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政治与实践:哲学视域中的审美功能探析*
2023-03-10张丽
张 丽
提要:在哲学史演进中展开审美之维的功能研究,伴随研究视域从超验的形而上学、先验的主体性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形成了从启蒙功能、政治功能向实践功能的显性功能渐次彰显的研究脉络,并产生了由启蒙功能奠基,在政治功能中逐渐进入现实,最终在感性的人的实践功能中得到整合推进、共育发展与真正实现的历史逻辑。进一步在哲学视域中整体地研究审美之维推动哲学发展与推进历史实践的功能,审美之维是本体论领域保存超越追求、认识论领域重构认识形式、实践论领域恢复感性的人的实践的重要维度,表现出建构理想世界、认识现实世界与实践改造世界的现实功能。马克思主义在感性学基础上建构起审美之维功能研究的实践哲学视域与实践领域,形成了研究审美之维功能的实践来源、实践力量与实践路径的实践美学,为超越现代性、探索全新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实践中审美之维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理论遵循。
在人类文明诞生之初,审美是孕育形而上之思的母胎,人类追求超越、认识世界、实现自我的思维,往往徜徉在对美的追求和审美活动的诸种艺术表现形式之中,如神话、诗歌、戏剧等。伴随近代理性主义奠基现代性意识的认识论与知识论转向,人类认识世界的路径开始依赖理性原则、理性形式和理性逻辑来实现,理性的追求僭越了自由的理想,使人类文明陷入了“虚无主义”与“文明终结”的现代性危机。随后,围绕现代性批判的主题,诸多学者开始了融入审美之维以拯救人类主体力量与人类文明精神世界的理论尝试,使审美之维开显为现代哲学的重要问题域。面对哲学史演进中审美之维命运的起伏吊诡,回溯审美之维在哲学史演进中渐次彰显的显性功能,进而在哲学视域中整体地审视审美之维推进哲学理论发展与推进历史实践的功能,得以彰显马克思主义感性学基础上建构起审美之维功能研究的实践哲学视域与实践领域,形成了审美之维功能研究的实践来源、实践力量与实践路径的实践美学,为在超越现代性、探索全新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实践中审美之维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理论遵循。
一、柏拉图的理想:审美形而上学的启蒙功能
早在形而上学诞生以前,人们已经开始在审美中表达对世界混沌的整全认知。正如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在《启蒙辩证法》中指出,神话是人类运用拟人化的方式、故事化的叙述、隐喻的手法等审美形式,表达对世界本质的认知与对人类理想生活的构想,而神话学习正是人类形而上之思的启蒙。可见,审美之维始终在人类形而上之思的领域,表达着人类求问本质、探寻终极的超越性追求。
审美之维的形而上追求,区别于现实世界的物质追求,其审视对象与思维范式“不是现实生存,也不是日常语言的运动,而是自由的生存方式和超越的体验方式,从而使存在的本质显现。”(1)杨春时:《作为第一哲学的美学——存在、现象与审美》,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5页。审美的对象不是有限、流变、经验的现实世界,其研究范式是以现实的人的超越体验不断追求自由理想的生存方式,审美之维正是以审美意识、审美形式、审美话语彰显形而上的无限、本质、形式的理念世界,以现实的审美生活、审美存在与审美实践不断超越经验世界通往理念世界。可见,审美之维既是奠基形而上理念世界的理论路径,也是现实的人追求德性生活的实践之途。在审美形而上学中,审美之维启蒙现实的人的形而上之思和形而上追求,形成了对现实的人终极关怀、理想信念与精神追求的形而上奠基,通过构想完善、理想、和谐的理想世界,形成现实世界“真善美”的理念规范,引导现实的人追求完善、超越与德性的生活,是现实的人不断地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的批判的、反思的、超越的形而上力量。可以说,审美之维是启蒙人的本质力量与本质追求,使现实的人成为人本身的重要维度。审美形而上学奠定了审美之维对现实的人与现实世界具有现实功能的形而上基础,其启蒙功能是审美走出理想的自律的形式世界进入现实的人的生活世界,对现实的人产生现实功能的形而上途径。
柏拉图对美的理念论、分有说以及艺术启蒙功能的言说逐渐确立起审美研究的理念论传统,形成了审美形而上学启蒙功能研究的理论雏形。美是本质的特征,本质是美的范式的结果,美与本质形成了在理念世界中的统一,因而美不是理性认识或感性认识的经验对象,而是心灵通过抽象概念把握的理念。经验世界中现实的人要感受到美,必须分有美的理念,进行符合美的生活,审美生活成为人们在经验生活中沟通理念世界的形而上路径。柏拉图提出,通过艺术、诗歌、戏剧等审美教育培养追求理念的哲思,使现实的人逐渐形成分有美的理念、追求德性生活的追求与能力。亚里士多德进一步解释柏拉图的“光”,“光”就是“一种创制万物的努斯,它作为一种状态就像光一样:因为光在某种方式上使那些潜在的颜色变为现实的颜色”(2)亚里士多德:《灵魂论及其它》,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430a14-17。。努斯是经验世界向现实的人的认识敞开的方式,努斯使经验世界得到意义的呈现,对现实的人的认识的生成具有生产性意义。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进一步指出,诗就本质而言,是对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再思考,通过诗学教育可以启蒙现实的人透过历史现实而求问社会历史本质的思维方式。可见,审美之维始终承担着现实世界持存形而上追求、启蒙现实的人的形而上之思的功能,彰显出人类超越批判现实、求问世界本质、追求终极理想的本质力量。
伴随形而上学从超验的理念论向先验的主体性形而上学的理论演进,审美之维的研究视域从形而上的理念世界下降到先验形式的主体性,审美之维功能从追求理念世界的德性生活下移到建构主体认识的先验形式。作为一种主体认识能力与主体认识形式的审美研究,开始发展成为一门具有明确研究范式的理论科学。“美学之父”鲍姆加登从希腊语aisthesis出发,指出,审美既与理性学不同,以非理性形式为研究范式,又与感性学不同,以事物本质为研究对象,是一种以美的范畴、形式和话语探求事物本质的认识方式。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从根本上讲是在理性认识和知性认识基础上形成的一种综合判断,是调节理性认识形式与感性认识形式的综合形式,是以先验形式确认人类具有整体把握事物本质、获得全面规律认识的主体性能力的审美形而上学奠基。同时,审美判断力以先验形式综合传统形而上学固有的“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元对立,在主体性中塑造全面的、和谐的、自由的审美形式追求与审美综合判断力,开始出现审美之维功能研究从形而上之思向主体性哲学视域下移的趋势,成为审美现代性的直接源头。
从审美之维与形而上学孕育、发展与演进的纠缠关系中,可以明确审美始终以混沌的、超验的与先验的形式表达着形而上之思。无论在理念论中审美追求德性生活的形上之途,还是先验美学中实现审美的综合判断,审美之维始终预设着现实的人的意义世界以及现实世界的理念世界,产生了引导现实的人建构现实生活公共秩序的价值准则、道德规范与理想追求,彰显出审美形而上学的启蒙功能。然而审美之维启蒙功能的形而上奠基,正如卡尔·波普尔评价西方哲学的“柏拉图符咒”,总是带有一种寄托于以哲思指引现实世界建构的理想主义色彩,审美形而上学启蒙功能同样局限在理念世界或形式世界而无法进入现实的历史的领域,成为形而上的终极关怀与精神慰藉。
二、乌托邦的救赎:审美现代性的政治功能
伴随科学精神的兴起与人类科学的发展,人类求问世界本质的本体论开始向认识世界规律的认识论转向,理性主义逐渐兴起,其直接的后果是“艺术的精神贡献毫无分量……艺术的领域在逐步缩小,而科学的领地却在逐步扩大。”(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上海译林出版社,2009年,第16页。理性的绝对权威及其实用化的知识系统成为现实生活秩序的统治力量,形而上的自由追求与超越精神逐渐边缘化,人类文明开始面对着人的片面发展与人类精神虚无的现代性危机。面对理性主义统治秩序造成的现代性危机,在现代性批判论域中审美之维开始彰显出消解理性主义话语、反抗理性统治秩序、解放理性主体身份的政治功能。
启蒙运动在形而上层面塑造了一个主体生产与意识控制的理性主义现代性意识,实体化出一个理性的认识范式、价值标准与能力发展享有绝对权威的理性秩序社会。理性在生产领域异化劳动、在政治领域规训主体身份、在社会领域塑造价值标准,物质利益遮蔽人的真实追求、知识体系规范人的行为标准、理性能力控制人的发展向度,现实的人被理性主义生产为理性主体。在理性与现实的人的关系中,理性成为统治人的主体力量,而现实的人下降为实现理性预设目的的客体工具,从而丧失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与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主体意志与主体力量,使现代文明陷入“世界的非精神化”(4)卡尔·雅斯贝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中对时代精神状况发展的基本现状概括。的现代性危机。现代性的基础是理性主义,现代性危机潜在地隐匿于理性主义的内生逻辑之中,其实质是“理性造就的实用化的思想不能够进行自我扬弃,并混淆知识与真理之间的界限”(5)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辩证法》,渠敬东、曹卫东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18页。。理性生产的实用性知识向真理的僭越,使“知识大系统”缔造的价值标准、思维范式与公共秩序产生了绝对真理的权威,形成了对现实的人的思维、行为与身份的“奴役的效果和功能”。从而,造成了“启蒙所提出的通过理性获得自由的承诺反而在理性本身的统治中被颠覆了,理性越来越多地窃取了自由的位置”(6)Michel Foucault, Dits et ècrits(1954-1988),Paris: Gallimard,1994,p.73.。理性秩序取代自由追求成为理性主义预设的目的与追求,理性从认识领域的属人能力转变为建构公共秩序的政治权力,理性主义奠基着理性秩序统治的合理性根据,遮蔽着对统治秩序立场、价值和归宿的本质追问。由此,理性国家陷入了一种由特定利益与特定意志理性化培植和规划的范围,(7)海德格尔在《形而上学导论》中认为,在工业社会,国家是工具理性控制主体意识的产物。现实的人成为理性预设国家意志的实现工具。在这一逻辑基础上,反思现代性的哲学任务正是“警惕理性在政治中的僭越”(8)Michel Foucault,“What Is Enlightenment? ”, In Michel Foucault,The Foucault reader,ed. Paul Rabinow,p.134.,破解现代性危机、实现理性主体的解放,必须消解理性主义为基础建构的理性权威与理性权力。一种诉诸于审美之维拯救现代性危机的审美现代性思路逐渐显现,通过审美之维保存人的超越追求、和谐人的认识形式、发展人的本质力量,重建人的全面的主体性,恢复现实的人主体精神、主体思维与主体实践,在消解理性主义话语、反抗理性统治秩序、解放理性主体身份中表现出反思、批判乃至变革现代性统治秩序的政治功能。
审美之维是席勒诊断现代性与治疗现代性的核心线索,审美之维政治功能的内生逻辑在席勒审美现代性理论中得到了基本建构。席勒指出,现代性的症结“就在于人类的两种基本冲动(感性的冲动和形式的冲动)之间的对立,以及对这种对立的残暴解决:以理性压制的既存专制体制去压制感性”(9)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第97、97、16、31页。。而调解这一对立的方案,就是“借助于审美功用的解放力量,达到重建文明的目的:审美功用被认为具有包含着一种崭新的现实原则的可能性”(10)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第97、97、16、31页。。席勒判断,审美之维内在包含着一种崭新的现实原则,这种原则将审美视为人的本质追求、将审美形式视为认识世界的和谐形式、将审美追求视为建构理想世界的美好追求,形成了现实的人认识现实与改造现实的审美原则,构成了引导现实的人认识现实与重塑主体、改造现实与重建文明的新的现实原则。在此基础上,席勒进一步指出,“政治领域的一切改善都应来自人的性格的高尚化”,重塑高尚的性格的人是重建政治秩序的前提,形成了审美之维政治功能的主体化实现思路。主体具有“双重意义:凭借控制和依赖屈从于他人;通过良心和自我认知而束缚于它自身的认同,两个意义都表明权力形式的征服性。”(11)福柯:《福柯文集:自我技术》(第3卷),汪民安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110页。主体的形成,是外在的控制和依赖与内在的认知和认同的双重维度共同塑造着主体性生存方式。理性主体的生产,一方面依靠外在的理性权威控制和理性身份依赖,一方面依靠内在的理性话语认同与知识系统认知,理性主体的生产形成了理性目的与人本身目的相异化的生存方式,理性主体性生存方式将现实的人转变为服务于外在目的与外在利益的工具,理性主体生产的实质是异化的工具性生产。而审美主体的生产“是与生产劳动具有质的差异的生产力,艺术在根本上的主体性质,使它不同于严酷的阶级斗争的客观性”(12)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5、215页。。审美主体的生产,一方面依靠外在的审美教育培育审美追求与审美能力,一方面依靠内在的本质追求推进自我实现与全面发展,审美追求的内在目的性、审美认识的全面发展、审美实践推动人的本质力量实现,彰显审美主体生产的外在目的与人自我实现的内在目的相统一。审美主体不受物质利益束缚、理性秩序强制与外在目的控制,而表现出“摆脱了物质需求的束缚而达到外在与内在自由的一种状态”(13)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第97、97、16、31页。,审美主体能力的追求来自于自由的游戏冲动,自由的游戏冲动是一种无目的合目的性和自由的合目的性的实践,它“创造一个自由的形式,就最后一跃为审美的游戏了”(14)席勒:《审美教育书简》,张玉能译,第97、97、16、31页。,形成了具有自由形式和自由目的的审美主体。可见,审美主体生产的实质是真正的主体性生产。
审美之维政治功能的主体化实现思路,在审美主体性实践中彰显其现实功能。审美主体生产“创造出崭新的‘需求体系’,这一需求体系应包括从剥夺人的统治中解放出来的感性、想象力和理性。”(15)马尔库塞:《审美之维》,李小兵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215、215页。审美主体的新的需求体系,不是为了客体精神、客体意志或客体利益实现的工具性需求体系,而是包含着感性、理性与想象力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追求、本质实现与本质力量的主体性需求体系。审美主体的主体性需求体系,塑造具有审美追求、审美认识与审美力量的审美主体性实践,提供给现实的人改造世界的新的理想追求、新的认识形式和新的实践力量,在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中将美的追求、形式与秩序转变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价值原则、现实原则与实践原则。审美主体性实践推动现实的人形成了认识世界的审美认识形式与审美认识能力,改造世界的审美意识系统与审美理想追求,在认识活动中形成全面的、和谐的、超越的主体精神与主体认识,在实践活动中形成批判现实、追求超越、自由解放的主体意志与主体力量,彰显审美之维政治功能实现的主体性实践路径。
在审美现代性视域中审美之维政治功能的建构逻辑与主体化实现思路,彰显出审美政治功能并不直接对生产关系与政治秩序产生政治变革与社会革命的力量,而是在主体性哲学视域中表现出独特的原则、思路与方法。其一,在人类学意义上,审美政治功能是解放,解放被理性意识、理性能力、理性秩序与理性话语捆绑的理性主体,恢复人批判、否定和超越现实的思维与能力,使人从理性工具复归为全面的人。其二,在形而上意义上,审美政治功能是重思,恢复现实的人求问世界本质、追求终极关怀、真正认识自我的形而上之思,提供给现实的人改造世界新的价值设定、理想追求与现实原则。其三,在方法论意义上,审美政治功能是生产,生产具有新的需求体系的审美主体,形成蕴含着审美主体追求、审美主体意识与审美主体力量的主体性生存方式。审美之维的政治功能始终在主体性哲学视域中形成了消解理性主体性、重塑审美主体性的主体化思路与主体性实践,其实现的主体化路径在面对审美形式的自律与大众文化的围困时必然陷入实践悖论,使审美之维的政治功能被打上了乌托邦救赎的烙印。
三、感性的人的实践:超越现代性的实践功能
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批判在唯物史观视域中通过政治经济学批判演绎出现代性危机的异化劳动根源及其劳动解放的实践路径。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旨趣上看,马克思主义与审美现代性在追求自由解放的维度上有着同样的浪漫理想,而二者在超越现代性的实践路径上产生了本质差异。马克思主义感性学基础上,扬弃审美现代性的主体性哲学奠基与主体化实现路径,为审美之维功能的理论研究提供了实践哲学的视域,在感性的人的实践中为审美之维功能的全面整合、共育发展与真正实现提供了历史的实践领域。
在鲍姆加登对美学即感性学的基本界定中,以感性学为基础将马克思主义视为一种美学予以展开研究的论域逐渐得以开显。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审美研究并没有形成独立的理论体系,而是始终在批判现实的人的异化生存境遇与恢复感性的人的实践活动的理论张力中,形成了重新认识人的本质是感性存在的人本学说。首先,感性的人的感性认识是现实世界确定性知识的第一来源,消解了超验的理念世界为现实世界立根的形而上之思,颠覆了主体性生存方式的本体论奠基。其次,感性的人的感性能力是人的本质力量的第一能力,消解了理性主义奠基科学认识的绝对权威,颠覆了主体性生存方式的认识论基础。最后,感性的人的感性活动是人的本质力量实现的第一实践,消解了超验的或先验的目的预设的工具性活动,在感性的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创造属于感性的人本身的自我实现力量。可见,感性的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是以感性冲动、感性认识与感性活动共同构建起感性的人的实践生存方式。在马克思主义感性学基础上,从感性出发理解现实性上人的本质力量以及全面自由发展的本质追求,审美研究的对象不再是审美形而上学的美的理念或审美现代性的审美形式,审美功能的实现不再是形而上的启蒙、审美主体的塑造,审美之维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的研究实现了从形而上学、主体性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视域转变。在实践哲学视域中重新审视感性的人的本质、实践与审美的关系,在感性的人的实践中彰显审美之维实现人的本质追求、建构人的本质关系、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实践力量,从而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审美功能研究的实践哲学视域与历史实践领域,彰显出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实践特征。
一是,审美实践彰显人的本质的追求,是建构主客体本质关系的实践力量。马克思指出,“精神需求是构成人与动物最大区别的根本所在”(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页。,是人的本质追求。现实的人在精神需求中彰显“人的本质客观地展开的丰富性,主体的、人的感性的丰富性……即确证自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觉”(1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87页。。现实的人不是在形而上追求或先验预设的主观活动中建构的主体性生存,而是在客观的感性活动中呈现出丰富性并确证着自身本质力量的感性的人。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3、158—159、192、46、190页。。在感性的人的实践中,形成了主体目的与对象规律相统一的美的规律。在按照主客体相统一的美的规律建构主客体关系的实践中,感性的人形成了“有音乐感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1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3、158—159、192、46、190页。,实现了主客体相统一和谐的审美形式,确证着在感性活动中建构起主客体相统一的本质关系。由此,在感性的人的实践中,丰富的审美主体与和谐的审美关系彰显人的本质及其建构主客体关系的本质特征。
二是,审美实践彰显推动人的本质力量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实践力量。马克思揭露工业社会中异化劳动消解审美实践的过程,指出异化劳动“创作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20)《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3、158—159、192、46、190页。在异化劳动中,工人创造的美的对象却不属于劳动者,劳动是创造美的活动却不是实现人的本质力量的活动,而是生产畸形工具人的过程。资本主义生产在私有制基础上、以资本增殖为目的,使“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到矿物的商业价值,而看不到矿物的美和特性”(2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3、158—159、192、46、190页。,使“资本主义生产是同某些精神生产部门如艺术和诗歌相敌对”(2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3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46页。。资本主义生产目的使现实的人的认识能力片面化,陷入片面发展的工具化生存方式,与推动人的本质力量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审美生产形成了根本对立。在马克思看来,“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2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3、158—159、192、46、190页。,“对私有财产的扬弃,是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的彻底解放……因为这些感觉和特性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客体上都成为人”(2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163、163、158—159、192、46、190页。。扬弃私有制与异化劳动,使劳动关系复归主客体相统一的本质关系,使劳动成为现实的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实现人的本质力量发展的感性的人的实践。由此,现实的人得以在劳动中重构主客体的本质关系,在劳动活动中发现美的价值、创造美的事物、生产美的感受、实现美的追求,将美的理想对象化为改造现实的物质力量,真正实现了“劳动生产了美”“劳动创造了美”(2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2000年,第54页。的实践美学。由此,在劳动中实现审美追求的本质力量与审美能力的全面发展,使劳动成为一种审美实践,在现实的人实现审美追求、形成审美认识、展开审美生活的实践中彰显推动现实的人的全面发展与本质力量实现的实践力量。
三是,审美实践彰显改造现实世界、创造理想世界的实践力量。审美实践是在感性的人的实践中建构主客体和谐关系、推动全面的人的发展、实现美好理想追求的实践活动,依赖于感性的人的实践形成认识世界的主体意识系统与改造世界的主体实践力量。在感性的人的实践中,现实的人形成对人的审美本质、主客体的审美关系、认识世界的审美形式与改造世界的审美追求,形成现实的人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中认识和改造现实世界、追求和建构理想世界的审美意识,产生了现实的人有意识的改造世界的审美实践。在现实生活中,“以美育人”培养现实的人的大众审美趣味,引领现实的人的审美观点、审美倾向和审美理想,塑造现实的人生产生活实践的审美价值原则与审美规律遵循,产生现实的人追求美的实践目标、研判美的实践认识和创造美的实践活动。审美实践使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摆脱物质性、工具性、功利性的虚假追求,按照美的追求、形式与规律改造世界、创造理想世界。
马克思主义在感性学基础上,建构起对感性的人的、实践与审美之间关系的实践哲学解读,形成了审美来源于实践、审美具有实践力量、审美功能诉诸于实践的实践美学,为审美功能摆脱理念世界、乌托邦救赎,真正走向改造世界的历史实践提供了实践论基础。进而,在感性的人的实践中审美之维是人的本质追求与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是现实的人实现本质力量、建构本质关系、建设理想世界的实践力量,形成了在真正劳动中提高审美能力、建构审美关系、实现审美追求和培育审美主体的实践思路。马克思主义审美功能研究的实践哲学视域与实践领域,为超越现代性、探索全新现代文明形态的历史实践中审美之维功能的研究与实现提供了理论遵循。
四、启 示
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两条路径相互斗争又相互交融共同推动着哲学思维的演进与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审美之维是非理性主义的重要线索,是推进哲学演进发展的重要资源,是推动人类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维度。在哲学史演进中展开审美之维的功能研究,伴随审美之维研究视域逐渐从超验的形而上学、先验的主体性哲学向实践哲学的转向,审美之维功能呈现出在不同哲学研究进路中渐次彰显的显性功能,形成了从审美形而上学的启蒙功能、审美现代性的政治功能向感性的人的实践功能递进展开的研究脉络,并表现出在启蒙功能研究中奠基、在政治功能研究中逐渐走向现实、最终在实践功能研究中得到全面整合、共育发展与真正实现的历史逻辑。
在哲学史研究与逻辑梳理基础上,进一步在哲学视域中整体地研究审美之维推动哲学发展与推进历史实践的功能。审美之维在不同历史境遇中回答不同哲学问题,在本体论、认识论和实践论三重论域中承担着保存超越追求、重构认识形式、恢复感性的人的实践的理论维度,彰显出建构理想世界、认识现实世界与实践改造世界的现实功能。一是,本体论领域的审美研究,提供给现实的人在超验世界寻求现实世界存在根据的形而上之思,表达着人类在现实世界之外建构理想意义世界的美好追求,形成了理念世界对现实世界的形而上奠基。二是,认识论领域的审美研究,提供给现实的人区别于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审美形式,是一种具有和谐特征的认识形式和认识能力,形成了人类认识自我和事物本质的认识论基础;三是,实践论领域的审美研究,提供给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的审美追求、审美认识与审美能力,形成了人类审美地改造世界的实践论基础。在哲学视域中整合审美之维多重功能的共育与实现,审美之维启蒙现实的人的形而上追求、和谐现实的人的认识形式、塑造现实的人的实践力量,为现实的人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提供了审美追求、审美原则与审美方法,彰显审美之维是人的本质追求与全面发展的重要维度,是现实的人实现本质力量、建构本质关系、建设理想世界的实践力量。
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境遇与实践主题,面对资本渗透文化领域出现的文化生活商业化、资本化倾向,平台、流量、饭圈等畸形消费文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审美之维同样具有重要启示意义与现实功能。一是,警惕现代性精神虚无危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实现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构建一种全面的、和谐的、超越的全新的现代文明形态。二是,在“两个结合”的方法基础上,建设兼具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中华文化内在特质、伟大实践文化内蕴的文化主体性,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三是,坚持正确的审美导向,坚持人民文艺的价值旨归,促进审美文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与全体人民精神共同富裕,不断提高文艺工作的审美境界,引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四是,丰富“以美育人”的教育形式,弘扬道德之美、信仰之美、奋斗之美,建构起实践主体的美好生活追求、美丽人生追求与和谐关系追求等审美追求、审美认识与审美能力,培育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审美主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