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及应对举措探析
2023-03-10张义萍杨立祁
张义萍 杨立祁
摘 要:在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是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也是改善学生道德现状的需要,更是建设文明社会的需要。然而,目前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存在班主任德育素养较低、德育内容和形式单一、家庭德育缺失等问题。鉴于此,班主任要加大学习与培训力度,转变德育理念,提高德育素养;优化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形式;家校合力联手,强化德育效果。只有这样,才能走出德育工作困境,切实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对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有着重要意义。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组织者,班主任不仅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和中坚力量,还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因此,班主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提升德育素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渗透德育,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然而,目前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现状不容乐观,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班主任认真反思,积极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渠道、新方法和新路径,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一、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的必要性
1. 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需要
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凝练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历久弥新,是学校德育教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智慧源泉。在中小学开展德育工作,可以让学生从中华传统美德中自觉汲取养分,让中华传统美德浸润学生心田,使中华传统美德以正确的方式得以传承和发扬。
2. 改善学生道德现状的需要
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学生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加便捷、多样,在拓宽学生视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中小学生的思维观念、辨别是非能力等仍未发展成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没能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处于叛逆期的他们更不愿与师长、同学沟通交流,抗压能力较差,极容易出现思想道德问题。因此,开展德育工作是改善学生道德现状的需要。
3. 建设文明社会的需要
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只有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才有利于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学校是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培养的主阵地,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灵魂,它致力于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格素质的培养。在中小学扎实开展德育工作,加强中小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能够有效抵制不健康的消极思想对学生的侵蚀,提升学生的文明素质,有利于文明社会的建设。
二、中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现状分析
1. 班主任德育素养较低
目前,从中小学德育工作开展的成效来看,大多数学校德育师资力量薄弱,班主任德育素养相对较低,在德育工作中很难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降低了德育工作开展的效率。由于过去长期处于应试教育模式下,传统、落后的教育理念在部分班主任头脑中根深蒂固。很多班主任重才轻德现象严重,这已经成为德育工作中的一个误区。从学校到班主任,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大部分班主任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在了对学生文化课的辅导上,对德育工作重视度不够,使德育工作的开展困难重重。部分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落后,势必会出现学生德育思想状况落后的现象,阻碍了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2. 德育内容和形式单一
中小学德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品德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内容。但是,目前中小学德育工作内容存在局限性,部分班主任将德育内容局限于思想行为、道德品质方面,导致德育教育效果不佳。部分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仍然局限于传统的说教方式,只是采取纯理论的口头讲解与灌输,有时理论性的讲解甚至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脱节,明显不适应当前学生的心理需求和认知能力,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和配合,学生认识不到德育的重要性,无法主动、自愿地接受德育教育。德育内容不全面,德育形式单一,弱化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3. 家庭德育缺失
家庭是德育工作的又一主阵地,家庭德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多数家长德育观念淡薄,家庭教育偏重物质投入,忽视精神支持;重视智力教育,忽视道德教育;依赖学校德育,忽视家庭德育的责任。同时,多数家庭德育方式简单,存在说教多、身教少,重惩罚、轻鼓励,重围堵、轻引导的倾向。这些均影响了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的举措
1. 转变德育理念,提高德育素养
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德育工作的践行者。班主任要具备与时俱进的思维,敢于改变传统守旧的教育理念,提高对德育工作的重视力度。班主任要积极参加与德育工作相关的专题培训,聆听德育专家的讲座,学习德育相关理论知识,增强德育意识,全方位提高德育工作能力。在教育教学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各种因素,认真分析当前德育工作出现问题的原因,积极寻求改善困境的方法与路径,尤其是要找准新时代背景下德育工作的突破口,进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德育工作。同时,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的德育理念,改变以往的纯理论灌输的德育方式,结合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选择典型案例展开德育工作,将德育工作从空喊口号变为实际行动,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益。
2. 优化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形式
我们身边的德育资源非常丰富。为了使德育工作取得实效,班主任要精心选择德育素材,优化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形式。班主任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挖掘学生熟悉的德育资源,并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德育工作,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身边的典型案例,以主题班会的形式开展德育工作,让学生通过案例获得真实的感知,教育学生规范自己的思想品行。班主任还可以利用节日节点或者重大纪念日举办相关的主题活动。例如,班主任可以在世界环境日让学生搜集与当地环保相关的资料,探讨目前环保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利用多媒体展示学生搜集到的图片与影像资料,通过视觉上的冲击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又如,班主任可以在清明节组织开展“缅怀先烈,感恩前行”清明节主题系列德育活动。班主任给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习俗,介绍与清明节有关的古诗文,讲述革命先烈的故事,并让学生制作手抄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表达对先烈的景仰和追思。这样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清明节的了解,还给学生上了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能让学生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丰富内涵,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感。
另外,班主任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演讲、举办辩论会、参加征文比赛等,拓展德育路徑,让学生在演讲、辩论、征文中形成正确的是非观与荣辱观,引导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 家校合力联手,强化德育效果
德育工作任重而道远,仅仅依靠班主任的一己之力是不能完成的,也不能只依赖学校去开展德育工作。因为一个家庭环境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思想行为习惯的养成。班主任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要主动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让家长能认识到家庭德育的重要性,并指导家长运用多种方式开展好家庭德育工作,进而家校联合形成教育合力,从各个层面进行德育渗透,全方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总之,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德育工作意义重大。班主任要正确认识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树立全新的德育理念,优化德育内容,丰富德育形式,家校形成合力,切实做好学生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夏美琴. 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的策略分析[J]. 文理导航(中旬),2021(4).
[2]陈为发,陈智明. 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