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逻辑

2023-03-10

关键词:信仰马克思主义精神

马 晓 燕

(东北师范大学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精神生命的成长离不开文化的涵濡浸渍,其中最根本、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信仰。“信仰”作为一种人类独有的文化现象,同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紧密相关,体现着人类精神中的超越性、理想性品质,表现为人的敬仰、崇拜、坚守的精神状态。就个体而言,信仰内在支撑起一个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精神世界,并规范其日常行为,进而引领其能够以一种昂扬饱满的精神状态来应对人生道路上的挫折挑战。就群体而言,共同的信仰能够形成并增进群体认同,基于共同信仰形成的价值目标、道德准则、伦理规范等,能够规范群体的思想与行为,筑育凝聚群体价值观念、引领群体价值选择的共同精神家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都是指引和支撑中国人民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1)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42—43页。从实践上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大体呈现出批判式逻辑和特殊性逻辑两条进路:前者通过不同信仰之间的通观比较,进而在对其他信仰的批判反思中强化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科学性;后者基于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兴衰巨变,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显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宝贵价值。这两种路径为增进人民群众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受、认同,进而在自身实践中坚定并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信仰,发挥了积极作用,提供了宝贵经验。立足新时代新征程,进一步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既需要发挥既有实践方法的重要作用,更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基础,探索新的培育方法。正所谓“国家之魂,文以化之,文以铸之”(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年,第408页。。对当代中国人来说,进一步培育和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尤为需要从当代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着眼,从文化入手,以文明道、以文化育、以文铸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自觉接受和认同中挺立起“大写的人”。

一、以文明道:厘定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逻辑起点

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刻标注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必然方向,是被实践证明的科学信仰,是新时代构筑民族精神家园和当代中国人信仰的理论基石。从本质上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理性信仰,体现了主体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信服。对于科学理论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被群众所掌握和信服,马克思曾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1页。对于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言,要从文化的视角讲清楚“信仰是什么”“为什么信仰”以及“怎么样信仰”三大重要理论命题,通过理论的彻底性使人民群众从内心深处接受和认同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这构成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逻辑起点。

厘定“什么是信仰”的本质问题。何为信仰,这是中西方文化在发展进程中不断求索和追问的重要问题。同时,由于中西方文化在认知理路上的区别,二者在对人生信仰的内涵解读及其价值选择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坚持理性主义的西方文化,对信仰的理解侧重于信仰的对象;注重经验主义的中国文化,对信仰的理解倾向于信仰的主体。从信仰的主体来看,人是文化的存在,人的生活是文化的生活。信仰作为人的精神文化存在,代表着一个人的本质特征。失去信仰,也就失去了人的文化特性。对于当代中国人来说,要讲清楚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信仰,首先要立足人的文化本性,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铸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品格,以革命文化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底色,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新发展,以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情怀,挖掘信仰的文化要义。例如,儒家文化中所倡导的“天人合一”“敬天法祖”“天地君亲师”等传统信仰观念,既内在构成了中华古代信仰文化的重要方面,也为今天理解当代中国人的信仰境遇、构筑当代中国人的信仰基础提供了文化资源。这就需要我们在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阐释和本质揭示中予以有机联系,并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文化语境中,通过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信仰范畴,不断探究传统文化中与信仰概念共通的相信、可信、确实的涵义。同时,也要从文化维度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求变图强的艰辛探索进程予以阐释和分析,并重点从中探寻、揭示信仰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内涵。最后,还要合理认识西方文化中信仰及信仰价值的实现路径,在信仰与理性的对立、信仰与理性的调和、信仰与理性的悖论、信仰与科学的统一等发展历程中厘清信仰的内涵。

厘定“为什么信仰”的依据问题。信仰是实践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信仰通过自身所具有的能动性作用于人类社会,从而表现出一定的价值功能,这就是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在依据。从社会角度来说,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通过共同信仰所产生的凝聚力去维系社会意识。在共同信仰的指引下,人们将共同信仰作为做出人生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根本性标准和依据。这些人生的价值选择与行为方式经过不断地重复与固化,逐渐成为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文化性格,对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政治经济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在马克思主义信仰上,正如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时所指明的:“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4)《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10页。新时代新征程上,面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面对日益纷繁复杂的社会意识领域和日益严峻的意识形态斗争形势,迫切需要我们发挥马克思主义信仰在社会价值层面的强大凝聚力,以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凝聚社会共识、稳定社会秩序,进而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自觉地向着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的宏伟目标团结奋斗。从个体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作为对客观现实的正确反映,使人们在追求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形成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不断觉解生活的真谛,从而确立正确的生活方式,彰显人生价值。人的实践活动是有目的的自由创造活动,但人在实践中的目的往往为物欲所遮蔽,人的创造自由总是由于工具系统的客观必然性所限而成为有限的自由。在现时代,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虚无主义、个人主义等带来的人生的无意义与“躺平”“佛系”“内卷”等不良生存状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潜藏的技术依赖、算法成瘾、圈群固化等危机,如何使人获得一种昂扬积极的生活态度,进而以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探索健康、美好的生活方式,实现“大写的人”的真正挺立,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一层面上,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观念对现实的否定和超越,它引导人们向善趋美,追求一种更好的真善美相统一的理想的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践,人生的价值也在实践中才得以体现。而投身于人类解放事业的实践是个人最崇高、最有价值的实践。个人只有汇入人类进步的洪流,其生命之水才可以永不干枯,才能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厘定“怎么样信仰”的实践进路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实践条件的发展,人们对信仰的选择、认同和接受,已经不能通过简单的“填鸭式”宣教来“自上而下”地生挖硬灌,这样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塑造,绝不能陷入“空对空”的窠臼,以生硬刻板的说教和简单僵化的对比来谋求人们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接受和认同,而是应当发挥文化的浸润功能,真正关注人生存发展的现实生活世界,避免将作为信仰主体的人的理解抽象化、割裂化。“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说,就是赋予人的生活以理想和信念,对于我们生活给予一种理论的支撑。”(5)孙正聿:《理想信念面对面》,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8页。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只有融入人的生活世界才能彰显成效与意义。因而,只有回归生活世界,将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置于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完整生活世界中,使人在日常生活中生成、建构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才具有坚实的根基。由此可见,对当代中国人来说,塑造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从文化层面深刻地反省我们过去所拥有的信仰状态,将马克思主义科学信仰同人们的美好生活相呼应,为进一步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提供路径。

二、以文化育:厚植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底蕴

“文”与“化”并联使用见之于《易·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人文”与“化成天下”紧密联系,意思是说须观察人文,使天下之人均能遵从文明礼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文化建设的内容、任务、意义等做出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文化的涵育作用,提出“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78页。。在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的进程中,我们强调“以文化育”,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合理借鉴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力图通过循序渐进、潜移默化的文明教化之路,将个体人“化育”为具有远大理想、高远追求、完善精神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人。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品格。作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标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刻塑造着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样态。它既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的文化内容,也构成凝聚新时代信仰塑造的情感基础。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塑造提供了深厚的文化滋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只有植根本国、本民族历史文化沃土,马克思主义真理之树才能根深叶茂。”(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18页。从文化层面来说,“第二个结合”的过程实质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化传统走向会通的历史进程,二者彼此契合、互相成就。它彰显了“既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者又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者”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实践基础上推动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域融合”。在这一融合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实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生命,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实现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显示出日益鲜明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8)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年第17期。。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情感基础。作为一种精神现象和价值目标,信仰的发生总有赖于一定的情感。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将情感作为人的价值观念和德性成长的重要因素。孟子提出的“四端”思想,就是强调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种情感在以仁义礼智为核心的古代价值观形成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同时,西方理论家也高度重视道德情感在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例如西方心理分析学派弗洛伊德认为情感构成行为模式的动力系统,提出要从情感的领域来发展道德观念和行为。可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然依赖于一定的情感基础,“感情是信仰活动的源泉和动力,如果只有教条的知识和理论,没有感情,他决不会把握信仰的精髓”(9)陈喜荣:《论信仰产生的情感根源》,《江汉论坛》2002年第4期。。美国学者詹姆斯·哈里森曾指出,在传统中国,人们强调基于共同的历史传统、共同的信仰之上的文化主义,中华传统文化使各民族逐渐形成共通共享的生活方式、思维模式、价值理想等,维系着民族的情感血脉。因而,从文化角度化育马克思主义信仰,需要我们扎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汲取其深厚文化滋养的基础上,不断夯实当代中国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文明底蕴和情感基础。

以革命文化增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政治底色。革命文化是在革命与战争的历史时期,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形态。革命文化在时空上表现为从上海到广州、从广州到井冈山、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遵义、从遵义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平的“红色足迹”;在内容上集中体现为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政治理想与革命精神。其中,井冈山、长征、延安、西柏坡四种精神作为中国革命传统浓缩的精华,是彰显中国革命文化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的典范,在历史传承与创新中构成新时代厚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资源。一方面,革命文化具有历史印证价值,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的有力武器。所谓“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历史虚无主义本质上是一股反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政治思潮。他们往往打着学术研究的旗号,以“重评历史”为名,通过歪曲历史事件、丑化领袖人物等方式达到诋毁中国革命、否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企图。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必须掌握反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批判的武器”,立足思想文化领域回击历史虚无主义的歪曲妄论。革命文化记载了中国革命完整而真实的发展历程,其生成发展的逻辑,同近代中国谋求国家独立、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的实践斗争交织重合,凝结中国革命独特的精神气质,是抵御历史虚无主义最有力、最直接的“批判的武器”。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10)习近平:《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4页。另一方面,革命文化具有党性锤炼价值,滋养党的初心与使命。从主体角度来说,党员领导干部构成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关键群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第34页。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奉献精神为价值内核的红色革命文化,凝结了革命先辈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追求和奋斗,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境界、先进的思维方式,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原则。新形势下深化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从革命文化中汲取精神养分,并将之转化为滋养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精神动能,以服务于带领全体人民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实践。

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新发展。马克思指出:“要研究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之间的联系,首先必须把这种物质生产本身不是当作一般范畴来考察,而是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来考察。例如,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就和与中世纪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不同。”(1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6页。由于“一定的历史的形式”的变革,与其相适应的精神生产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变革作为新的物质生产方式代替旧的物质生产方式的反映,必然会产生先进与落后精神生产的区分及其斗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导,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形态。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领与灵魂所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纽带建立的广泛价值共识与共同价值追求,能够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和解决社会在转型期遇到的各种问题,自觉辨别精神世界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因此,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创新发展,根本上是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筑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此,首先要深化理论研究和学习宣传,促进基于“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其次,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最后,还要突出制度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建设、社会发展和日常生活,以制度化建设保障培育的长效性与实效性。

以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情怀。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始终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战斗力,正是源于马克思主义从来不是一种封闭的抽象理论,而是一个开放的、与时俱进的思想体系。作为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科学理论,马克思主义在资本主义的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未来趋势。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高度肯定了资本主义文明的先进成果,强调“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1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6页。。邓小平也指出:“我们要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经营管理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对我们有益的知识和文化,闭关自守、故步自封是愚蠢的。”(14)《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4页。因此,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要秉持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以海纳百川的宽阔胸襟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15)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1页。,进一步彰显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世界情怀与国际视野。但是,需要强调的是,我们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借鉴并非全盘的和盲目的。西方现代文明强调以实证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功利主义的价值态度看待世界与人,这就使得由人的自主性创造的技术反过来成为统治人自身的异己力量。过度消费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人们沉迷于对金钱的过度追求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演变为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物化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人存在的普遍现实。邓小平在肯定向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学习的同时,也指出:“一定要用马克思主义对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表现方法进行分析、鉴别和批判。”(16)《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44页。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对待外来文化不能秉持非此即彼、非好即坏的片面观念,也不能采取“一刀切”的粗横态度,而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包容和实践的态度,对文化进行科学辨别、认真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使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厚植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积极力量。

三、以文铸魂:创新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实践路径

在完成新时代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文化逻辑起点和文化底蕴问题的探讨后,问题的关键就转为“怎么做”的实践方法策略问题。如前所述,在人的精神理念中,信仰具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人精神生命的形上需要。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尤为需要从信仰的这一精神意蕴出发,运用文化手段,通过发挥文化在构筑主体精神家园、激发主体道德情感、规范主体日常行为等方面的涵育作用,不断夯实信仰塑造的存在根基,提升信仰塑造的文化境界,强化信仰塑造的实践价值,从而真正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丰盈人的精神生命、铸就人的精神之魂,不断觉解信仰的精神价值,实现人的超越性发展,达致“以文铸魂”的理想效果。

构筑精神家园,夯实信仰塑造的思想根基。在日常生活中,人作为追求意义的生命存在,不仅需要有形的物质家园,更需要无形的精神家园。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精神家园可以看作我们精神层面栖居之所,它给人以精神支撑、情感寄托和心灵归宿。正是因为有了它的存在,我们的精神才不再感到漂泊。信仰是一种精神需要与精神追求,它不能脱离精神世界而存在,否则就会被悬置;被悬置的信仰终将会因为无根而随风摇摆。而精神家园恰恰为信仰提供了养成之皿、安居之所和升华之基。当前,在科技意识形态、消费主义和加速社会等因素的合流之下,人们的精神世界正遭遇着物化的困境。人们越来越注重外在的现实价值需求,而忽视内在精神的超越性需要,从而丧失了人的存在的意义感与价值感,走向“单面的人”,面临着精神的流离失所、信仰的飘忽不定。在这种不稳定、不确定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育与形塑,能够引导人对人生价值和意义的不断追问和对真与善、爱与美的不懈求索,不断深化人对自身生命层级的认识,使人的精神追求与个人价值在文化孕育中得到升华,引领人超越对当下物质快感的短暂满足,逐步自觉地将个人的理想追求与国家的现实需求结合起来,将个人的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从而在精神层面真正挺立起“大写的人”,构建起自我崇高的精神家园。

激发道德自觉,提升信仰塑造的文化境界。道德自觉是“文化发展的基础尺度”(17)徐国亮、魏宏:《道德自觉、法律遵守、信仰确立:文化发展的三维标尺》,《科学社会主义》2017年第6期。。历史地看,作为一定社会经济状况的产物,道德是人在调和自我与他者、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中主动选择和自觉形成的。它反映和折射出了一定阶段和条件下一定阶级的发展状况与基本要求,内在构成了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同时,道德能够调节和规范人的思想与行为,并通过影响同一阶级或其他社会关系来干预社会生活,进而影响社会文化发展的程度及其走向。在这个层面上,信仰作为社会道德赖以存在和维系的重要基础,若要推动人们追求并认同科学信仰,就需要激发人作为信仰主体的道德自觉,使主体能够自主地、能动地认识、思考和判断自己所信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遵循本国、本民族公认的道德准则和伦理规范,并主动使自身的行为能够同本国、本民族所推崇和尊奉的信仰标准、道德规范相匹配和协调。在这一过程中,文化铸育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积极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更好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1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第310—311页。,通过选择伟大人物的形象及其人生历程、美好的风俗、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等作为载体,使人们长期濡染于其中,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对马克思主义信仰而言,以文铸魂的要义在于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积极作用,为主体提供一定的精神支持、伦理规范和道德指导,帮助广大人民养成符合社会道德认知的道德判断能力与思维方式,指导人们科学、系统地认识社会主流的价值观念与国家意识形态,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无形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在情感、价值和文化上的认同,指引和激励人们在服务人民、奉献社会中践行人生价值。

规范日常行为,强化信仰塑造的实践价值。任何信仰主体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人,都是“现实的个人”。人的日常行为反映着个人在现实中不同的生活态度、生活信念和行为样式。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指出:“它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是他们表现自己生命的一定方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第520页。生活方式与人生信仰具有一致性,彰显人生信仰的实践形态。人的生活方式是长期生活积淀而形成的,通常受制于一定生产方式、政治制度和文化模式的影响。作为人类社会思想和行为的结晶,文化所代表的正是历史积淀下来并被特定社会、一定群体所共同认可、遵循的行为规范,它对个体的行为具有先在的给定性和约束性,使生活于其中的群体形成一种共同性的行为方式。每个社会都会通过家庭启蒙、学校教育、社会示范、公众舆论等文化手段,将社会规范作用于个人,以实现文化的规范和约束作用。因此,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信仰要发挥文化的日常行为规范作用,就要以文化规范和调适日常生活,融入人的生活世界,进入人生活的时空,通过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来教育感化、润泽滋养个体的灵魂与人格,使主体在不断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调整自身行为,实现主观与客观的自在自为的协调,从而达到日用而不觉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育效果。

猜你喜欢

信仰马克思主义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与信仰同行
信仰之光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论信仰
铁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