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典型环境增强“代入感”

2023-03-10张英红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虎皮新叶嫩芽

张英红

写作误区

写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类作文,开头切忌空发议论,运用环境描写切入是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可有的同学写作文,因选用的场景不典型,与想要抒发的情感、想要言明的志向不匹配,非但没有锦上添花,还背离了生活逻辑,写出来的东西既不真实,又不感人。

文题亮相

“发现”有两层含义:1.经过研究、探索等,看到或找到前人没有看到的事物或规律;2.发觉,觉察。但发现并不等于观察、看见、遇见。

阅读上面的文字,请以“发现”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3)不少于5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失误作文

发 现

没有一株小草会自惭形秽,也没有一个生命会向灾难低头。①

这盆虎皮兰来到我家已经足足七天了,却没有任何发芽的迹象,生命蓬勃的力量在它身上没有任何显示,我不由得急躁起来。

楼上邻居搬家,把这盆虎皮兰送给了我们,一副奄奄一息的样子。没有人关注它,只是将它随意丢在了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我偶尔想起来才浇一次水。那枯黄的叶子似乎给它判了死刑,且马上就要施刑。那时,大家都认为它不消几天就会枯死或病死,只有我还日复一日地观察它。②

太阳升起,金色的光辉照在它枯黄的叶片上,这究竟是给它注入生命的力量,还是为它哀悼?我无从得知,但仍日复一日地观察着,想看看它究竟能否挺过去。③

在无数个日夜中,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虎皮兰慢慢生长着。一天早晨,我照例去阳台给它浇水,竟惊奇地发现它新生出了叶片,那是一种朦胧却沁人心脾的绿。无数时间的厚积终于迎来了勃发,这或许就是生命的力量!④

可好景不长,转眼到了冬季,温度骤降,从寒冷的阳台搬到温室后,虎皮兰的生长似乎停滞不前了。一个月,两个月,也不见有新叶长出,之前长出的叶也枯黄了不少。终于,我对它失去了期待,不再抱有任何幻想,连浇水也不频繁了。

又是三个月,冬季结束了,初春的阳光如雨露般洒在它羸弱的身体上,这时的温度依然很低,并不适合草木生长。⑤一天,我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准备写作业。突然,一片扎眼的绿映入我眼帘,与昏暗的房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没错,是它,是虎皮兰!只见虎皮兰的嫩叶已经长出,上面能隐约瞧见它特有的美丽花纹,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生命的力量是伟大的,不要小看任何一种植物,而发现这美好的一切,需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⑥

①开头空发议论,让人摸不着头脑。

②此处设置的虎皮兰的出场不合常理,且没有点明“发现”一词,建议换成更典型的场景。

③本段心理描写不真实,不细腻,且没有交代清楚自己关注虎皮兰的原因。

④这一段需要在场景刻画上多下工夫。可以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让虎皮兰的形象更丰满;也可以设置悬念,让情节富有波澜。

⑤本段表明时间的语句不细腻。建议锤炼语言,自然而然地呈现时间推移的过程。

⑥结尾建议与自身成长相联系,使主题更深刻。

病情分析

1.开头空发议论,且情境设置不真实。习作开头就是一个关于生命的议论句,因为出现得太突兀,读后让人摸不着头脑;且对虎皮兰由来的交代有点失真。生活中,没有人会把一盆濒临死亡的花送给他人,这种不真实的出场方式,削弱了习作的表现力,也没有呼应“发现”这一关键词。写这类自带哲理意味的作文,要为材料安排一个真实、鲜活的场景,使之与抒发的情感、表明的志向和谐统一;同时融入自身感受,展开个体与情感载体的互动,这样,才能达到感人的目的。

2.细节描写单薄,无法揭示习作主题。习作心理描写不真实,没有交代自己关注这盆虎皮兰的原因,深刻度自然不高;对景物的描写也不细腻,无法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修改时,建议添加修饰语,通过联想、想象等表现手法,使主题更加深刻。

3.情感抒发过于浅显,互动太少。对于虎皮兰,“我”只是一个旁观者,始终没有把自己的位置摆进去,且习作对情感的抒发过于直白,使主题得不到凸显。建议在习作首尾适当联系自身成长,写出虎皮兰对自己的影响。

升格佳作

发 现

◎岳东晓

声乐老师家的楼梯拐角藏着一盆虎皮兰。

(开门见山,引出写作对象——虎皮兰。)

我第一次瞧见它时,它已经奄奄一息了,那枯黄的叶子似乎给它判了死刑。傍晚的夕阳,懒懒地斜射在它佝偻的身躯上,这究竟是给它注入了生命的力量,还是在为它开追悼会?

(拟人修辞手法的运用,加深了小作者对虎皮兰的初印象——奄奄一息。)

之后每个周六去上课,我都会遇见它。盯着苟延残喘的它,恍惚觉得是正在学声乐的我:小伙伴们都进步神速,唯有我在原地踏步,我不禁暗暗叹息,何必挣扎呢?(将自己的处境与虎皮兰作对比,设置悬念)可内心深处仍藏着一丝盼望——它能挺过去吗?

又一个周六,我照例去上声乐课,走到拐角,发现一群人围着它,议论纷纷:“楼上搬家时,把它扔在这儿,几个月了都没人打理……”“是啊,就这样它还能活过来,真是个奇迹……”等人群散去,我的眼睛瞬间被点亮:几枚如婴儿小指般的嫩芽,从一堆枯败的枝叶中探出脑袋,好奇地四处观望着。那是一种朦胧的、沁人心脾的绿!无数努力的厚积,终于迎来了勃发,这就是生命不屈的力量!之后的每个周六,我都会特意带一瓶水,犒劳不懈努力的它。

可惜好景不长,转眼北风呼啸,雪花飞舞,这株待在阴暗角落的虎皮兰,似乎也停止生长了。一周,两周,三周,四周……再也不见有新芽冒出,之前长出的芽大多也枯萎了。终于,我对它失去了期望,路过时目不斜视,脚步匆匆。

初春,抱龙河畔的柳枝上冒出了些许嫩芽。我像往常一样去老师家上课,突然,一道扎眼的绿映入我的眼帘,与昏暗的楼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它?是它!就是它,虎皮兰!几片刚舒展开的新叶,隐约能瞧见它特有的美丽花纹。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经过生命的厚积薄发,虎皮兰再次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存在。细腻的景物描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株被人遗弃的虎皮兰,冒出了点点嫩芽,长出了片片新叶,在这无人问津的角落,浅绿着,嫩绿着,淡绿着,墨绿着……我仿佛看到了它正默默地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没有一株小草会自惭形秽,也没有一个生命会向困难轻易低头。走在春风里,我目光炯炯,脚步铿锵。我发现,我也能唱好春天的故事。

(结尾卒章显志,升华主题。)

【山东威海市文登区实验中学】

升格点评

1.改换场景,凸显主旨。升格后的习作把虎皮兰生活的场景由自家阳台替换到了声乐老师家的楼梯拐角,这样更符合真实的生活,同时便于观察。亲近虎皮兰,就要用真情去观察它拥抱它,感同身受地陪伴它鼓励它,这样才能写出独特的发现与感悟。

2.增添互动,融入自我。升格后的习作一共设置了六次互动。“我”遇见奄奄一息的虎皮兰,共情;“我”为它浇水,怜惜;“我”惊觉它冒出嫩芽,震撼;“我”发现新芽枯萎,失落;“我”发现它长出新叶,惊喜;“我”想象它长得郁郁葱葱,憧憬。通过场景的设置,融入自身体验,实现共同成长。

3.抒情自然,议论精辟。升格后的習作以“虎皮兰”为载体,通过描写它在逆境中不屈不挠地生长,给予了“我”精神上的鼓舞与激励,赞美了不向困难低头的顽强精神,对小作者“发现美”和虎皮兰“创造美”皆进行了极佳的诠释。

猜你喜欢

虎皮新叶嫩芽
小嫩芽
嫩芽
嫩芽的面积
虎皮兰
我喜欢虎皮兰
希望的嫩芽
美丽的新叶古村
虎皮 虎皮
财主买虎皮
亭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