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与监测质量控制要点研究
2023-03-10徐丽丽
徐丽丽
(青山绿水(南通)检验检测有限公司,江苏 南通 226000)
无论是人们的是日常生活还是经济建设都离不开水资源,在水资源日益短缺且水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的背景下,实施水环境监测,切实保护水资源至关重要。我国经济在快速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工厂非法排放废弃物到水资源中,人们的生活污水、农田中过度使用的农药化肥等都会导致水资源受到污染和破坏。所以只有做好水环境监测工作,提升水环境监测质量,才能给后续环境保护的开展提供客观且精准的数据支持。水环境监测结果的精准性同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监测要点、环境监测过程等密切相关,因此要注意这三个层面的管理,切实保证水环境监测的结果符合客观事实,同时要注意监测实验的误差值要在合理范围内,通过对实验质量的有效控制,为水污染治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依据。
1 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
水资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保护水资源并科学合理地应用水资源是人们共同的职责。国家与相关部门十分注重水资源监测与保护工作,并且在仪器设备与监测技术上实现了突破,工作方式方法也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实际监测工作中,水资源监测质量控制工作应当结合实际情况,采用物理、生物或者是化学的手段来对水中的污染物质进行识别与鉴定,分析污染物的成分并对其展开定量、定性分析,如此才能给后续水资源质量评定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此外,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不但可以客观反映出在某个时间段内该区域内水资源的质量,还能找到其周期变化规律、发展趋势,给水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提供数据支撑,让这一工作的开展有据可依,提升水资源监测机构的社会效益,最大限度地保护水资源[1]。
2 水环境监测技术分析
2.1 预先控制
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预先控制是十分关键的一环。预先控制就是要在水环境监测工作开展之前进行预防性的控制,具体而言其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工作人员的能力与素质进行考察与评估,确保监测工作人员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操作经验,更要保证其是有相关证书的工作人员;第二,仪器设备的准备。要保证监测设备的完整性与准确性,同时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当对其进行定期保养与维护;第三,工作环境的改善。一定要保证实验室内的各类检测设备、辅助设施以及操作空间等符合监测工作的要求;第四,监测方式的选择。要结合水环境的具体情况,按照国家标准来选择科学的方式进行实验检测。预先控制工作的实施为水环境监测的开展、质量控制与水资源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有效减少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由于人为原因而导致出现失误的情况。
在预先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应当根据水资源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质量保证计划,积极编制质量控制程序等文件。水资源监测机构也应当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管理与培训,提升其专业知识与操作能力,尽可能降低工作中失误情况的出现。
2.2 数据信息收集
水环境监测数据的收集是十分关键的,要保证其客观反映出水资源的实际情况,给后续监测与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数据支撑。水环境监测数据的特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从空间分布上来看,其呈现出较少的重复性特点,所以这部分数据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第二,从时间分辨率上来讲,不同时间段的监测数据都有着自身的作用,这些数据有着较强的应用价值。实际上在进行水环境监测的过程中同样会产生一些废气或废液,这些物质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性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水环境监测工作人员应当进行定量分析,可以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对不同元素在不同价态下的状态进行监测,以更加充分地掌握其有害程度。工作人员应当在保证监测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一些安全措施,一方面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防止出现停水、停电等情况,避免给监测工作的开展造成不利影响。
具体而言,数据信息的收集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构建良好的实验环境。水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应当以合适的设备为基础,并辅以相应的试剂,如此才能保证包括余氯、pH、氯离子、氟离子在内的各项参数的准确性。
第二,对校准进行有效查验,在研究样品时,应当科学地绘制校准曲线,合理地设置截距与斜率。
第三,有效监测空白样。一定要确保在每一批样品中实验空白值的数量都大于1,同时要注意提升对精密度的控制,平行样在普通样品实验中的数量要增加20%~30%。如果出现污染事故,则平行样比例在实验分析中必须高于30%。
第四,当污染源位于监测范围之内时,工作人员应当掌握该区域的污染特征,对共性信息在该环境监测范围内的情况有充分掌握,并获取典型的信息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水环境监测系统
2.3 实验基础
2.3.1 水
(1)普通用水:在实验中水的质量会对最终的实验质量产生影响,按照电导率的大小可以将其分为一级水、二级水和三级水。其中三级水可以通过蒸馏法来获得,三级水通常应用在一般实验工作中;二级水则是利用玻璃蒸馏器对三级水进行二次蒸馏获得,通常应用在测定痕量金属离子方面;如果将二级水通过混合离子交换柱进行处理之后就可以获得一级水,一般在制备标准水样或超痕量物质的分析中会应用一级水。
(2)特殊用水:无氯水、无铅水、无酚水、无氨水、无二氧化碳水等都是常见的特殊用水。在水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如果需要应用特殊用水则要注意制水环节的严密性、特殊用水使用中的精准性以及特殊水质的保质期。
2.3.2 试剂
一般化学试剂可以分为三级,即一级品、二级品和三级品。其中,一级品为优级纯,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往往用来配置标准性溶液;二级品为分析纯,往往用在定量分析中,用其来配置普通试液;三级品为化学纯,通常在定性分析与清洁液中应用。化学试剂的保质期是不同的,一般来说,无机试剂在妥善保管的情况下是可以长期使用的。如果是容易受潮或氧化的物质,将其贮存在避光、阴凉且干燥的环境下,可以保存1~5天;而基准物质、标准物质以及高纯物质则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试液、缓冲剂等的有效期一般为6个月,所以不同的化学试剂一定要注意结合其特点与实际需求来进行应用。
2.3.3 仪器的定期校准及维护
水环境监测仪器应当定期进行校准与维护,这样才能确保其发挥出自身功能与作用。具体而言,仪器在进行安装、调试与维修时应当严格按照说明书来实施,如果发现仪器出现了故障则应当第一时间进行维修,待排除故障之后方可继续使用。工作人员要注意,玻璃量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摩擦或腐蚀的情况,进而导致容量出现偏差,所以在水环境监测之前要对量器的容量进行校正。
2.3.4 环境条件
对于仪器来说,实验环境能够直接影响其性能和灵敏度,诸如环境的湿度、清洁度、温度等,从而会影响到后续的测定结果。特别的高精密仪器需要在超净实验环境下单独安装和使用,如果不具备超净实验的条件,则要通过相应措施尽量满足实验的环境需求,比如在分析天平内可放置小瓶硅胶来吸收空气水分。
2.3.5 分析人员的操作技术
针对工作人员操作技术的分析,需要通过相关部门的考核,以满足专业理论基础和实操技能的要求,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面对意外或重大事件时能有效应对和处理。同时要具备估算供试样品结果的能力,掌握相关测定方法的原理以及测定仪器的参数与性能。
3 影响监测质量控制结果的因素分析
3.1 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
身为水环境监测工作的主要实施者,工作人员的个人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在不同程度上都会影响到最终的监测质量控制结果。伴随着检测要求的提升,对于分析人员的工作能力要求也在随之提升,因此工作人员应当经过专业的岗前培训并获取相关资质才能上岗。同时人员的工作经验也十分重要,只有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精确而快速地分析出各种监测结果,给出专业评估。反之,监测人员不管是理论上的缺失还是实践经验的不足都不能很好地胜任这份工作,不利于监测质量结果的控制效果[2]。
3.2 仪器的影响
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仪器设备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每种仪器都有自己的特殊使用方法,如果在使用前没有全面掌握仪器的使用方法,熟悉其操作流程,将会影响到仪器的检测效果。同时,如果在使用前没有对仪器进行检查,就不能判断出其是否具备正常工作的水平,由此可见仪器对于监测结果同样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即在使用前,工作人员要先了解其性能、参数及基本使用方法,并要进行检查、校准,确保其处在正常状态再投入使用,同时在使用前后都要做好记录工作。如果途中仪器出现故障,需要及时由专业维修人员查看和处理,确保仪器在使用过程中是无故障状态。
3.3 环境条件
监测环境的条件同样对监测结果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在监测工作前期要预先掌握监测环境的实际状况,合理划分实验区域并明确其功能,针对能够相互影响的区域要做好隔离工作,避免出现交叉污染。同时要严格按照监测标准和技术要求规划独立的样品制备、检测和储存场地,使实验区域达到无菌环境,做好对监测质量影响因素的控制工作,诸如实验环境的湿度、温度等均要符合监测要求[3]。
3.4 标准分析方法
在质量检测分析工作中分析方法是重点,每一种分析方法都有相应的原理,所使用仪器的精确性、参数不同,这就导致最终的检测结果无法比对分析。因此监测工作需要设定统一化的分析标准,优先使用国标或行标,并要定期更新和检查方法的有效性。
3.5 试剂纯度
在环境监测中试剂纯度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检测过程中选择适当的试剂才能确保最终监测质量的科学性。即首先要确保配制的试剂纯度达到较高水平,这样的试剂才能得到精确的监测结果,实验表明,如果试剂纯度达到99.9%和99.99%,两种基准物质的配制溶液则能有效控制监测结果的误差。
3.6 基体效应的影响
环境检测样品的基体种类繁多,并且各类样品的源头、采样时间及采样点都不同,其结构也不同,这会对监测质量造成影响。实际上基体效应对于实验而言具有极大的干扰,如果实验过程中发生异常,如出现气泡,抑或是溶液变浑浊或是其他颜色,都需要通过分析来检查实验是否存在问题,并采用其他试剂进行抑制,同时也需要采取其他方法进行验证实验。
4 提高水环境监测质控路径
4.1 完善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
从环境监测质量体系上看,其完善度与监测质量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完善水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十分必要。要构建科学的监测工作框架,为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基础。完善的质量监测体系有利于提高监测网络的完整性,继而强化监测质控效果。同时还应注重加强监测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责任感,这样才能确保各项职责有效落实,保障监测质量。
4.2 健全水环境监测中的质量控制技术管理体系
身为监管人员应当提高对监测工作的认识和重视程度,秉承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水环境监测工作。因此在健全管理体系中,要将强化监测人员综合素养及专业能力纳入其中,一方面要求他们秉承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工作,另一方面定期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旨在进一步提升监测质量。同时,监管部门也要定期与不定期进行检查,尤其是对于监测数据不符的情况要及时追责。此外,也要加大对第三方机构的管控力度,立足于环保要求制定相应的监控技术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管理指标,规范监测人员的工作行为,以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4.3 提高水环境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
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养直接会影响到水环境监测质量,因此要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从工作性质上说,长期从事水环境质量监测工作,需要具备良好的意志力,能胜任枯燥、繁琐的工作压力,同时还能灵活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可以说水环境监测质量工作对人员的专业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故需要相关部门重视对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综合能力,确保所获信息的精确性。
4.4 重视基础工作环节
任何一项工作其基础性工作都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水环境监测工作而言同样如此。在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中应立足于相关要求和规定来开展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注重提升实验工作者的安全防护意识,加强实验内部监管,同时要做好相关仪器和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全面保障监测工作能够顺利、有效地开展,继而获得科学、精确的监测结果。同时,监测机构还应重视基础性工作的细节,比如样品采集工作,采集水平对于水环境监测质量控制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样也决定着整个控制工作的进度和效果。故而,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要格外注重样品的质量,同时要注意采集布局的合理性,尤其要把握好采样深度和样品数量,以免后期监测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另外,监测机构也应当认识到全面的监测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要在后期构建相应的监测网络,实现对水环境质量的实时监测,同时要能更及时、更准确地发现每个流程中的问题,进而采取相应对策进行有效处理和解决,这对于提高监测质量控制水平具有促进性作用,也有利于推动监测机构的良性发展[4]。
4.5 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
在监测机构中领导层要意识到质量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并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即可从提升监测人员的专业水平入手,强化他们的思想认知、工作责任感,从而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在进入监测岗位之后,监测机构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考核,若有考核不达标的人员则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是否继续培训或是调整岗位。同时要在日常工作中不定期抽查人员的工作情况,若出现消极怠工情况则要及时处理和处罚。另外,还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唤起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端正他们的工作态度、强化责任心。
现场监测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如气象、流体力等方面,同时监测工作者的个人技能、职业素养等因素也会对监测质量产生影响,进而导致监测现场出现各种问题。因此,要加强对现场监测的管控,并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以免因现场管理不到位而影响到最终的监测结果。
对于水环境监测工作而言,技术是影响监测数据是否准确的关键因素,因此监测机构要积极引入先进的科研技术及理论,提升自身质量控制水平,同时要注重创新发展,不断优化水环境监测技术,从而达到提升监测质量的目的[5]。
5 结语
综上,在水环境监测中做好质量控制是监测工作的基础,对于提高监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及时发现水质的变化和异常。因此在水环境监测工作中,要采取相关监测质控手段,引用先进技术,提升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样才能有效规避不良因素的干扰,达到环保要求,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