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初心弘育时代“新声”持匠心服务社会发展
——记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李明德教授
2023-03-10寇杰乔婷刘婵君
寇杰 乔婷 刘婵君
近日,在繁忙的科研教学工作之余,西安交通大学新媒体学院李明德教授和他的团队正在为“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的慕课忙碌着,更新案例、打磨讲稿、优化教案、完善PPT,这是他们这学期的重点工作。
2022年暑假,由李明德担任负责人的“新媒体与社会治理”课程,在中国大学MOOC、智慧树、学堂在线等平台上线,选课人数超过4000人,受到多名学生的私信好评和公开推介。自2019年开课以来,该课程已被50余所高校的近万人选听,累计互动3万多次,获批陕西省本科专业“一流课程”,被评为西安交大通识标杆课。
作为西安交通大学通识教育专家委员会专家,李明德带领团队多年来不仅为教好“新媒体与社会治理”这门慕课努力着,还紧紧围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在教学、科研、立院、社会服务等方面精准发力,为新媒体赋能社会发展深耕细作,也为通识课产生更大的影响在不断探索,积累经验。
教学:“明者因时而变”智媒时代育人的创新探索
智能传播时代,信息生产模式以及媒体格局等变革迅速,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李明德教授团队紧扣智媒时代特征,激流勇进,聚焦新媒体、网络舆情、智能传播、大数据等前沿问题不断尝试教学新方式,先后推出了教材《网络舆情概论》、著作《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协同发展:社会化媒体与政治生态》等,通过鲜活的实战案例及生动的微课录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新闻传播,走进智媒时代。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挑战。在西安交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要求下,李明德领衔的“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教学团队充分准备,克服困难,备课完成时间30余天,案例更新100多个,课前测试数次,最终完成了校级通识类标杆课线上教学转型——在线上课人数远超选课人数、在线课堂互动率超往年线下课堂两倍有余,结课统计在线课时量远超32课时,学生反馈正面积极,教学效果良好。
在近40年的教育工作生涯中,李明德带领团队始终践行着“师者,不仅传道、授业、解惑,更要立德、正心、树人”的育人理念。他常年每天早上7点左右到达工作岗位,坚持“坐班”;教学相长,随时记录学生的建议与观点;持续创新,不断探索贴近现实、吸引学生的教学方式……他认为,如果高校的人才培养没有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没有跟国家与社会需求相结合,没有把这些需求当作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目标要求,就势必导致培养出的人才难以在社会上立足的问题。
他指导硕博生的一条经验是,让不同兴趣和特长的学生进入不同的课题小组,通过经常性的讨论交流,不断提升其科研能力和水平,并指定具有组织协调能力的学生担任项目组组长,使其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在他指导的博士生中,统招生获得学位年限之短、在职同博毕业人数之多,均处在本学科靠前位置,显示了人才培养方式的成效。
科研:“我思故我在”围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议题笔耕不辍
李明德一直从事新闻宣传、期刊编辑、新媒体传播教研工作。因此,他的学术研究方向也一直围绕新闻传播与舆论导向、网络舆情与社会治理、编辑与出版、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而展开,在多个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并产生影响。
“我思故我在”是李明德的博客签名,也是他从事科研工作以来一直坚守的信条。从2008年到2018年的十年间,李明德团队论述新媒体与社会发展关系的学术论文《大众传媒在化解社会风险中的作用》《大众传媒导向责任的偏差与重构》等相继刊出,先后被《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等转载摘编;聚焦网络舆情议题的科研成果《微博舆情传播模式研究》,被引用超过100次;著作《微博舆情:传播 引导 治理》《协同发展:社会化媒体与政治生态》先后获得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和陕西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连续数年评选并予以深入解读分析的“陕西省网络传播十大案例”在学界业界引发广泛关注。
2018年以来,李明德申报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大众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研究”、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课题“国家意识形态网络传播的作用机理、效果评估和引导机制研究”等一系列科研项目相继获批,他带领团队从历时与共时、国内与国际等多视角切入,围绕大众媒介与社会思潮传播、新媒体与主流意识形态传播等论题笔耕不辍,连续3年推出《中国社会思潮新媒体传播与影响报告》并组织召开理论研讨会,出版《新媒体与社会思潮传播》等多部专著,输出CSSCI源刊论文及硕博论文近30篇,研究成果受到同行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网信部门以及媒体的高度认可。
目前,他还担任陕西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人文与新闻传播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陕西省学科(专业)建设和研究生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陕西省委网络安全与信息化领导小组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意识形态专业分委会主任,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研究会副会长,人民邮电出版社新媒体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陕西)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兼内容与运营专家组主任委员,陕西省舆情信息工作创新中心常务副主任,陕西省网络舆情研究基地主任,陕西省网络社会组织联合会副会长,陕西省传播学会副会长,西安市网联会会长等,为扩大学科、学校影响而殚精竭虑,四处奔忙。
立院:以“新媒体”构建特色之魂,强院之力
2015年4月,西安交通大学成立新闻与新媒体学院。彼时,全国新闻传播学院已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在这样的学院之林中,要创建具有特色且能被学界业界认可的新学院,不能走一般学院建设的老路,唯有另辟蹊径,这一艰巨任务落在了李明德和班子团队的肩上。
面对办院宗旨、师资力量、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学术研究、就业安置等一系列问题,李明德深入研究了国内外众多知名院校的新闻传播院系设置情况,并率队奔走于国内高等教育的前沿城市进行实地考察调研、广泛征询。最终确立了西安交大自己的办院特色: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础上,与时俱进,适应新媒体发展,走媒介融合学科创新之路,坚持“一个重心、两个关键词、三个突破点”。
一个重心即将学院重心放在“新媒体”上,一切教学、科研都围绕着“新媒体”展开;两个关键词即把新闻和新媒体作为学院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的两个关键词,也是学院的建院之基、立院之本,走交叉交融之路则是特色之魂、强院之力;三个突破点指网络舆情、新媒体与社会治理、新闻传播与舆论引导三方面。为了将“一二三”落到实处,李明德担任院长期间,每年下半年会议季来临之时,几乎每个周末都要奔赴全国各地参加专业、学科会议,将“取经”与“推介”更好地融为一体,使学院建设始终站在高起点,始终与学科发展、国家需求保持同步。
新闻与新媒体学院成立以后,建立起“政府+媒体+高校”的全方位对外合作模式,通过开办学术工作坊、举办新新论坛、与党政部门和媒体机构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合作等途径弘扬新学术、传播新思想、推进学科发展,学院特色优势日益凸显,知名度、影响力不断提升。2021年,学科整体评价由创院之初的全国68位上升到25位;2022年,网络与新媒体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短短几年,学科专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见证了紧扣新媒体“创特色、入主流”的立院初心。
李明德教授带领团队赴外调研
“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线上课程截图
社会服务:以“明德”立志 视“新声”为己任
以“明德”立志,视“探索有趣新思维、发出有料新声音”为己任,李明德组建了一支由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组成的运营团队,于2018年底创立了“明德新声”公众号。公众号以服务社会为目标导向,相继设置了热点透视、随感杂谈、有问必答、舆情追踪等优质内容板块,从新媒体视角不间断地对社会热点、本地热点、网络热点进行有见地、有深度、有价值的舆评解读,累计刊出原创文章506篇,单篇推文最高浏览量超过3万。“明德新声”系列刊文受到全社会特别是陕西本地同行专家学者、政府部门、网信部门及媒体的高度关注,得到教育部首批“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资助。
除了依托“明德新声”进行社会服务外,李明德还先后兼任陕西高校新型智库“新媒体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首席专家等职,应邀为社会各界进行新媒体业务培训。围绕新媒体与社会发展等方面提交的决策咨询建议先后被中宣部、国家民委、陕西省委宣传部等部门批示、采纳和运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诸多新媒体领域的社会实践,见证着李明德对新媒体赋能社会发展的敏锐观察力和对新媒体前景的期待,更反映了他在塑造城市媒介形象、借新媒体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执著努力。
智能传播时代,学界业界发展已由暗香浮动、风吹草动到因势而动、大潮涌动,面对越来越多的新问题和新议题,李明德团队将继续坚定有力地大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