共同劳动中体会生态劳动责任,确证生态劳动意义。其二,设计丰富的生态劳动教育互动活动,通过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主题式学习等形式,结合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进行生态劳动实践教学。

(二)强化劳动教育主体的“生态性”,促使生态劳动能力提升

生态劳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是塑造、提升学生的生态劳动能力,而这离不开对学生生态劳动专业性的培养与强化。首先,应注重生态相关专业知识在教育过程中的渗透。要善于在生态劳动教育过程中挖掘其涉及的专业知识内容,强化与生态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论灌输,优化学生的生态相关专业知识结构。其次,应强调生态相关专业知识在劳动教育过程中的实践运用。要引导学生在生态劳动中发现生态问题并进行交流探讨,培养学生运用生态相关专业知识解决生态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生态专业技能与生态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生态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生态劳动的价值感与认同感。最后,应鼓励学生在生态劳动过程中的生态科技成果产出:一是鼓励学生进行生态相关基础理论成果产出,如与专业相关的论文、著作、报告、原理性模型、发明专利等;二是鼓励学生进行与生态相关的应用技术成果产出,如与生态相关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等。

(三)注重劳动教育评价的“生态性”,持续优化生态劳动素养

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应当注重对学生生态知识和能力的科学评价,以学生生态素养水平的高低全方位检验生态劳动教育的实效。首先,要设置科学的生态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一是评价指标多维化,要打破单一性,从生态劳动价值、生态劳动知识、生态劳动技能、生态劳动创新等多个维度来设置评价指标;二是评价指标要具体化,结合具体实际,与学生具象的劳动表现相对应。其次,要设置合理的生态劳动素养评价过程:一方面,将生态劳动素养评价渗透到生态劳动教育中的各个劳动环节,在实践过程中进行实时评价;另一方面,通过生态劳动技能、生态劳动成果展示会、生态劳动竞赛、生态劳动体验分享会等具体形式和载体,对学生生态劳动素养进行评价。最后,在评价手段的运用上要注重新技术手段的嵌入。通过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挖掘技术、可视化技术、情感识别技术等采集学生在生态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中的生态劳动素养数据,汇总自评、他评信息,在便于多主体进行评价的同时也有利于对生态劳动教育实效进行大数据分析,及时反馈学生生态劳动素养的过程性评价结果,以此来督促学生提升自我生态劳动素养,并有针对性地对生态劳动教育过程进行优化与改进。

(四)强调劳动教育反思的“生态性”,深化生态劳动价值认同

反思是对个体经历过的思想、心理感受及行为的体验和思考。学生关于生态劳动的反思是促使其内化生态劳动价值观的重要环节。新时代生态劳动教育应当更加强调学生劳动对“生态”意义的反思,鼓励学生对生态劳动实践进行反思与内省。首先,应引导学生在生态劳动教育活动过程中进行反思,使学生树立生态劳动实践反思意识。要引导学生在生态劳动教育过程中关注现实问题,关心人类的生存与劳动现状,针对现存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劳动技术问题等,反思生态劳动的意义,形成保护环境、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等意识。其次,应鼓励学生通过生态劳动教育评价结果进行反思,深化对生态劳动实践的全面认识: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对生态劳动实践评价结果去反思自己的生态劳动表现,反思自我的生态劳动素养与生态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他人的生态劳动实践评价结果反思他人的生态劳动表现,通过对比反向加深对生态劳动实践的理解与自我生态劳动能力的认知。

猜你喜欢

劳动生态发展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热爱劳动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