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骑楼

2023-03-10编辑周一泽卢娜视觉中国

东方企业家 2023年3期
关键词:骑楼梧州建筑

文、编辑/ 周一泽、卢娜 图/ 视觉中国

电视剧《狂飙》的火爆,让原本寂寂无名的广东江门成了热议的话题。作为剧中诸多重要场景的取景地,其“上楼房下走廊”的独特建筑风格令人神往,也让一部分粤籍观众感慨找回了童年的记忆——这种建筑就是骑楼。

骑楼是我国福建、广东、海南、广西等沿海侨乡特有的南洋风情建筑,由华侨从南洋返乡后所建,大规模建设集中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距今已有百年历史。作为一种典型的外廊式建筑物,在气候湿热多雨的东南亚地区十分普遍,于是从南洋返乡的先辈们也在他们气候相似的故乡建起骑楼,从而让这一带有异域风情的建筑扎根在了我国南部沿海的土地上,融合当地风土人情,成为今日的独特文化印记。

《狂飙》剧照,演员背后的骑楼群清晰可见

《狂飙》剧中常见的骑楼是一种近代出现的商住两用建筑,楼体以2 到3 层为主,造型为底层沿街面向内凹进,留出一些公共空间,可供行人走动或者商贩摆摊之用,而顶上依旧是楼房。店前街宽8 到12 米,屋后弄宽仅2 到3 米;店屋面阔多在3 米左右,宽的可达5 到6 米,进深大多纵贯整个地块。

骑楼流传至今已有百年,分布范围也较为广泛,在东南亚各国以及国内的海南、福建、广东、广西等沿海地区普遍存在。其中,成规模的骑楼建筑群大多是在清末民初时的政策支持或城建规划中兴建起来的,因而也是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切入点。

骑楼城里说骑楼

在中国,有一座城市被称为“中国骑楼博物馆”,这就是广西梧州。广西梧州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民俗学博士后何华湘就跟我们分享了她和骑楼的情缘。

原本就职于IT 行业的何华湘,因兴趣投身民俗文化研究,而她与骑楼文化的结缘可谓浪漫异常:“2010年初夏,我从上海毕业,正准备去别处谋职,突然有一天梦见回到了早几个月前我去过的梧州。我梦见自己成了民国的一个游侠,在骑楼城熙熙攘攘的酒肆里喝酒、看雨。那个场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让我难忘。就这样,我来到了梧州,和梦中的骑楼做了邻居。”

梦中的烟雨侠气让何华湘和骑楼之间产生了奇妙的感情链接,于是她开始对广西地区骑楼做深入研究与探索。她的骑楼研究可谓“近水楼台”——广西梧州城内,560 幢各具情调的骑楼绵延分布在22 条街,总长度达到7 公里,如此庞大的体量确有太多的宝藏可供挖掘。

广西梧州的骑楼兴起最早可以追溯到1897 年。那年梧州开埠通商,成为广西最早开放的内河口岸,骑楼建筑也是从那时开始在梧州兴起。20 世纪20年代,骑楼城建成之后,成规模的连廊店铺、充裕的公共空间、商住合一的模式,产生了巨大的集聚效应。再加上便利的水运、航运条件,骑楼城一时客商云集,人力、资本大量涌入,带动梧州的商业乃至制造业走向繁盛,金融业也盛极一时。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份广西经济调查报告指出,民国时期的梧州在广西经济上的地位,无异于上海之于全中国。那时的梧州,还有广西“小香港”之称。这样的无限风光,骑楼城功不可没。见证了这段辉煌历史的粤东会馆,现在还在骑楼城里,只不过不再是商人聚会之所,而成了一个著名的景点。

充满魅力的骑楼文化,让何华湘越了解、越深爱。2013 年10 月,她去法国马赛参加首届“国际数字遗产大会”,做一个关于文化遗产的汇报。出发之前,何华湘带着学生对当时坐落在梧州市西门口九坊路的民间博物馆“老东西”做了一番调研,采访了馆主叶权生老先生。“老东西”是叶老退休之后以一己之力张罗着办起来的民俗展厅,展品都是与梧州历史、民间传统有关的老物件,包括明清时期的城墙砖、七十多年前的平码行老招牌等。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一件叶老手工制作的骑楼城缩微模型。模型很精细,鳞次栉比的骑楼前,小舟从涨水的街道轻摇而过。叶老给这件作品起名叫‘小城旧梦——落雨大 水浸街’。我把在‘老东西’拍的影像放进了PPT,在法国的大会展厅播放,不知道国外其他学者看到后是否有所触动,但对我自己而言是一次发现梧州历史、深入骑楼研究的新起点。”因为骑楼,不仅仅是一种建筑形制,它还是历史的经历者、文化的记忆者。

航拍广西梧州骑楼城

2018 年,一位朋友找到何华湘,说他家祖上在骑楼城那边留下来的一栋老宅可能将“不久于人世”,想要在拆除之前留下点回忆。于是,何华湘又带着新闻学专业的几个学生,扛着摄像机,去“抢救”这个老房子的历史记忆。那是一栋砖木结构的楼,年久失修,但内部装潢痕迹可以看得出昔日的讲究。房主和邻居给她们讲述了生活在这栋骑楼里的人和故事,也倾诉了对骑楼未来命运的担忧和无奈。何华湘被深深地触动了。她开始对更多有关梧州骑楼的问题进行考察,最后做成了一个20 分钟的微型纪录片《一座骑楼半座城》。“这次经历让我发现,建筑和生活在里面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体的,骑楼和人彼此融进对方的生命。当骑楼老去,人的身心安顿也成了问题。对骑楼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和措施,也决定了骑楼里的人的去留,甚至还会影响到城市的命运。骑楼既是生活的包容者,又是未来的抉择者”。

在何华湘看来,骑楼的角色是多元化的,具有多种功能,也具有多重研究价值。学术界对骑楼的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建筑艺术、历史文化、保护开发等方面,凸显了骑楼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和商业价值,她身为民俗学者,认为骑楼这样商住两用的半公共空间,在民俗生活、城市记忆、文化交流、公共精神建构等方面也还有相当丰富的资源亟待挖掘。

狮城新加坡牛车水唐人街上有着大量骑楼,20 世纪初,下南洋的闽商将这种建筑带回福建

沉淀的历史

作为清代的重要对外通商口岸之一,厦门也留存着不少极具历史价值的骑楼建筑。在曾任厦门文化局局长和厦门旅游局副局长的彭一万看来,同为东南方沿海的福建省厦门市的骑楼的历史意义非常厚重。在老一辈的厦门人口中,骑楼有一个比较奇特的称呼:“五脚基”。据说这个叫法来源有二,一是认为这个名称与东南亚(印尼等地)的叫法有渊源关系,二是源自英语Five Foot Way 这个词的音译。大部分人认为是后者的关系。

在18 世纪后期,英国殖民者来到了东南亚,炎热、潮湿的气候与英国本土有巨大的差异。他们在东南亚当地建造住宅时,便采用室前加走廊的方法,以遮挡太阳的直晒,隔绝热气,让里面的居室更为阴凉,这种“外廊式的建筑”就是骑楼原型。彭一万表示:“谈到厦门骑楼的建筑,就一定会提到新加坡,影响新加坡骑楼建造和文化的人就是莱佛士爵士。”莱佛士爵士是新加坡城的创建者,他在新加坡城的设计中,提出在所有建筑物前,都必须有一道宽约5 英尺、有顶盖的走廊,作为做生意的场所。这种连续的走廊,被称为“店铺的公共走廊”,这种建筑十分符合当地日照强、降雨多的气候特点。由于此走廊宽约5 英尺(1 英尺大约30 厘米多一点),即大约是五个脚步的距离,所以英文名为Five Foot Way。

有走廊的建筑既方便常年下雨时行人行走,又不影响临街商铺经营,其实用性立刻征服了当地人和当地华侨。彭一万介绍,20 世纪初,厦门有许多闽商从东南亚归来,也把骑楼这一“方便好用”的建筑风格带回了厦门。在20 世纪20 年代时,厦门中山路就开始兴建骑楼建筑。由于骑楼的实用性,再加上它融合了西方的建筑元素,颇具时尚感,立刻被当地人所接纳和推崇。在百年后的今天,中山路也是厦门旅游的热门打卡地。

白岩红砖琉璃瓦,骑楼走廊配以绿栏杆,嘉庚建筑中特色浓郁且鲜明的骑楼建筑已是厦门的一道靓丽色彩。

彭一万介绍:“厦门是‘华侨的故乡’,大家公认骑楼是由华侨、侨商从东南亚带过来的,这是一种在当时很新颖的建筑形式。事实上,在2000 多年前,最早在古罗马时期就产生了‘券廊’这种类似骑楼的建筑,并盛行于地中海、南欧一带。也就是说在2000 年之间,骑楼这种建筑形式从古希腊延续至今,通过欧洲传到东南亚,最后落脚于中国,宛如一种文化的足迹。”

骑楼建筑在厦门的推广,也离不开创立厦门大学的陈嘉庚。“宁可卖大厦,也要办厦大!”1921 年,爱国华侨陈嘉庚倾资创办厦门大学,亲自设计校园建筑。白岩红砖琉璃瓦,骑楼走廊配以绿栏杆,这些宛如精美艺术品错落有致地矗立在厦大校园里的楼群,被后人称为“嘉庚建筑”。2016 年,嘉庚建筑入选中国文物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联合公布的首批“中国20 世纪建筑遗产名录”,嘉庚建筑中特色浓郁且鲜明的骑楼建筑已是厦门的一道靓丽色彩。

另外,骑楼在厦门还有“保命”的实用性。彭一万告诉笔者,20 世纪50 年代,美国派飞机轰炸厦门,当地解放军在骑楼建筑外建起2 米高的土城墙,遇到空袭时人们便躲进去避难,拯救了不少人的性命。

骑楼作为一种建筑符号矗立在大地上,其承载的文化更值得我们去保护与探寻。何华湘教授表示:“我们研究骑楼,不仅仅是要搞明白骑楼是怎么建起来的,怎么变迁,怎么更好地发挥它的实际用途,更要搞明白骑楼对我们自身、我们的城市和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生活在骑楼里的人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骑楼遍侨乡

骑楼自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开始在港澳以及南方商业发达的沿海城市广泛应用,很快就在周边和内陆的沿江市县得到普及。从商住合一、遮风挡雨的功能来看,骑楼建筑天然就适合连绵成片地比邻而建,所以各地成规模的骑楼建筑不少。目前我国骑楼大多分布在海南、福建、广东、广西为主的南方侨乡,尤其集中在岭南一带。春日大好,若有机会出游,不妨去游览一番海南、福建、广东、广西四地的骑楼——

梧州骑楼城

何华湘教授目前任教的广西梧州市拥有“中国骑楼博物城”的美名,其河东老城区现存骑楼街道22 条,总长7 公里,最长街道达2530 米,骑楼建筑560 幢,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国内罕见。

何华湘介绍说,除了梧州骑楼城以外,还有一些骑楼街区也是游客体验骑楼风情的理想打卡地。比如海南的海口骑楼老街是首批“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之一,年代老、规模大,建筑精美,具有多元文化特征。海南文昌市的铺前老街、文南老街分别是海南第二、第三大规模的骑楼街区,商业繁盛,铺面楼顶重装饰,人文景观丰富。福建泉州的中山路也是极具辨识度的一条骑楼老街,被认为是我国保存得最完整的连排式骑楼商业街,在当地有“东西两座塔 ,南北一条街”的名号。广州的上下九步行街就更不用多说,它地处广州三大老城区之一的“荔湾”。荔湾旧称“西关”,因明清时地处广州城西门外而得名,是广州的商贸中心,十三行当时便设在此。上下九步行街由绵延千里、风格独特、古色古香的骑楼茶楼建筑组成,处处展现着浓郁的岭南传统文化和市井生活风情,因而有“食在广州,味在西关;不到上下九,不算到广州”的说法。

海南骑楼

代表性骑楼

海口老街、文昌市文南老街、文昌市胜利街(铺前镇老街)

海口老街

发源

晚清时期,海口是当时全国对外开放的口岸之一,亦是海南全岛对外开放的窗口,当地居民为谋生,刮起了一股闯南洋的风潮。在异乡打出一片天地后,一批出海闯南洋的海南人选择“叶落归根”,携毕生所得回乡建屋,安老终生。恰逢民国十三年(1924 年)粤军第一军旅长兼任琼崖善后处处长的邓本殷负责海口所城扩建一事,为了搞好市政规划,他邀请了众多海外华侨回乡投资建房。

南洋侨民的回归不仅带回了金融资本,也带回了西方先进的建筑文化。在这种背景下,海口不少街道逐渐建起了成片的骑楼群,继而海南多地都出现了南洋风格的欧式骑楼建筑。

文昌市文南老街

特色

海南的骑楼在运用我国传统建筑表现手法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建筑的形式构造,并进行艺术再创造,集合多元文化于一体。经过长期的积淀,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建筑艺术风格。

不同于欧洲的弧形拱廊,海南骑楼的柱廊外观质朴,除了立柱外并未做过多装饰,这主要是为了让沿街的店面牌匾更加凸显。二层以上则一改极简风格,极尽装饰之能事。窗户有方形、圆形、圆拱形、哥特尖拱形等,形态各异的窗户还安装有层层递进的窗套和寓意吉祥的窗饰,彩色玻璃拼接成绚丽的图案,让投射进室内的光线也变得五彩缤纷,饶有趣味。

从建筑美学角度出发,“女儿墙”是海南骑楼最精彩的部分。骑楼屋顶上那半人多高、临街而立的矮墙就是“女儿墙”。在古代,女性不便随意出门,一般只能站在屋顶上,隔着防护墙眺望外面的世界,因此这堵屋顶的矮墙就被称作“女儿墙”。

在海南,常有台风过境。为了适应多台风的气候环境,当地人提升“女儿墙”的高度,并在墙面打上镂空的圆形孔洞,从而减少风阻。“女儿墙”上的雕刻装饰很是引人注目——中式传统的万字花格、洛可可式的繁复装饰、巴洛克式的厚重曲折线脚、新古典主义的柱式和山花、现代主义的简洁分形和哥特式的垂直线条……纷繁的元素汇集,形成了海南骑楼“女儿墙”别具一格的样式。

纷繁的元素汇集,形成了海南骑楼“女儿墙”别具一格的样式

广东骑楼

代表性骑楼

广州上下九、潮州牌坊街、梅州老街、惠州水东街、江门赤坎

广州荔湾区内至今仍保留着大量中西合璧的骑楼建筑

发源

广东省内骑楼的起源应该追溯到香港。1888 年,时任两广总督的张之洞参照香港骑楼的功用,想在广州兴建类似骑楼的“铺廊”,而“骑楼”作为正式的名称,最早出现在1912 年国民政府为治理广州市所颁布的“取缔建筑章程和施行细则”中。自1918 年,广州拆除城墙和大量西关房屋,鼓励兴建骑楼。此后几年间,当地骑楼建筑的兴建不断增速、扩张。至20 世纪20 年代中后期,广州已建成了近40 公里长的骑楼街,成为粤派骑楼的代表。

在广州骑楼兴建蔚然成风的同时,随着广东出海经商的侨民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返乡,岭南地区的潮州、汕头、梅州、惠州、东莞、湛江、江门、茂名、高州等地也涌现出了一批成规模的骑楼群。

潮州牌坊街内的民俗活动

潮州牌坊街

广州上下九步行街夜景

广东梅州:?江北老街骑楼群街景

特色

广东省内的骑楼大多都是在20 世纪20 年代后形成,由东南亚特别是马来半岛传入。它的建筑样式创造性地将外廊样式糅合到传统的“竹筒屋”当中,在其身上正好体现了近代广州对西方文化开放融通的地域品格,更符合当地的自然地理气候,形成一种“折中”式的本地建筑,是岭南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

广东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春无沙尘,沿街店铺不需如北方做封闭式门面处理。作为城镇沿街建筑,骑楼上楼下廊,其优点显而易见:骑楼下廊,即人行道。骑楼下的廊,遮阳又防雨,既是居室(或店面)的外廊,又是室内外的过渡空间。

再说骑楼廊部,广东一带骑楼的净高一般为4 到6 米,亦有少数高达8 米的。前部为骑楼柱廊,后部为店铺,柱廊有传统中国式的,也有仿希腊罗马式。连续的骑楼柱廊和沿街建筑立面,形成富有岭南特色的骑楼街。两层以上为楼身,一般为住宅。

在外观设计方面,在广东各地归国华侨的参与下,西方样式的植入造就不同风格骑楼百花齐放的格局。比如广州分布有中国传统民居式,西洋仿罗马式、仿哥特式、仿文艺复兴式、仿巴洛克式以及现代形式的骑楼;汕头骑楼则以南洋式、粤东式的中西合璧折中风格为主。

骑楼建筑的出现冲破了居家单门独户的束缚,变成顾客的共享空间,体现了相互尊重的现代意识。走在骑楼下,自在闲适,温馨亲近,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品茗、聊天、纳凉、会客、交流信息、晚间凉眠的地方,这都成为奠定广东尤其广州城市气质及市井文化的基石。

广西骑楼

代表性骑楼

梧州骑楼城、北海老街、南宁老街、玉林杨梅镇骑楼、百色解放街、柳州太平西街

广西北海老街

发源

广西骑楼主要出现在19 世纪末20 世纪初,大致有三种传入途径。一是清末民初归国华侨富商修建,如广西玉林杨梅镇的骑楼;二是受外国人在当地建造的建筑影响,如北海老街的骑楼就是融合了19 世纪末当地英、法、德领事馆的风格所建;第三种途径更为常见,是从广东传入,主要是仿效广州骑楼“洋式店面”的建筑格局并加入当地的元素,如南宁和梧州骑楼都属于这类。

广西拥有骑楼建筑的城市中,最知名的当属有“中国骑楼博物城”之称的梧州。据说梧州的第一栋骑楼是1901 年建立于白鹤山上的英领事署,但大规模的骑楼修建是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十三年(1924 年)的冬天,一场大火从城门外蔓延入城,烧毁商铺4000 多间、房屋7000 多栋,这让梧州市下定决心拆城墙筑马路,统一规划城区建筑和交通,在城内街道两边参照广州式样大规模建造骑楼,这才有了气派的梧州骑楼城。因而也有人调侃说,梧州骑楼城是“大火烧出来的”。

梧州再现“水浸骑楼城”的景象

特色

各地骑楼的共性是非常显著的,比如,很多人第一次到梧州骑楼城的话,会觉得自己似乎身处广州街头。但是细看起来,每个地方的骑楼都有自己的特色,这个特色体现在骑楼的外观,包括列柱、门窗、立面修饰、山花、女儿墙的式样等等,也体现在骑楼的内部构造、空间布局,更体现在骑楼里的文化。

如果你到海南的海口老街去,听到的是琼剧的唱段;那么到广西梧州来,骑楼里飘出的便是粤剧的清音;再到有些地方的骑楼街,那么最能抢占你注意力的可能是汽车的喇叭声,摊贩的叫卖声……

广西很多地方都有骑楼,它们无一例外地融入了地方文化,在借鉴粤式骑楼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风格。

比如,南宁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就融合了明清岭南民居与近代骑楼的风格。

又如北海骑楼,作为粤派骑楼的一个分支,在吸取其风格的同时,又做到了独树一帜——没有过于繁琐的雕饰,更加简洁,线条突出,使整体更加和谐、精美,其艺术处理之成熟,堪称骑楼建筑的奇葩。

再如梧州,各种西方建筑流派在骑楼城争奇斗艳,巴洛克式、古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混合式……应有尽有地浓缩在这个骑楼城里,说它是“中国骑楼博物城”确实名不虚传。但最特别的,是梧州骑楼蕴涵的水文化。

梧州骑楼城地处两江交汇处,因水而兴,也以水为患。在防洪堤修建之前,汛期来时,“水浸骑楼城”乃至“半个梧州水上浮”都是常事。当骑楼城变成了“东方威尼斯”,居民只有以舟代步。骑楼城墙面上每隔不远就钉一个铁环,一楼一个,二楼一个,叫作“水环”,就是用来系船拴缆的。二楼临街的窗户边还开一个“水门”,方便洪涝时的出入。水环和水门,这在国内骑楼中是梧州独有的,是梧州人民长期与水相伴、与水共生的智慧印记。

福建骑楼

代表性骑楼

厦门中山路及思明南路、漳州老街、泉州南北大街

漳州古城的石牌坊

发源

福建地区的骑楼主要分布于厦漳泉三地。在现代都市的钢筋水泥丛中,骑楼在福建是闽南文化中抹不去的一个符号。它的出现虽然只有百年,但已成为厦漳泉等城市的主要建筑形式之一。

福建地区的骑楼最早出现在漳州,是借鉴广州模式而来。1918 年,陈炯明率粤军进驻漳州,成立“闽南护法区”。他特别聘请了当时有丰富市政建设经验的广东人周醒南,进行旧城改造。就这样,骑楼在漳州拔地而起了。两年后,周醒南到厦门主持中山路、厦禾路的改造。之后,他的足迹又到了泉州,泉州的中山路、新门街、涂门街等也跟着呈现壮观的骑楼街道景象。也就是说,上述厦漳泉三地的骑楼,实质上是一场“景观改造”的结果。

福建泉州:元宵夜市区降雨 游人逛骑楼赏灯风雨无阻

福建厦门中山路夜景

特色

总体来说,在建筑风格上,闽南骑楼和其他一些地区相仿,有仿哥特式 、南洋式、罗马券柱式(Roman arch and order)、仿巴洛克式和现代式,但又着独特的精致外观。

受当地传统木雕技艺的影响,闽南骑楼立面上堆满了浮雕图案。从骑楼的外观上,便能直观解读中国建筑语言的独到魅力,如花窗、砖雕、牌坊等;随处可见历史斑驳的灰白墙上,深深浅浅地印刻着中国传统的灰雕艺术。

具体到厦漳泉三地,据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方拥教授的观点:“闽南骑楼的群体结合分为片状与线状两类”,闽南一带首先建起骑楼的漳州就表现为线状与片状骑楼布局相结合的特点。漳州骑楼在现青年路、新华西路、北京路、厦门路等围合的范围内,由十来条骑楼形成了网格状的骑楼商业街区,另外还有厦门路东段、自由路(原太平路)、解放路、新华东路4 条线状发散的骑楼街道。漳州骑楼街区的这种布局形式与传统街道网络和原有的商业资源的利用是相关的。

泉州作为海上丝路的起点,它的骑楼建筑在结合泉州民居的传统特色之余,还融入了海上贸易与文化交流的特点,是多元文化交流融合、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的重要载体。其中全长约2.5 公里的中山路列柱式骑楼建筑是泉州古城近代最繁华的连排式骑楼建筑商业街。

厦门骑楼的风貌特征则具有中西合璧的折中主义建筑形态,这与厦门近代作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的历史息息相关。另外,近代厦门的市政建设得到了南洋归国华侨的鼎力支持,这些华侨不仅带来了建设资金,也从东南亚带来当地的殖民地建筑形式,使得这些厦门骑楼的风貌特征不可避免地具有多种海外各式建筑风格的形态,如巴洛克、新古典主义及新艺术主义风格在建筑中应有尽有。由于在表现这些风格时结合本地的传统建筑特质,运用本地的建筑材料做法,因而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貌。在立面处理上,骑楼建筑仍沿用古希腊时期的经典三段式做法:底层为柱廊或券柱廊,中间为楼层,顶层则为女儿墙山花。保护建筑亦是保护文化

丘吉尔曾说,我们塑造了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塑造了我们。骑楼建筑对一座城市、一个地区在建筑风格、经济发展上的影响肉眼可见,但在人文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精神力量的辐射,更是无形的存在。保护骑楼建筑,延续骑楼文化,是当下最为要紧的事情。

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夜景

别让记忆留下遗憾

骑楼不仅是一种建筑形式,一代代居民在骑楼居住生活,将骑楼染上了时代的颜色与痕迹。在何华湘眼里,骑楼融合了当时居民“公”与“私”的界限。

民国十四年,梧州市商埠局决定拆城建骑楼时,强制规定私有地皮建商铺必须留出骑楼所需的公共人行道。从这时开始,骑楼就对这个城市的公共精神产生影响了。过去西江洪水年年泛滥上街,地势低的人家就要“搬西水”,把生活用品搬到别人的骑楼底,贴个“西水借此”的字条,就可像在自家一样继续过日子,主人家绝不会有半句不客气的话。

在梧州骑楼城,公与私的界限,是可以商量的。天气晴好的时候,店家也会利用骑楼底的通道摆上货品做生意,或是支个炉子做饭。至于下棋、带娃、闲聊,这些都是随处可见的常态。在梧州骑楼城散步,走着走着,就仿佛穿行在一户户人家的厨房、客厅、阳台,闻着饭菜香味,听着孩子哭声,偶尔还要绕开睡午觉的躺椅,这种感觉有点奇妙,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广西骑楼建筑大部分都有上百年的历史了,经过岁月的洗礼,已经普遍显出凋敝沧桑的容颜。有的骑楼已是倾塌损毁,有的则是人去楼空,荒芜废弃。骑楼陈旧的设施跟不上人们居住需求的增长,再加上现代各种购物商场和贸易方式的出现,骑楼的商住功能逐渐削弱,一些骑楼老街变得冷清萧条。不少城市对骑楼街区做了修缮改造,尽量延缓建筑老化的速度,维持或重新激活骑楼的功能,通过骑楼延续城市文脉。

在这方面,南宁对“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取得了最为显著的效果。

2019 年中国旅游日“文体旅融合·欢乐游梧州”主题活动在广西梧州骑楼城举行

何华湘告诉笔者,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三街两巷”的骑楼建筑始建于20 世纪20 年代,三四十年代属于鼎盛的富人区,60 年代开始衰落。经过多方论证,南宁市采取“修旧如旧、建新如故”的办法,以明清岭南民居和近代骑楼风格对“三街两巷”进行保护改造。2018 年,这个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完成,重新与世人见面,成为体验“老南宁”文化风情的网红打卡点。一大批有故事的老建筑获得新生,骑楼商街承载的城市记忆也得以保全。

相比之下,梧州骑楼城的情况有些复杂。由于水路优势的逐渐丧失和城市中心的转移,骑楼城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趋向没落,墙体外观长久失修,变得斑驳破旧,楼内的木板结构朽坏,有的建筑还成为危房,许多临街店铺关门停业,骑楼用途从过去的商住合一渐渐向商储功能转变。

由于体量大、人口多、经营杂,梧州骑楼城不能像“三街两巷”那样改造成单纯的休闲体验区或商业步行街。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梧州市政府就开始部署对骑楼城的旧城改造工作,要把河东区全面改建成“岭南骑楼第一城”,并陆续对骑楼城的牌坊和外立面进行了修缮,增加了夜景灯光。近年,梧州市针对城市更新制定了实施方案和详细的实施办法,为骑楼城片区中骑楼风貌保存完整、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五坊路—大中路街区制定的保护规划也获得了自治区的批复,梧州市骑楼城保护与综合整治项目一期工程已开始招标施工。

随着旧城改造项目的推进,梧州骑楼城开始注入新鲜血液,有了新的起色。2022 年8 月,梧州市首家主题邮局“骑楼城主题邮局”试营业,以符合年轻人审美的方式传播梧州骑楼城文化。文化部门也在传统节日利用骑楼城里的小广场、小舞台举办文艺惠民演出和民俗文化活动,对维系骑楼城的人气和文气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厦门中山路

厦门前文化局局长、厦门旅游局副局长彭一万则告诉笔者,在厦门,曾经风行一时的骑楼建筑也经历过一次“大衰退”。彼时,出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居民将老骑楼改造成了红砖结构,导致青砖与黏土砖混合结构的骑楼越来越少。如今,仅余中山路、开禾路、思明东(西)路、大同路等处还有保留完好的骑楼。可见,在改造活动中,如何处理好新与旧、开发与保护的矛盾,如何对待原有街区的建筑是人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据了解,厦门骑楼的保护主要分为政府部门主导和民间力量主导两种,如政府部门主导的厦门中山路改造,对骑楼“修旧如旧”;民间力量主导的“吉治百货”改造,通过自筹资金在骑楼危房改造中走出一条新路。

我国骑楼建筑属于特定年代、特殊环境下形成的历史建筑,普遍存在建筑老化、设施缺损、功能落后的问题,建筑手法、建筑原料的时代变化又导致难以完全照原貌修复,修缮存在一定困难。有的地方曾经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简单粗暴地对骑楼片区进行涂刷或“穿衣戴帽”,破坏了原有的历史风貌,造成城市记忆的撕裂,很不可取。在这方面,广州在近年骑楼保护过程中采取的立面修缮“微改造”“一栋一策”精细化修复的经验值得借鉴。

然而,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有些地方的骑楼却没有上述地方的好运气。比如福建福州,就遗憾地失去了一批极具历史价值的骑楼建筑。

福州曾是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是闽江的入海口。拥有丰富商贾资源的福州自然拥有数量不少的骑楼建筑,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茶亭街。茶亭街最早是一个驿道,因一僧人在此建立凉亭煮茶施与过往路人而得名。茶亭街曾是福州最为繁华的手工艺老街,各种手工产品如刀剪铜铁、竹藤制品、乐器家具等一应俱全。

可惜的是,茶亭街骑楼在2003 年前后被拆迁、拆除,重建的茶亭街也未能再现骑楼的身影。由于茶亭街地处福州市中心,是个交通瓶颈,由于现代城市的发展,很难再将其变为商业步行街,必须拓宽缓解城区交通压力。虽然福建各地的建筑专家都曾大力反对茶亭街的拆除,但还是没能保留其骑楼建筑。

保护还得靠“活化”

在历史建筑保护的问题上,产权不清晰是广泛存在的棘手问题,骑楼亦然。一些老旧建筑几易其手,换了多任主人而产权手续不完整,或经政府切割后分租给不同住户,房屋产权关系复杂,甚至有的业主联系不上,遇到需要业主参与配合的改造项目就难以明确权责关系。还有的业主出于各种考量缺乏改造动力,不愿意出资,或不愿意搬迁。这是很多改造项目进展困难的原因。

“不过,最大的挑战还在于骑楼的活化,”何华湘表示,“对骑楼硬件的修缮改造只能带来物质层面的改观,骑楼立面焕然一新,街道整洁美观,只是带来‘悦目’的效果。要想确保游客引得来、留得住,还需要赋予骑楼生命和灵魂,达到‘赏心’的效果。很多地方的骑楼街区都缺乏可触摸、可体验、可留下来慢慢品味的资源,包括梧州骑楼城。游客来了,走一圈,看两眼,拍张照,就走了。这是对骑楼文化的辜负。加上美食,也还是不够。几样美食,能留住游客多久呢?对骑楼建筑的保护,不能仅仅把骑楼街区定位于旅游观光地,一定要把人的日常生活放进去,要吸引有温度、有情趣、有思想的人住进骑楼、爱上骑楼、用好骑楼,这才能让骑楼真正活过来、火起来。”

在具体措施上,她提出了以下建议:

挖掘历史故事,打磨经典作品。涉及骑楼题材的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不少,但影响力还不够。梧州市广播电视台有一档《走进梧州历史》的电视栏目,有一期节目讲述了民国第一杀手王亚樵在梧州遇刺身亡的历史,故事本身具有强烈的传奇色彩,是不可多得的传播资源,如果能进一步丰富细节,提升质量,打造成经典作品,能更好地向大众展示民国时期梧州的骑楼风采和政治风云。

制造热点话题,持续引发关注。媒体的报道、影视作品的传播,所产生的效应往往都是短暂的、一过性的。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和《走遍中国·走进梧州》专题节目都曾报道过梧州骑楼文化,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和《绝命1950》也曾在骑楼城取景,但这些往事已经淡出了现在的年轻人的认知。要想可持续发展,还需要主动求关注,通过制造热点话题持续增粉。

厦门中华城夏日的南洋风骑楼文创雪糕

利用VR 技术,创造体验情境。现在是体验经济时代,文化体验日益成为大众的消费刚需。在2017 年“第十四届梧州宝石节”期间,梧州举行过一场“水浸骑楼”的水街风情秀,通过在骑楼街道人工蓄水,“再现”洪水上街时骑楼城的生活日常,勾起了梧州人对“水浸街”的记忆,吸引了大批游客。如果作为常态化的体验,则可利用骑楼独特的美学空间和历史文化,结合VR 技术,营造沉浸式体验的虚拟情境,也能大大增强骑楼文化的情感传播效果。

设计文创精品,搭载畅销产品。以骑楼为题材的文创作品,在市面上还相当少见。可仿效故宫文创的做法,设计岭南风的骑楼文创,以手作的方式赋予骑楼个性魅力和人情味。也可以将骑楼文化的元素融入其他畅销产品的设计,比如梧州六堡茶的茶饼形态或包装设计,达到借船出海的效果。

培育“网红”代言,打造传播平台。要想向大众长期普及骑楼文化、推介骑楼文化,有必要培养自己的传播力量,要有自主的平台,客户端或抖音、视频号、公众号都可以,还要有意见领袖。网红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从当地群众中培育起来的网红代言,像丁真那样,更接地气,更符合骑楼文化的“设定”。

“最北”骑楼待涅槃

骑楼广泛分布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那么在水上贸易极为发达的上海是否也有骑楼建筑呢?事实上,曾被位列“上海四大商业街”之一的金陵东路保留了完整的骑楼建筑,也让上海成为“骑楼出现最北”的地点。

金陵东路骑楼街是1860 年筑路于上海的一条重要的马路,它见证了上海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变迁。这里最早聚集了从广东、福建等地来上海发展的商人,南国特色的建筑也由此来到了上海。彼时的金陵东路曾与南京东路齐名,在商业鼎盛时期,集中了50 多个行业、200 多家商店,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的骑楼不同的是,这里的“后屋”空间大多没有了普通民居的功能,多为纯商铺。结构也从传统砖木结构逐渐演变为西式砖木到现代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的外立面风格则多采用更地道的新古典主义和艺术装饰派风格,与东南沿海的骑楼建筑有较大差异。

近几年,随着金陵东路启动“旧改”,周边居民、商铺陆续搬离,已有160 多岁高龄的骑楼街也开始了谨慎的改造。金陵东路作为上海唯一的骑楼风貌保护道路,沿线的历史建筑将在保留、保护的基础上得到更新和利用。

据了解,骑楼街并不会被拆除,根据规划,未来骑楼街在设计上维持原有的下部空间和车道的宽度,并将提升业态能级,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增加骑楼空间。

上海金陵东路骑楼街资料图

“通过综合考虑历史风貌保护、城市功能提升和居住条件改善,最终决定保护保留超过12 万平方米历史建筑与风貌肌理。”上海市规资局表示,根据金陵东路周边整体开发保护方案,金陵东路独特的骑楼风貌将得到完整保留,与邻近出让地块统筹开发,实现历史建筑活化利用和涅槃新生。

骑楼对人们生活和精神上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城市性格的影响,尤其是对人的精神风貌、价值理念的影响。保留骑楼原始的风貌,让人们知晓祖辈生活的环境;让骑楼焕发新生,用层次丰富、质感细腻的文化大餐去“投喂”大众……或许,才是让骑楼继续活在人们记忆中的方式。

猜你喜欢

骑楼梧州建筑
室外微气候对骑楼室内热环境的影响研究
《北方建筑》征稿简则
中共梧州城工委
关于建筑的非专业遐思
建筑的“芯”
我爱南华路的骑楼
梧州工人运动的急先锋
八十多载后寻访梧州
梦梧州(外两首)
骑楼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