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世代的健康管理指南
2023-03-10游星编辑卢娜视觉中国
文/ 游星 编辑/卢娜 图/ 视觉中国
如何优雅地老去:
随着世界范围内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数量与比重增加,全球多国不可避免地跨入了“银发世代”。当退休年限延迟成为全球的大势,“衰老”这一词汇被更多的中青年人群所正视。对年龄的焦虑也引发了人们的养老疑惑——我们应当如何优雅地度过晚年,变老会和健康和生活品质的下降画等号吗?除了寄望于未来医学科技的发展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改善,我们又要如何为健康管理未雨绸缪?
当我们谈论老去时,我们在谈什么
面对全球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养老金压力增大的现实,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延迟退休政策,男女退休年龄的差异也有逐渐消除的趋势。丹麦、希腊、意大利等国的退休年龄高达67 岁,而国内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何时实施、如何实施都备受关注,养老问题从未如此深切地牵动着这些似乎离跨入老年还早的中青年人群的心。
社会学家喜欢用“银发世代”或者“银色海啸”来形容逐步迈进老龄化的社会现状。学者们预计在2021 年到2025 年期间,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深,被定义为“老年人口”的60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将超过20%,这也意味着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我们必须接受这个世界已“不再年轻”的事实。即便按照目前国际上主流的将65岁作为划分中老年人群的分水岭,按照目前我国人均寿命为78.2 岁来计算,绝大多数人都会经历至少十几年的老年生活,如果稍微幸运一些,那么我们的老年生活可能要占据20 年以上的漫长时光。亚里士多德将人生比作三幕戏剧,而老年生活就是我们人生的第三幕戏剧,如何在这出人生戏剧里优雅谢幕,是我们本能想要回避却不得不去面对的重大问题。
在诸多纷繁复杂的养老问题中,健康这一话题毫无疑问是人们关心的重中之重。人们之所以不愿正视老年话题,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年龄恐惧——“衰老”通常与“疾病”“累赘”“负担”“无能”等负面词汇联系在一起。即使是相对健康、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的人群,随着年龄增长,也会感受到外貌、力量、代谢和免疫力的变化,一切变化似乎都朝着不好的方向发展。
进入老年期,人会不可避免地经历生理与心理的双重转变,细胞的老化和新陈代谢的下降会导致肌体功能的衰退,这是自然演化不可逆转的规律。事实上,我们身体的大部分功能都会在25 岁到30 岁期间达到巅峰,而后会进入漫长的衰退期。绝大多数的慢性病都是年龄导致的相关疾病,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老年病”。
根据统计,我国65 岁以上人群中有70% 左右罹患一种慢性疾病, 50% 左右罹患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脑卒中、痴呆症、心脏病等在老年人口中的发病率要远远超过普通成年人,哪怕一次跌倒或摔伤也会严重威胁到老人的健康与生命安全。在现实生活和影视作品中,我们通常会选择性遗忘那些对生活仍保持健康积极态度、能够生活自理的老人,而对那些罹患老年疾病而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年人印象深刻,这些形象更加深了我们对老年生活的负面感知。
相比成体系的儿童医学和成人医学, 目前老年医学和老年照护在医学界尚未形成完整的系统。我们不难找到儿童专科医院和各种特定疾病的专科医院,却很难在普通医院里找到专门的老年专科门诊,更不用说是专门的老年专科医院。绝大多数老年患者会像普通成年病患那样被分散到各个专门科室进行问诊、检查与治疗,然而老年综合征的治疗并不是多种疾病治疗方案的简单捆绑。多种老年疾病的叠加必须考虑到单个疾病之间可能存在治疗方案互斥的情况,同时治疗复合型的老年疾病也可能会导致多种用药的不良反应或者过度用药。如果不针对这些情况做全面合理的评估,治疗过程将会变得非常痛苦,最后收效甚微,甚至起到反作用。
一些老人罹患慢性病后居家治疗时能维持基本的生活能力,入院治疗后反而病情恶化的情况在生活中屡见不鲜,设立专门的老年专科并进行老年综合征管理综合评估迫在眉睫。遗憾的是,老年人口的医疗保障与社会保障体系始终无法与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口健康需求相匹配,如何满足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口的医疗与照护需求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棘手问题,这种现状也在客观上加深了人们对老年时期健康问题的忧虑。
何为老年健康生活
在讨论何为老年健康管理的过程中,有一个重要的现实往往会被掩盖——老年是我们一生中个体差异最大的时期。有些老人身体素质和机能仍然接近中年人,看上去非常年轻并且神采奕奕,能够独立生活并且积极发挥余热;有些老人则更为脆弱,无法承受普通治疗方案的强度和随之而来的副作用,需要更多的照护与关怀。人们对老年生活的恐惧,一部分出于身体机能自然衰退而导致的感知退化、行动不便、痴呆症或其他慢性疾病带来的痛苦,另一部分则是对生存方式的焦虑。毕竟这个时代的流行文化太擅长用负面词汇来定义老年,仿佛老年生活是一场激烈对抗的球赛里不值得注意的“垃圾时间”,尽管这段时期可能长达二三十年,和我们的青壮年时期基本持平。
一直到20 世纪初,美国人口的平均寿命仅为46岁,如今人们的平均寿命几乎翻倍,如何让人生第三幕戏剧更加精彩便成为了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重新审视何为老年、何为健康。医学上通常将人群划分为儿童、成年人与老年人,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是,即便是现在,医疗体系仍然认为治愈老年人的价值不如治愈更为年轻的人群,因为儿童是未来社会的希望,而成年人是社会的中坚力量。在此背景下,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医疗照护问题往往会被忽略,老年医学也远不及儿科医学和成年专科医学那样成熟。
一旦真正进入到老年,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从青年和中年时期的“健美”转变为“重返青春”“减少疾病困扰”与“延长寿命”。世界排名前几位的长寿地区如日本冲绳、意大利撒丁岛和美国加利福尼亚等地的居民都有类似的生活习惯,即拥有低热量的饮食习惯、维持较低的BMI(身体质量)指数等。不过在医生和科学家眼中,人的自主选择在延长寿命的努力中到底起到多少作用很难衡量,通常来说长寿(或者说安度晚年)需要满足几个条件:良好的基因、好的社区生活环境、充足的金钱、孝顺的子女或是完善的照护体系,剩下的就是好运气了。
和其他年龄段的人一样,老年的生活需求不像马斯洛金字塔那么复杂,但仍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基本生存需求、社会参与和生活意义。基本生存需求指的是满足老年人饮食、住房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要。目前老年专科在医疗系统中所占比重仍比较低,专业的安宁护理收费高昂,对尚未严重到需要住院治疗的老年人的照护责任主要由个人家庭和养老机构承担。社会参与指的是老年人同样需要维护人际关系,拥有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是幸福的必要条件。
对老年人来说,孤独感不仅会导致心理上的忧愁与抑郁,还会导致生理机能的衰退,影响老人的躯体功能和体力精力。一项2015 年发表在《心理科学展望(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杂志的研究表明,当其他医学因素都相同时,孤独感会使死亡率上升26%。这种社会参与感需要通过有意义的社交与陪伴实现,即使是在设备完善的养老院里,照护人员是否与被照料的老人进行情感交流会严重影响到老人的幸福感。在公共环境中,社交孤立对老年人的危害甚至超过吸烟,而这一点往往被大多数人所忽略,包括老人的家属和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
生活意义指的是老年人的个人目标,尽管已到暮年,人们仍然在进行自我认知的塑造,试图构建生活意义。1976 年,人类学家玛格丽特・克拉克采访了居住在普通社区的健康老人和因精神疾病入院的老人,发现这两类人在“老年的个人目标”达成了共识,包括:具备独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拥有足够的个人资源,能够应对外界的威胁和变化,维持重要且有价值的人生目标,能够应对自身变化。她指出,放弃中年群体及社会文化中的主流观念,尝试更好地去适应晚年时期的个人能力、个人资源和个人角色,是成功适应老年生活的关键。
为了优雅老去,我们需要准备一生
尽管与青年时代相比,我们在老年时的身体机能下降,活动能力受限,但人生的每一阶段各有利弊,尤其是现代社会,每个人的第三阶段生活被拉长,老去并不必然意味着衰弱与无能,甚至有些目标唯有等到从按部就班的社会生活中解脱之后才能实现。我们完全可以在退休之后发挥个人的特长与热情,让晚年生活更加丰富。想要做到“优雅”地老去,我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要提前做好铺垫,重新审视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管理方案。
老年生活显得艰难,主要根源在于我们从内心深处认为这段暮年光阴不在人生正常的轨迹之内。我们所有人生的愿景与目标都习惯围绕着青壮年时期来规划,退休后的生活在大多数人看来只是享受人生前六十年奋斗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这样闲适的生活往往不尽如人意,所以势必会造成进入老年之后的心理落差。医学界一直流行一种观点:“没有什么比无所事事更能加速衰老。”高龄与衰老似乎总是与幸福感背道而驰,然而美国的一项大型研究表明,中年才是人们生活满意度最低、幸福指数最低、焦虑指数最高的时期。这种情况在60 岁之后有所好转,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在60 岁时要比20 岁时高得多,青年时代的思虑不周逐渐向老年时的知足常乐过渡。习惯老年,适应老年,将其视为一段自然而然的人生过程,是做好老年健康管理的基础。
在生理健康方面,保持健康习惯、摄入低热量的健康食物与远离加速衰老的压力当然非常重要,但我们也不必回避必然到来的病痛和衰退。衰老的身体不按照一般规律运行,老年人所需要的医疗和照护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差异做出综合评估。对老年综合征的管理要实现慢性病功能维护和延长社区居家生活两个目标。提供生理、疾病和治疗方案不再是唯一重要的事,不论是老年患者、患者家属还是医生与护理人员都要充分考虑影响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因素,包括患者的居住地、看护人、保持自立所需的条件,以及患者的饮食、睡眠、行动、心理和思维状况。有时进行超过患者承受能力的治疗并不比居家保守治疗的效果更好。
人们往往是在老年时期才看清自己是谁,我们在意的到底是什么,就算躯体功能严重下降,我们仍然可以过有意义的生活。正如古罗马著名哲学家西塞罗曾说:“只有为自己而战,捍卫自己的权利……掌握自己的命运,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老年才会被尊重。”